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临终前,为何立下不可重用赵云的遗嘱?刘备对赵云有什么偏见

刘备临终前,为何立下不可重用赵云的遗嘱?刘备对赵云有什么偏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1/14 11:07:17

都说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今天还亲密的可以穿一条裤子,明天就可以为了一件小事而分道扬镳。

没想到,古人之间的关系也很难让人捉摸透,比如三国中的刘备赵云

刘备对于这位战神是很器重的,当年赵云不顾个人性命安危,将阿斗从敌军手中救回。

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刘备不惜当场作出惊人之举,想要将怀中的阿斗给摔死,给外界一种宁愿牺牲一个小儿的性命,也不愿让手下的爱将损伤一厘一毫的感觉。

然而,在刘备临终前,却立下不可重用赵云的遗嘱,着实有点出乎人的意料。

怎么,之前还将其奉承为爱将,临终前却说不可重用呢?刘备对赵云究竟有什么偏见呢?

一切还得从另外两个人开始说起,那就是关羽张飞

众所周知,关张二人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而赵云则是刘备的贴身保镖。

刘备对于赵云的态度转变,除了赵云本身所作所为之外,还和痛失关张这两位好兄弟有关。

公元219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大获全胜,威名远扬,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然而,在这个节骨眼,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大意丢失了荆州,败逃麦城被敌军抓获,最终无奈自杀。

刘备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不已,一气之下的他,决定要讨伐东吴,为结拜兄弟报仇雪恨。

此时,张飞也没有闲着,为了督促手下快点赶制兵甲,多次对手下进行鞭打,引起了副将张达和范明的不满。

张范二人决定投奔东吴,便趁着张飞熟睡之际,将他的头颅砍下,作为见面礼投奔东吴而去了。

刘备一下子痛失了两名结拜兄弟和大将,内心的愤懑和失落可想而知。

即便如此,仗还是得打,张飞的死彻底打乱了蜀军的作战计划。

在夷陵之战中,蜀军损失惨重,被火烧连营,不得不选择了撤退。

不过这次战役中,作为刘备贴身保镖的赵云,没有和他一起出兵讨伐,反而被留守在了

江州,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刘备在攻打东吴前,赵云阻止了他,这便让刘备内心对他产生了不一样的想法。其实,早在之前,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

当初刘备平定益州后,关于诸将的封赏问题一直拿不定主意,张飞和关羽提出将田地和房屋分给诸位大将,当时很多将领也同意这种提议。

但是却遭到了一人的反对,此人就是赵云。

赵云告诫刘备,现在刚攻下益州,应当是休养生息的时候,万万不可将百姓手中的田地和房屋分给诸将,那样会遭到民愤的。

为了显示自己所言更有力度,赵云还拿之前驻守益州的刘璋和刘备相比,这让刘备心中十分不悦,只能收回成命。

现在看来,刘备身为领导者,占领益州后对有功的将领论功行赏是没有错的。

而赵云身为人臣,看到上司有不妥之处及时劝阻也没有错,但是赵云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

当时的刘备心情大好,风头正盛,却不想被赵云的话来了当头一棒,心中难免心存芥蒂。

但是即便如此,刘备还是将赵云视为贴身的爱将。

后来,关羽死后,刘备决定倾尽全蜀国的军力用来攻打东吴,在万分悲愤之余,却遭到了赵云的反对。

赵云告诉刘备,此时不是攻打东吴的时候,因为按当下的形势来看,蜀国最大的敌人不是东吴,而是北方的魏国。

表面上看,赵云说得很有道理,也确实是为蜀国着想,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羽不仅是蜀国的大将,更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两人感情颇深,听到好兄弟被人杀害。

刘备早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此时的他报仇心切,哪里还听得了赵云的一番大道理。

因此,在讨伐东吴的时候,刘备便将赵云安置在了江州,没有带他前行。

除了以上两件事情,让刘备对赵云意见颇深外,另一个导致刘备对其不信任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两人的阶级不同。

正所谓,阶级立场决定意识,阶级不同,意识和观点自然相悖。

刘备出生在一个没落的皇室家族,即便没落了,但是刘备的骨子里依旧充满着统治者的思想,这一点,从他苦心经营的“复兴汉室”的美梦中可以窥见一斑。

因此,在拿下益州以后,刘备骨子里的统治者意识便显现了出来,他才会同意手下所说的,瓜分百姓田地和房产的说法。

刘备自己感觉这样做没有丝毫不妥,首先是他骨子里的皇室贵胄的思想在作怪,因为他一出生就感觉自己与众不同,处处比别人优秀,就应该高人一等。

其次,刘备从来没有真正能体会百姓的苦,即便是在最落魄的时候,也可以编草鞋,然后拿到集市上去买,还遇到了自己的生命中的两个结拜兄弟。

因此,在刘备看来,将房产和田地从百姓的手中夺走,他体会不到百姓会过上什么样难捱的苦日子。

而赵云就不一样了,他出生贫民家庭,又恰逢生于乱世,从小就尝遍人间冷暖,见惯了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

因此,在很多时候,关于国家的大政方针上,赵云首先想到的是百姓。

其实说到底,赵云也是一个聪明人,当他听说上级领导已经做出了命令,只是象征性地征求一下手下的意见,作为手下,领导更希望他能配合。

这些,赵云都是知道的。

他知道自己一旦提出反对意见,会惹领导不高兴,这无异于虎口拔牙。

但是,赵云还是义无反顾地这么做了,无所谓谁对谁错,只是因为阶级立场不同而已。

因此可见,刘备和赵云之间最大的问题,便是因为阶级和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并不能直接归咎于赵云的多次直言劝谏。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了,历史上的很多皇帝和大臣,他们之间也是阶级不同,但是也都可以相得益彰的,比如李世民和魏征,为什么刘备要如此戒备赵云呢?

魏征曾是李世民哥哥的老师,在李建成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出谋对付过李世民,这点,李世民是知道的。

但是,李世民在执政后,没有报复魏征,反而重用他,并在死后将其安排辅佐太子,从此,魏征又走上了“老路”。

魏征多次在朝堂上直言不讳,公然劝诫李世民,一点情面也不留。

除了大部分是为了李唐王朝着想,另外一小部分是出于私心,想要故意惹怒李世民,进而将自己辞掉,便可以远离朝堂的是非。

然而,这一切都被李世民洞察到了,他依旧放心大胆地将政权和太子交给他,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的信任。

李世民如此信任魏征,是因为生前他有能力压制他,并且自己死后,还有长孙无忌等肱骨大臣可以管束他,以免魏征掀起什么风浪。

但是刘备就不同了,他之所以敢在生前将赵云视为贴身的保镖,是因为他自己完全有能力压制他。但是自己死后,就不确定了。

特别是关羽和张飞这两个结拜兄弟的死,对于刘备来说打击太大了,简直是晴天霹雳。

刘禅的才能大家都有目共睹,虽然有诸葛亮的辅导,但掩盖不了骨子里依旧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刘备担心自己死后,赵云的思想发生叛变,看到才能平庸的刘禅不愿意精心辅导,或者说,想要推翻刘禅的统治,这些都不是他能控制的。

刘备绝不允许拿自己的江山做赌注,因此,才会在临终前不忘留下遗嘱,嘱托心腹不可重用赵云。

而很多人可能要说了,既然刘备不信任赵云,那临终的时候直接下令将其处死不就行了吗,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这其实是得益于赵云对刘备一家有恩,这点在前面也提到过,那就是赵云曾救过阿斗的性命。

早年,刘备在长坂坡之战中失败,在逃亡的过程中不得已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儿子和夫人在赵云的解救下才得以保全。

后来,孙夫人因为个别原因带走了刘禅,想要以此来要挟刘备。赵云和张飞知道后,及时追赶孙夫人,这才将刘禅从孙夫人的手中解救了下来。

因此看来,赵云救主的光辉事迹还不止一次,而是两次,这种救主情谊是任何金石都买不到的。如果没有赵云,阿斗或许早就不在人世了。

另外,赵云作为战神,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领导和参加过很多场战役,且大获全胜,比如入川之战、汉水之战和箕谷之战等。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不会因为心中的一丝担心,便杀害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

不重用赵云,就等于命其回家养老了,或许,这对于赵云来说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走完了他这传奇战神精彩的一生。

30多年后,刘禅将其追谥为“顺平侯”,由其长子继承爵位,算是给历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标签: 刘备赵子龙关羽张飞

更多文章

  • 如果马超和赵云单挑,不分胜负?对比二人战绩赵云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马超,赵子龙,许褚,张郃,曹操,赵云,三国

    三国中,马超和赵云都是非常受大家关注的人物,马超被曹操称为有吕布当年之勇,而赵云的长坂坡之战,更是令天下胆寒,曹军面对赵云,再也不敢正面冲突!如果马超和赵云单挑,有人认为两人武功差不多,不分胜负,实际上对比二人战绩可知赵云更胜一筹。马超大量的戏份,是从潼关之战开始的,当时曹操诛杀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于

  • 刘备征战马超时,为何派出张飞而非赵云?赵云与马超差距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位为标签:刘备,马超,张飞,赵云,汉朝,蜀汉,三国,赵子龙

    三国的魅力在于无论大英雄还是小将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而且故事大都较为悲惨,比如刘备在桃园三结义前是个贩履织布的走卒,张飞是个卖肉的,关羽是卖绿豆的。曹操的身世更不用说,他本姓夏侯,因父亲做了太监养子后改姓曹,所以这个姓氏一直流传下来,成了曹操起家的本钱。虽然曹操兴旺发达了,但一将功成万骨枯

  • 赵云与吕布的综合实力都很强,如果赵云大战吕布,结果谁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吕布,赵子龙,张飞,许褚,曹操,典韦

    吕布,在我国的历史上号称飞将,在民间更是素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说,这些对吕布的赞美之词,足可见此人勇猛无比,武力值超众,在人们的心中还是挺有地位的,但是人缘却是很差,先后投靠并杀了几任主子,所以张飞大骂其为三姓家奴。读阅过《三国演义》一书的读者们都知道,吕布曾经先后击败过刘备和夏侯惇,只是因为部将

  •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重用赵云,因为赵云干了2件事惹怒了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备,赵子龙,关羽,诸葛亮

    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刘备就是其中之一。刘备的一生可以用励志来形容,他创业以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积极取进,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刘备用39年时间成就了一番帝业,他身边的重臣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法正等人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这些功臣大多数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唯

  • 关羽大意失荆州,要是换上性格沉稳的赵云镇守,赵云能守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阿谣音乐现场标签:关羽,刘备,孙权,荆州,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手下

    赵云投奔公孙瓒后与刘备成为挚友,因哥哥去世要求回国。刘备不情愿地握住了赵云的手。公元200年,刘备因被曹操打败而与袁绍结缘。赵云在叶城认识了刘备。两人睡在同一张床上,聊了很多以后的事情。从那时起,赵云就追随刘备。在博望坡之战中,赵云生擒了敌方将军夏侯兰,但由于两人同乡,赵云向刘备求情,但并未亲自任命

  • 赵云和关羽哪个武力值更高?魏蜀吴均给出同样答案:明显赵云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蛋蛋说娱标签:关羽,刘备,马超,赵云,吴均,赵子龙,诸葛亮,南北朝,历史学家,曹操手下

    演义中,刘备手下有五虎将这样的顶配猛人,其中关羽和赵云最为出色。关羽有勇有智,可以独当一面,尤其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举动足够配得上名将的标签。赵云武艺超群,为人谨慎聪明,一辈子单挑不败,同时还每次可以圆满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毫不夸张地说,关羽、赵云等五虎将的武艺就在伯仲之间,很难看出哪个强哪个弱。

  • 刘备不重用赵云,汉中太守选了魏延,却让赵云一直给他当保镖?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备,赵子龙,魏延,曹操

    赵云很多人为赵云不值,觉得刘备不重视他,他给刘备当了一辈子保镖,实在是大材小用。那么,刘备真的是因为不重视赵云才让他当保镖的吗?刚好相反,他是出于重用才这样做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赵云《三国志》里面是将关张马黄赵并列的,当时的竞争者还有魏延、陈到、李严等将领。很多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分

  • 老年赵云吃了亏,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几个回合能斩少年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赵子龙,姜维,张郃,魏延,诸葛亮

    老年赵云吃了亏,如果是巅峰时期的赵云,几个回合能斩少年姜维?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少年英杰出天水,将才砥柱中流间。铁马不掩书生气,精忠何畏蜀道难?三更挑灯谋大略,九伐策马越关山。人生莫以成败论,留得雄烈震宇圜。蜀汉大将军姜维,少年英武,多谋妙算,天水关下,逼退威震天下的蜀汉名将常山

  • 长坂坡围攻赵云的4员猛将,4流水平的武力值,却没有被赵云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赵子龙,曹操,刘备,韩当,甘宁,周泰

    长坂坡之战,堪称赵云封神的战争,虽然在正史上没有这么精彩的叙述,可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描写得生动精彩且惟妙惟肖,让人看后被赵云感动得稀里哗啦,就是这样一场经典的战役,其中还有诸多细节耐人寻味。在赵云陷入危机中的时候,曹操身边有四员猛将对赵云穷追不舍,并且将赵云围住,想要就地消灭赵云,可惜最后赵云

  • 关羽、张飞能死后封神,赵云为何不行?你看赵云死时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美食小宛标签:关羽,张飞,刘备,赵云,汉朝,三国,赵子龙,五虎上将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刘备集团当成主角集团,所以刘备集团的名将都被我们看得更高,看成是偶像崇拜。当然,在这个群体中,那些英雄也很厉害,比如威武的关羽,彪悍的张飞,还有号称从未被打败过的赵云。应该说,这三个人是蜀汉集团武将的天花板。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张飞虽然输得很惨,但死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