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祢衡:老子谁都不服,张狂着击鼓骂曹,被曹操借刀杀死

祢衡:老子谁都不服,张狂着击鼓骂曹,被曹操借刀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共醉明月 访问量:1177 更新时间:2024/2/15 17:41:28

公元193年,曹操祢衡击鼓助乐,祢衡当着曹操和众人面,把衣服脱个精光,再换上鼓吏的衣服击鼓。曹操看着祢衡白花花的肉体,哈哈大笑,然而心里却盘算如何处死祢衡。

祢衡击鼓骂曹是《三国演义》比较精彩的一段,但是祢衡骂操并不是只有一次。

祢衡:老子谁都不服

祢衡字正平,是山东乐陵西南人,喜欢辩论,年少有才,性格孤傲。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迁到许县后,曹操广招天下英才,祢衡就是这个时候来的许都。

祢衡来到许都后,准备拜见一个有权有势的大人物,可是在许都物色了很久,也没有发现自己看得上眼的大人物。

甚至把当时许都的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贬的一文不值,陈群司马朗都是世族大家,当时有人问祢衡,为什么不和他们交往呢?

祢衡却说:“吾焉能从屠沽儿耶!”

祢衡仍然张狂到把他们比作卖酒杀猪之流。

有些好事者,又问祢衡,荀彧和赵荣呢,这些都是曹操麾下有名的人物。

祢衡依然用他不屑一顾的态度,说:“一个是小白脸,一个是酒囊饭袋。”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入祢衡的法眼呢?祢衡也给出了答案,在当时的许都有两个人,一个是孔融,一个是杨修,然而这两个人也都和祢衡最后的下场差不多。

祢衡认识孔融,是福是祸

按道理,这时候的许都是天子脚下,贤人、士大夫很多,可是祢衡都看不上。这一点也反映出祢衡不善结交,且自命清高的性格,对于很多人都瞧不上眼。

最后,孔融和祢衡认识,他们两人在脾气秉性方面比较投缘,两人也都有文才,喜欢标新立异,也敢于批判时政,喜欢说一些别人都不敢说的实话。

即使是面对孔融这样的人物,祢衡仍然是清高的目空一切,不把孔融放在眼里,甚至想在口舌上占些便宜。

祢衡曾放出狂言,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孔融,小儿子则是杨修,尽管当时孔融的年龄比祢衡大二十岁。

好在孔融的脾气属于宽容少忌、喜好文士,也不像祢衡一般见识,两人甚至成了忘年之交,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

当时孔融被曹操请到许都做官,名列九卿,就向曹操推荐了同样有才华的祢衡,没想到反而把祢衡送上了不归路。

孔融在曹操面前把祢衡一通夸奖,曹操也对祢衡很感兴趣,就想见见这位被孔融夸得天花乱坠的才子。

结果一见面,祢衡一副老子谁都不服的模样,让曹操对祢衡心生厌恶,同样祢衡也没把曹操看在眼里,两个人谁看谁都不顺眼。

曹操虽然厌恶祢衡,但是也不想让自己背负害贤的骂名,就没有把祢衡杀了图一时的痛快。

很快曹操就找到一个机会,决定羞辱祢衡一下,等到了八月朝会的时候,曹操命令把祢衡任命为“鼓吏”。

鼓吏是奏乐时负责击鼓的下吏,而且还要换上专门的衣服,这种衣服在当时被称作“岑牟单绞之服”,是一种干粗活的下人穿的衣服,曹操是想贬低祢衡的形象,当众羞辱一下祢衡。

到了朝会这天,祢衡按照规定上前演奏,他神色慷慨,脚踏节拍,当众击了《渔阳》三通,鼓声悲壮,听者无不动容。

击完鼓后,祢衡应该脱去外衣,换上岑牟单绞之服,不过祢衡并没这样做,而是直接走到曹操面前。

管事的官吏大声呵斥:“大胆鼓吏,为何不换装?”

祢衡说:“好”。

祢衡就开始当着曹操和众人,一件一件的把身上的儒服脱掉,做后光着身子站在众人面前,展示完自己白花花的肉体后,才缓慢的把鼓吏的衣服穿上,又擂了三通鼓曲,然后,径直走出大殿。

众人都看的目瞪口呆,曹操也静静的把这场“变装秀”看完,大笑说道:“本想羞辱祢衡,没想到却被他羞辱了”,不过这笑声背后却隐藏着杀机。

孔融知道祢衡这次闯祸了,就连忙来劝祢衡主动去跟曹操认错,自己也跑到曹操面前替祢衡说好话,最后祢衡答应去向曹操赔礼。

曹操也等了好久才把祢衡盼来,想看看他如何赔罪,结果祢衡独自一人,身穿单衣、手拄着木根,来到曹操的大门口,站好了就开始大骂曹操,顺便问候曹操的先人。

曹操得到通报后,出门一看是祢衡,不由得大怒,转念一想,不由得面带暗笑,吩咐人准备好马三匹、佣人两人,把祢衡架上马,出城而去。

祢衡,最终被自己的性格害死

很显然,曹操虽然憎恶祢衡,但是为了不损害自己招贤纳士的名声,没有杀害祢衡,而是把祢衡“礼送”出境,送到荆州牧刘表处,玩了一套借刀杀人的把戏。

刘表自然也明白曹操的心思,最初也十分欣赏祢衡的才华,对祢衡的待遇也很不错,一些文书方面的事情,也都请祢衡过目定夺。

可是祢衡依然是祢衡,换个地方仍然改不了,长骨子里看不起人的毛病,脾气一上来,竟然多次对流标语言不敬,刘表在让祢衡在荆州住了一点时间后,最终也受不了祢衡目空一切的态度,又学着曹操,把祢衡送到江夏太守黄祖处。

黄祖是个武将出身,没有曹操和刘表的抱负,不过虽然是个粗人,也是到曹操和刘表在玩借刀杀人的把戏,最初也对祢衡十分客气,同时也想用祢衡装点一下自己。

相比之下,黄祖的儿子黄射更敬重祢衡的才华,有一次,黄射邀请祢衡一同外出游玩,在游玩的途中看到名士蔡邕的碑文,十分喜欢,可惜当时没有来得及誊写下来,有点遗憾。

祢衡却自信的说小问题,我只看了一遍就已经记住了,现在给你默写下来,黄射把祢衡默写的碑文和原碑文拿去比对后,竟然一字不差。

如果此时祢衡能够稍加收敛,也许后面的人生会平平静静的过下去,可惜祢衡的性格又一次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这次导致祢衡生命的结束。

和祢衡相处一段时间后,黄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祢衡作为著名的嘉宾被邀请出席,并且被安排在最前列。

祢衡旁若无人的自己大吃大喝,也不等别人,也不和别人客气、交谈,吃饱后就自己玩乐。

这时一个客人向祢衡请教问题,祢衡则不搭不理,这让这位客人很没面子,黄祖作为主人实在看不下去,就对祢衡说:“处士难道不应该回答一下吗?“

当着众人祢衡却说:“车前有马放屁,难道君子就应该听吗?”

祢衡把自己比作君子,把一种人比作牲畜,实在有点太过分了,这让黄祖当众下不来台,又觉得自己被羞辱,就大声训斥祢衡几句,结果祢衡丝毫不给面子,反而大声谩骂黄祖,正怒火中的黄祖已经顾不得许多,命令手下把祢衡勒死,祢衡就这样匆匆走完二十六年的人生路。

祢衡之死,曹操有一定的责任,不过曹操也只是把祢衡推到了险地,如果祢衡能够自我反省,调整人生态度的话,也不至于被杀身亡,最终还是祢衡自己的性格导致,最大的责任还是祢衡自己。

就这样一代奇才祢衡,因为自己的狂傲孤高,死于黄祖的刀下,可惜死的实在实在是没有价值。

祢衡虽是一介布衣,可是却是眼光高远的人,从他到许都的经历,可以看出并不想为曹操做事情,而是希望可以为汉朝汉献帝贡献力量。

只不过他也看到汉朝已经处于没落,而且又有曹操挡在汉献帝和他之间,让他无法为自己忠于汉朝出力,这个是祢衡憎恨曹操的原因。

祢衡敢于坚持自我,敢于不畏权贵,也不会被强权和武 力屈服,是一个可悲可敬的人物,值得被广大群众歌颂千年,祢衡的名作《鹦鹉赋》被流传下来,也留下了出名的鹦鹉洲,也就是祢衡死后的葬身之地。

更多文章

  •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看三国狂士祢衡是如何一步步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甄君雅说美食标签:祢衡,曹操,孔融,刘表,荀彧,陈群,杨修,许都,汉朝,东汉,古装片,三国(电视剧)

    民间有句老话叫:天狂有雨,人狂有祸,意思是一个人做人和做事不能太狂傲,太过盛气凌人,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历史上有不少人名人因为太过狂傲而给自己招来灾祸,甚至是杀身之祸,让我们一起看其中的一位,看看他是如何在狂傲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又是如何因为狂傲而人头落地的。这个狂傲的名人就是三国

  • 读三国1:陶谦欲借送曹操家小结交之,却所托非人反与其结仇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陶谦,部将,诗人,东汉,曹魏,曹操手下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这回说到曹操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便派人去接回自己家小。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早已想结交曹操,苦无机会,于是高规格接待一番后,派部将一路护送。然而,这位部将却是黄巾降将,见财起意,竟在半路杀人夺财,致使曹父并一家家小尽皆遇难。曹操大怒之下,起兵报父仇,陶谦

  • 陶谦让徐州是真心实意,刘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却是惺惺作态?未必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陶谦,刘备,诸葛亮,刘禅,陶谦让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一直是众多后来者称慕的对象。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被颂为千古佳话。君臣庆会,刘备喜不自胜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刘备以鱼水来比喻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也得到了后世无数哲人贤士的认同。前秦皇帝苻坚遇王猛,口口声声称自己就象是当年的刘备遇上了诸葛亮,时时把“如鱼得水”四

  • 陶谦三让徐州是陷阱,刘备活着出来是奇迹,读懂三国才知其中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水清梦蓝PLUS标签:陶谦,刘备,曹操,董卓,吕布,让徐州

    上次说到,十八路诸侯组团和董卓斗争,把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然后,这个讨董联军就解散了。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没有了掌控力,大家都在招兵买马、发展壮大,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大戏在东汉末年正式上演。群雄逐鹿,当然是要抢地盘了,那么哪里的地皮最抢手呢?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深圳广州,而是徐州。当时的徐州,人多地

  • 醉梦三国(八章)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为何婉拒?原来这是个火坑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陶谦,刘备,张飞,孔融,吕布,汉朝,蜀汉,醉梦三国,曹操手下

    由于陶谦部下张闿贪图曹操父亲曹嵩的财物,于是杀人越货落草为寇,进而引发了曹操东征徐州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最为出名的剧情桥段便是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刘备再三拒绝。最后直到陶谦病亡,刘备才勉强同意接手徐州。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这段剧情描写非常详细,体现了陶谦的为国尽忠,和刘备的大仁大义,宛然一副同舟共

  • 陶谦让徐州时刘备接手的是烂摊子,加上部分失误导致徐州陷落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陶谦,刘备,徐州,曹操,吕布,袁术,汉朝,三国

    陶谦身为徐州牧,理论上讲,徐州的二郡三国都归他管。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汉末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原有的行政划分早就不存在了。举个例子说。刘备救援徐州,事后,被刘陶谦安置在小沛。小沛就是沛县,刘邦当亭长的地方。两汉时期,无论东汉还是西汉,沛县都隶属于沛国(郡)。而沛国(郡)隶属于豫州。由豫州刺史(

  • 三国演义里,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其中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陶谦,刘备,曹操,董卓,田楷,徐州,汉朝,蜀汉,五虎上将,三国演义(电视剧)

    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是真实的,陶谦临死前,对别驾糜竺说: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这是《三国志》先主传里的记载,陶谦死后,糜竺率徐州乡绅迎接刘备接管徐州,陶谦为什么把徐州让给刘备呢?1:陶谦治理的徐州非常混乱,不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接替徐州牧,治理不了混乱的局面。陶谦打败徐州的黄巾军后,派使者去拜见天子,天子封

  • 陶谦让徐州刘备敢接,刘表把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为何不要呢?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陶谦,刘备,刘表,徐州,荆州(古代),三国,曹操麾下

    历史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昔日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而后秦王嬴政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期望子孙千秋万代为帝,不曾想历经二帝就天下大乱,楚汉争霸最后刘邦获胜建立强大的汉王朝,汉朝又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严重的打击了汉朝的统治根基,朝廷鼓励各地州郡招募义兵乡勇自保,待到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 三国:陶谦让徐州,刘备不该接?谈谈刘备徐州战略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陶谦,刘备,徐州,曹操,臧霸,袁术

    三国魏、蜀、吴,为何曹操创立的曹魏最强?因为他占据的是长江以北的最富庶地区。当时,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都在北方,发现出来的矿产、人口数量、士兵的战力都超过南方。最重要的是,冷兵器时期高高在上的骑兵部队,也只有占据北方才能大量组建。这些常识,当时的有识之士大概都知道,包括老家在河北涿郡,最后却

  • 刘备连陶谦都救,为什么铁哥们公孙瓒有难,却不出兵援助?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刘备,陶谦,公孙瓒,袁绍,曹操,吕布

    公孙瓒在三国历史上,应该算是死得比较悲壮的一位诸侯,被袁绍困于高楼,走投无路之下,杀尽妻子引火自焚,死得相当惨烈。当年刘备落魄时,曾经投靠过公孙瓒,不仅如此,公孙瓒和刘备还有同窗之宜,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正巧公孙瓒也跟卢植学习过,因此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还是老相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