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祢衡的“裸奔”与曹操的“夹生饭”,一场人格与政体的较量

祢衡的“裸奔”与曹操的“夹生饭”,一场人格与政体的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3/12/23 6:09:16

一、祢衡其人

三国时期有个狂人叫祢衡,此人学问很大,脾气更大,狂傲得没边。他曾经把曹操身边的谋士重臣们一一点评了个遍,说陈群司马朗就是“屠沽儿”(杀猪买酒的),说荀彧可以“借面吊丧”(意思说荀彧的脸就适合参加丧礼),说赵融就是个“监厨请客”的角色。

不光喷曹操的手下,祢衡连曹操一块喷。本来孔融把祢衡举荐给朝廷,曹操也同意会见祢衡了,没想到祢衡拒绝见面,不但不见,还四处散布诋毁曹操的言论,恨得曹操咬牙切齿。

愤愤不平的曹操想了个折辱弥衡的办法,干脆任命祢衡做了一个击鼓的小吏,你不是鼓敲得好吗?那就天天打鼓玩吧!祢衡是谁,只有他羞辱别人的份,哪能被别人羞辱,不久曹操就尝到了什么叫自取其辱。

有一次,曹操宴请宾客,让弥衡等表演击鼓助乐。祢衡逮着机会了,他便衣上堂,管事的大声呵斥祢衡:怎么不换表演服!祢衡一听,行,我立马给你换!他来了个称得上千古奇闻的“行为艺术”:只见他立于大堂之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宽衣解带,把自己脱了个一丝不挂!然后不紧不慢地穿上演出服,旁若无人地敲鼓,面无愧色。

一个好端端的宴会,被祢衡搞得不伦不类,很让曹操下不来台,曹操自嘲说:“我本想羞辱羞辱祢衡,没想到反被他羞辱。”

这还没完。孔融替祢衡求情说:他已经知道错啦,准备给您请罪呢!曹操想想跟这种人计较不得,能请罪和解最好,于是曹操特地摆了个宴席,心想祢衡一献罪,自己就坡下驴,请他喝顿酒,也算收服了一个仕子的心。

结果酒宴摆好了,祢衡也来了,人家没进大帐,一屁股坐在曹操大营门口,拿根手杖,边戳地边开骂,滔滔不绝地骂!

曹操很愤怒,他对孔融说:我要是想杀他,就像杀个老鼠一样简单,但杀了他,别人会说我容不下仕子。我要把他送给刘表,看看他能得个什么下场吧!

到了刘表那里,刘表对祢衡也是敬重有加,可是他对刘表依然同样态度:一看不起,二破口大骂!时间一长刘表也受不了了,把他送给了黄祖。黄祖对祢衡也是敬重有加,弥衡回报的依然是:一看不起,二破口大骂!跟中了邪似的。

有一次,黄祖请客,出于尊敬,请祢衡出席,结果祢衡在宴席上对黄祖出言不逊,弄得黄祖很没面子,训斥了他两句。这下弥衡更来劲了,他当着众人的面大骂黄祖:“你个死老头,胡说八道什么!”

黄祖大怒,叫人杖责祢衡。弥衡疯了似的,骂得更起劲。怒火中烧的黄祖一怒之下,下令杀了祢衡,一个大才子就这样画了个生命的句号。

二、我有傲骨我怕谁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祢衡是个神经病,但他的行为的的确确跟神经病无异,不分场合,不管亲疏,不论缘由,开口就骂,满腹的锦绣文章都变成了腌臜的秽语,反差太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祢衡人格极度分裂呢?后人大多认为祢衡太缺少情商,不懂得与人相处,过于恃才傲物。

这个结果论过于表面化,一个人表现得如此乖张,不是情商低就能解释的,我觉得祢衡的行为并非随性所为,而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他的行为并不是因为情商低,不自觉、不受控地就做出了出格的行为,而是他故意以一种超常规的行为,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

那么祢衡的内心世界,究竟有着怎样难以被人理解的内涵呢?他又想表达什么呢?

祢衡来到许昌的目的很清楚,就是等待被举荐做官,那么孔融举荐他,曹操也答应见面的情况下,祢衡为什么反而拒绝见面?

这里有个细节容易被忽视,即孔融的举荐书是呈递给汉献帝的,也就是说,孔融这是为朝廷举荐贤良。但出面召见祢衡的却是曹操,这让祢衡很不爽:我是为汉天子服务的,又不是为你曹操服务,我凭什么见你!在祢衡的眼里,为汉天子服务与为曹操服务是不一样的,虽然你曹操现在是代行天子之职,但我祢衡不服你,召见我的应该是汉天子,而不是你曹操!

这就是祢衡看起来出尔反尔的理由,并不是他发神经病。所以他才不但拒绝见面,反而对曹操出言不逊。

其实不光祢衡,很多应邀而来仕子都有这个想法,包括朝中的很多大臣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没人敢这么说,也没人敢这么做,他祢衡就说了,就做了。我有傲骨我怕谁!

但曹操有个很厉害的法宝:挟天子以令诸侯!我的话就是天子的话,祢衡你不是不鸟我吗?现在天子命令你做“鼓吏”!

曹操的这一招很阴损,祢衡不得不屈服,违心地屈服!但不代表弥衡不会反抗,裸衣骂曹的事,就是弥衡以一种最惊世骇俗的方法,向天下人宣示:我祢衡是高贵的大汉仕子!我绝不做依附权贵的奴才!

三、我不做奴才

应招“唯才是举”跟依附权贵挨得上吗?当然!这个问题要从当时的人才选拔机制谈起。

汉朝的官员选拔实行的是“察举制”,即由地方官员推举,并经相关部门考核后任命。但“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被豪门世族垄断了,成了他们内部的游戏,寒门仕子根本没机会被“察举”。

曹操的出身不好,因为他爹投靠了宦官曹腾,所以被人讥讽为“宦官之后”,豪门世族根本看不起他,他被上流社会孤立了。“唯才是举”实际上是曹操另起炉灶,对抗豪门世族的一个举措,同时也为收拢寒门仕子的心。

但这个“唯才是举”也存在问题,首先因为豪门世族的反对,它不能完全代替“察举制”,只能实行双轨制,两个不相容的制度并存,就煮成了一锅夹生饭。其次“唯才是举”更像曹操个人的法令,不容于主流社会,因此被招募的仕子和曹操的关系,更像一种主仆之间的依附关系。

如此,东汉帝国的人才市场就成了鸡尾酒,一半是豪门世族的“察举制”,一半是曹操的“唯才是举”,这就苦了一类人:寒门仕子。他们要想投入“察举制”的怀抱,只能跟豪门世族建立人身依附关系,要想被“唯才是举”拥抱,只能和曹操建立人身依附关系!

这样的局面当然不能被接受,这就是曹操的一生始终跟仕子们尿不到一块的原因。他杀边让、孔融、杨修、荀彧,都是这种矛盾的体现,如果再晚几年,等他根基牢了,根本不需要借刘表的手,直接就能把祢衡砍了!

明白了这层背景,就明白了祢衡后来跟刘表及黄祖的矛盾,不是祢衡发疯,而是他从内心深处,根本接受不了这种依附关系,他需要彰显自己独立的人格!及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这就是祢衡的内心世界,他是高贵的,有骨气的,他宁愿以自己的血来浇灌,他那一朵孤傲高洁的心灵之花!

标签: 曹操祢衡刘表孔融荀彧黄祖

更多文章

  • 祢衡为何骂曹操,看不起陈群、荀彧,却与孔融、杨修关系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曹操,陈群,孔融,杨修,荀彧

    祢衡骂曹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祢正平裸衣骂贼”的桥段,京剧有“击鼓骂曹”的经典曲目。祢衡骂曹操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曹操是汉贼,祢衡作为正义之士骂曹操合情合理。然而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上的祢衡史书中祢衡的确骂过曹操,但不是在击鼓的时候,我们还原一下历史上祢衡的形象和经历。据

  • 祢衡击鼓骂曹,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多嘴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共醉明月标签:祢衡,曹操,孔融,刘表,许都,汉献帝

    公元193年,祢衡独自来到曹操营门口,拄着木棍破口大骂,问候曹操祖宗十八代。曹操出来一看是祢衡,勃然大怒,随后又转怒为喜暗道:“祢衡你的好日子到头了”。祢衡击鼓骂曹是《三国演义》比较精彩的一段,但是祢衡骂操并不是只有一次。祢衡字正平,是山东乐陵西南人,喜欢辩论,年少有才,性格孤傲。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

  • 三国第一毒舌——祢衡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祢衡,曹操,刘表,孔融,许都,荀彧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在三国时期本应该未来可期但是却凭着一张毒舌和满身的傲气把曹老板在内的一众汉末大佬差点气死的传奇人物,三国第一杠精——祢衡。祢衡大家应该大部分人知道这位的名字,他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才子,年少成名,性格高傲喜欢轻视他人,整个人就是由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心性再加之独一份的毒舌以及杠精属性共同构

  • 三国狂人祢衡是如何被曹操借刀杀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争议解决标签:曹操,祢衡,刘表,孔融,杨修,曹冲,狂人,曹魏,东汉,史说三国

    从曹操的风格来看,只要被他惦记上的聪明人,没有几个能够活的长的。比如有神童之称的周不疑,在曹操攻打柳城久攻不下时,献了十条计策就拿下来了。后来曹冲早夭后,便被曹操派人暗杀了。原因是周不疑太聪明了,有异才,军事才能比曹操强多了,曹冲活着还能驾驭,曹冲死了以后害怕将来驾驭不了,会成为一个大麻烦,所以曹操

  • 祢衡:老子谁都不服,张狂着击鼓骂曹,被曹操借刀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共醉明月标签:祢衡,孔融,刘表,许都,杨修,曹魏,诗人,汉朝,三国,汉献帝,曹操手下

    公元193年,曹操令祢衡击鼓助乐,祢衡当着曹操和众人面,把衣服脱个精光,再换上鼓吏的衣服击鼓。曹操看着祢衡白花花的肉体,哈哈大笑,然而心里却盘算如何处死祢衡。祢衡击鼓骂曹是《三国演义》比较精彩的一段,但是祢衡骂操并不是只有一次。祢衡:老子谁都不服祢衡字正平,是山东乐陵西南人,喜欢辩论,年少有才,性格

  • 天狂有雨,人狂有祸,看三国狂士祢衡是如何一步步作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甄君雅说美食标签:祢衡,曹操,孔融,刘表,荀彧,陈群,杨修,许都,汉朝,东汉,古装片,三国(电视剧)

    民间有句老话叫:天狂有雨,人狂有祸,意思是一个人做人和做事不能太狂傲,太过盛气凌人,不然的话,很有可能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历史上有不少人名人因为太过狂傲而给自己招来灾祸,甚至是杀身之祸,让我们一起看其中的一位,看看他是如何在狂傲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的,又是如何因为狂傲而人头落地的。这个狂傲的名人就是三国

  • 读三国1:陶谦欲借送曹操家小结交之,却所托非人反与其结仇

    历史解密编辑:田先生读史标签:陶谦,部将,诗人,东汉,曹魏,曹操手下

    每天只读1页《三国演义》,轻松养成读书好习惯!这回说到曹操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便派人去接回自己家小。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早已想结交曹操,苦无机会,于是高规格接待一番后,派部将一路护送。然而,这位部将却是黄巾降将,见财起意,竟在半路杀人夺财,致使曹父并一家家小尽皆遇难。曹操大怒之下,起兵报父仇,陶谦

  • 陶谦让徐州是真心实意,刘备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却是惺惺作态?未必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陶谦,刘备,诸葛亮,刘禅,陶谦让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一直是众多后来者称慕的对象。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被颂为千古佳话。君臣庆会,刘备喜不自胜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刘备以鱼水来比喻自己和诸葛亮的关系,也得到了后世无数哲人贤士的认同。前秦皇帝苻坚遇王猛,口口声声称自己就象是当年的刘备遇上了诸葛亮,时时把“如鱼得水”四

  • 陶谦三让徐州是陷阱,刘备活着出来是奇迹,读懂三国才知其中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水清梦蓝PLUS标签:陶谦,刘备,曹操,董卓,吕布,让徐州

    上次说到,十八路诸侯组团和董卓斗争,把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然后,这个讨董联军就解散了。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没有了掌控力,大家都在招兵买马、发展壮大,割据一方。群雄逐鹿的大戏在东汉末年正式上演。群雄逐鹿,当然是要抢地盘了,那么哪里的地皮最抢手呢?不是北京上海,也不是深圳广州,而是徐州。当时的徐州,人多地

  • 醉梦三国(八章)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为何婉拒?原来这是个火坑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陶谦,刘备,张飞,孔融,吕布,汉朝,蜀汉,醉梦三国,曹操手下

    由于陶谦部下张闿贪图曹操父亲曹嵩的财物,于是杀人越货落草为寇,进而引发了曹操东征徐州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最为出名的剧情桥段便是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刘备再三拒绝。最后直到陶谦病亡,刘备才勉强同意接手徐州。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这段剧情描写非常详细,体现了陶谦的为国尽忠,和刘备的大仁大义,宛然一副同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