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最疼的二儿子,为啥成了妻子谢道韫口中的憨货

王羲之最疼的二儿子,为啥成了妻子谢道韫口中的憨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碎碎星语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3/12/7 20:41:22

这天,王羲之的二儿子大婚,新娘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王家激动万分。可成婚后,谢道韫却一直闷闷不乐,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谢安问她原因,谢道韫叹了口气说:“我以为王家全是人才,但怎么我老公是个憨货呀!”

谢道韫望着窗外,又想起自己当时满心欢喜登上琅琊王氏的花轿。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可是当他和王凝之相处下来,才发现两人根本不是一路人,真是无奈。

谢道韫,出身豪门又自身聪慧,家中对她悉心栽培。

从小她听得最多的就是别人对她的夸奖,连她的叔父,当时的宰相谢安都说:“家中就他的小侄女最有才情。”

这样成长起来的谢道韫,她是骄傲的,对未来夫婿的期待也极高。

她渴望未来相伴一生的夫婿是像嵇康一样志趣高洁之人,所以后来发现王凝之和她不合适时,她才会那样的失望。

当叔父谢安给她说,替她安排了琅琊王氏这门亲事她心中本是满意的。因为她早就听说,王家子弟每个都很优秀,书法不错而且诗词歌赋都通晓。

所以,谢道韫满怀期待地嫁了过去,以为可以和丈夫一起吟风弄月。可谁知,她和王凝之相处下来简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对自己的老公十分无语。

在王家每一天,她都十分憋闷,便跑回了谢家。谢安见侄女整日闷闷不乐,便问其原因。

谢道韫难过的说:“都说王家子弟优秀,怎么我嫁的王郎是个憨货!”

原来,王凝之这人,是五斗米道的粉丝,喜欢搞封建迷信。在家天天焚香念经,想要修仙。

显然,和谢道韫希望的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生活相差甚远。

甚至,因为王凝之的不作为,还丢掉了全家的性命。

399年,东晋王朝爆发内乱,孙恩起义准备进攻王凝之当一把手的会稽郡城。

面对虎视眈眈的敌军,王凝之手下的幕僚都纷纷献上计策,请他抓紧时间布防。

王凝之信心十足地回答道:“你们放心,本大人自有妙计。”

幕僚们诧异地追问:“大人可否告知?”

王凝之得意的笑道:“我已经天天向道祖祈祷,请他派天兵来帮忙守城。”

一群幕僚顿时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谢道韫知道后,也觉得王凝之十分离谱。于是她也劝诫王凝之好好操练兵马,可是王凝之根本不听。

谢道韫只能无奈地翻了个白眼离去。

因为谢道韫的父亲是将军,所以她从小也耳濡目染,有将门虎女之风。便自己招募了家丁,开始战前培训。

可是临阵磨枪的家丁定然比不过训练有素的军队,结局当然惨败。

而此时,王凝之还在天灵灵,地灵灵地叫着,等待着天兵来救。

他的天兵终究没有显灵,谢道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惨死,她和王家女眷也被俘获。

危急关头她冲着孙恩喊道:“你孙恩要杀王家的人我认,但是不要杀我外孙,要杀要剐冲我来!”

孙恩看到此时的谢道韫眼神坚定,毫无惧色,心中十分佩服,便将她和她的外孙都放了。

从此,谢道韫带着外孙寡居会稽。

【碎碎星语】

《世说新语》中记载谢道韫吐槽王凝之的原话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意思大概就是,怎么都姓王,可是人和人的区别如此之大。

来自自己亲老婆的官方吐槽,再加上后来兵败之事,让人以为王凝之真是一个窝囊废。

实际上,作为王羲之的儿子他的书法才华十分不错,隶书和草书都写得很好。

而且也没有东晋文人的奇怪癖好,不乱搞男女关系。

甚至,背靠琅琊王氏的资源,王凝之也做过江州刺史。官职不低,能给妻儿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

听起来,好像这样的婚姻挺不错的。

可惜,偏偏他遇到了谢道韫。

两个人追求不同,三观不一致。

谢道韫是个有才气又骄傲的女子,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填词作赋,陪她一起吟风弄月,有能力有担当。

可偏偏王凝之一个符合她要求的点都没有。

这就像现在有颜值有学历有能力,家里还有钱有背景的女孩子。就想找个和自己三观一致的伴侣,两个人能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所以,谢道韫心里堵得慌,每天拉长个脸不高兴。她和王凝之也渐行渐远,她爱她的诗书,王凝之更加沉迷修仙。

但是,既然两人已经成婚,谢道韫如果能放下一些自己的骄傲,顺势而为,好好引导和规劝丈夫。

或许,在两人的沟通中,王凝之也会渐渐地变成谢道韫想要的丈夫。

或许,也不会沉迷修仙,在敌军来犯时,竟然会想到求神拜佛这样的荒唐之举。

《道德经》曾说:“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

为人处世中,应注重刚柔之理,夫妻之道,也是如此。

更多文章

  • 豪门才女谢道韫:错嫁王羲之次子,用一生见证自己婚姻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谢道韫,王羲之,谢安,王徽,王献之

    要说东晋才女,当属谢道韫最有名,因下雪天作诗“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出名,被称为咏絮之才。《三字经》中都有提到:谢道韫,能咏吟。但是这样一个名声响亮的大才女,也没有逃过“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老话。谢道韫出生真正的名门世家,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是当朝宰相,谢安。魏晋时期是最讲究出生的时代,刘

  •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国民女神谢道韫,为何瞧不上王羲之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谢道韫,王羲之,王献之,蔡文姬,王徽,王凝之

    谢道韫是东晋女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是著名的安西将军谢奕,叔叔谢安是东晋的宰相。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作为与蔡文姬齐名的才女,谢道韫不仅家世条件非常好,而且有着天赋异禀的才情。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选择怎么样的伴侣也决定着以后的生活质量。正是由于强大的家

  • 谢道韫:文能咏雪作赋,武能执剑杀敌,为何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谢道韫,谢安,班昭,王羲之,王凝之

    公元358年隆冬的一个雪天里,年仅8岁的谢道韫到叔父谢安家嬉戏闲玩。中午时分,雪花漫天飘洒、纷纷扬扬甚是好看,面对眼前的美景,谢安低头问侄女谢道韫和侄子谢朗:胜景难寻,岂可无诗?!我们来咏雪抒意如何?说罢,太傅谢安便开口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小童谢朗笑嘻嘻地对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了捻须片刻,然

  • 魏晋风流多名士,文武双全谢道韫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夜谈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献之,王羲之,文才,班昭

    魏晋风流多名士,却也不乏志节高雅,才高八斗的奇女子,她们好似畅游林下的名流隐士。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堪怜咏絮才”的著名人物谢道韫。她与班昭、蔡琰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才女。谢道韫也是很有才华的女作家,写过不少文章和诗,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保存下来的仅有《咏松诗》、《登山诗》、《论语赞》、《咏雪联句》等诗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谢道韫咏絮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谢道韫,咏絮,道韫,李商隐,李贺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典源】《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弈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释义】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遂用“咏絮才、柳

  • 谢道韫:生于陈留谢氏、嫁于琅琊王氏、才情出众、真正的高门贵女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谢道韫,谢氏,谢安,王羲之,才情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有一个一直让皇权头疼的庞然大物存在,那就是世族门阀。提起门阀,那肯定得提两晋时期。魏晋风流,说的可都是士大夫阶层,世族门阀子弟。而不论是提及东晋巅峰的门阀世家,还是说到文思绮丽的风流名士,都逃不过两个顶级存在的超级门阀,那就是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王谢这两家

  • 谢道韫,咏絮出名句被写入三字经,还因才华横溢引出三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谢道韫,谢安,三字经,咏絮,名句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东晋时期的才女与诗人谢道韫,她从小就因“咏絮”出了个传世名句,而被列入《三字经》;还因为她的才华横溢,引出了三个成语。谢道韫下面就与您共同分享谢道韫的故事。一、名门才女,咏絮出名谢道韫出身于陈郡谢氏,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因此她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聪

  •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国民女神谢道韫,怎么就瞧不上王羲之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谢道韫,王羲之,谢安,王羲,名门

    如果要问古代哪位女子最有文人的风骨,东晋才女谢道韫即便未能夺冠,那也至少能排进前三。作为东晋闺秀的巅峰人物,谢道韫的一言一行都可谓是时代气韵的一种反映——她的人生大事更是广受关注。只是,这位名门才女虽按照“时俗”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豪门子弟成婚,其婚姻却好像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琴瑟和鸣?一、豪门才女

  • 谢道韫嫁给王羲之二儿子,委曲求全过日子,却落得子孙俱灭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谢安,柳絮,宰相,诗人,晋朝,谢道韫,王羲之,陶渊明,书法家

    东晋,宰相谢安为侄女谢道韫定下一门亲事,新郎官是王羲之二儿子王凝之。回门时,谢道韫闷闷不乐,谢安纳闷:这是为何?谢道韫恹恹道:“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样的奇葩。原来,王凝之虽得其父真传,是个书法出众的才子。然而,他却是个虔诚的五斗米教徒,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开坛设法

  • 益州的叛乱与王濬的崛起-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王濬,益州,蜀汉,太守,羊祜,晋朝,司马炎,司马师,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司马家族拿下蜀汉之后,益州对于司马家族而言并不稳定,前面有了钟会叛乱的前车之鉴,司马家族对于益州的稳定就格外的小心。但是在公元272年,益州再次发生了叛乱,这次司马家族是如何又夺回了益州的统治呢?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张弘叛乱以及王濬平益州的这段历史。01《资治通鉴》原文02译文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