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上苏武?六不总督?晚清名臣叶名琛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海上苏武?六不总督?晚清名臣叶名琛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茗人堂史 访问量:4466 更新时间:2024/1/23 18:53:41

叶名琛是清朝中后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叶名琛不幸战败,被俘虏到印度。有传言说,叶名琛在印度期间,曾被人当作猴子一样观看,日子过得凄苦无比。

(叶名琛旧照)

那么,这件事是真的吗?

叶名琛实在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官的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幼年时期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到18岁就考取贡生,26岁高中进士。

青年时期的叶名琛春风得意,以自己的诗作品名噪一时。

入朝为官后,叶名琛镇压了广东地区的多次叛乱和起义。他办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很快得到咸丰帝的赏识。咸丰二年,叶名琛连升三级,直接坐上了两广总督的位置。没过两年,他又被封为大学士。在那段时期里,叶名琛几乎是朝中唯一没被打压,反而不断晋升的封疆大吏。

一直到1849年,英国人提出要进入广州城的要求后,叶名琛才开始走霉运。

由于《南京条约》中,并没有允许英国人进广州这么一说,因此叶名琛严词拒绝了英国人的无礼请求。但眼见着英军来势汹汹,叶名琛不得不发动广州全城百姓,共同抗击外敌入侵。

在叶名琛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农村武装,涌入广州城中。当时男女老少都手持武器,锣鼓口号震天响。英国海军司令柯利尔被迫放弃炮击警告,转而态度缓和下来,与清府进行了谈判。

为了阻止英军入城,叶名琛和当时的总督徐广缙一起伪造了皇帝的诏书,粉碎了英军入城的企图。这件事,让叶名琛受到广州人民的热烈追捧,甚至道光皇帝也在欣喜之余,将叶名琛封为了男爵。叶名琛也因此成为清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汉人男爵之一。

(道光皇帝)

然而,好日子并没能过多久。1856年爆发了“亚罗号事件”,12名英国水手被叶名琛逮捕。英国方面借题发挥,强行要求叶名琛立刻放人。叶名琛起初据理力争,表示将三名头目扣留,其余9人可以先放。但英国铁了心要开战,要求叶名琛必须在24小时内全数放人并道歉。叶名琛迫于压力,只得将12人全部释放,但却依然拒绝道歉。

英国人见叶名琛态度强硬,拒绝接受释放人员,直接开始炮轰广州城,战争随即打响。

面对英国方面咄咄逼人,叶名琛表现得非常镇定。他命令士兵不用还击,并认为英国人闹一闹就会撤军。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英军这次却直接越过虎门,并攻占了广州东边的猎德炮台,一步都不退让。

叶名琛始终保持着镇定。他命人迅速修补了被毁掉的城墙,并利用原有的保甲系统和英军打起了间谍战。他尽量避免了和英军正面交锋,反而派出人手,对英军在香港的后勤基地发起了袭击。

与此同时,叶名琛故伎重施,又一次鼓动了全广州人民进行抗争。他招募了大量乡勇,让这些人准备了大批火船,多次对英国海军进行了骚扰。

叶名琛的手段,成功地对英国人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当叶名琛将一些胜利战报上报后,却反而遭到了一顿痛骂。朝廷认为,他不应该和英国人轻易开战,要他重新与英国寻求和谈。

正是这样一道命令,让叶名琛陷入了犹豫之中。不久后,英国的增援部队赶到,叶名琛再也无力抵抗。

(被洋人抓捕的叶名琛)

不过,哪怕在形势万分危机之时,叶名琛也依然认为事情有转机,战争将会在15日内结束。之所以有这样的执念,是叶名琛这个人有些迷信,他在总督衙门内建有“长春仙馆”。仙馆里的人告诉他,15日内战争会结束。叶名琛对此深信不疑。

结果战争果然在15日内结束,只不过是广州城仅仅14天就沦陷,而叶名琛则在府衙内遭到俘虏。

经过这么一战,叶名琛的声望有所下降。人们称他为“六不总督”,也就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1858年1月,叶名琛被英国人送上了停泊在香港的“无畏号”战舰上。事实上,叶名琛哪怕在被俘虏后,依然是保持了一种民族气节,并没有卑躬屈膝。英国士兵没有为难他,相反,他们对叶名琛还多有尊敬。但凡有新上舰的人,都会向叶名琛脱帽致敬。

叶名琛被捕后,并没有选择自杀,他自认为是“海上苏武”,有朝一日将会有机会同英国国谈判。

不久后,叶名琛被送到了印度。他常常通过当地的报纸,了解中英之间的战争信息,时不时摇头叹息。后来,在得知面见英王无望后,叶名琛以不吃异乡米粟为由,绝食而亡。

他的尸体运回广州后,英国人认为叶名琛是一位英勇果断之人,广州人势必会将他视作榜样,顽抗到底。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英国开始大肆破坏叶名琛的名声,而他在印度像猴子一样被展出的故事,也正是在那段时间流传开来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

更多文章

  • 此人是东汉开国名将之后,曾出使蜀汉和曹魏,却成了三国版苏武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苏武,曹魏,蜀汉,孙权,曹丕,魏国,东吴,东汉,古装剧,开国名将,史说三国,三国(电视剧)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正月,魏将曹真率重兵围攻驻守江陵,守将朱然据城死战,双方僵持数月,曹军久攻不下。三月,曹仁所部兵马又在濡须被朱桓击败。曹休率领的兵马,也在洞口遭到了吴军重创。在宛县督战的魏文帝曹丕,眼见三军进展不利,将士伤亡惨重,又赶上军中疫病横行,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罢兵休战。至此,东吴在两年

  • 民勤县苏武镇:综治维稳出实招 多措并举守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安宁,信访,创稳,民勤县,苏武镇,综治维稳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连日来,民勤县苏武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立足工作实际,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多措并举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从严从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全面防范化解问题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抓思想、强引领、塑形象,主动创稳。始终树牢全镇“上下一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风劲帆满启新程——民勤县苏武镇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民勤县,二十大,苏武镇,砥砺奋进,苏武,张小芳

    10月31日,民勤县苏武镇召开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省市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专题学习会议 张小芳 摄盛会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民勤县苏武镇把学习宣

  • 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派李陵至北海见苏武,劝苏武降胡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李陵,苏武,北海,匈奴,汉朝

    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派李陵至北海见苏武,劝苏武降胡话说隽不疑为京兆尹,尚信立威,人民畏服,每年巡视属县,录囚回署,他人不敢过问。独隽不疑母亲留养官舍,向隽不疑问及有无平反冤狱,曾否救活人命?隽不疑一一答说。若曾开脱数人,其母必心喜,加进饮食;否则,终日不餐。隽不疑素来尚严,因不敢违忤母训,只好略从宽

  • 汉朝营救苏武,顺带救回一小随从,却没想到给匈奴制造一可怕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茵茵说标签:苏武,龟兹,乌孙,常惠,汉朝,匈奴人,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汉朝营救苏武,顺带救回一小随从,却没想到给匈奴制造一可怕对手读《智囊》,学《智囊》,用《智囊》。苏武牧羊,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典故。作为汉朝使节,苏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任凭匈奴人威逼利诱,却坚决不投降。最终在霍光的授意下,苏武得以平安返回国家。而苏武也就此,成为了中国坚强不屈、爱国者的典范。然而很少有

  • 苏武牧羊的地方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苏武,匈奴,苏武牧羊,北海,牧羊

    假如说到汉臣苏武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苏武是汉朝时期的一个民族英雄,为了不辱使节,无论匈奴单于如何威逼利诱坚持不投降,后来匈奴单于一怒之下将其流放到北海牧羊,并且下命令“公羊什么时候生出小羊羔,苏武可以回到汉朝境内”。苏武自此之后就在北海地区牧羊,忍辱负重再次生活了19年,从来没有投降过的

  • 苏武牧羊在什么地方?李陵如何解救他的?计谋很高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苏武,李陵,匈奴,高超,刘彻,张骞,汉朝

    苏武牧羊在什么地方?李陵如何解救他的?计谋很高超!匈奴为何不敢杀他?原因就两个!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苏武在匈奴十九年,表现了坚忍不拔的气质和毅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民族气节,被我国历代文人所歌颂。他当时奉汉武帝命令出使匈奴,本来是一次正常的外交往来。汉武帝时期,匈奴实力弱于汉朝,新单于继位

  • 苏武记(上)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苏武,匈奴,张胜,刘彻,卫律

    西汉时期,苏武被逶迤以中郎将的身份同副中郎将张胜、使臣常惠等百余人出使匈奴。当时匈奴且鞮侯单于初登基,怕遭到汉王朝攻打,便说:“汉武帝是我的长辈”,并送还了之前扣留的汉朝使臣,以向汉朝示好。汉武帝很高兴,派苏武等人出使匈奴,不仅送回了之前扣留的匈奴使臣,还赠送礼物答谢单于,可单于并不是汉王朝所期望的

  • 民勤县苏武镇:撬动干事热情 推动乡村振兴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民勤县,苏武镇,三合村,乡村振兴战略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民勤县苏武镇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干事热情,全力以赴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以实干笃行赋能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苏武镇三合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设现场 张小芳 摄连日来,苏武镇三合村生态及地质灾

  • 西安历史名人:苏武不辱使命,韦宽战功卓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苏武,匈奴,长安,刘彻,高欢,韦宽,韦孝宽,王昌龄,南北朝,历史名人,汉高祖刘邦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西安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周武王在沣水东岸建立的镐京,也是刘邦在听从张良“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的劝说后定都的长安。之后的隋、唐等重要朝代也先后以此为都。对于长安,许多人会用“人杰地灵”来形容,因为它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辈出。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