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没有被杀,刘备为何要强调他死了?他称帝的时机对不对?

汉献帝没有被杀,刘备为何要强调他死了?他称帝的时机对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私塾 访问量:2339 更新时间:2024/2/12 5:21:13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中的记载,公元220年末,汉献帝刘协禅位给魏文帝曹丕,不到半年后,在益州的刘备以:“曹丕篡弑,湮灭汉室,窃据神器,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 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的理由登上帝位,承继汉室。

另《三国志·先主传》中关于汉献帝是否被害死还说了一句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用了一个“或”字,也就是并不能肯定汉献帝死了,而且,曹丕继位后大肆封赏禅让的汉献帝,专门给了他一块封地,要想知道汉献帝是否被害死是很简单的,刘备不可能不在曹魏布置情报人员。

可刘备一方依旧用肯定的语气表明曹丕是“篡弑”,很多人觉得刘备是因为迫不及待的想当皇帝,刘备想当皇帝是真的,但未必是迫不及待,曹丕篡汉时,刘备一方刚刚丢掉荆州,实力在三国中处于末尾,很显然,当时并不是称帝的好时机,可为何刘备要在曹丕篡汉后赶紧的宣布汉献帝死亡,自己又赶紧的称帝?实际上是有两大现实原因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第一:必须扛起汉室大旗,否则无名义对抗曹魏

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名头在江湖上混了几十年,谁都知道他的终极目标是兴复汉室,并以这个在政治上无比正确的口号忽悠了一大堆文臣武将来帮忙,包括诸葛亮都是冲着这个口号来效忠的,现在突然一下汉室没了,大家的奔头在哪?

要是不赶紧的接盘,让汉朝再现,以后拿什么名义和曹魏对峙?因此,对于蜀汉一方来说,汉献帝不死也要死,活着也是假的,他必须要给刘皇叔腾位置,而且,刘备还要让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于是他登基后的诏书还将曹氏父子钉在了反面角色上:

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修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另外,曹丕称帝了,刘备要是还只是个汉中王,名义上就要比曹丕矮一撮,这在政治上也是很吃亏的,刘备到底是大汉皇叔,不是孙权那样的臣子身份,让他比曹丕低一头怎么行?刘皇叔好歹也是和曹操平起平坐的老一辈,不能被一个晚辈在名义上压住。

第二:激励士气,征讨有名

曹丕篡汉时,刘备阵营正是处在彷徨中,因为他们在不久前刚刚失去了荆州,数万精锐损失殆尽,荆州的地盘全部落入东吴,开国元老关羽丧命,这样的打击对于刚在益州站稳脚跟的刘备阵营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对于刘备阵营中的元老派来说,除掉关羽的死,丢个地盘还不算什么,张飞赵云孙乾等人在赤壁大战之前,哪个不是习惯了有一顿没一顿的生活,但对于全力支持刘备的荆州派和勉强承认刘备是益州之主的益州派来说,丢掉荆州就很难接受了。

荆州派的贤才们长途跋涉陪着刘备去打江山,结果转头老家都丢了,他们会怎么想?益州派更不用说,刘备绞尽脑汁,各种手段齐出才说服他们支持自己,给他们许下了无比辉煌的前途,马上荆州就丢了,刘备只能在益州存身,益州派会怎么看刘备?前途没了,吃我的,住我的,权力还不给我,刘备如何给他们交代?

正巧瞌睡遇上枕头,曹丕篡汉了,汉朝没了,刘备正好借机称帝,称帝后就有了名义对可能已经对刘备产生不满的荆州派和益州派们封官,可以给他们名义上的甜头,以暂时压制住内部的不满,并安抚对前途迷茫的元老派们,维持住因荆州丢失下跌的士气。

所以,因为以上两点很现实的原因,刘备在曹丕篡汉后,不管汉献帝死没死,都只能赶紧的让汉献帝去死,方便自己接下汉朝灭亡的盘子。或许不是个称帝的好时机,但时局逼得他不得不这么做。称帝后,蜀汉阵营内部的士气提升了,对外征讨也有了名义,否则,刘备要去打东吴都不知道用什么名义,官方的檄文是不可能说是为关羽报仇的,最重要的是,刘备阵营未来的北伐也就占据了大义名分。

更多文章

  • 卧龙、凤雏助之,刘备为何终不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凤雏,孙权,庞统,蜀汉,曹操,三国,汉朝,诸葛亮,五虎上将

    如果你亲耳听到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出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你会有什么感想?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听到这样的评价,内心该有多得意和自信?毕竟他不仅得到了卧龙和凤雏这两位一代谋士,还得到了水镜先生这样的权威推崇。以此,刘备心中定已可以掌控天下,高高在上,谁人能敌?然而,历史的

  • 许田围猎刘备射兔曹操射鹿,明眼人一望而知:天下是曹操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许田,刘备,关羽,刘协,曹魏,科学家,曹操手下

    在大汉天子刘协看来,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什么好鸟,而且他最恨的人,可能不是曹操而是刘备:“曹操虽然霸道,但怎么说他也是我老丈人,而你刘备实在是不讲究——当年丢下我自己逃掉,后来又把我这个大活人的户口给注销了!”刘备宣布刘协死亡,是在建安二十五年、曹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事实上刘协一直活到曹魏青龙

  • 高居文臣廊第二的简雍,不仅是刘备最早追随者,还是他真正铁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达浩然说奇闻标签:刘备,简雍,刘璋,庞统,张飞,关羽,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文臣廊,曹操手下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简雍都不是特别著名的一位。但后人在成都武侯祠建文臣廊时,却把他放在第二位,仅在庞统之下。这是为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简雍为刘备做了哪些贡献。简雍是冀州涿郡人,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算是发小。后来刘备南征北战打天下,简雍常年担任其账下从事,为他奔走联络,也是最早追随他的文官。简

  • 戎马半生的刘备,伐吴时突然“不会用兵”了?夷陵之败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陆逊,孙权,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夷陵之战

    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奠基人,他展现了强大的气势和争夺天下的野心。然而,他在征讨东吴时遭遇陆逊的火攻,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这场战败使蜀汉政权一蹶不振,失去了国家的命运。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刘备这个人的战略智慧和卓越的统治能力。他经历了半生的战乱,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西蜀政权也不是毫无付出就建立起来的。刘

  • 刘备仁德之名不是偶然,却有过人之处,让曹操束手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仁德,之名,关羽,蜀汉,曹魏,汉朝,汉献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决断果敢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手段,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发展成为掌握北方九州、拥有百万雄师的霸主。他曾经挟持汉献帝,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平定群雄,消灭袁绍、吕布、袁术等强敌,一度势不可挡。然而,在他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却始终无法彻底打败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小小的敌人

  • 如果襄樊之战刘备获胜,蜀汉能够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刘备,蜀汉,关羽,曹魏,孙权,襄樊,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著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统领大军,争夺天下。其中,关羽襄樊之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战役。如果关羽襄樊之战大胜,刘备能统一天下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关羽打赢襄樊之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历史上,关羽是一个素有牺牲精神的英雄,一旦发起攻击,就可以说是

  • 三国人物的七个搞笑绰号:一个只有张飞敢叫,一个只有张飞不敢叫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张飞,吕布,关羽,刘备,曹彰,孙权

    三国名将辈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在武庙十哲与七十二将中,三国人物也不少,诸葛亮、张辽、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陆抗、邓艾、杜预、羊祜,这些人或坐或站,享受了多年香火供奉,直到关羽改任武圣人,这种情况才有了些许改变。关羽该不该取代姜子牙的武圣之位,读者诸君自有明断:即使武庙主祀

  •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武功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关羽,张飞,刘备,武艺,汉朝,三国

    自黄巾之乱以后,东汉天下就进入了一个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大争之世,期间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黎民百姓在战火的裹挟下流离失所,以至于不过百余年时间,天下总人口居然少了8成!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涌现出一大批不安天命的能人志士,他们纷纷竖起旗帜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动荡的年代里征战四方,很多人都杀出了赫

  • 刘备关羽张飞夏侯惇打不过高顺,张飞马超打不过曹洪,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备,关羽,张飞,夏侯惇,曹洪

    关羽张飞加夏侯惇打不过高顺,张飞马超打不过曹洪,这是正史记载的事情。这时候就有人问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高顺曹洪算几流角色,三国前六名悍将中两三个人围殴,怎么会打不过他们中的一个?您还真别不信,这两次战役说明了一个问题:所谓大将单挑,只能存在于演义小说中,真要打起来,还是要看谁的人多势

  • 关羽的三个短板,正是张飞的长处:张飞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关羽,张飞,刘备,曹操,于禁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关羽失荆州并非由于疏忽大意而是因为内部不团结导致的后院起火。在出征襄樊之前,关羽已经预料到孙权可能背后捅刀子,并且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关羽的小心谨慎,并不能阻止吕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