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马超分别位列五虎上将的第三位和第四位,他们二人出场时,都是年轻英武的帅哥形象,因此喜欢他们的读者非常多。那么要给这两位分个高低,着实有些难度,实际上五虎上将之间,武力的差距其实并不算太大。
高手对决,一招一式就可以决定胜负,也就是谁的失误少,谁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赵云和马超在历史上没有交过手,罗贯中也没有安排他们两个人在《三国演义》里较量一下。
作者之所以没有没安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马超的性格有关。“锦马超”年少成名、威猛过人,且自信心爆棚,是一个桀骜不驯的猛将。
而赵云的性格偏于沉稳,不争功不争名,一切都以大局为重,主公和军师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干。所以在知道要收服马超的情况下,赵云未必会全力以赴,两人也营造不出酣畅淋漓、火花四溅的精彩效果。
而张飞勇猛,脾气也火爆,正对上马超的胃口,所以就有了张、马二人大战数百回合的精彩对决。虽然马超最后归于刘备麾下,但是他和关羽、赵云,以及黄忠的交集并不多。
《三国演义》中,马超对赵云有这样一个观感:人报蜀将刘晙、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马超长期生活在西部地区,刘晙和马汉的名声他一定是听过的,赵云能在短时间内将他们解决掉,马超吃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他对赵云的敬重确是真心实意,况且赵云单骑救主已经声名在外多年,被人敬重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敬重并不代表我就是对你服气,武将之间最讲究干脆直接,你比我强我就服你,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马超和张飞就是例证,他们大战一场,虽然未分胜负,却打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既然赵云和马超没有交手的记录,那怎样能分出高低呢?那就只能用各自的对手来作比较了。比如穰山之战,赵云一人力敌魏军许褚、于禁、李典三名大将,且能够全身而退。
再比如汉水之战,张郃与徐晃面对赵云时,皆胆战心惊,不敢迎战,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而之前张郃曾经扬言:“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徐晃亦曾主动迎战关羽八十回合。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虎痴”许褚,渭水之战,许褚敢于和马超大战数百回合,但是面对赵云却屡次不敢迎战。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和赵云交手的时候,已经领教到了赵云令人胆寒的武力,这根本不是招架多少回合的问题,而是稍有丝毫不慎,就被会对方斩杀的危险。
五虎上将中的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都有被人藐视的记录,或是说斩杀、或是说活捉,包括吕布在内也曾被人辱骂和蔑视,但唯有赵云,无人敢藐视。
由此可见,赵云的单兵作战能力独高一档,他不但能让对手感到畏惧,而且对敌人心理方面的打击,也绝对是毁灭性的。
因此,尽管马超与赵云齐名,两人亦没有交手的记录,但是要让赵云毫无顾忌,纯粹的为胜负高低而出手的话,马超绝对不是对手,放眼整个三国,恐怕也难有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