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古玩知识
除了两种古怪的刀币外,王莽居摄二年的币制改革还诞生了“大泉五十”钱,也就是一枚要当五十枚五铢钱用,但实际上它的重量只有12铢,也就是五铢钱的24倍而已。
大泉五十
大泉五十是新莽铸币中行用时间最长的,经历了王莽居摄二年、始建国元年及二年、天凤四年四次币制改革,贯穿了新莽始终,遗流数量也最多,堪称新莽货币的“四朝元老”。
大泉五十
新莽初铸的大泉五十,形制文字都较精美,钱形浑厚,文字深峻,笔画清晰,有大钱气度;新莽末年的大泉五十已减重,笔画虽细若蛛丝,但仍一丝不苟,甚至更见秀美,其中有面四出纹、背四出纹、面四决纹、背四决纹及逆读钱,数量较少。
大泉五十
大泉五十
王莽篡汉后的始建国元年,又进行了第二次货币改革,废禁了契刀五百与一刀平五千,只保留了大泉五十,同时新铸小泉直一作为基础货币。小泉直一的形制及文字风格,均与大泉五十相一致,轮郭厚实,字文深峻,钱体虽小,但书体不失浑厚之风,在历代小钱中最见佳美。
小泉直一铜范
仅仅不过一年,王莽变本加厉,又颁布了一套光怪陆离的所谓“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宝货制。“五物”,即以金、银、龟、贝、铜五种物品作为币材;六名,即新颁行的钱币有黄金、银货、龟宝、布货、贝货、泉货六种名目;二十八品,具体来说,就是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布货十品、贝货五品、泉货六品。这套庞杂繁难、令人头晕目眩的币制,根本就不可能行得通。尽管如此,其中的泉货六品与布货十品(合称为“六泉十布”)却最为后世钱币收藏家所钦重。
六泉十布
所谓“六泉”,其序列起于始建国元年第二次币制改革时始铸的小泉直一,止于居摄二年第一次改革币制时始铸的大泉五十,其余四等则全为始建国二年时所铸行,依次为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
幺泉一十
幼泉二十
布货十品依次为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均为始建国二年始铸。“十布”制作极为精湛,铸工精良。面背肉好俱有周郭,文字流畅遒劲,铁画银钩,虽在地下埋藏历千百载,却甚少锈蚀现象,字画清晰,钱肉光洁,满布水银沁色,美观悦目,堪称古币绝品。
布货十品
新莽十布除大布黄千存世较多外,其他的都较为罕见,如今市价均在2000元以上。大布黄千的“黄”字,也曾引起误释,今人较一致的说法,以为“黄”是“横”的简写,而“横”在古代与“衡”通假,“黄千’也就是当千的意思了。
“六泉十布”并不都属珍稀品种,其中流通时间最长的是大泉五十,故而后世最常见的也是大泉五十,现在钱币市场上的价格,不过每枚三五元人民币;小泉直一大约因为仅重一铢,销毁改铸无利可图所以存世也较多;“十布”中的大布黄千面值最大,所以当时官铸和盗铸最多的也就是它,流传至今的不算太少。
其余的泉、布就难得一见了,现在每枚的价格都在数千元上下。最罕见的当数壮泉四十和中泉三十,如今价在万元上下,也还是有价无市。一则因为大多数品种存世甚少,二则因为铸造相当精致,三则因为配套更增加了搜集的兴味,拥有“六泉十布”与否一度成为一个钱币收藏家是否够档次的标志。
壮泉四十
中泉三十
“六泉十布”中的罕见品种,当时可能没有人盗铸,但后世却不断有人造伪。造伪的目的不是进入流通,而是欺骗钱币收藏家。
早期的伪品多按照南宋洪遵《泉志》的图录翻造,但《泉志》的钱图是明万历间人徐象梅手绘的,很多钱严重失真,所以这类伪品不难辨别。
到了清末民初,有的造伪者以真钱作模,采用失蜡法翻铸,其形制文字与真品十分相近,就很容易诱人上当。此类伪品传到今天,就更难以辨识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古钱收藏热中,又有人伪造这类珍稀钱币,但多系按图谱翻砂铸制,形制或略相近,而文字多大失精神,稍有经验的人就能看出破绽。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到了天凤元年,反复无常的王莽竟又宣布废止小泉直一,这样,再加上此前因难以推行已然废止的“宝货制”,王莽几乎等于是一手葬送了自己历次以来所有的币制改革成果,仅在保留了大泉五十的基础上又新铸了“货布”与“货泉”。
货布真品与仿品对比
货泉铜范
货布是莽布中最常见的一种,钱体与穿皆有周郭,锉磨整齐,厚重工整,钱文书体为悬针篆,修长细劲,舒展骏逸,堪称神来之笔。货布铸之精整。是新莽货币中规整程度最高的一种,大小相差甚微,因而在中国度量衡史上还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史籍明确记载了货布的长度是二寸五分,故4枚货布的长度应当就是新莽时代的一尺。
货布
货泉的形制、大小和重量都与五铢钱相当,只是改了个名字,实际上是对民间行用五铢钱的一个让步。与货泉相似的还有布泉,布泉的始铸年代,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其钱形、钱名及同作悬针篆的钱文字体都与货泉等新莽钱币吻合,加之大都又出土于新莽墓葬或与莽钱共出,故可知仍为王莽时所铸。
货泉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声明:尊重作者原创。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时,欢迎广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创好文章。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请另取标题,以免读者误会。如使用本刊标题,必须注明“转自公众号:四海博缘收藏平台”。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