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广征战一生,因何要在漠北之战中自杀?为何终其一生不得封侯?

李广征战一生,因何要在漠北之战中自杀?为何终其一生不得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子忆青衿 访问量:1066 更新时间:2023/12/11 5:56:46

西汉时期,在汉武帝与匈奴作战的四十四年中,曾经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将领,比如:卫青霍去病……

他们屡立战功,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可以说无比幸运。

但有一个人,从汉文帝(刘恒)一朝一直打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几乎打了一辈子仗,却终其一生未得封侯,最后还自刎于疆场。

此人就是有着“飞将军”之称的西汉名将——李广

那么,李广为什么要自杀?又为什么终其一生不得封侯呢?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一次大规模作战,史称“漠北之战”。

汉武帝对于此次战役非常重视,因此他举全国之力,派出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以及数万步兵分为两路深入漠北。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组织了数十万步兵、数万马匹,以保障协同作战,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原本,作为行军路上的先锋官,李广是以前将军的身份随同卫青一起出征的,但在决战前夕,卫青忽然抓到了一个匈奴兵,并从他的口里得知了匈奴单于的驻地。

于是,卫青决定自带精兵前去追击匈奴单于,让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zhào yì jī)两队合军,从东路出击,迂回策应。

常言道:军令如山,面对卫青的死命令,李广争取再三无果之后,也只得服从。

调开李广之后,卫青马上安排自己的亲信,也是他当年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作为前将军,与自己一同进军追击匈奴单于。

不得不说,这场与匈奴单于正面交锋的战役,卫青打得非常漂亮,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就是没能活捉匈奴单于。

然而,就在这次以胜利收场的“漠北之战”中,发生了一个意外情况……

李广奉卫青之命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之后,由于没有向导而迷失了道路,因此延误了与大将军卫青会合的期限。

按照西汉时期的军法规定:误期当斩,乃死罪。

因此,卫青在与李广会合之后,马上派人前去了解其迷失道路的原因,以便向汉武帝报告。

但面对来人的询问,李广却闭口不言,拒绝回答,也不愿回答。

卫青得知后,立刻下令让李广前往大帐去做一个笔录,将口供记录下来。

李广来到了大将军卫青的幕府,极其悲愤地说道:“我李广自结发开始,就与匈奴军队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余战,幸今好不容易有机会能和大将军一起与匈奴的单于主力直接对阵,可大将军却忽然改变主意将我调至右路,结果还迷路了,难道这就是天意吗?如今,我已六十有余,再也不能面对刀笔之吏对我审问的侮辱,我的将士们没有错,错都在我李广一人!”

说完之后,李广就抽刀自尽了。

李广死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落泪,而当老百姓得知了李广自杀的消息之后,也都纷纷痛哭流涕,惋惜不已。

因此,自古以来坊间都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李广难封,而这四个字则出自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

随着李广的自杀,他封侯的机会也荡然无存了,而他惨烈而悲壮的自尽,也让人们看到了他内心中极度的绝望与愤怒。

那么,这位骁勇善战、叱咤疆场,威震匈奴各部,被其誉为“飞将军”的老将李广为什么没有封侯呢?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李广开始了自己的从军之路,作为皇帝身边的侍从,李广因为与野兽搏斗表现得非常勇猛,因此当时曾得到了汉文帝的一个评价: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是说,简直太可惜了,你生不逢时啊!假如你生在高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时候,封个万户侯根本不在话下!

到了汉景帝时期,李广已经是上谷太守了,那时的他天天都在跟匈奴作战,当时汉景帝手下有一位官员名叫公孙昆邪,时任典属国,他曾对汉景帝说了这样一番话: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意思是说,李广的才气无人可比,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天天与匈奴交战,恐怕早晚有一天是要失手的。

听了公孙昆邪的一番话,汉景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把李广调任为上郡太守,之后又转任为边郡太守,再往后李广还曾担任陵西、雁门、代郡和云中太守,皆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事实上,无论骁勇还是善射,李广的军事才能都堪称一流,而且他曾多次率兵与匈奴作战、杀敌有功,晋爵封侯的机会应该很多,但却始终都没能封侯。

其实,李广曾有过两次封侯的机会——

①: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李广作为太尉周亚夫手下的将军,当时也参加了战斗,而且还夺得了敌方的军旗。

要知道,古代作战的时候,谁要能夺得敌方军旗,那是可以立功受赏的,很可能会被封侯。

但是很可惜,还没等汉景帝赏赐李广,李广就先接受了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将军印。

由于李广并不知道汉景帝与梁孝王之间一直都有矛盾,而作为一个中央政府的将军,他却接受了一个地方诸侯王的将军印,正好犯了大忌。

李广的举动惹得汉景帝很不高兴,因此回师之后也没有再对他予以赏赐。

②:汉武帝时期的“漠北之战”。

在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中,李广原本是作为大将军卫青的先锋官与其一同出征的,可就在他有可能与匈奴主力直接对战、立功受奖的时候,卫青却忽然间把他调走了。

实际上,之所以调走李广,并不是卫青的主张,而是汉武帝的主意。

其实,对于此次“漠北之战”,汉武帝原本不打算让李广去,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首先,李广此时已经六十多岁了,年纪比较大。

其次,汉武帝认为李广“数奇”。

“数”就是命数,“奇”不是偶数,也就是说李广的命数不好,因此汉武帝不想让他随军出征。

另外,面对汉武帝的决定,李广依旧主动请缨,坚决要求参战,可以说再次犯了大忌。

毕竟,在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之下,任何事情都是由高层领导人来决定的,上级可以给,但下级却不能主动去要。

因此,在李广的再三坚持之下,汉武帝表面上虽说让他担任前将军,可实际上早已经告诫卫青,一旦遇上匈奴单于的主力就要把他马上调开,不能让他再做前将军。

换言之,卫青是在执行汉武帝的旨意,李广本人并不知道。

但调走李广之后,卫青把自己的生死之交,也就是曾经的救命恩人公孙敖任命为前将军,与其一同追击匈奴单于的事情,李广却非常清楚。

因此,李广最终才会对此悲愤不已,继而抽刀自刎。

可以说,李广曾经有过两次被封侯的机会,但每次都被自己的小小疏漏给错过了,但在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里,汉武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应该为之负有很大的责任!

更多文章

  • 【名家资讯】李广:品于骨见 识以学深

    历史解密编辑:艺术名家资讯标签:李广,魏碑,行书,汉朝,书法家,孙伯翔,书法作品

    “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美总是在不经意之间触及内心,引起共鸣。当李广的书法映入眼底时,点、画、线,仿佛带着超强的磁性,吸引着笔者的注意力。李广天津人,旅美书法家。李广的父亲喜欢诗词、书法,也崇尚孔孟之道、老庄哲学。李广在其父的影

  • 李广:历史上的超级倒霉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原来也搞笑标签:李广,匈奴,刘彻,刘启,刘恒,张骞

    说到西汉名将,李广绝对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里指的是名气,可不是实力。大家都听过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对于他终身没有封侯觉得匪夷所思吧,那接下来我就全方面剖析下这个历史上的超级倒霉蛋吧。李广是陇西人,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传说还是唐朝皇室的祖先。当然,李广后面了成了李世民的祖先,

  • 李广、卫青之间持续两千年的糊涂官司, 可以结案了……

    历史解密编辑:丽丽讲世界美食标签:李广,卫青,匈奴,李敢,汉朝,霍去病,糊涂官司,汉高祖刘邦

    前119年漠北之战前后,李广和卫青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真相”何在,从历史学角度探讨,几乎注定是无解的,至少没有根本实证,无法彻底说服不同观点方。但如果是从军事学角度出发,还是很容易得出比较明确的结论。见上图。通过对漠北之战整体战役过程的具体还原,可以确定如下事实:1、战役初期、中期阶段,伊稚斜

  • “微笑杀手”李广均:出狱发现妻子改嫁,为报复奸杀9名漂亮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牧愚君标签:奸杀,小刀,屠夫,李广均,微笑杀手

    你不要离我太近,我的速度很快的,我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我要出手的时候,你就跑不了了,记者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久久无语。而就是这个看起来非常憨厚,老实的男人,却是一个身上背负9条人命,均无奸杀,十足的淫棍,手段骇人听闻,就这样的一个农民,却是让无数人闻风丧胆!他就是310国道屠夫——李广均!究竟是怎样

  • "微笑杀手"李广均,45天奸杀9名女性,临刑前:我是善良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搞笑每一新标签:背叛,奸淫,李广均,女邻居,善良的人,微笑杀手

    面前这个笑容满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老实男人,曾经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他就是310国道的采花狂魔李广均。他45天横跨4省11市侵犯残害9名年轻女性,3名女性重伤。被捕后却将全部过错怪罪到前妻身上,声称自己是善良的人。甚至在法制栏目记者采访时笑嘻嘻的威胁,"你最好别走到我面前,我出手的时候你就跑不了,因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作战勇猛,为何不被封侯?李广难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汇标签:李广,匈奴,卫青,刘彻,刘恒,皇帝,汉朝,汉高祖刘邦,冯唐(作家)

    我们所知道的在中国西汉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将军,这个将军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李广将军。我们一提起李广大家肯定都会说自己知道李广。李广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我们都知道的,他是整个西汉时期最喜欢打战的皇帝。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曾多次对匈奴开战,当打仗的次数多了,就知道是很容易建立军功的。但是有一件很

  • 霍去病为何要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霍去病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李广,李敢,卫青,汉朝,霍去病

    公元前117年-公元前119的三年之中,西汉王朝连续损失了三员大将,分别是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广自尽、公元前118年李广之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杀、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可以说霍去病在暗杀李敢不到一年之后自己就去世了,这也算是他为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其实霍去病暗箭射杀李敢起源于两代人的恩怨,确切地说

  • 李广战绩不如卫青霍去病,后世却为何都在歌颂李广,不推崇卫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广,卫青,刘彻,李陵,卫霍,汉朝,匈奴人,霍去病,汉高祖刘邦

    李广一直是一个千百年来被人们议论的人物,今天渭郃就跟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李广,说道说道。战斗英雄——李广李广如果放在今天,那绝对是全军一顶一的兵王。个人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不但技战术能力优秀,而且作战异常勇猛,战斗素质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当时汉朝军队中有名的勇士。战斗力强有哪些表现呢?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

  • 变态杀手李广均,专杀女性并奸尸

    历史解密编辑:懒人喜欢搬砖标签:强奸,杀人,尸体,奸杀,奸尸,李广均,变态杀手

    他被人称之为“微笑杀手”的变态恶魔,李广均本是一个憨厚老实,并且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司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老实人,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流窜于4省6市,制造了9起惊天大案,导致了6人死亡,3人重伤的恶劣后果。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专门对女子痛下手杀人后,竟然还对这些尸体进行了强奸,其变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李广一身战功,为何终未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优秀的付大仙标签:李广,封侯,卫青,战功,太守,汉朝,匈奴人,冯唐(作家)

    真正胸怀天下的豪杰,他的人生格局很大。从为人处事、品性气质中就可窥得一个人的格局高尚与否,自身的条件再好,但是品行和格局不高也难以获得成功,一个胸怀狭隘、恣意放纵的人,虽一时不查,但随着时间流逝,终会落得“李广难封”的下场。古人常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形容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满腔热血却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