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诸葛亮心情可以理解,赵云为何要劝谏?

诸葛亮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诸葛亮心情可以理解,赵云为何要劝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直证大史官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2/13 7:03:02

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于公于私都不能不有所表示:于公,荆州丢失,就失去了进取中原最便捷的通道,挨打不还手也会影响蜀汉士气;于私,不替关羽报仇,张飞首先就不答应,魏延可能也会心里不舒服。

刘备不是一个只重义气不管大局的莽夫,这位一代枭雄的政治远见,未必在诸葛亮之下。权衡利弊得失,刘备不得不向孙权施加军事压力:能够让孙权吐出吞掉的荆州地盘,并交出降将糜芳傅士仁叛将范强(咱们说的是正史,正史中是范强不是范疆)张达,刘备未尝不可以接受孙权的求和。

事实上孙权确实在刘备的军事压力下认怂了,《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吴主传》都记在了孙权主动求和:“(章武元年)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备一开始是打赢了的,这个陆议,就是我们熟悉的陆逊:“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

刘备战场形势占优,而且后续部队正在源源不断赶来,所以他根本不可能轻易收兵——也许是孙权开出的求和条件不能让刘备满意:交出糜芳傅士仁范强张达,孙权可以做到;吐出已经吞下去的荆州土地,孙权舍不得。

刘备夷陵战败后,曹丕有些猴急,在当年九月就派出主力部队去趁火打劫:“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孙权一面派兵迎战,一面再次向刘备求和。眼见伐吴难以成功的刘备就坡下驴,打赢了无条件停战:“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

我们从孙权的军事部署中,似乎能看出诸葛亮左右为难的主要原因:”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

这个诸葛瑾,就是诸葛亮的亲大哥,诸葛亮膝下准备继承家业的”儿子“诸葛乔,就是诸葛瑾过继给他的(诸葛瞻227年才出生)。

如果诸葛亮赞成伐吴并跟随刘备出征,那么很可能就会在敌方军队中看到写着”诸葛“二字的旗号。如果反对伐吴,那么他的”隆中对“就成了空中楼阁:不夺回荆州,又怎么实现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的战略构想?

于是正史中没有诸葛亮劝谏刘备伐吴的片言只字,只是刘备夷陵战败后,诸葛亮才惋惜地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赞成伐吴,伤兄弟之情,反对伐吴,失君臣之意。所以即使诸葛亮打心眼里不愿意刘备出征,也只能把话藏在心里,并且上书为秦宓求情——秦宓公开劝阻刘备伐吴,结果被关进了大牢。

诸葛亮左右为难有苦说不出,如果他站出来以丞相身份反对伐吴,那肯定会极大地挫伤蜀军(他们自称为汉军)的锐气:君相不和,乃治国大忌,丞相诸葛亮对皇帝刘备的决定,只能无条件支持。

所以敢说话的秦宓进了监狱,没法说话的诸葛亮只能事后表示惋惜,而赵云则无所畏惧,当众反对刘备伐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

赵云的意思,是灭了曹魏,孙吴自然不战而降,这样既全了刘备孙权的郎舅之义,也不伤诸葛亮诸葛瑾的兄弟之情。

赵云敢站出来说话,那是因为他跟刘备的关系,可不是诸葛亮庞统法正能比得了的:赵云一直承担着刘备”卫戍司令“和”锦衣卫都指挥使“的任务,其亲近程度,甚至不在关羽张飞之下。

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是独一无二的:刘备带庞统入川,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都留在荆州,但是负责看家的还是”留营司马、特任掌内事“赵云。

周思源解释:”留营司马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长。既负责大本营的防御工作,同时又负责治安工作。“

赵云当过刘备的牙门将军(继任者是魏延),牙门将军的权利有多大,读者诸君可以自行搜索。

在刘备看来,老成持重的赵云,是他最后的依靠;在赵云看来,有啥说啥是自己的责任。所以秦宓劝谏而被关进大牢要处死,而赵云反对刘备伐吴,连一句批评都没听到,他还是负责替刘备把守后方,并且成了刘备最后的救命稻草:”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白帝托孤(也称永安托孤)的时候,赵云就在刘备身边。有赵云父子守在刘禅身边,刘备才敢放心地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诸葛亮是不可能不”叩头出血“表忠心的——如果他的回答稍有迟疑,赵云会不会拔出刘备赐给他的”蜀主剑“从帷幕之后冲出来?

更多文章

  • 跟关羽单挑打成平手,这两位三国名将,有一位跟赵云单挑也没输?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黄忠,徐晃,赵云,赵子龙,夏侯惇,古装片,关羽单挑,三国名将,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关羽是无敌的存在,在他的青龙偃月刀下很少有三合之将。正史中关羽是用刀还是用枪矛槊,这个且不去讨论,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不算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和襄樊前线战庞德那两次,关羽也至少有两次单挑没有打赢,有一次还差点丢了性命。这时候我们禁不住要问:有胆量跟关羽单挑,并且有本事打成平手

  • 娶大小乔后,孙策活26岁周瑜活36岁,为何全都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厌食的大胖标签:孙策,周瑜,曹操,曹仁,袁术,大乔

    孙策和周瑜,素有“江东双璧”的美誉,他们两人分别娶了三国时期的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了。说起来呢,周瑜之死还真跟大小乔有一点关系,而孙策之死,就跟大小乔完全无关了。但是,两人之死,的确都跟一个人有关,那就是三国一代枭雄曹操。孙策和周瑜之死,为什么和二乔无关,却和曹操有关?我们从头说

  • 为周瑜正名,历史上的周瑜一代名将,绝非气量狭隘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迹闲谈标签:周瑜,刘备,孙权,诸葛亮,东吴,曹仁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提起周瑜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在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形象是一个完美的人设,有文采、会打仗、容貌佳、懂音律。唯一的缺点就是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最终被气死。周瑜第一回是

  • 周瑜英年早逝,小乔与谁共度下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周瑜,小乔,孙策,孙权,诸葛亮,曹操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对这句话,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都会熟知。这里说的“夫人”,并不是周瑜的夫人,而是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东汉末年三国争霸,孙权欲取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不料,被诸葛亮识破。不但被刘备将计就计,娶走了孙尚香,还没能达成夺取荆州的战略部署。这次事件也是周瑜与诸葛亮的

  • 孙策明明有儿子,为何还要传位于孙权?周瑜为什么没有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孙策,孙权,周瑜,东吴,张昭

    孙策去世前,命孙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接管自己的权力。兄终弟及的事情古代并不是没有,但是多是出现在兄长并没有留下子嗣的时候,孙策明明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权力留给孙权呢?并且,孙权虽然有名,但是当时的兵权实际上掌握在周瑜的手中,为什么周瑜不夺权呢?首先,在小编看来,他这样做非常对,他之所

  • 周瑜和诸葛亮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曲殇别离标签:周瑜,诸葛亮,曹操,刘备,赤壁之战

    看了周瑜和诸葛亮斗智斗谋,每次都为诸葛亮捏把汗,还好,每次遭周瑜陷害时,诸葛亮能够轻而易举得全身而退。周瑜,在东吴集团中可谓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自从诸葛亮来东吴游说,并且在和诸葛亮合谋共破曹操大计时,发现诸葛亮的计谋在他之上,然后,心生妒忌,想加害诸葛亮,但却屡屡失策,并反被诸葛亮气了三次,最后吐血

  • 历史上的周瑜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周瑜,孙权,孙策,曹操,袁术,刘备

    《三国演义》中,他心胸狭隘,孔明几句笑语就让他气到吐血。他本想妙计安天下,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沦为了众人的笑柄。临终前的“既生瑜,何生亮”,更奠定他一生的悲剧色彩。但历史上的他,少年成名,中年威震天下,是东吴最令人敬佩的将星、重臣。他就是集颜值与才华于一身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拨

  • 周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美美魅标签:周瑜,孙权,诸葛亮,刘备,周公瑾,罗贯中

    哈喽,大家好,关于周瑜是怎么死的,估计大多数人还停留在三气周瑜的阶段,说他心胸狭隘,没有容人之量。那今天我就来为周瑜拨乱反正一下,也帮诸葛亮把这个锅卸下来。历史上的周瑜是因箭伤而病死的,并非气死的。并且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曾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而且是一个实打实的帅哥。根据《三

  • 三国志战略版:没有sp周瑜怎么玩社稷弓?带老周瑜,还能优平桃园

    历史解密编辑:三国志诸葛村夫标签:周瑜,陆逊,程普

    理性游戏,适度氪金。大家好,我是诸葛村夫。大伙都知道目前很多航母区一队转型直接走社稷弓。这里就有很多小伙伴问了:没有sp周瑜怎么办?今天村夫就给大家带来一套老周瑜社稷弓!这队老周瑜社稷弓由周瑜、陆逊和程普组成的。周瑜携带的战法依旧是标配的夺魂挟魄,不过第二战法则是换成了婴城自守,毕竟刮骨疗毒也是其他

  • 周瑜出上联嘲笑诸葛亮夫人丑陋,诸葛亮的下联令周瑜蒙羞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周瑜,诸葛亮,黄月英,孙策

    要说三国中最出名的两个人必然有诸葛亮和周瑜,一句“既生瑜何生亮”,让多少人抱憾。周瑜处处跟诸葛亮相比,却败得惨不可言。论智谋“一曲借东风”让其甘拜下风;论才干,诸葛亮要是排第二,没人敢当第一。不过周瑜这辈子也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夫人小乔比起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那可是“仙女”一般的人物。因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