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的一位大司马,忠于汉室,可惜被公孙瓒斩杀!

东汉末年的一位大司马,忠于汉室,可惜被公孙瓒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057 更新时间:2024/2/15 4:23:07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司马和大将军一样,都是地位显赫的武将官职。《周礼》以大司马为夏官之长。韦昭《辨释名》曰: “大司马,马,武也,大总武事也。大司马掌军,古者兵车一车四马,故以马名官。训马为武者,取其速行也。” 如黄帝时期的大司马容光,西周大司马姜子牙(吕尚、姜尚),齐国大司马田穰苴(司马穰苴)。

西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前139年)罢太尉,元狩四年(前119年)始置大司马,以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功多,特加号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因此,在汉朝历史上,大司马可以说是武将之首了。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刘虞,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司马。因为当时东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所以,刘虞的大司马一职,并不能执掌天下兵马。不过,刘虞作为割据幽州的诸侯,在东汉末年还是颇有存在感的。并且,和刘备、刘璋、刘表等人一样,刘虞也是汉室后裔。

首先,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郯城县)人。东汉宗室大臣、诸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通晓《五经》,最初获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成绩出色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很可能牵涉到朝廷内部的权力争夺,刘虞一度被罢免了幽州刺史的职务。

对此,在笔者看来,同样是汉室后裔,刘虞的起点,显然要高出刘备一大截。对于刘备来说,出生之后就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因此,刘备在东汉末年可谓颠沛流离,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而就刘虞来说,虽然一度丢掉了官职。但是,等到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继续重用了刘虞。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破冀州诸郡。此后,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国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不久升为宗正。

中平四年(187年),前中山国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连盟,发动叛乱,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队达到十余万。面对这一叛乱,东汉王朝自然想到了之前的幽州刺史刘虞。中平五年(188年),朝廷因为刘虞在幽州的威望很高,任命他为幽州牧。

在东汉末年,刺史和州牧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州牧可以执掌兵权,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各地的叛乱风起云涌,朝廷不得不让州牧和太守执掌兵马,以此尽快平定叛乱。获得东汉朝廷的册封后,刘虞到达蓟城,精简了大军,广泛布施恩惠,派遣使者告峭王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二人逃到塞外,其余的也都投降或逃跑了。到了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张纯被手下王政杀死,首级被送到刘虞那里。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幽州牧刘虞恩威并重,很快就平定了幽州一带的叛乱。对此,汉灵帝刘宏派使者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中记载:及董卓秉政,遣使者授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永汉元年(189年),董卓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为了拉拢刘虞这样的一方诸侯,董卓派使者授予刘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前面已经说过,此时的东汉朝廷,已经无法号令天下了。所以,尽管刘虞成为大司马,却无法真正拥有大司马的权力。比如在曹魏建立后,曹真、曹休作为魏国的大司马,就直接掌握了兵权。但是,就大司马刘虞来说,依然只是幽州的一方诸侯。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拜刘虞为太傅,召他入朝任职。但因道路阻塞,册封的命令竟不能够到达。初平二年(191年),曹操、袁绍、袁术等诸侯讨伐董卓,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此基础上,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汉献帝刘协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于是韩馥等人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

对此,在笔者看来,就忠于汉室的刘虞,显然不能答应袁绍等人的建议,也即这无疑僭越的行为。虽然汉室衰微,不过,一旦有诸侯僭越称帝,无疑会遭到天下群雄的讨伐,乃至于成为众矢之的。况且,袁绍这么做,或许是想挟持刘虞,以号令天下。对此,刘虞自然不愿意助纣为虐。

在董卓被吕布除掉后,被劫至长安的汉献帝想要东归,当时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身边作侍中,于是皇帝派他偷偷地潜出武关,去找刘虞让他带兵来救。刘和途径南阳,被别有用心的袁术扣留,派遣别的使者去找刘虞,说要一起派兵西进去接汉献帝。刘虞于是派遣数千骑兵到袁术那,而袁术竟自己留下不予派遣。对此,在笔者看来,刘虞心怀汉室,可是,在东汉末年,更多的还是袁术这样野心勃勃的诸侯。从这一角度来看,大司马刘虞的悲剧结局,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刘虞担任幽州牧的时候,同样出自幽州的公孙瓒,自然是前者的部下。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时,受刘虞的节度。公孙瓒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初平四年(193年),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被刘虞斩首。刘虞告诉士兵:“不要多伤人,只杀公孙瓒一个就行了。”

在这场幽州内部的冲突中,虽然刘虞一方兵马众多。不过,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一定程度上,这应该就是慈不掌兵的最好例子了。面对仁慈的刘虞,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趁势突袭。刘虞遂大败,向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仍让他作傀儡管理幽州事务。东汉末年,曹操挟持汉献帝,以此号令天下,而在之前,公孙瓒则挟持刘虞,以此占据幽州。

不久之后,因为公孙瓒成功占据了幽州,所以,刘虞自然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公孙瓒派人斩杀了刘虞。刘虞在幽州很得人心,他死后,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刘虞死后,其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的各个诸侯中,刘虞仁义宽厚,而且忠于汉室。不过,这样的性格特点显然不适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促使刘虞最终丢掉了性命。

标签: 公孙瓒董卓袁绍东汉末年太守刘备

更多文章

  • 谁是三国时代的骑兵之王?吕布马超公孙瓒都要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吕布,马超,张郃,三国,汉朝,公孙瓒,夏侯渊,骑兵之王,曹操手下

    三国时代的名将不少,但是要论骑兵作战能力,能排上号的却屈指可数。骑兵作战自从汉武帝时代以后,就成了中国战争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三国时代,骑兵的数量有时候可以起到战略威慑作用。比如公孙瓒鼎盛时候拥有一万骑兵,堪称后汉群雄之最;比如吕布以并州骑兵闻名,纵横中原;又比如马超的凉州骑兵,横行西部,所向无敌。但

  • 演义中神秘的军阀公孙瓒,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老李谈古今标签:公孙瓒,袁绍,刘备,三国演义,刘虞

    #头条中国史#公孙瓒是粗鄙武夫吗?否也!师从刘宽、卢植等当世大儒,自然是知书达理之人。郡吏之身,仍义无反顾九死一生地陪护主君刘太守,流徙万里之遥的日南郡,可见其忠义守信的品质。后来还从戎征战、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又可见其男儿血性、志向远大,同时又有着北方汉子与生俱来的豪爽与侠气。这样的好儿郎,偏偏格

  • 公孙瓒手下有三大名将,刘备得其一,曹操得其一

    历史解密编辑:羞羞的谈标签:公孙瓒,刘备,曹操,袁绍,赵子龙

    导语:要说三国时期的霸主,除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之外,曾经北方的霸主公孙瓒可谓是傲视群雄。他出身草根,曾经是刘备的学长,从一个基层小兵做起,击败了幽州牧刘虞后成为幽州霸主。掌权后依靠自己的实力抵御异族,然后又两线作战把袁绍死死压制。公孙瓒也为那个时代培养了三大名将,曹操和刘备各得一个,但最后那个才

  • 公孙瓒之死-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公孙瓒,袁绍,袁术,资治通鉴,东汉末年,刘虞

    东汉末年,诸侯之间的兼并日趋激烈,在北方,袁绍和公孙瓒最后的对决也到来了。为什么曾经战斗力爆棚的公孙瓒最终会败给袁绍?公孙瓒的失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教训呢?我们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公孙瓒之死。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收获与反思关于公孙瓒,我们之前已经在几篇文章中讲过了。公孙瓒是东汉

  • 公孙瓒麾下三员大将,曹操刘备各抢走一个,最厉害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三哥职场故事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赵子龙,袁绍

    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除了大家众所周知的曹操、孙权、刘备,其实还有很多在东汉和三国之间的英雄人物,比如公孙瓒。公孙瓒长相俊美,武艺高强,被人称为白马将军,他与刘备是同门师兄弟,都是大儒卢植的徒弟。因为主张强硬政策,公孙瓒与上司不和,最后他在193年击杀上司刘虞,并且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

  • 公孙瓒麾下有3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解密编辑:大白白说宠物标签:刘备,曹魏,蜀汉,东汉,公孙瓒,赵子龙,曹操手下

    公孙瓒手下有3位名将,曹操和刘备各得一位,一个不能降隔开一侧,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如今人们谈起公孙瓒,大多只有“刘备的老朋友”的印象。事实上,公孙瓒在历史上的名声曾在北疆地区远播。在公孙瓒与袁绍的较量初期,他一度占据上风。不仅如此,公孙瓒手下还有一众猛将,其中三人一时出类拔萃。他们

  • 赵云为何背叛公孙瓒投奔了刘备,这是不是他的人生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赵子龙,刘备,公孙瓒,袁绍,关羽,张飞

    赵云是一个完美的男人,长得帅气,武艺高强,重情重义,忠肝义胆。然而,赵云却有一个“人生污点”,在公孙瓒与袁绍对峙之时,果断地离开了旧主,投向了新主人刘备的怀抱。赵云真的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吗?不是!当年,赵云带着八百义士投奔公孙瓒之时,公孙瓒正与袁绍展开北方争霸战,公孙瓒见了赵云第一句话就是:“你们

  • 公孙瓒死前给刘备留下一句嘱托,刘备沉默不语,至死不敢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公孙瓒,刘备,赵子龙,袁绍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六十八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军重重包围之中有一白马银枪,骁勇之将于其中大声吼出自己姓名,之后杀了个七进七出,视万余曹军如无物,这番武艺,便是当世一流武将。赵云虽然厉害,可是,在他的生涯前期,却不得曾经的主公公孙瓒的重用,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

  • 公孙瓒有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个,最后那个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备,孙权,三国,曹魏,公孙瓒,赵子龙,曹操手下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句话把三国时期有实力而且名气大的将领列举了出来。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们的名气很大,实力也很强,但是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很多高手是不为人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曹操,刘备,孙权是无可争议的三大霸主。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公孙瓒这个人物,作为曾经北方

  • 三国志11PK剧本何进包围网:刘备公孙瓒两个好基友,终于碰面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公孙瓒,刘备,三国志11pk剧本何进包围网,袁绍,吕布,太史慈

    本篇咱们来继续介绍《三国志11PK剧本何进包围网》的一些势力。本篇咱们先来聊聊河北的一些势力。一、刘备势力强度:S破局难度:1星只要随便给刘备几个人,刘备就是S级强度。因为在311中,刘备作为君主的剧本,手下始终有关张二人。有这两个大神级打手在,什么时候都没有多大的难度。况且在这个剧本中,刘备还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