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生于公元345年,卒于公元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竟陵无锡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画家,中国画祖,创有卷轴画,还是个绘画理论家,出身于名门家庭,其父顾悦之曾担任过无锡的县令和尚书右丞。
顾恺之师从于画家卫协,后来成了画家,但为人玄谈清议,虽当了个闲职,但也有许多名人前来拜访他。
曾经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有个叫瓦棺寺的主持邀请他画维摩诘的画像,顾恺之提笔蘸墨,挥毫点睛,把维摩诘的画像画得是神采焕发,光芒四射,栩栩如生的一般。
后世的阎立本、陆探微、吴道子等人还临摹过他的画迹,唐朝的张怀灌曾评论顾恺之的画说:“像人之美,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神妙为方,以顾为最。”
顾恺之画过历史故事,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画等,比如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的摹本都流传了下来。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时期的张华《女史箴》创作的,通过对贤德妇女的歌颂,规劝当时专权跋扈的皇后贾南风,为后世所借鉴。
1900年八国联军掠走顾恺之的许多流传下来的名画,都被放在了大英博物馆内,国人看顾恺之现存的画,可以看到人物的栩栩如生,和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入木三分。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创作的名画,与现代的连环画很相似,笔意行云流水,自然洒脱,人物顾盼有情,形神兼备,毫无做作之意。
顾恺之好矜夸,有时还以才绝自夸,精于诗文,且率真幽默,痴绝于《虎头三绝》,嵇康的《琴赋》与顾恺之的《争赋》相比,顾恺之觉得自己文采也毫无逊色,后来顾恺之官至散骑常侍,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