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刘备躺在白帝城中的一张床上奄奄一息,用尽全力在诸葛亮耳边留下了六字遗言,“子龙不可重用!”诸葛亮听完,眉头一皱。
赵云虽然不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但他在蜀汉集团的贡献并不比关羽和张飞差。从功劳上来说,甚至略胜一筹。
此处有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他几乎没犯过错误。张飞酒后醉打吕布岳丈,导致丢了徐州,让好不容易有了一席之地的刘备再一次变成了丧家之犬。
而关羽大意失荆州,直接导致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战略布局成为了一句空谈。后期,诸葛亮被迫五出祁山,再之后,姜维九伐中原,二人均无功而返,都跟丢了荆州有直接关系。
这两次的失误,尤其后一次对蜀汉集团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这也得亏是他的结拜兄弟啊,换了别人早就拉出去剁了。
马谡不就是背景不够硬才死的吗?
而赵云,一辈子对刘备忠心耿耿,工作上兢兢业业几乎没犯过什么大错。
再来说功劳,刘关张能结义,并打造兵器参军,最初的经费都是张飞掏的。后面刘关张兄弟三人大败,关羽被曹操所擒,刘备投靠了袁绍,也是张飞最早在土城找到了立足之地,三人才不至于再次寄人篱下。
关羽的功劳自不用说,降汉不降曹,千金不折颈,单刀赴会,水淹七军,随便哪一件事单拎出去都够吹一辈子的。
以他的声望跟能力,自立为诸侯都没问题,可这样的一个人却心甘情愿给刘备当二把手,可想而知,天下群雄会怎么看刘备。
可即使关、张的功劳,在蜀汉集团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了,但我依旧觉得跟赵云一比,都还差点意思。
赵云最大的功劳是救了阿斗,让刘备有了继承人。刘备再牛掰,早晚也是会死的,如果没有继承人,最终蜀汉政权内部可能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
而这样的事,是东吴和曹魏最想看到的。阿斗虽然扶不起,但好歹是个人,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
只要有他在,就不会出现内斗,政权就会稳定,这样更利于蜀汉的发展,否则可能都不用北伐,自己人就在窝里打死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人,为何刘备会在临终叮嘱诸葛亮“子龙不可重用”呢?
从一件小事儿中,我们也许可以发现端倪。
公元208年,曹操攻打荆州,刘备落荒而逃,由于跑得太快,连老婆孩子都弄丢了。好不容易到了安全的地方一看,才发现赵云不见了。
后面才知道赵云是去救他的老婆孩子了,看着襁褓里睡得正熟的阿斗,刘备气不打一处来,当着其他将士跟百姓的面,就把阿斗往地上摔,表面上说是因为阿斗差点让他损失了一员大将,但实际上却是在责备赵云的意思。
他责备赵云第一时间不是保护他,而是保护他老婆。他曾经在教育张飞的时候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老婆没了可以再找,如果自己没了就彻底没了。
此处你可以设身处地的这么想一下,你带着一包珠宝坐船过江,当船行至江中时不慎翻了,这时你的贴身保镖却不翼而飞。
等你拼死拼活游到岸边的时候,才发现你的保镖刚刚是去抢救那袋珠宝去了。等他上岸以后,你当着他的面再次把你的珠宝抛进了江中,嘴上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实际上不也是在责怪他没有第一时间救你嘛?
因为不管怎么说,赵云都是拼着性命才把阿斗从乱军之中救回来的,刘备的行为多少有点让人寒心了。
好家伙,如果摔出个好歹来,那赵云那些伤不就白受了,那些汗不就白流了吗?
这样一个人,刘备怎么敢重用呢?所以终其一生刘备对赵云的定义,也就是个贴身保镖罢了。
看三国,小时候看得都是热闹,谁最能打?谁最聪明?可长大以后看的都是人情世故,职场避坑指南。
几乎每个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三国里面看出不一样的感悟。你的感悟又是什么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