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鼎竹盐文化起源:葛洪老祖的传奇故事!

国鼎竹盐文化起源:葛洪老祖的传奇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鼎天养 访问量:3663 更新时间:2024/2/19 12:08:28

葛洪老祖,作为竹盐的发明人,一直是竹盐化的精神符号和图腾。今天,当我们回首1700多年的时光,再次审视葛洪老祖的一生点滴,仍不免深受震撼。

少时多磨难:破败世家的麒麟子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是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原本是名门望族,但是东晋的改朝换代,让这一前朝老臣之家渐趋没落。

投胎到破败世家,葛洪正赶上高开低走的生命起点。13岁,葛洪丧父,家境渐贫,家中唯一的宅院又很快毁于一场大火。

幼小的葛洪不得不搬进四处漏雨的土房,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他只能靠着砍柴为生,一双小手经常被磨得长满血泡。

但即便面临如此境遇,他依然不辍耕读。

夜晚趁着皎洁月光,葛洪趴在青石板上抄写背诵。凉爽夜风夹杂着虫语蛙鸣,撩拨起孤独少年的心性神识。

史载: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文武双全:红尘炼心的青年道者

葛洪读完各家典籍,终是感觉修仙问道更有意思。于是他不辞劳苦,动不动往返数千里,不找到名师解惑绝不回家。

16岁时,葛洪拜“金丹派”鼻祖郑隐为师,因潜心学,深得郑隐器重。

但郑隐也深知:修道不是修超脱,而是要修功德。做人没有功德,成仙也没有香火。功德道场,尽在滚滚红尘之中。

于是,待得葛洪20岁,郑隐便迫不及待的将这位一心炼丹的青年道者,赶出师门,要求他在红尘历练,并将他推荐给吴兴太守顾秘。

303年,石冰造反。顾秘立刻任命葛洪为将兵都尉。葛洪立刻展现出惊人的统军能力,很快便攻破叛军,各方大受震动,于是葛洪很快便被任命为伏波将军。

一颗将星即将冉冉升起。

医者仁心:承前后的中华丹

短平快的功利让葛洪索然无味,他拒绝了攻灭叛军的封赏,辞官四处云游,遍访名山大川。

后来,葛洪来到广州,这期间听说南海太守鲍靓有仙术,就来拜师,鲍靓对葛洪考察一番后非常满意,遂将女儿鲍潜光嫁给葛洪。

鲍潜光擅长医学,也喜爱炼丹,被称为中国四大女神医之一,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也是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

鲍潜光与葛洪结为伴侣后,两人行医炼丹,足迹遍及各地,为百姓解除病痛,被尊称为“鲍仙姑”,直至今日,各地道观仍修有鲍姑殿,供世人瞻仰。

与鲍潜光的姻缘,也激发了葛洪的创作欲。他一生著述甚多,但大多失传,流传至今的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肘后要急方》多为简易治疗方法和易得之药,尤便民间使用,相当于医学急救手册。在这部著作里,有用青蒿汁治疟疾的记载。当代药学家屠呦呦在此方启发下,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超越时代:名震中外的免疫之祖葛仙翁

此后数十年间,葛洪醉心炼丹、潜心修道,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直到今天,当我们审视这些成就,仍很难相信,这些影响人类的硕硕成果竟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带来了世界上最早的免疫思想和疫苗技术的萌芽,他指出,用同类但毒性较弱的邪气(减毒株),来激发和提升人体正气(免疫力),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这种免疫思想和技术在后世的欧洲得到了验证和发展。

——他第一个提出了颌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案,最常见的掐人中,就出自葛洪之手。从这点上说,他也是中国推拿的文化源头。

——他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天花的人,他的研究直接促使中国首先开创了人类天花病预防之先河——人痘接种术。

——他指出:明治病之术者,杜未生之疾。(深明病理和医术的人,可以杜绝没有发生的疾病)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脑海里有了竹盐的雏形。

——在前人和数十年积累下,他厚积薄发,最终创造了传承千年之久的“五行丹”,集金木水火土于一身,也就是今天的“竹盐”。竹盐的问世,让葛洪老祖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熠熠生辉。

史书记载,葛洪活到80岁,最终羽化登仙:

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

举尸入棺,甚轻,如空衣。

世以为尸解得仙云。

如此“神仙”结局,为葛洪在人间跌宕起伏的一生,更增添了一抹浪漫逍遥。

(最后附竹盐介绍)

竹盐:传承葛仙翁道统,为您的身体谋福

知名文化学者、九鼎竹盐创始人、竹盐文化弘扬者陈少平先生曾说:

“理解竹盐,感悟竹盐的生命哲学,我们需要摆脱人类现有认知的执念,以更宽视野、更高维度中立地看待自然与人类生命。”带着对道家传统文化的敬重和深刻理解,九鼎竹盐正式问世!采用道家古法工艺,传承炼丹文化精髓,每一粒竹盐,都充分融合自然能量,让海盐、黄土、刚竹、松木、窑炉的精华沉淀。由研发中心顶尖资源助力,添加人体所需基础元素,平阴阳、调酸碱、补能量,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于一身,为你创造更好的生命状态!

更多文章

  • 葛洪升:浙江原省长,主政宁波,活到90岁,离世百姓自发为他送行

    历史解密编辑:影子的历史标签:山东,百姓,葛洪升,宁波市,浙江省委

    他的一生,是看着新中国成长的一生。15岁参加工作。17岁加入党组织,一生都为了中国的解放和发展发光发热。他就是以九十岁高龄离世后获得百姓自发送行的浙江省长,葛洪升。你要说国家的发展就不能只说个别官员的努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党培养出一批一批又一批的好干部,继往开来,才得以神州大地又重新唤起生机。

  • 吴都故里新“葛洪” 一根银针治百病

    历史解密编辑:鸣逺之声标签:葛洪,吴都,针灸,抑郁症,治疗

    吴都故里新“葛洪” 一根银针治百病-------来自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针灸科的报道(一)公元 307-312 年(东晋永嘉年间),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人称葛仙人),在湖北鄂州市葛店结庐炼丹,“葛仙镇”由此得名。葛洪在流寓鄂州的几年里,在洪道乡(现石山、新庙、燕矶、泽林一带)和神山乡(现葛

  • 道教领袖葛洪,留下的惊人著作,预言了1700年后的诺贝尔奖?

    历史解密编辑:龙耀影视标签:葛洪,道教,道家,葛仙翁,神仙传,医学家,化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奖,历史学家

    道教仙人竟然真实存在还预言了一千七百年后诺贝尔奖的发生一生向善最后完全难逃厄运东晋时期呢有这样一个人他是著名的道教领袖不仅呢擅长丹道医术还精通道路学问百家他的主要思想呢有两个方向一是神仙修炼二呢就是如数应试为此啊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神仙传记载了92位神仙的事迹这个人呢他就叫做葛洪公元二百八十三年西晋

  • 热烈祝贺葛洪强老师荣获《一代大师》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几亿星系标签:热烈,葛洪强,一代大师

    一代大师——由中美协等四单位联合颁发荣誉称号

  • 葛洪升:原浙江省长,曾主政宁波,大力推动经济发展,90岁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正说新史标签:山东,省长,葛洪升,宁波市,浙江省委

    他曾为了浙江的发展尽职尽责,一辈子清廉克己,将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国家。那么,作为曾经浙江的一把手,葛洪升身上都曾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葛洪升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穷苦家庭,不久又赶上东三省沦陷,自小便见识了社会上的黑暗。因为局势不稳,国土沦陷,他一直和父母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

  • 民间故事:葛洪炼丹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葛洪,丹药,丹炉,禅师

    南明山是浙南的名山。在南明山云阁崖的石壁上,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摩崖石刻,其中“灵崇”两个隶书大字,相传为东晋葛洪在南明山炼丹时的遗迹。葛洪是东晋著名的炼丹家,他在大江南北游学多年,熟谙了大量药物知识。他想找个可供炼丹的好地方,就沿着括苍山脉到了山清水秀的处州,又在南明山上找到了可供炼丹的灵泉水,于是就

  • 魏晋修仙传:大佬葛洪的“两把刷子”,带着举国上下做"神仙美梦"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葛洪,道教,神仙,抱朴子内篇,道家,成仙

    中国道教对飞升长生的信仰始于战国时代,随着朝代更迭、时间流逝而逐渐成为华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中,东晋著名道教学者和炼丹家葛洪就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葛洪的著作《抱朴子》涉及道教、养生、哲学、医药、体育、军事等多个不同的领域,素有“小道藏”之称,是一部集大成之作,为后人研究道教文化提供了丰富且全面的

  • 葛洪:儒道合一的医药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王凯的美丽生活标签:葛洪,董奉,道教,华佗,神仙传,医学家,化学家,科学家,医药学家,历史学家,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

    葛洪画像资料图片中国传统医学有一个有趣的称谓——杏林,医生医术高明被称为“杏林圣手”,医者宅心仁厚被称为“杏林春暖”,中医学界的人士则以“杏林中人”为荣。杏林文化自晋代发源以来,传承发扬已近两千年,其开宗者就是著名的晋代医药学家葛洪。葛洪出身江南名门,祖父、父亲都曾在东吴官居要职。他从小就刻苦好学,

  • 葛洪升:浙江原省长,曾主政宁波,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活到了90岁

    历史解密编辑:江东浪流史标签:山东,葛洪升,宁波市,浙江省委

    从战争到和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我党面临着不同的经历与挑战,而在党的号召之下也聚集了许许多多优秀干部,他们始终怀揣崇高理想,是战争年代的无畏战士,也是和平时期的开拓先驱。现如今我们的共和国已经成为现代化强国,它之所以劈波斩浪数十年,能够在国际浪潮中始终平稳前行,是这些先驱们用毕生精力去探索与奉献换

  • 惠州博罗举办葛洪文化节,葛洪传说、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

    历史解密编辑:羊城派标签:博雅,罗浮山,博罗县,惠州市,肘后备急方,葛洪文化节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图/王小虎 博罗宣5月28日,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诞辰1740周年纪念日。当天,2023葛洪文化节(中医药篇)在惠州罗浮山下举行,中医药界的大咖名家齐聚论道,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记者从会上获悉,当地启动了葛洪传说、罗浮山风湿膏药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