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宅男女神”谢道韫,出身豪门却家破人亡,背后原因惹人心疼

“宅男女神”谢道韫,出身豪门却家破人亡,背后原因惹人心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134 更新时间:2024/2/12 19:22:01

魏晋南北朝,这是一个傲骨铮铮的朝代,也是一个政权更迭的朝代,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朝代,也是一个思想交融的朝代——不仅自由,而且混乱,这个朝代孕育着无数的“新”,新人类,新血液,新势力,新思想,新文艺,新世界,新秩序。

江山不幸诗家兴,魏晋时期的风骨气度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这一时期有数不清的名士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肆意酣畅的竹林七贤,留下广陵绝唱的嵇康,有经国才略的谢玄……

因这一时期的追求自我和崇尚精神自由,女权意识也得以觉醒,涌现出了一批以才情和尊严并重的魏晋新女性,而这其中,少不得要提到一位奇女子——谢道韫

《世说新语》评她有“咏絮之才,林下之风”,虽出身豪门,却以一己之力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真正含义,成为名垂青史的魏晋新女性代言人。

一、生于豪门,谢家有女咏絮才

《乌衣巷》有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诗中提到的“王谢”便是六朝望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后人常用“王谢”来代指世家显赫,足可见这两大家族的声名之煊赫。

“谢公最小偏怜女”,谢道韫便出身于谢家——她的父亲是威名远扬的安西将军谢奕,叔父谢安则是有经韬伟略的东晋宰相,权倾朝野,她的兄长弟弟们也个个芝兰玉树,仪表堂堂。

这是一个既具有诗酒风流性情,又掌握朝野命脉的大家族,原生家庭给谢道韫带来的是精英化教育,大家闺秀,兼具才情,是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七岁的小谢道韫便初露才华。东晋时期,流行文人名士席地而坐的清谈之风,这一日,正值大雪纷飞,谢安召集小辈们于院中,问到:“大雪纷纷何所拟?”谢道韫之兄谢朗对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只有七岁的谢道韫则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

将严冬飞雪比作深春柳絮,既形似又意至,同时兼具超脱世俗的美感,这一回答引得谢安大悦,“咏絮之才”也由此而来,成为后世形容女子才情的成语。

谢道韫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有不输于男子的雄心壮志。

有一次,谢安问小辈们最喜欢《诗经》中的哪一句,谢玄第一个作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谢玄喜欢的这句诗出于《采薇》,讲述了边疆战士采薇充饥思念家乡的故事,一语成谶,后来的谢玄果然浴血沙场,戎马一生。

而谢道韫则喜欢“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句诗表达的是周朝贤良对国事的担忧,而当时的谢道韫正是豆蔻年华,却志存高远,心虑家国,令谢安大为叹服,赞她乃“雅人深致”。

二、未得良人,三观不合意难平

谢家有女初长成,谢道韫的才情不胫而走,加之家世显赫,待到婚嫁年纪,便有一众贵族公子上门提亲,纷至沓来的人几乎要将门槛踏破,这可让谢家犯了难,不知道究竟该选择哪位公子。

叔叔谢安十分喜爱谢道韫,因此对侄女的婚事分外上心,自己的至交好友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个个都是青年才俊,仪表不凡,且两家家境相当,可谓是门当户对。谢安自然而然将目光瞄准了王家的几个小儿子。

王献之书法得父亲真传,但年龄太小,王徽之风度翩翩,但做事张扬散漫,不算良配,左挑右选之后,将侄女谢道韫许配给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才子佳人,门当户对,这一段所有人看好的婚姻,却并不如意。

王凝之没有魏晋文人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闲情逸致,也没有吟诗作对的才华, 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榆木疙瘩,谢道韫幻想的红袖添香、琴瑟和鸣,通通化作泡影。

他们夫妻二人虽然表面看上去和和气气,实则名存实亡,谢道韫在归宁时,曾向叔父抱怨道:

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我们谢家个个都是杰出的人才,反观王凝之,我实在不能想象天底下居然有他这样平庸的人!更不能接受的是,这样平庸的人居然是我的夫君!

谢道韫天生就是骄傲的凤凰,她有咏絮之才,又有雅人深致,她就像一颗珍珠熠熠生辉,在男权主义横行的封建时代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她常常与文人雅士一起谈天说地,还会在青幔之后帮自己的小叔王献之辩论。

这样一个内心强大,谈吐自如,让一众男儿们甘拜下风的奇女子,又怎么甘心屈就于平庸迂腐的王凝之呢?

风花雪月,从来就不是她所追求的,即使婚姻不幸,也要活出自己的姿态。

三、林下之风,真女侠上阵杀敌

如果不是那一场战役,谢道韫在史书上也仅仅止步于“咏絮之才”,但王家的那一次劫难,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铁血女侠的铮铮傲骨。

公元399年,谢道韫已是不惑之年,与丈夫王凝之度过十余年春秋,膝下育有四子一女,两人的婚姻平平淡淡,缺少了精神交流,空余柴米油盐的琐碎和平常。

而王凝之将他的平庸和懒散发挥到了极致,他开始崇拜鬼神之说,每日沉迷炼丹和“五斗米教”,连最引以为傲的隶书都退步了不少,尽管如此,他却并不打算改变自己,只想在会稽做一个无功无过、碌碌无为的内史。

这一年,五斗米道士、东晋末江南农民起义领袖孙恩攻入会稽,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平素本就痴迷于求神拜佛,此时不仅没有未雨绸缪,派兵遣将前去应敌,反而开坛祭祀,求助于神明,祈祷天兵天将可以从天而降助他打败孙恩。

结果可想而知,十万天兵未到,破城之日,王凝之死于起义兵之手,他们的几个儿子也死于非命,从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谢道韫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

大悲无泪,谢道韫组织奴仆上前迎敌,她本人抱着三岁的外孙刘涛,手握横刀,冲出重围,浴血奋战,女侠豪情令人为之动容,然而最终寡不敌众,被俘至孙恩面前。

孙恩要杀谢道韫的外孙刘涛,她高声辩道:“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欲加诛,宁先杀我!”这是王家的事情,和外族有什么关系?如果今天你非要杀他,那么就先杀了我吧!

如此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将本来暴虐的孙恩深深折服,他以礼相待,不仅放了小刘涛,还将谢道韫一行平安送回会稽。

《世说新语》评价谢道韫有“林下之风”,不仅是因为她的才学和品行,更因着她在面对生死之时的从容不迫,将门虎女,傲骨铮铮,怎能不令人为之动容呢?

经此一役后,王谢两家的同辈相继死去,一直崇拜家姐的谢玄也离她而去。曾经葳蕤繁华的王谢两家,也终究像是深春的柳絮,四散飘零,只余陋室空堂,令人唏嘘。

四、回归田园,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来的谢道韫孀居会稽,在青纱帐里设堂讲学,以此度日,岁月在她的面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谢家的文人风骨却仍旧深深地存留在她的心底——"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虽然曾经的繁华不再,那股清远高洁的风度却不会被历史的车轮带走。

历经战乱,亲眼目睹家破人亡的惨状,也看到战火过后惨败不堪的家园,物是人非的悲切带给谢道韫的,是更深沉的情思,她开始变得沉稳如水,清心寡欲,也失了曾经与文人名士高谈阔论的热血情怀。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青纱帐里,好学的年轻人永远不缺,帐后的那位妇人两鬓微霜,却丝毫不失仪态,端坐如钟,神情淡然。历经千帆,也有大喜大悲,也有大起大落,真切感受过人生百态后,谢道韫回归了道家的淳朴自然,天人合一。

闲时带外孙逛逛,看湖光山色,桂花初开,依稀仍是那年风景。

五、大起大落,活出自己才最美

回顾谢道韫的一生,成长在钟鸣鼎食之家,耳濡目染,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又处在大开大合的魏晋时期,得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中国妇女文学史》有言:"晋世好名理清谈,妇人亦渐玄风,动容出话,往往会心甚遥,令人意远"。其中"亦渐玄风,动容出话"的妇人,指的就是谢道韫。

出身豪门,嫁入豪门,她的开局便是人生赢家,她却并不以此而骄矜,她的成就和后世对她的风评,全都依托于谢道韫本身,而非她身后的王谢世家。

享尽荣华富贵后,及至晚年,却惨遭横祸,兵革之乱让她丧夫丧子,无依无靠,世事之变化无常,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谢道韫却能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卑不亢,超脱自然,她这种回归老庄思想的情怀,和这种不同于平凡女性的清淡高远的审美情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代女性独立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觉醒。

同时,谢道韫作为魏晋时代新女性的代言人,思维敏捷、才智高远,追求内在的精神生活,追求与男性分庭抗礼的地位,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尊重,而不是依附于男性,这也给现代的我们提供了范本:你就是你,不需要靠出身,靠家庭,靠男人来彰显自己的优秀,活出自己的姿态,才是最好的你。

更多文章

  • 谢道韫:不止柳絮才,更是载入三字经的女中豪杰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羲之,三字经,刘禹锡,文才

    《三字经》在国内从古自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古今幼儿启蒙的文学教材是最朗朗上口和浅显易懂的,能够收录进入《三字经》里的人物必然也是家喻户晓的响当当的人物。而这里面就记载了两位传统女性“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谢道韫的出名,可不仅仅是因为她出身高门或是她拥有的过人才情,要知道有才华的

  • 读懂谢道韫的不幸婚姻,才知她说的“王郎太差劲了”就是人间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谢道韫,王郎,王郎太,谢安,王献之,王羲之

    公元399年,东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气数将尽,叛乱频仍。此时,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孙恩发动叛乱,率五斗米信众从海上登陆进兵会稽(今浙江绍兴),形势相当危急。然而,会稽内史王凝之,也就是东晋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的到来,竟然无动于衷,丝毫未筹谋御敌之策,这着实令人

  • 王羲之最疼的二儿子,为啥成了妻子谢道韫口中的憨货

    历史解密编辑:碎碎星语标签:谢安,嵇康,宰相,琅琊,高洁,晋朝,谢道韫,王羲之,书法家,小说家

    这天,王羲之的二儿子大婚,新娘是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王家激动万分。可成婚后,谢道韫却一直闷闷不乐,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谢安问她原因,谢道韫叹了口气说:“我以为王家全是人才,但怎么我老公是个憨货呀!”谢道韫望着窗外,又想起自己当时满心欢喜登上琅琊王氏的花轿。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可是当他和王凝之相处下来

  • 豪门才女谢道韫:错嫁王羲之次子,用一生见证自己婚姻的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谢道韫,王羲之,谢安,王徽,王献之

    要说东晋才女,当属谢道韫最有名,因下雪天作诗“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出名,被称为咏絮之才。《三字经》中都有提到:谢道韫,能咏吟。但是这样一个名声响亮的大才女,也没有逃过“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老话。谢道韫出生真正的名门世家,父亲是安西将军,谢奕。叔父是当朝宰相,谢安。魏晋时期是最讲究出生的时代,刘

  •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国民女神谢道韫,为何瞧不上王羲之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谢道韫,王羲之,王献之,蔡文姬,王徽,王凝之

    谢道韫是东晋女诗人,出身于名门世家,父亲是著名的安西将军谢奕,叔叔谢安是东晋的宰相。在《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作为与蔡文姬齐名的才女,谢道韫不仅家世条件非常好,而且有着天赋异禀的才情。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选择怎么样的伴侣也决定着以后的生活质量。正是由于强大的家

  • 谢道韫:文能咏雪作赋,武能执剑杀敌,为何嫁给一个不爱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漂江孤影标签:谢道韫,谢安,班昭,王羲之,王凝之

    公元358年隆冬的一个雪天里,年仅8岁的谢道韫到叔父谢安家嬉戏闲玩。中午时分,雪花漫天飘洒、纷纷扬扬甚是好看,面对眼前的美景,谢安低头问侄女谢道韫和侄子谢朗:胜景难寻,岂可无诗?!我们来咏雪抒意如何?说罢,太傅谢安便开口说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小童谢朗笑嘻嘻地对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听了捻须片刻,然

  • 魏晋风流多名士,文武双全谢道韫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夜谈标签:谢道韫,谢安,王献之,王羲之,文才,班昭

    魏晋风流多名士,却也不乏志节高雅,才高八斗的奇女子,她们好似畅游林下的名流隐士。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堪怜咏絮才”的著名人物谢道韫。她与班昭、蔡琰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才女。谢道韫也是很有才华的女作家,写过不少文章和诗,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保存下来的仅有《咏松诗》、《登山诗》、《论语赞》、《咏雪联句》等诗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谢道韫咏絮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谢道韫,咏絮,道韫,李商隐,李贺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典源】《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弈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释义】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遂用“咏絮才、柳

  • 谢道韫:生于陈留谢氏、嫁于琅琊王氏、才情出众、真正的高门贵女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谢道韫,谢氏,谢安,王羲之,才情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度之下,有一个一直让皇权头疼的庞然大物存在,那就是世族门阀。提起门阀,那肯定得提两晋时期。魏晋风流,说的可都是士大夫阶层,世族门阀子弟。而不论是提及东晋巅峰的门阀世家,还是说到文思绮丽的风流名士,都逃不过两个顶级存在的超级门阀,那就是琅琊王氏和陈留谢氏。王谢这两家

  • 谢道韫,咏絮出名句被写入三字经,还因才华横溢引出三个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谢道韫,谢安,三字经,咏絮,名句

    今天向大家介绍:我国东晋时期的才女与诗人谢道韫,她从小就因“咏絮”出了个传世名句,而被列入《三字经》;还因为她的才华横溢,引出了三个成语。谢道韫下面就与您共同分享谢道韫的故事。一、名门才女,咏絮出名谢道韫出身于陈郡谢氏,是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宰相谢安的侄女。因此她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