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术士禀告汉武帝:长安监狱内有天子之气。
汉武帝大惊,下令:除掉全部犯人!不料狱长丙吉却紧闭狱门,怒吼:曾皇孙在此,谁敢放肆?
曾皇孙怎会在狱里?这是咋回事?
4年前,有人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汉武帝派宠臣江充查办此事,江充趁机诬陷与自己有矛盾的太子刘据。
刘据见不到父皇,证明不了清白,便起兵追杀江充,失败后自裁而亡。刘据一家也因此被斩杀,只有一个刚满月的男婴幸免遇难,被关进了郡邸监狱。
狱长丙吉犯了难:若是不管,这么小的婴儿很快便会死在狱中,他不会有任何责任。可孩子是无辜的,怎能见死不救?若管,岂不是引火烧身?
看着襁褓中哇哇大哭的孩子,丙吉心生怜悯,决定救人。他悄悄找来两个女囚给孩子当奶妈,让三人住进向阳的牢房。
他每天都来看望孩子,隔三差五还自己掏钱买鱼汤、骨汤给两位奶妈下奶,保证孩子吃饱吃好。
一次,孩子夜里发烧,丙吉连夜请来大夫,命人煎好药,看着奶妈给孩子喂下,真到退烧才离开。孩子病好后,丙吉为他取名“病已”,意思是病已经好了,来祈求健康。
两位奶妈尽心喂养小病已,还以为丙吉是奉朝廷之命照顾孩子的,没想到他骗了所有人。
转眼病已4岁了。一日,汉武帝病重,宫中太医束手无策,有个术士禀报:长安监狱内发现一股天子之气,致使皇帝病重。
啥?狱中有天子?
汉武帝心惊肉跳,就怕自己皇位不保,立马命侍卫郭穰:所有犯人,格杀勿论。
郭穰带人来到郡邸监狱执行命令,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丙吉竟豁出命去,不但紧闭大门,还在门内怒吼:“皇曾孙在此,不可滥杀无辜!”
黄穰哪里肯听,完不成任务没法交差,于是硬闯,丙吉毫不示弱,双方僵持不下,郭穰只得回去禀报汉武帝:“丙吉抗旨不遵,说皇曾孙在狱中,还说皇上滥杀无辜!”
汉武帝沉默良久,流下两行老泪。当年若不是自己处处听信江充的谗言,儿子也不会惨死……
往事不堪回首,汉武帝心如刀绞,以前自己错了,如今又听信术士之言枉杀无辜,真是老糊涂啦!为了挽回声誉,汉武帝大赦天下。
结果丙吉冒着灭族的危险,不但救下刘病已,还救了整个监狱的犯人。
犯人们都回家了,小病已怎么办?丙吉去求京中官员帮忙抚养孩子,可官员们都怕掉了乌纱帽,谁也不接这个茬儿。无奈之下,丙吉只得自掏腰包,雇用两位离开大牢的奶妈继续照顾刘病已。
他知道孩子不能总生活在狱中,又几次三番去寻找刘病已曾外祖史家的下落。好不容易找到史家,又不放心,打听到这家人宅心仁厚,才放心地将刘病已交给了史家。
后来汉武帝驾崩,留下遗诏:刘病已恢复王室身份,交掖庭令抚养。于是刘病已被接回宫中。
刘弗陵继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丙吉深得霍光赏识,被调至宫内任职。刘弗陵21岁因病驾崩,其侄子刘贺继位,可新皇帝不靠谱,仅仅27天就成了废帝。
霍光为新君之事伤透了脑筋,丙吉向他推荐:“汉武帝的亲曾孙刘病已如今在掖庭,此人稳重有才华,非等闲之辈。”霍光详细了解后,派人接刘病已进宫。
汉宣帝刘病已顺利继位,丙吉虽然在宫中天天与他见面,却从未提起当年救助之事。汉宣帝当时又太小,根本不记事,只是依稀记得小时候身边有两位奶妈,宫中更是无人知晓此事。
6年后,霍光去世,汉宣帝亲政,他对曾抚养过自己的外族史家大加赏赐,人人都称赞他重情重义。此时,有位在掖庭的卑女竟然写了封信向汉宣帝邀功,称自己当年曾喂养过他。
汉宣帝惊喜万分,自己幼年的事情终于有了线索,赶紧命人彻查此事。婢女称丙吉可以为自己作证。
丙吉见到婢女却大怒:“一心一意照顾汉宣帝的两位奶妈都没来请赏,你个失职之人算什么东西!”原来这位婢女当年照顾小汉宣帝不周,受过丙吉的处罚。
汉宣帝从丙吉口中得知奶妈的情况后,立即派人寻找,可两位奶妈已故,只得重赏她们的后人,连那位邀功的婢女也得到10万钱赏赐。
汉宣帝思来想去,此事蹊跷,丙吉怎会知道自己幼年的事情?于是召见丙吉,连连追问,丙吉这才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汉宣帝大惊,万万没想到恩人就在身边,日日相见却守口如瓶,这样的人品天下少有!汉宣帝封丙吉为博阳侯,赐食邑1300户。
后来丙吉又被任命为丞相,他始终宽厚仁德,低调行事,去世前还为朝廷推荐了几位大臣,都成为西汉的栋梁。
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丙吉对汉宣帝既有救命之恩、养育之恩,又有举荐之恩。
危难时刻,他用深明大义和宽厚仁慈温暖了小病已的孤苦人生。关键时刻,又是他的力荐,刘病已才成为一国之君。
丙吉舍生取义,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品德成为千古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