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王羲之的二儿子大婚,新娘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王家激动万分。可成婚后,谢道韫却一直闷闷不乐,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谢安问她原因,谢道韫叹了口气说:“我以为王家全是人才,但怎么我老公是个憨货呀!”
谢道韫望着窗外,又想起自己当时满心欢喜登上琅琊王氏的花轿。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可是当他和王凝之相处下来,才发现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真是无奈。
谢道韫,出身豪门又自身聪慧,家中对她悉心栽培。
从小她听得最多的就是别人对她的夸奖,连她的叔父,当时的宰相谢安都说:“家中就他的小侄女最有才情。”
这样成长起来的谢道韫,她是骄傲的,对未来夫婿的期待也极高。
她渴望未来相伴一生的夫婿是像嵇康一样志趣高洁之人,所以后来发现王凝之和她不合适时,她才会那样的失望。
当叔父谢安给她说,替她安排了琅琊王氏这门亲事她心中本是满意的。因为她早就听说,王家子弟每个都很优秀,书法不错而且诗词歌赋都通晓。
所以,谢道韫满怀期待地嫁了过去,以为可以和丈夫一起吟风弄月。可谁知,她和王凝之相处下来简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对自己的老公十分无语。
在王家每一天,她都十分憋闷,便跑回了谢家。谢安见侄女整日闷闷不乐,便问其原因。
谢道韫难过的说:“都说王家子弟优秀,怎么我嫁的王郎是个憨货!”
原来,王凝之这人,是五斗米道的粉丝,喜欢搞封建迷信。在家天天焚香念经,想要修仙。
显然,和谢道韫希望的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生活相差甚远。
甚至,因为王凝之的不作为,还丢掉了全家的性命。
399年,东晋王朝爆发内乱,孙恩起义准备进攻王凝之当一把手的会稽郡城。
面对虎视眈眈的敌军,王凝之手下的幕僚都纷纷献上计策,请他抓紧时间布防。
王凝之信心十足地回答道:“你们放心,本大人自有妙计。”
幕僚们诧异地追问:“大人可否告知?”
王凝之得意的笑道:“我已经天天向道祖祈祷,请他派天兵来帮忙守城。”
一群幕僚顿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谢道韫知道后,也觉得王凝之十分离谱。于是她也劝诫王凝之好好操练兵马,可是王凝之根本不听。
谢道韫只能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离去。
因为谢道韫的父亲是将军,所以她从小也耳濡目染,有将门虎女之风。便自己招募了家丁,开始战前培训。
可是临阵磨枪的家丁定然比不过训练有素的军队,结局当然惨败。
而此时,王凝之还在天灵灵,地灵灵地叫着,等待着天兵来救。
他的天兵终究没有显灵,谢道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惨死,她和王家女眷也被俘获。
危急关头她冲着孙恩喊道:“你孙恩要杀王家的人我认,但是不要杀我外孙,要杀要剐冲我来!”
孙恩看到此时的谢道韫眼神坚定,毫无惧色,心中十分佩服,便将她和她的外孙都放了。
从此,谢道韫带着外孙寡居会稽。
【碎碎星语】
《世说新语》中记载谢道韫吐槽王凝之的原话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意思大概就是,怎么都姓王,可是人和人的区别如此之大。
来自自己亲老婆的官方吐槽,再加上后来兵败之事,让人以为王凝之真是一个窝囊废。
实际上,作为王羲之的儿子他的书法才华十分不错,隶书和草书都写得很好。
而且也没有东晋文人的奇怪癖好,不乱搞男女关系。
甚至,背靠琅琊王氏的资源,王凝之也做过江州刺史。官职不低,能给妻儿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
听起来,好像这样的婚姻挺不错的。
可惜,偏偏他遇到了谢道韫。
两个人追求不同,三观不一致。
谢道韫是个有才气又骄傲的女子,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填词作赋,陪她一起吟风弄月,有能力有担当。
可偏偏王凝之一个符合她要求的点都没有。
这就像现在有颜值有学历有能力,家里还有钱有背景的女孩子。就想找个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伴侣,两个人能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所以,谢道韫心里堵得慌,每天拉长个脸不高兴。她和王凝之也渐行渐远,她爱她的诗书,王凝之更加沉迷修仙。
但是,既然两人已经成婚,谢道韫如果能放下一些自己的骄傲,顺势而为,好好引导和规劝丈夫。
或许,在两人的沟通中,王凝之也会渐渐地变成谢道韫想要的丈夫。
或许,也不会沉迷修仙,在敌军来犯时,竟然会想到求神拜佛这样的荒唐之举。
《道德经》曾说:“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为人处世中,应注重刚柔之理,夫妻之道,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