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许都

许都

  • 刘备加入衣带诏为何又要逃走?实为刘备发现董承真正目的(刘备衣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6 11:47:16阅读:4687

    董受汉献帝之命,秘密联合几个大臣除掉曹操。董成找到了刘备,但刘备一开始并不想加入。应该是这个计划成功率不高。但是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之后,他意识到曹操不可能一直容忍他,于是决定和董成合谋,准备执行圣旨。但是刘备最终没有信守承诺,而是利用曹操的指派攻打袁术,进军下邳。刘备为什么在最后一刻选择放弃计划?

  • 官渡之战刘表为何不攻打曹操后方(三国志11官渡之战刘表攻略)

    文史百科时间:2024/1/4 22:16:51阅读:732

    官渡之战持续了一年多,这一仗将直接影响北方未来的格局。当时的曹操属于劣势一方,但他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袁绍,成为北方霸主。这种优势也一直持续到三国末期。当时刘表就在曹操身后,可能有朋友会问刘表为什么不出兵攻打曹操?如果刘表强攻,有没有机会直接打败曹操?当然,历史上没有那么多如果,但我们可以敞开心扉。如果

  • 徐公三门叫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杀孙策?

    文史百科时间:2024/1/5 9:36:32阅读:4540

    《三国演义》中,孙策被徐公的三个徒弟打伤,最后死去。那么这三个公仆是谁,叫什么名字?言情中关于这三个人的信息很少,甚至连基本的名字都没有描述。可能大家会好奇,徐公的门生为什么要杀孙策?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好像知道这背后故事的朋友不多,就简单说一下整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让我们来看看。1.徐公是谁

  • 官渡之战曹操听说孙策偷袭许都为何曹操不回师防备?(官渡之战时孙策打许昌)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6 4:48:36阅读:2747

    说到官渡之战,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众所周知,那时候真的很热。当时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曹操听说孙策好像要攻打许都,但是曹操没有做任何防范。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秘吧!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北方最强大的袁绍不喜欢曹操。公元199年,他集结十万精锐,意图消灭曹操,曹操立即北上迎敌。袁绍和曹操在

  • 三国时期比较成功的降将都是哪些人?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5 3:05:51阅读:2435

    三国降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

  • 曹操极力拉拢,孙策仍要偷袭许都,却遇上一位劲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5:51:27阅读:4359

    却说孙策自霸江东,兵精粮足。建安四年,袭取庐江,败刘勋,使虞翻驰檄豫章,豫章太守华歆投降。自此声势大振,乃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曹操知孙策强盛,叹曰:“狮儿难与争锋也!”遂以曹仁之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留张纮在许昌。孙策求为大司马,曹操不许。策恨之,常有袭许都之心。于是吴郡太守许贡,乃暗遣使

  • 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孙策偷袭许都,为何不肯回师防备?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 14:09:27阅读:1109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北方实力最大的袁绍看曹操不顺眼,公元199年集结十万精锐,意图剿灭曹操,曹操立即北上迎敌。袁绍和曹操在北边作战,牵制了曹操大部分兵力,这时,如果南面有人趁机同时攻打曹操,曹操必然夹在中间腹背受敌,非常危险。南方有实力的诸侯一个是刘表,另一个就是孙策。刘表胸无大志,也不敢得罪曹操,

  •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吓得曹操提议迁都,是迁许都还是邺城?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0:34:00阅读:4295

    关羽镇守荆州时还保留着蜀汉争夺天下的希望,蜀汉能以这里为跳板,向东去威胁到襄樊,许昌等地。关羽出兵有些草率,没有考虑到后方的孙吴,在刘备与曹操汉中开战之前,孙刘之间围绕荆州已经发生过一次武装冲突,由于汉中面临着曹魏的压力,刘备不得不妥协放弃荆州部分地区。关羽他应该清楚,孙权在后面一直惦记着江陵,可他

  • 袁绍的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有军事,有人和,还有叛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00:50阅读:4575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官渡发生了一场对中国影响深远的战役----官渡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率领2万多军队,打败了袁绍率领的11万8千大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的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官渡之战在这场战役里,袁绍率领优势兵力,却打了大败仗。因此,在历史上,对曹

  • 曹操为何要放袁绍大军长驱直入至靠近许都的官渡,才与袁绍决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9:22:14阅读:4263

    辛苦的天才——典型性兵权谋家曹操(38)谁能想到,东汉末年这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的官渡大战,其实是曹操先挑起的。那是在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一月,曹操刚南下灭了吕布,平定徐州,半路上却得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原来,一个多月前,河内军阀张杨欲援助老友吕布,未行,即为其部下杨丑所杀,然后杨丑派人前来

  • 尽有河北之地的袁绍缘何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12:13:59阅读:3976

    一建安五年十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抗拒袁绍大军。兵马两万和十万对峙一年有余,败亡可能随时降临。在上天就要收了那曹操小子之时,有个人偷偷跑进了曹军前线指挥部。那个人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因其在袁绍处不展翅儿,建议屡遭驳斥,便临阵倒戈。曹操闻听许攸来投,倒屣相迎。许攸献计说:“今孟德孤军独守,既无援军

  •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的必胜之局,是谁给了曹操翻盘的机会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2:26:50阅读:1856

    三国时代是一个充满了战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了英雄的时代。三国时代有三场规模最大的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今天讲的就是官渡之战。官渡战役之前,北方地区最大的两个势力是曹操和袁绍。曹操自迎接天子到许昌后,便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军事上击败了袁术、吕布、张绣等诸侯

  • 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中主动投降,如果他对战司马懿,会鹿死谁手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3:44:45阅读:1175

    在三国历史上,有几个关键性的事件。它们直接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发生在曹魏的高平陵事变就是其中之一。这场事变,将曹魏的政权转移到了司马懿的手中,从此曹氏越来越式微。最终,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替代了曹魏政权,并统一了全国。我们看这段历史,都会有一个印象,就是曹爽兄弟懦弱无能

  • 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许都的汉献帝?文有王必,武有于禁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0 9:23:52阅读:3574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后营建邺都,东汉的政治中心也从许都移到了邺城,但是在邺城的只是曹操而已,汉献帝仍然在许都,邺城在冀州、许都在豫州,两地相隔甚远,而且汉室虽然衰微,汉献帝也成为傀儡,但是朝中心向汉室之人仍然不少,曹操就这么放心的任由汉献帝在许昌?当然不是,那么曹操久居邺城,如何控制远在

  • 曹操为何一定要杀掉神童周不疑?曹丕去求情,他只淡淡说了8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3 14:09:21阅读:3444

    在三国时期,有两个神童是被很多人都清楚的,一个就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另一个就是周不疑了,曹冲大家都知道,之前课本当中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在五岁的时候就能想得到这个办法,可见他的智商有多高,那么另外一个人又是谁呢?周不疑,零陵人,出身于士族,而且还是刘先得侄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超高的智商,

  • 官渡之战前,袁绍为何不采纳田丰的建议,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0 14:34:08阅读:665

    田丰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此人博学多识,能力出众。在汉朝末年,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乱,弃官归家。后来他应袁绍的征召,担任了袁绍的別驾。他为袁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绍正是用了他的计谋,才讨平了公孙瓒。一、官渡之战前田丰的建议。在官渡之战前,他向袁绍的进言遭到了拒绝。田丰还因

  • 袁绍谋主田丰有不下凤雏之才,为何犯上见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12:34:24阅读:2199

    三国前期,群雄逐鹿。袁绍在平定公孙瓒后,文有沮授、田丰、许攸、审配,武有颜良、文丑、张颌、高览,地兼冀并幽青四州,带甲之士数十万,一时他人莫与争锋。在文臣中,沮授、田丰可谓个中翘楚。沮授长于战略谋划,田丰长于战术运用,如果以沮授比之冀州卧龙,田丰就是河北凤雏。一、宦海沉浮田丰,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

  • 田丰:袁绍手下头号谋士,曾献上灭曹三计,奈何只换来一盏毒酒!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4:46:23阅读:2642

    曹操攻打刘备,田丰大喜过望,兴冲冲地劝袁绍偷袭曹操。袁绍一脸悲伤:“吾儿病矣!何喜之有!”竟因一小儿不肯发!田丰看袁绍呆坐在小儿病榻之前掩面哭泣,不禁愕然,随即费尽口舌予以劝谏。但袁绍魂不守舍,一刻也不愿离开儿子,勒令田丰退下。田丰捶胸顿足,无奈离开大帐,立刻用袁绍赐给自己的拐杖猛敲地面,气愤地骂道

  • 三国谋士田丰的悲哀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0 14:31:30阅读:2504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天之下诸侯逐鹿,群雄并起,不少隐居的贤士纷纷入世,想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所谓良禽择佳木而栖,对于一个谋士来说,选择一个明主是很重要的。成则名垂千古,不成则在这历史中湮灭,无人记起。像诸葛亮跟随了刘备,郭嘉选择了曹操,鲁肃追随了孙权,他们的成就功绩一直被铭刻在三国历史上,被后世之

  • 我心皎皎如明月,怎肯零落照沟渠,沮授是如何失去袁绍的信任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2 7:56:18阅读:4347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君主,他曾经统一了河北地区,拥有冀、并、青、幽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君主。但是,由于官渡之战一战的失败,使得袁绍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袁绍在和曹操交锋失败后,也因忧病交集而去世。在他死后,由于他废长立幼,又让儿子们各种掌管一州。这使得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让曹操坐拥渔翁之利,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