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是东汉开国名将之后,曾出使蜀汉和曹魏,却成了三国版苏武

此人是东汉开国名将之后,曾出使蜀汉和曹魏,却成了三国版苏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奇案故事本 访问量:1768 更新时间:2023/12/8 8:25:14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正月,魏将曹真率重兵围攻驻守江陵,守将朱然据城死战,双方僵持数月,曹军久攻不下。三月,曹仁所部兵马又在濡须被朱桓击败。曹休率领的兵马,也在洞口遭到了吴军重创。在宛县督战的魏文帝曹丕,眼见三军进展不利,将士伤亡惨重,又赶上军中疫病横行,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罢兵休战。

至此,东吴在两年之内先后与蜀汉、曹魏两国开战,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东吴群臣士气大振,纷纷上奏劝孙权登基称帝。但是孙权以为大战之后应当以修养生息、弥补战后创伤为主,加上东吴几年内连续发生了地震、旱涝、瘟疫等几次自然灾害,民生凋零、百业待兴,还没有到称帝的最佳时机,否决了群臣的提议。

同年四月,蜀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病逝,孙权派遣使者前往吊唁。孙权这次派出的使者,在三国史上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史料中关于的他的事迹很少。不不过,从有限的记载中得知,此人却极有气节,富贵不能动其心、苦难不能移其志,最终客死他乡。孙权得知他遇难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痛哭流涕,称此人为“当世苏武”。此人就是东吴的文臣,官至中大夫的冯熙。

据《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载,冯熙是颍川(即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开国名将冯异的后人,早期加入东吴集团。建安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为车骑将军时,冯熙任职东曹掾。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冯熙被孙权晋升为信都尉,并代表东吴参加刘备的吊唁仪式。由于冯熙表现出色,回到东吴后被晋升为中大夫。后来,冯熙又作为使臣出使曹魏,没成想这一次出使,竟成了他的不归路。

冯熙到达魏国后,魏文帝曹丕亲自接见,并抛出了两个难题。曹丕质问冯熙:“如果你家吴王有意派你前来重新修好,他应当部署重兵对抗蜀汉。但是我却听说他反而派遣使者前往蜀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冯熙沉着冷静,表示孙权遣使前往蜀汉是为了查探蜀汉的虚实。

曹丕接着又问:“听说吴国近几年灾害频发,人才短缺。以你的高见,不知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冯熙回答说:“吴王聪慧过人,擅长识人用人。实行政策和法令之前,都会征求大臣的意见。江东大臣对吴王忠心耿耿,国内政通人和。如今的吴国不仅粮食连年丰收,百姓丰衣足食,且拥兵百万,国富民强。”

与前几次出使魏国的使节赵咨等人一样,冯熙在极力维护孙权在江东的崇高地位,这让曹丕很不开心。不过,曹丕倒是很看重冯熙的才华。于是,曹丕就让群臣想办法将冯熙留在曹魏为官。不过,冯熙的回答非常干脆,坚决要求返回东吴,誓死不背叛孙权。

曹丕恼羞成怒,不顾外交礼仪,直接将冯熙扣留,不让返回东吴。为了让冯熙屈服,曹丕命人把他送到摩陂的贫瘠之地,想通过艰苦的生存环境摧残迫使冯熙屈服。不过,冯熙却矢志不渝,不向曹魏臣服。眼看计谋不能得逞,曹丕只好命人把冯熙接回洛阳软禁。

冯熙在乘车返回洛阳途中,担心受到胁迫而侮辱了忠义的名节,拔刀自刎,想以此保全自己的名声。不过,当时负责押解的官吏发现及时,把冯熙给救治了过来。孙权听闻了冯熙在曹魏的忠义举动后,痛哭流涕,向群臣表示:“此(冯熙)与苏武何异?”冯熙返回洛阳后,始终没有向曹魏屈服,直至死在了魏国。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民勤县苏武镇:综治维稳出实招 多措并举守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安宁,信访,创稳,民勤县,苏武镇,综治维稳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连日来,民勤县苏武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立足工作实际,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多措并举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从严从实抓好综治维稳工作,全面防范化解问题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抓思想、强引领、塑形象,主动创稳。始终树牢全镇“上下一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新时代 风劲帆满启新程——民勤县苏武镇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民勤县,二十大,苏武镇,砥砺奋进,苏武,张小芳

    10月31日,民勤县苏武镇召开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省市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专题学习会议 张小芳 摄盛会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民勤县苏武镇把学习宣

  • 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派李陵至北海见苏武,劝苏武降胡

    历史解密编辑:专注谈话三十年标签:李陵,苏武,北海,匈奴,汉朝

    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派李陵至北海见苏武,劝苏武降胡话说隽不疑为京兆尹,尚信立威,人民畏服,每年巡视属县,录囚回署,他人不敢过问。独隽不疑母亲留养官舍,向隽不疑问及有无平反冤狱,曾否救活人命?隽不疑一一答说。若曾开脱数人,其母必心喜,加进饮食;否则,终日不餐。隽不疑素来尚严,因不敢违忤母训,只好略从宽

  • 汉朝营救苏武,顺带救回一小随从,却没想到给匈奴制造一可怕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茵茵说标签:苏武,龟兹,乌孙,常惠,汉朝,匈奴人,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汉朝营救苏武,顺带救回一小随从,却没想到给匈奴制造一可怕对手读《智囊》,学《智囊》,用《智囊》。苏武牧羊,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典故。作为汉朝使节,苏武被匈奴扣押了19年,任凭匈奴人威逼利诱,却坚决不投降。最终在霍光的授意下,苏武得以平安返回国家。而苏武也就此,成为了中国坚强不屈、爱国者的典范。然而很少有

  • 苏武牧羊的地方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苏武,匈奴,苏武牧羊,北海,牧羊

    假如说到汉臣苏武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苏武是汉朝时期的一个民族英雄,为了不辱使节,无论匈奴单于如何威逼利诱坚持不投降,后来匈奴单于一怒之下将其流放到北海牧羊,并且下命令“公羊什么时候生出小羊羔,苏武可以回到汉朝境内”。苏武自此之后就在北海地区牧羊,忍辱负重再次生活了19年,从来没有投降过的

  • 苏武牧羊在什么地方?李陵如何解救他的?计谋很高超!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苏武,李陵,匈奴,高超,刘彻,张骞,汉朝

    苏武牧羊在什么地方?李陵如何解救他的?计谋很高超!匈奴为何不敢杀他?原因就两个!苏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苏武在匈奴十九年,表现了坚忍不拔的气质和毅力,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民族气节,被我国历代文人所歌颂。他当时奉汉武帝命令出使匈奴,本来是一次正常的外交往来。汉武帝时期,匈奴实力弱于汉朝,新单于继位

  • 苏武记(上)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苏武,匈奴,张胜,刘彻,卫律

    西汉时期,苏武被逶迤以中郎将的身份同副中郎将张胜、使臣常惠等百余人出使匈奴。当时匈奴且鞮侯单于初登基,怕遭到汉王朝攻打,便说:“汉武帝是我的长辈”,并送还了之前扣留的汉朝使臣,以向汉朝示好。汉武帝很高兴,派苏武等人出使匈奴,不仅送回了之前扣留的匈奴使臣,还赠送礼物答谢单于,可单于并不是汉王朝所期望的

  • 民勤县苏武镇:撬动干事热情 推动乡村振兴

    历史解密编辑:大美民勤标签:民勤县,苏武镇,三合村,乡村振兴战略

    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民勤县苏武镇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干事热情,全力以赴抓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以实干笃行赋能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苏武镇三合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设现场 张小芳 摄连日来,苏武镇三合村生态及地质灾

  • 西安历史名人:苏武不辱使命,韦宽战功卓著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苏武,匈奴,长安,刘彻,高欢,韦宽,韦孝宽,王昌龄,南北朝,历史名人,汉高祖刘邦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西安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周武王在沣水东岸建立的镐京,也是刘邦在听从张良“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的劝说后定都的长安。之后的隋、唐等重要朝代也先后以此为都。对于长安,许多人会用“人杰地灵”来形容,因为它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辈出。关于

  • 小议《托兆碰碑》中的杨延嗣和苏武

    历史解密编辑:早安京剧标签:苏武,京剧,杨延嗣,李陵碑,洪羊洞,祥梅寺,托兆碰碑,中国传统音乐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小议《托兆碰碑》中的杨延嗣和苏武——刘新阳近读杨蒲生先生大作《谈新旧本的〈洪羊洞〉》(见《百戏斋》2007年7月号),深有同感,因而也使笔者联想到了一出与《洪羊洞》境遇大致相似的老生传统戏——《托兆碰碑》。《托兆碰碑》又名《七郎托兆》、《李陵碑》等,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