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一生傲慢,却为何对张辽以礼相待?除了张辽谁还有这种待遇?

关羽一生傲慢,却为何对张辽以礼相待?除了张辽谁还有这种待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909 更新时间:2024/2/12 18:45:49

三国演义中,关羽一生傲慢,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徒,不过他在对待张辽时,却是以礼相待,这是为何呢?实际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张辽符合关羽的看人标准!

关羽

不可否认,演义中关羽确实是一个非常傲慢之人,不过他也确实是有傲慢的资本的。早在汜水关之战,关羽就通过他的能力了,在诸侯面前大显神威!当时众诸侯相约共同讨伐董卓,结果董卓直接派来个华雄,把诸侯们打得根本不敢应战,凡是敢于出战之人,最终都死于华雄之手。见华雄如此厉害,众人自然是不敢再派人前去迎战,正在众人一筹莫展时,关羽主动申请了出战,而且很快地就斩杀了华雄,留下了温酒斩华雄的美名。

此战之后,随着关羽战斗经验的丰富,实力愈发强大,连曹营两大高手徐晃许褚联手,都并非关羽对手,可以说,巅峰时期的关羽,确实是罕见敌手!再加上有赤兔马相助,关羽的作战特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斩杀敌将轻轻松松,所以说,当关羽说出那句“插标卖首”后,虽然狂,但当时的他确实是有资本!那么关羽这么狂,为何却对张辽以礼相待呢?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原文中其实是有明确说明的。

关羽与张辽

张辽是吕布的手下,而由于陈宫陷害,吕布以为刘备要和曹操联合进攻他,所以率先发难,命人攻打刘备。当时张辽负责攻打小沛城的西门,而关羽就守卫在西门之上。见张辽仪表不俗,并非常人,于是关羽主动搭话,劝张辽不要助纣为虐,帮吕布攻打刘备。

原文:次日,张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在城上谓之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

从原文来看,关羽之所以不对张辽恶言相向,其实就是因为他觉得张辽一表人才,应该是一个忠义之人。结果此言一试,张辽果然低头不语,很明显,张辽也觉得攻打刘备不对,所以关羽便对张辽以礼相待,因为他认为张辽是一个忠义之人!关羽虽然傲慢,但本质上他为人还是非常忠义的,对兄弟朋友,他非常有义气。而对于汉室皇帝,关羽也是非常忠心的。许田围猎时,曹操逾越规矩,不给汉献帝面子,在场众人都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关羽怒目相视,准备冲上去把曹操给砍了,可见关羽是多么忠心的一个人。

关羽本是忠义之人,自然也是欣赏忠义之人的,当他发现张辽和自己是同一类人时,他自然不会要以礼相待了。张辽被关羽一番言语给说动了,放弃了攻打西门,但吕布交代的任务他也得完成啊,于是他调转枪头去往了东门。东门是由张飞在镇守,张飞一见张辽竟敢来攻城,主动出城作战,张辽被吓跑后,他又想率军追击,幸好关羽及时赶来,劝住了张飞。

原文: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飞乃悟。

从关羽的这番话来看,很明显他拔高了张辽的武艺,而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希望张飞不要去追,因为他认为张辽其实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张飞见关羽想要抬举拉拢张辽,自然也是不好说什么了,于是放弃了和张辽的作战。

事实上,当张辽被曹操抓获时,关羽还曾为张辽下跪求饶,这一幕直接惊呆了众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关羽是一个多么高傲的人啊,他怎么可能下跪,但是在白门楼上,关羽为了救张辽,竟然做出如此举动,足见关羽对张辽是多么的欣赏!

原文: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辽全无惧色,引颈待杀。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说道:“丞相切莫动手!”

背后拉住曹操的人是刘备,而跪下求情的人则是关羽了,面对盛怒的曹操,关羽直接说张出了张辽是忠义之人,愿意以性命保之的话语,可见关羽对于张辽的感情是得有多深!说实话,本文认为,在整本演义中,除了刘备张飞,张辽应该是关羽第三个原因以性命相救之人!

总的来说,关羽一生傲慢,之所以对张辽以礼相待,其实就是因为张辽这人比较忠义,而关羽本身也是忠义之人,对自己的同类自然是非常欣赏,要以礼相待了,甚至愿意以命相保!张辽能有关羽这么个朋友,应该也算是一生足矣!

事实上,在演义中,关羽除了对张辽以礼相待,他还对另外四人非常欣赏。其中刘备、张飞自然是不用多说,因为他们三人本来就是结义兄弟。除了刘备张飞,关羽以礼相待的另一人是赵云!

赵云和刘备关羽等人相识较早,早在跟随公孙瓒期间,大家就已经是认识了。而且当时的赵云,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忠义一面,所以此时的关羽对赵云,应该还是比较欣赏的。后来赵云多次保护刘备脱离险境,还曾于长坂坡之战中不顾自身安危,保护甘夫人和刘禅脱离险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义,赢得来了关羽的欣赏。在刘备大封诸将时,关羽曾对赵云做过如下点评。

原文: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注意看关羽的这句话“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说明当时的关羽其实是把赵云当成了兄弟,和张飞差不多,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还不是对赵云以礼相待吗?

当然了,除了张辽、刘备、张飞、赵云,关羽还对另外一人以礼相待了,这个人就是徐晃!当年关羽身陷曹营时,和张辽、徐晃的关系最为要好,关羽还曾指点过徐晃的武艺,双方之间关系颇为融洽,只不过大家身在乱世,各为其主,没法经常见面而已。

襄樊之战,关羽大显神威,打得曹仁不敢出战,于禁前来支援也被关羽击败,最终曹操只能派徐晃前来。而两军对阵时,徐晃和关羽开展了这么一番对话。

原文: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

从徐晃和关羽的这一番对话来看,两人的关系还真的算是不错的,若是没有这场战争,两人应该是属于那种能够把酒言欢的朋友。所以,说关羽对徐晃以礼相待,也是有道理的。

结语

三国演义中,关羽一生傲慢,却对张辽等人以礼相待,这是因为关羽认为张辽乃是忠义之人,和自己是同一类人!而除了张辽外,关羽还对刘备、张飞、赵云、徐晃以礼相待,除了这几个人,估计在关羽眼中,其他人都是不值一提的!

更多文章

  • 张辽武艺不在关羽张飞之下,真是如此吗?张辽与他们不在一个档次

    历史解密编辑:浮意落尽标签:张辽,张飞,关羽,武艺,吕布,文丑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七十三讲:张辽武艺不在关羽张飞之下,真是如此吗?张辽与他们不在一个档次。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可以豪不夸张地说: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蜀国五虎将是除了吕布以外最强档次的武将。记得在原著中,二

  • 曹魏肱骨-五子良将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张辽,曹操,孙权,吕布,关羽,刘备

    袁绍凭借河北四庭柱就可以稳住河北四州之地,再加上一干谋主就能成为天下第一的霸主,固然离不开四世三公的光环,但是麾下人才众多也是难以掩盖的,那在他之后占据北方八州,扫平乌恒,威震域外,号称霸主的曹操呢?三国演义中曾说曹操战将如云,谋士如雨,我想是夸大的,不过要说曹操麾下人才,那确实是多得很,单单曹,夏

  • 曹操杀张辽时,关羽跪地求情,为啥孙权杀关羽时,张辽却不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曹操,张辽,关羽,孙权

    三国演义中,大家都知道关羽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当然他有高傲的资本。他有超强的武力,天下间罕有敌手,也有崇高的地位,身为蜀汉五虎之首,坐镇一方,假节钺,乃是刘备手下第一人!然而,也正是由于关羽的高傲,最终害得他自己兵败被俘。不过我们却很好奇,作为关羽的朋友,张辽为何不替他求情呢?白门楼大家都知道,张辽

  • 三国名将:威震江东——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浅意时光标签:张辽,曹操,孙权,乐进,关羽,曹丕

    三国曹魏名将众多,璀璨如星,然有资格进入武庙,前后唯张辽、邓艾二人而己。张辽位居五子良将之首,有张辽辟土、张辽止啼之典故。一、贤臣择主,崭头露角张辽字文远,山西朔州人。本聂壹之后裔,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武力过人,壮猛有谋。并州刺史召为从事,先后隶属于何进、董卓、吕布,当时虽默默无闻,然恪尽职守,备

  • 高顺和张辽齐名,曹操为何只招降了张辽却杀了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邮寄雪兔标签:张辽,曹操,高顺,陈宫,吕布

    高顺被杀是因为高顺不符合招降条例。一个俘将能不能招降,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必须条件:俘将有投降的意愿。辅助条件:1、获胜方主公有主动招揽的意图。2、获胜方有说上话的人说情。首先必须条件必须达成,被俘之后就没打算投降,就一心想求死,别人说破大天也没用。陈宫就是这样的人,他看不上曹操又要脸面,自然不肯投降

  • 为何有"张辽的武艺不在关羽之下"一说?看看正史中的张辽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年轻谈史标签:张辽,关羽,武艺,徐晃,孙权

    《三国演义》中,能入关羽法眼的人并不多,连黄忠都被关羽称为"老卒",羞于与黄忠同列五虎将。面对敌将,在狂傲的关公眼里,都是"插标卖首"之辈。但也有例外,曹营的张辽与徐晃二人,就颇受关羽敬重。但面对同是"五子良将"的张辽与徐晃,关羽对二个的态度又完全两样:《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张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在

  • 张辽为何没有成为曹魏军事集团的核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张辽,曹操,于禁,曹仁,夏侯惇,曹魏

    张辽作为曹魏五将军之一(列传第一),还是唯一进入武庙的曹魏前期将领,实际表现多为“从攻”,基本没有独当一面(制约诸将)的事例,受到的宠信远远比不上夏侯惇曹仁等诸夏侯曹,那么张辽为何没有成为曹魏军事集团的核心?先来看看曹操时期曹魏军事集团的核心:1.程昱:曹操迎奉天子时就已经都督兖州,当时曹操不过只有

  • 高顺和张辽都不肯投降,曹操为何厚此薄彼,放了张辽而杀掉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张辽,曹操,高顺,吕布,廖化

    提问问题的人绝对没看过《三国志》,可能只看过小说《三国演义》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所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高顺是个非常明气节的人,宁死不降,所以死在了曹操的屠刀之下。张辽是个滑头,他不但没有“拒不投降”,反而早早就抢在吕布兵败前率部投降曹操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张辽没有“拒不投降”,而

  • 曹操批评张辽:你这么冒险不像大将张辽笑了:我这不有您撑腰嘛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张辽,关羽,刘备,于禁,汉朝,三国,艺术家,曹操麾下

    在正史中,三国时期曹魏阵营有五子良将,其中最没存在感的可能就是乐进乐文谦了,但他也曾力斩曹操的老战友淳于琼(从击袁绍於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其中最憋屈的当然是于禁于文则,此人责人严待己宽,别人犯了一点小错误他就要打要杀,但是自己却在折损七军三万人马之后向关羽叩头乞降;而五子良将中当之无愧的榜首

  • 高顺才能胜过张辽,为何曹操留下张辽,却杀掉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张辽,高顺,臧霸,吕布,东汉,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曹操所写的《短歌行》,这首诗正是表达了曹操爱惜人才、求贤若渴的情感,尤其是全诗的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句,更是将曹操爱惜人才的性格展露无遗。而最终击败吕布的曹操,为什么会将吕布手下三大名将中最厉害的高顺斩杀呢?公元198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吕布,而在这次东征中,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