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卧龙、凤雏助之,刘备为何终不得天下?

卧龙、凤雏助之,刘备为何终不得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星说史 访问量:2200 更新时间:2024/2/12 5:58:15

如果你亲耳听到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说出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你会有什么感想?

作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听到这样的评价,内心该有多得意和自信?毕竟他不仅得到了卧龙和凤雏这两位一代谋士,还得到了水镜先生这样的权威推崇。以此,刘备心中定已可以掌控天下,高高在上,谁人能敌?

然而,历史的真相却是,刘备虽有卧龙和凤雏相助,天命似乎也倾向与他,但最终他还是未能一统三国,实现他的心愿。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刘备以卧龙凤雏得天下的豪言壮语最后成为笑话?刘备又该如何评价自己的人生?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最终又实现了多少?

我们试图从刘备的性格与能力、政治与军事策略、敌人与环境等方面分析问题的原因。

刘备这个人既有仁义之心,也有着过于优柔寡断和多愁善感的缺点。他在做决定时常常迟疑不决,需要依靠身边人的劝告和建议。比如在赤壁之战前,他曾一度想要投降曹操,还是诸葛亮劝止了他;进川之前,他也曾想要放弃荆州,还需要诸葛亮和庞统共同说服;汉中战役后,他又打算进攻长安,结果被诸葛亮制止。这些例子显示,刘备自己缺乏强健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还是需要听取他人意见。

刘备虽然一心想要匡扶汉室,重立汉制,但他的政治和军事策略并不总是精明和奏效的。他常常陷入战争泥潭难以自拔,或者错过良机无法扩大势力。比如赤壁之战后,他没有抓住机会夺取中原,反而和孙权瓜分荆州;进川后,他没有及时巩固巴蜀地区,反而和刘璋决裂;汉中之战后,他没有加强汉中防线,反而妄想北伐;夷陵之战前,他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劝告,轻敌深入。这些例子显示,刘备没有很好地把握时机和形势,倾向于过于冒进或者过于保守。

刘备虽然有卧龙和凤雏相辅相助,但他面对的敌人也都不是简单之辈。曹操、孙权、司马懿等都是当世豪杰,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超常的才干。他们和刘备争夺天下,绝不会轻易退让或失败。与此同时,刘备所处环境也不利于他统一三国。三国时代的中国已经分裂为魏、蜀、吴三个势均力敌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地缘优势、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等等。要想统一这三个国家,实非易事。这些例子说明,刘备既没有强大的敌人环境优势,也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

总的来说,刘备虽然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的全力相助 ,但因为三国的复杂局势、自身性格的限制、蜀国的国力不足 ,以及庞统临终前对刘备告诫的过于不能自负和忽视自身弱点等问题 ,刘备最终未能一统三国。

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我们不问刘备为什么不能一统三国,而问刘备为什么能够建立蜀汉呢?这样就会发现一个不同的答案。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刘备其实也是一个成功者。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人起步,在乱世中奋斗了几十年,在卧龙凤雏等人的帮助下,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一个拥有四川盆地、汉中平原等肥沃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国家——蜀汉。魏文帝黄初四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三年、后主刘禅建兴元年,吴大帝孙权黄武二年。四月癸巳日,蜀汉皇帝刘备于永安驾崩,谥为昭烈皇帝。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都算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了。

因此,在评价刘备是否成功时,并不能只看结果是否达到了一统三国这样一个标准。而应该看过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实现了理想、是否留下了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虽然没有得到天下,但也不算失败。

更多文章

  • 许田围猎刘备射兔曹操射鹿,明眼人一望而知:天下是曹操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许田,刘备,关羽,刘协,曹魏,科学家,曹操手下

    在大汉天子刘协看来,曹操刘备孙权都不是什么好鸟,而且他最恨的人,可能不是曹操而是刘备:“曹操虽然霸道,但怎么说他也是我老丈人,而你刘备实在是不讲究——当年丢下我自己逃掉,后来又把我这个大活人的户口给注销了!”刘备宣布刘协死亡,是在建安二十五年、曹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事实上刘协一直活到曹魏青龙

  • 高居文臣廊第二的简雍,不仅是刘备最早追随者,还是他真正铁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达浩然说奇闻标签:刘备,简雍,刘璋,庞统,张飞,关羽,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文臣廊,曹操手下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简雍都不是特别著名的一位。但后人在成都武侯祠建文臣廊时,却把他放在第二位,仅在庞统之下。这是为何呢?我们不妨来看看简雍为刘备做了哪些贡献。简雍是冀州涿郡人,年少时便与刘备相识,算是发小。后来刘备南征北战打天下,简雍常年担任其账下从事,为他奔走联络,也是最早追随他的文官。简

  • 戎马半生的刘备,伐吴时突然“不会用兵”了?夷陵之败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刘备,陆逊,孙权,蜀汉,三国,汉朝,诸葛亮,夷陵之战

    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奠基人,他展现了强大的气势和争夺天下的野心。然而,他在征讨东吴时遭遇陆逊的火攻,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这场战败使蜀汉政权一蹶不振,失去了国家的命运。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刘备这个人的战略智慧和卓越的统治能力。他经历了半生的战乱,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西蜀政权也不是毫无付出就建立起来的。刘

  • 刘备仁德之名不是偶然,却有过人之处,让曹操束手无策!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仁德,之名,关羽,蜀汉,曹魏,汉朝,汉献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决断果敢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手段,从一个小小的县令发展成为掌握北方九州、拥有百万雄师的霸主。他曾经挟持汉献帝,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平定群雄,消灭袁绍、吕布、袁术等强敌,一度势不可挡。然而,在他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却始终无法彻底打败刘备和孙权这两个小小的敌人

  • 如果襄樊之战刘备获胜,蜀汉能够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刘备,蜀汉,关羽,曹魏,孙权,襄樊,汉朝,三国,曹操手下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著名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曹操、孙权、刘备等人统领大军,争夺天下。其中,关羽襄樊之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战役。如果关羽襄樊之战大胜,刘备能统一天下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关羽打赢襄樊之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历史上,关羽是一个素有牺牲精神的英雄,一旦发起攻击,就可以说是

  • 三国人物的七个搞笑绰号:一个只有张飞敢叫,一个只有张飞不敢叫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张飞,吕布,关羽,刘备,曹彰,孙权

    三国名将辈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在武庙十哲与七十二将中,三国人物也不少,诸葛亮、张辽、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陆抗、邓艾、杜预、羊祜,这些人或坐或站,享受了多年香火供奉,直到关羽改任武圣人,这种情况才有了些许改变。关羽该不该取代姜子牙的武圣之位,读者诸君自有明断:即使武庙主祀

  •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武功为什么会这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关羽,张飞,刘备,武艺,汉朝,三国

    自黄巾之乱以后,东汉天下就进入了一个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大争之世,期间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黎民百姓在战火的裹挟下流离失所,以至于不过百余年时间,天下总人口居然少了8成!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涌现出一大批不安天命的能人志士,他们纷纷竖起旗帜发展自己的势力,在动荡的年代里征战四方,很多人都杀出了赫

  • 刘备关羽张飞夏侯惇打不过高顺,张飞马超打不过曹洪,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备,关羽,张飞,夏侯惇,曹洪

    关羽张飞加夏侯惇打不过高顺,张飞马超打不过曹洪,这是正史记载的事情。这时候就有人问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高顺曹洪算几流角色,三国前六名悍将中两三个人围殴,怎么会打不过他们中的一个?您还真别不信,这两次战役说明了一个问题:所谓大将单挑,只能存在于演义小说中,真要打起来,还是要看谁的人多势

  • 关羽的三个短板,正是张飞的长处:张飞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关羽,张飞,刘备,曹操,于禁

    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关羽失荆州并非由于疏忽大意而是因为内部不团结导致的后院起火。在出征襄樊之前,关羽已经预料到孙权可能背后捅刀子,并且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关羽的小心谨慎,并不能阻止吕子明

  • 张飞与吕布的二番战,再无枪法散乱一说,张飞到底能扛吕布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秀标签:吕布,张飞,关羽,刘备

    想要仔细的分析张飞与吕布之间的二番战,那还是要从两个人的一番战说起,因为在两次不同的斗将中,张飞的表现判若两人,是张飞短时间内枪法大涨,还是吕布因为沉迷于酒色戟法退步明显呢?在此篇当中要对张飞为什么越战越勇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首先来看看吕布在与张飞的一番战之前都做了些什么。河内名将方悦战无五合被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