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老祖,作为竹盐的发明人,一直是竹盐文化的精神符号和图腾。今天,当我们回首1700多年的时光,再次审视葛洪老祖的一生点滴,仍不免深受震撼。
少时多磨难:破败世家的麒麟子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是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原本是名门望族,但是东晋的改朝换代,让这一前朝老臣之家渐趋没落。
投胎到破败世家,葛洪正赶上高开低走的生命起点。13岁,葛洪丧父,家境渐贫,家中唯一的宅院又很快毁于一场大火。
幼小的葛洪不得不搬进四处漏雨的土房,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他只能靠着砍柴为生,一双小手经常被磨得长满血泡。
但即便面临如此境遇,他依然不辍耕读。
夜晚趁着皎洁月光,葛洪趴在青石板上抄写背诵。凉爽夜风夹杂着虫语蛙鸣,撩拨起孤独少年的心性神识。
史载: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文武双全:红尘炼心的青年道者
葛洪读完各家典籍,终是感觉修仙问道更有意思。于是他不辞劳苦,动不动往返数千里,不找到名师解惑绝不回家。
16岁时,葛洪拜“金丹派”鼻祖郑隐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
但郑隐也深知:修道不是修超脱,而是要修功德。做人没有功德,成仙也没有香火。功德道场,尽在滚滚红尘之中。
于是,待得葛洪20岁,郑隐便迫不及待的将这位一心炼丹的青年道者,赶出师门,要求他在红尘历练,并将他推荐给吴兴太守顾秘。
303年,石冰造反。顾秘立刻任命葛洪为将兵都尉。葛洪立刻展现出惊人的统军能力,很快便攻破叛军,各方大受震动,于是葛洪很快便被任命为伏波将军。
一颗将星即将冉冉升起。
短平快的功利让葛洪索然无味,他拒绝了攻灭叛军的封赏,辞官四处云游,遍访名山大川。
后来,葛洪来到广州,这期间听说南海太守鲍靓有仙术,就来拜师,鲍靓对葛洪考察一番后非常满意,遂将女儿鲍潜光嫁给葛洪。
鲍潜光擅长医学,也喜爱炼丹,被称为中国四大女神医之一,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
鲍潜光与葛洪结为伴侣后,两人行医炼丹,足迹遍及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称为“鲍仙姑”,直至今日,各地道观仍修有鲍姑殿,供世人瞻仰。
与鲍潜光的姻缘,也激发了葛洪的创作欲。他一生著述甚多,但大多失传,流传至今的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肘后要急方》多为简易治疗方法和易得之药,尤便民间使用,相当于医学急救手册。在这部著作里,有用青蒿汁治疟疾的记载。当代药学家屠呦呦在此方启发下,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超越时代:名震中外的免疫之祖葛仙翁
此后数十年间,葛洪醉心炼丹、潜心修道,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直到今天,当我们审视这些成就,仍很难相信,这些影响人类的硕硕成果竟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带来了世界上最早的免疫思想和疫苗技术的萌芽,他指出,用同类但毒性较弱的邪气(减毒株),来激发和提升人体正气(免疫力),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这种免疫思想和技术在后世的欧洲得到了验证和发展。
——他第一个提出了颌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案,最常见的掐人中,就出自葛洪之手。从这点上说,他也是中国推拿的文化源头。
——他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天花的人,他的研究直接促使中国首先开创了人类天花病预防之先河——人痘接种术。
——他指出: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深明病理和医术的人,可以杜绝没有发生的疾病)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脑海里有了竹盐的雏形。
——在前人和数十年积累下,他厚积薄发,最终创造了传承千年之久的“五行丹”,集金木水火土于一身,也就是今天的“竹盐”。竹盐的问世,让葛洪老祖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史书记载,葛洪活到80岁,最终羽化登仙:
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
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
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如此“神仙”结局,为葛洪在人间跌宕起伏的一生,更增添了一抹浪漫逍遥。
(最后附竹盐介绍)
竹盐:传承葛仙翁道统,为您的身体谋福
知名文化学者、九鼎竹盐创始人、竹盐文化弘扬者陈少平先生曾说:
“理解竹盐,感悟竹盐的生命哲学,我们需要摆脱人类现有认知的执念,以更宽视野、更高维度中立地看待自然与人类生命。”带着对道家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深刻理解,九鼎竹盐正式问世!采用道家古法工艺,传承炼丹文化精髓,每一粒竹盐,都充分融合自然能量,让海盐、黄土、刚竹、松木、窑炉的精华沉淀。由研发中心顶尖资源助力,添加人体所需基础元素,平阴阳、调酸碱、补能量,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于一身,为你创造更好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