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只是过于羞辱曹操,无人敢说罢了

“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只是过于羞辱曹操,无人敢说罢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秋叶侃史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4/1/20 4:12:5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而曹操是当时最知名的枭雄之一,从一个宦官之后一跃成为曹魏的开国君王(后期追封),这样的成就不得不让人称赞。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曹操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故事却依旧广为流传。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说曹操,曹操到”,意思就是说刚想到某个人时这个人就来了,引申意味及时出现提供帮助的人。

可是,很多人只知道这句俗语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因为他对于曹操而言过于讽刺,所以无人敢提及以至于鲜为人知。

那么,这后半句话是什么呢?又有着怎样的而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众所周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无力平定这场叛乱,于是便让各郡的最高长官自行募兵守。

最后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封疆大吏却拥兵自重听诏不听宣,董卓便是在此时慢慢崛起的。

几年之后,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即位,这一时期外戚何进与宦官弄权,何进与袁绍商量后便想要让董卓进京铲除宦官集团。可惜的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实施宦官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

袁绍随即带领军队攻入皇宫屠杀宦官,此时董卓的大军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下,当时洛阳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董卓捡了一个大便宜,东汉朝堂无一人敢与他抗衡。

与此同时,董卓还废掉了汉少帝立刘协为皇帝,可以说新一轮的动乱刚过去,董卓这一只西北的猛虎就出现了。

各个地方的诸侯不满他的统治,以至于联合起来讨伐他,诸侯混战逐鹿中原正式拉开序幕。关于曹操的两个经典俗语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一发生的!

上半句:说曹操,曹操到

话说,董卓掌权之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十八路军阀群起而攻之,虽然攻破了洛阳城但却没有杀了董卓,使得他带着汉献帝逃到了长安继续主宰天下。

司徒王允作为东汉知名的大臣,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不满董卓的行为,可是军事实力又不如董卓,此时他便想到了一条妙计,《三国演义》将其称之为连环计。

王允先把美女貂蝉许配给吕布,而后又让好色的董卓与貂蝉见面,结果董卓当天就把她纳入了房间,吕布高高兴兴地来迎娶貂蝉时,王允添油加醋将貂蝉被董卓霸占的时期说了出来。

一直以来吕布都是一个以利益至上的人,看着自己的利益被董卓损害了,再加上王允的挑拨、董卓的失势,他与义父之间便产生了隔阂,进而生出了杀心。

公元192年,王允唆使吕布在皇宫中设下埋伏谋杀了董卓,此事最后取得了成功。可是董卓虽然被杀了,但朝廷混乱的局面并没有改观,甚至于变得更加混乱了。

王允没能控制住长安的局面,一个月后董卓的两个手下李傕郭汜,两人带领原属于西凉的大军攻打长安。东汉朝廷再度失控,吕布不敌之下带着貂蝉跑了,司徒王允则死于乱军之中。

李傕与郭汜后来拥兵自重,也想学着董卓的样子控制汉献帝号令天下,以至于长安城中发生了内斗,短期内军民伤亡不计其数,长安也成为了一片废墟。

很快汉献帝刘协与文武百官东逃回到了洛阳,但乱世之中“皇帝”只是一个虚名,手里没有兵权、物资刘协的小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立足。

在这个时候有大臣便建议汉献帝向曹操求助,毕竟无论是刺杀董卓,还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的表现对东汉朝廷都是忠心耿耿的。

结果就在刘协刚要去许昌请曹操相助时,曹操的大军在夏侯惇许褚和典韦的带领下来到了洛阳,还送上了诸多的粮食物资,汉献帝感动至于便夸赞曹操:“曹将军真乃社稷之臣也”。

因曹操的及时救援使得汉献帝免遭灾祸,后来此事就产生了一个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引申义就是想让谁来帮助自己的时候这个人就来了。

可汉献帝猜到了开局却没有猜到结尾,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见证了东汉大势已去,根本就无法挽救,所以他此次来洛阳并不是救援汉献帝,而是想要学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俗语不单单只有“说曹操,曹操到”这六个字,它还有下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可笑”八个字,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很少有人提及。

俗语的下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可笑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合中,曹操与吕布在中原展开了大战,两人先后三次过招。第一次两人在濮阳交战,那时曹操刚刚起兵不久,而吕布却是战神一样的人物,前者自然不可能是后者的对手。

第一次交手曹操成了吕布的手下败将,带着残兵败将逃离了战场。后来曹操想了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率领大军与吕布展开了第二次交战,准备在夜间偷袭吕布。

吕布久经战阵,身边又有陈宫这样的谋臣当军师,早早地识破了他的鬼把戏。结果曹操率领大军夜间偷袭吕布的大军时,中了吕布的陷阱,军队死伤无数注定又是一场可笑的悲剧。

正所谓“再一再二不再三”,曹操能够在三国乱世崛起靠的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很快他就卷土重来与吕布再度交手,前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这个时候吕布的军师陈宫献上了一计,大致意思就是让吕布佯装投降曹操,当曹操接受大军投降时突然起兵将其杀害,这样就可以做到一劳永逸。

曹操刚创业那会身边缺少大将,对吕布这样的战神很是欣赏,听到他投降的消息时很高兴,以为吕布是被自己打怕了才选择屈服,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受降仪式。

然而,就在曹操带领军队进入吕布所在的城池时,突然被吕布的军队打了一个“伏击战”,战场一片混乱死伤惨重。吕布一直在乱军之中寻找曹操,可局面实在是太混乱了,根本就找不哪一个是曹阿瞒。

一怒之下他拿着戟指着曹操大喊“曹操何在”,曹操本以为吕布发现了自己很害怕,但后来却意识到吕布没有杀害自己的意思,才清楚吕布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曹操,误把落魄的自己当成了普通士兵。

也有一说是吕布手下的人把曹操俘虏了,但因相貌不明只当成小兵询问!

曹操干脆将计就计,随便用手指了一个人:“骑黄马者是”,意思就是骑黄马的人就是曹操。吕布一听大喜过望,也不管身边的真曹操了,拍马便去追杀假曹操。

等到吕布带领大军离开,曹操骑着马逃出了包围圈,这一战可谓是充满波折、现象迭起,事后便有了这样一句话“当面错过,岂不可笑”,意思就是吕布想要找曹操,却不知曹操就在自己身边,反而去追一个假的曹操。

清朝时期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此事“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如此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就有了这样一句俗语:“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有意思的是,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很有名,但后半句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就是此事对曹操来说不光彩。

此事中曹操与吕布三次交手,三次都败于他的麾下,最后还一次还中了吕布的计策,可谓是丢尽了颜面。

相比于与马超那一战的“割须弃袍”,这一战丢人丢得更彻底,毕竟智商被对方碾压了,若是曹操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或许后人敢用此事来调侃一二。

但东汉末年曹操是最大的军阀之一,天下十二州他自己就占据了九州,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很看重自己的名誉,自然不想别人提及自己的糗事。

曹操是枭雄不假,但他的心眼也是非常小的,杨修就因为过度猜测他的心思,结果被曹操记恨进而身死道消,更何况是这样丢人的事情呢,无论是谁提及他都会不揉沙子直接惩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有人敢挑战威望甚高的曹操,所以说“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就没人敢说了,亦或者说这句话背后的事情无人敢提及。

久而久之,形容曹操优秀的“说曹操曹操到”逐渐在民间流传,形容他智商被吕布碾压得“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的嘲讽之语知晓的人便很少了。

俗语只有在不断地流传中才会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知名,因某种原因而被限制使用的俗语,影响力则会慢慢削减甚至消失,这也是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不如上半句知名的重要缘由。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曹操董卓吕布王允汉献帝

更多文章

  • 身为曹操第一功臣,荀彧死后,为何没能配享曹魏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荀彧,郭嘉,荀攸,诗人,汉朝,汉献帝,司马懿,曹魏太庙,曹操手下

    太庙是封建王朝最神圣的地方,因为这里供奉皇帝先祖以及本朝的历代皇帝。一般而言,只有那些为朝廷作出重要贡献的大臣,死后才能配享太庙,由此可见,配享太庙是何等的荣耀。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魏武帝,先后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可是这些人里面,却没有曹操的第一功臣荀彧,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时间顺序,这二

  • 用道德经和论语解读:曹操送给荀彧空食盒,其中承载了多少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荀彧,刘备,孙权,杨修,陈宫,论语,诗人,汉朝,东汉,司马懿,道德经,曹操手下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大汉万岁亭侯、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荀彧荀文若辞世,时年五十岁。《三国志》称其为“以忧薨”,而东晋史学家孙盛撰写的《魏氏春秋》则说荀彧属于自尽,起因就是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空食盒。晏子二桃除三士,曹操空盒害令君,奸相杀人不用刀。但是以荀彧对大汉朝廷的忠诚,和他阔达如

  • 曹操从何时起,有了代汉自立的想法?为何又表态志向是征西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先生柳眉标签:曹操,代汉,荀彧,孔融,孙权,建安,曹魏,诗人,汉朝,东汉,汉献帝,征西将军,史说三国

    三国时,魏国的实际开创者是死后被追认为魏武帝的曹操。曹操生前一直没有代汉称帝,即使他已经权倾朝野,这也是许多人都认为,曹操是汉朝忠臣的缘故。可要说曹操没有代汉自立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时,曹操写了一篇《述志令》,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并无代汉自立的心思。在文中,曹操表明了自己原

  • 曹操为何喜好寡妇?许多人不明白,不得不感叹曹操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复杂说历史标签:孙权,陆逊,张绣,何进,典韦,曹魏,诗人,汉朝,东汉,曹操手下

    在古代,英雄们往往都被视为高贵、勇敢、有志向、有追求的男子汉,而他们往往也被追逐着美丽的女子们所青睐。然而,在这群英雄中,有一个人的喜好却与众不同。他就是曹操,三国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曹操虽然被誉为一代英雄,但他的名声却因为他喜欢寡妇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作为一个英雄,他不应该这样。然而

  • 肖说三国 101 | 曹操接不了谜,直接“破”谜

    历史解密编辑:丝绸之路标签:于禁,曹植,曹洪,蔡瑁,张允,曹魏,东汉,汉朝,诸葛亮,肖说三国,曹操手下

    隔日,曹操正独自下棋,曹植却神情悲戚而来,难过地问:“父亲,曹洪怎么将张允将军斩首了?”曹操语气平淡地说:“杀就杀了,杀他必有杀他的原因。你却为什么显得如此悲戚?”曹植喃喃而言,说:“张允临刑前,曾经要求死在征战江东的沙场上,报答父亲赏识重用为副都督的知遇之恩,但曹洪没答应。”曹操听了,心里也有一丝

  • 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通报关羽,曹操这样做,想坑谁还是想救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孙权,关羽,刘备,曹仁,汉朝,曹操手下,荆州(古代)

    三国时期的人际关系复杂而又有趣:张飞管夏侯渊叫叔丈人,跟曹操也就攀上了亲戚;年近五旬的刘备要管二十多岁的孙权叫舅哥;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却跟曹魏尚书仆射陈群书信往来唠家常;吴蜀互相算计,也不影响诸葛瑾把儿子过继给弟弟诸葛亮;曹操薨逝,刘备派专使前去吊唁。这些事情都明明白白地记载在正史《三国志》中。即

  • 曹操攻不下城,少年献十计,曹操用一计破城,曹操:此人不宜久留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曹操,刘表,张辽,魏武帝,赤壁之战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的确,在很多的时候,有些人看似无意的举动,其实反而会反映出来很多东西,甚至在古代,因为自己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还会引来一些杀身之祸,为自己招致祸患。 在古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差距悬殊巨大,所以很多的时候,下层人的生命其实是掌握在比他高一级的人的手中的。 因此

  • “说曹操曹操到”的后半句知道是啥吗?过于羞辱曹操,没人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吕布,李傕,董卓,东汉,曹魏,三国,汉朝,汉献帝,曹操手下

    有这么一个人,他善书法,可与当时的书法名家张芝、张昶相媲美;他善围棋,能和当时的高手山子道、王九真一较高低;他登高必赋,开创了一代诗风。可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陈寿说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他正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代枭雄——曹操。传奇人物都会流传一些称奇的俗语,曹操也不例外,因曹

  • 曹操的谋主荀彧,为曹操的事业殚精竭虑,为何临死和曹操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珊萨历史标签:荀彧,袁绍,陈宫,三国,东汉,诗人,汉献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每一个能够独立的势力,一般都有各自的谋主。比如说袁绍有沮授,吕布有陈宫,张绣有贾诩,刘备有法正,孙权有鲁肃,孙策有张昭。而后来成为三国最大势力的曹操,他的谋主则是荀彧。当年荀彧从袁绍那里出走,投奔曹操。曹操对荀彧的评价极高,让荀彧成为自己的谋主。在荀彧的辅佐下,曹操多次化险为夷,成就了自己

  • 刘琮投降曹操献荆州的背后,是蒯越、蔡瑁一个蓄谋已久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读史标签:蔡瑁,蒯越,荆州,曹魏,曹操手下,刘琮(刘表之子)

    公元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中国北方之后,经过充足准备,率大军南征荆州。刘表病死,刘琮继任,在蒯越、蔡瑁等人的劝说下,荆州空有带甲十万,却不战而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荆州,这背后,其实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世家大族的选择公元190年,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但当时天下已乱,荆州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