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政君的矛盾人生:汉室寡妇还是新莽国母?

王政君的矛盾人生:汉室寡妇还是新莽国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1968 更新时间:2024/1/16 2:07:10

读西汉末年的历史时,王政君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为王家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最终为王莽篡汉铺平了道路。但当王莽已经大权在握时,她对于王莽的篡立大业却越来越显出一种反对态度,甚至在王莽派人索要传国玉玺时,愤怒将其摔掉一个角。那么,王政君在新莽代汉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她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

影视剧中的王政君。来源/电视剧《母仪天下》截图

莫名其妙成为皇后和太后

在古代能成为皇后,通常至少具备两大条件之一:要么女方家族有很大的政治势力,要么皇帝对女方极为宠爱。这里的宠爱不仅是男女之情,更是皇帝对女方政治能力的认可,如唐高宗对武皇后、唐肃宗对张皇后。

而王政君,可谓哪个都不占。

王政君的爷爷王贺是汉武帝时的绣衣御史,以对属下和乱民的宽厚著称。王政君的父亲王禁,后来成为廷尉史,是司法系统的中层官僚,但距离最高权力还远得很。王政君到了嫁人的年龄,先是和一户姓许的人家订了婚,结果还没成亲男方就病死了。王家又打算把她许配东平王为妾,邪门的事情发生了,东平王又在她过门前突然病死。郁闷的王家人请来算命先生,结果被告知,不是王政君克夫,而是她命太好,前两任丈夫不够尊贵,承受不起这么高贵的女子为妻。

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在人均寿命不到30岁的西汉(同时代罗马的平均寿命也是不到30岁),“人有旦夕祸福”这话可一点不假,即使连续两任未婚夫病死并不算很离谱的小概率事件。最后,王政君被父亲送进了宫。

当时执政的皇帝是汉宣帝,太子刘奭喜欢的女人叫司马良娣,没来得及留下子嗣就暴病身亡,临终对刘奭说,其他妃嫔嫉妒诅咒自己,才导致了自己早死。于是,太子刘奭不再理会其他妃嫔。问题是刘奭真有王位要继承,没有子嗣不行啊!汉宣帝委托并非太子生母的皇后出面,给太子送去宫中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子,王政君也在其中。此时,刘奭对女色兴趣不大,只是为了完成留下继承人的任务,应付性的在送来的女子中随手选了一位,王政君就这么被稀里糊涂选中了。

影视剧中太子选妃。来源/电视剧《母仪天下》截图

事情就是这么邪门,之前太子的妃嫔,侍奉了好几年没怀孕,但王政君很快怀孕,生下来的还是个儿子!这可让汉宣帝高兴坏了,把这位嫡长孙亲自带在身边教导。王政君凭借这个儿子在皇家站稳了脚跟,多年之后,汉宣帝病逝,继位的刘奭很快封王政君为皇后,他们的儿子刘骜也成为太子。

王政君的皇后地位、刘骜的太子地位并非那么稳固。现在已经成为汉元帝的刘奭在司马良娣死后很长时间内对女色兴趣不大,也只有刘骜这么一个孩子。但是,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刘奭后来重新对女色有了兴趣,与一位姓傅的妃嫔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并将其封为昭仪。对王政君来说颇有威胁的是,汉元帝和傅昭仪生下了一对儿女,其中的儿子刘康小时候颇有才艺。所以,王政君的十六年皇后生涯,尤其是傅昭仪得宠生子后的岁月,毫无疑问是颇为煎熬的。

影视剧中的傅昭仪。来源/电视剧《母仪天下》截图

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偏偏是个贪玩的人,傅昭仪所生的刘康与父亲一样,喜欢声乐,还颇有天赋。因此,汉元帝本人明确向朝臣表示过废长立幼的意思。但刘骜的地位曾得到过汉宣帝背书,王政君平时为人处事又特别小心谨慎,没有给人留下任何把柄。于是,朝臣都反对汉元帝更改储君的想法,他也便选择不再折腾。

汉元帝刘奭不久后病死,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刘奭真感情的王政君,就这样在莫名其妙成为太子妃、莫名其妙生下皇长子、莫名其妙成为皇后之后,进一步升级,成了皇太后。比起做皇后时一度担心自己和儿子被废的战战兢兢,王政君算是真正攀上了人生的巅峰。

有进无退:与傅、丁两家外戚的斗争

汉元帝刘奭死后,王政君的儿子刘骜继位,这便是汉成帝。王政君当皇后时为人处事极为低调,平日里谦虚谨慎、宽厚待人,也不敢为自己和娘家王氏家族谋太多利益。等新君继位,她的处境瞬间反转,新皇帝也需要外戚的助力来巩固权势。于是,王政君的兄弟、汉成帝的舅舅们相继显赫起来。最早,汉成帝重用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将汉元帝时代的重要外戚冯野王排挤出朝堂。随后,王凤又相继将汉成帝的岳父许嘉以及汉宣帝时代外戚的后代王商(与王政君同姓但并非一家)排挤出局。

影视剧中的王凤。来源/电视剧《昭君出塞》截图

就这样,在汉成帝的支持和王政君的极力撺掇下,王氏家族成为朝堂之上大权在握的强力外戚。王凤死后,他的弟弟王音、王商(这个是王政君的兄弟)、王根相继掌握朝廷大权。在王根因病隐退之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成为王氏家族在政坛的领衔人物和新的执政外戚。太后王政君的心态很容易理解,一个并没有得到丈夫多少宠爱的女人,她所希望的无非两件事:首先是儿子的统治能稳固,子孙满堂,把荣华富贵保持下去;第二便是能给自己的娘家回馈。任用自己的兄弟及侄子辅政,正是让这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切入点。

汉成帝统治近三十年,政绩上乏善可陈,倒是因为沉迷酒色的事迹流传后世。让他在历史爱好者中留下一点知名度的,大约是他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和宠妃赵合德。汉成帝和第一任皇后许氏原有一对子女,和班婕妤也有一子,但都早夭,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子嗣。后来,赵氏姐妹控制后宫,但都没能怀孕,其他嫔妃受到打压,尤其是生下皇子的嫔妃,往往母子一同死于非命。在这个问题上,辅政外戚无权干预后宫,但汉成帝对赵氏姐妹的纵容和对自己继承人问题的不负责,理论上在后宫拥有最高仲裁权的王政君选择坐视不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影视剧中的赵氏姐妹。来源/电视剧《母仪天下》截图

报应很快来了,汉成帝没有子嗣,皇位没了继承人。怎么办?汉成帝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傅昭仪所生的昔日王位竞争者刘康关系不错,于是选择从这位弟弟那边过继来一个儿子。等汉成帝病逝,当了十六年皇后、二十六年太后的王政君也进一步升级为太皇太后。

新继位的汉哀帝刘欣是由王政君当皇后时的头号劲敌傅昭仪养大,汉哀帝的傅皇后正是傅家的后辈,此外,其母丁氏此时也成了太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刘欣继位了,傅、丁两家新型外戚必然会挤占王氏外戚的空间。王氏家族一时间被迫退出中央舞台,王莽也被迫辞去大司马的职位,放弃了绝大部分权力。

到这个时候,太皇太后王政君才发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习惯于让自己的兄弟子侄把持权柄的王政君虽还有着尊崇的地位,却和其他王氏家族成员一起在权力格局中逐渐边缘化。汉哀帝继位时还不到二十岁,他有着自己的傅、丁两家外戚,正常情况下王氏家族很难有翻盘的机会了。

然而,偶然因素再次主导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汉哀帝执政六年多,二十五岁就病死了,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更关键的是,在朝中同样根深蒂固,和王政君在朝廷里分庭抗礼长达半个世纪的傅昭仪,在汉哀帝执政期间获得了“皇太太后”的称号,地位和王政君已经齐平,实际影响力更是超越了这位宿敌,以至于她在哀帝执政期间敢用“妪”来称呼王政君。两位年届七旬的老太太,在人均寿命不到三十的汉代,拼的就是寿命。然而傅“皇太太后”在汉哀帝病死前一年先去世了,这就为王政君扫除了各方面已压倒自己的对手,其他傅、丁家族的外戚相比之下无论能力、影响力都小得多。

于是,没有了傅皇太太后压制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起驾到未央宫,成功控制住权柄,收回传国玉玺。朝中许多公卿对傅、丁两家外戚本来就不满,纷纷再度举荐王莽出任大司马辅政,汉帝国的权柄再度回到王氏家族手中。

悔之晚矣:想阻止王莽篡位都来不及了

对王政君而言,汉哀帝执政期间对王氏家族的打压,傅皇太太后对自己的压制,让她明白权力还是掌握在自家人手里的好。于是在傅皇太太后、汉哀帝相继病死后,她再度推出侄子王莽执政汉帝国,王莽在汉成帝末年的第一个任期之内已经颇有好评了。姑侄二人联手对之前的政敌进行了残酷反攻倒算。汉哀帝的男宠董贤、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汉哀帝的傅皇后都被逼自杀,家族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已经去世的傅皇太太后和丁太后都被挖开坟墓、降低规格改葬。随后,王政君与王莽一同扶立了未成年的汉平帝。

王政君已经打倒了宿敌傅太后一系的人,汉平帝是她亡夫汉元帝与其他女人的后代,她本人也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妪了,不可避免对政治产生了厌倦,选择把日常事务交给侄儿王莽。王莽之前有着良好的名声,现在又对她极为尊重和恭顺,这个自家小辈用起来足够放心。汉平帝九岁登基,七年后病死或者被王莽毒死(毒死说最早是许多年后反王莽起义者的宣称)。汉平帝在位的这七年,执政的王莽逐渐掌握了汉帝国的最高权力,成为汉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影视剧中的王莽。来源/电视剧《母仪天下》截图

我们并不难理解王政君在汉平帝时代的心理。在王政君看来,自己的侄子此时就是第二个霍光,掌握实权并且成为未成年皇帝的女婿,王氏族人也都飞黄腾达。然而,王莽的志向比她想象的更远大。汉平帝死后,他一方面立了一个完全无行动能力的婴儿孺子婴为帝,继续大权独揽;另一方面则开始派人进献祥瑞,表现出自己并不仅仅满足于大权独揽,而是实实在在打算改朝换代。

那么,在王莽篡位过程中,王政君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和角色?她在王莽担任安汉公、让人进献祥瑞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抵触,到最后更是怒摔传国玉玺,这些表现究竟是发自内心,还是像司马孚在司马家族篡位中那样表演性质的忠于前朝,其实却又当又立?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武则天晚年在立嗣问题上犹豫时,狄仁杰曾经明确指出:“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现在的汉平帝虽然不是王政君的后代,但作为汉元帝的孙子,后代在祭祀中也必然会祭祀汉元帝的正妻、皇后王政君。王莽篡位后,再怎么尊崇王政君,他的子孙们祭祀先人时,也不会祭祀王政君这个嫁入汉室的亲戚。

所以,汉平帝时代,王莽进一步抓权,让自己逐步有了改朝换代的能力时,王政君最初未必认为侄儿有篡立之意,还以为他是想做霍光那样的外戚加大权臣。我们现在看权臣加外戚篡位,觉得司空见惯,但在王莽之前,以执政外戚身份实现改朝换代的事情并没有先例,包括后来东汉王朝权倾朝野的外戚如梁冀窦宪等人,也没有以这个身份篡位的想法(礼崩乐坏之后的曹操家族虽然是外戚,但天下实际是自己打下来的)。因此,等王莽求封安汉公、开始让心腹进献祥瑞,表现出想要改朝换代的倾向时,王政君想必是震惊的,并且开始露出明显的反对、抵制之意。

王政君本质上是个性格软弱的人,本性老实巴交的:作为皇后得不到丈夫宠爱默默无闻,作为太后对儿媳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独霸后宫、杀害自己孙子的荒唐行径也置之不理,身为太皇太后实际却被老对手傅皇太太后骑在头上作威作福。汉哀帝死后,王政君和王莽能控制局势,一方面是因为傅太后早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傅、丁两家外戚成员普遍不成器。当王莽图穷匕首见之时,软弱的王政君虽然怒掷传国玉玺,留下了“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的名言,让王莽的合法性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但终究,她还是向这位本家侄儿屈服,放出了一句更狠的“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诅咒之后,被迫交出传国玉玺。王莽篡汉后继续尊崇王政君,封她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她则以汉室遗孀自居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几年。

影视剧中王莽逼要玉玺。来源/电视剧《汉光武帝刘秀》截图

班彪对王政君的评论可谓恰如其分:“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王政君是个善良、本分、软弱的普通人,又莫名其妙的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但她既没有政治敏感度,也没有政治能力,根本驾驭不了这么高的位置和权力,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娘家人。而汉哀帝继位后的六年艰难岁月,又让她变本加厉的对侄子王莽放权。结果,王莽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先例,以辅政外戚实现了篡立。本就软弱无能的王政君此时年过七旬,更是没有能力、精力和胆识阻止王莽的篡立大业。因此,她一方面表现出了激烈反对的态度,甚至预言了王莽身死族灭的结局,另一方面还是在压力之下交出了被自己摔坏的传国玉玺。

所以,后人觉得王政君的历史形象无比矛盾,但这种矛盾本质上只是一个能力一般、运气奇好的人,得到了自己驾驭不了的权力和高位后不知所措的正常反应罢了。

更多文章

  • 西汉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之起起落落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政君,刘骜,皇后,孝成皇帝,汉哀帝,汉元帝

    刘奭即位之后,史称汉元帝,王政君被封为皇后。王政君虽然贵为后宫之主,却并不讨元帝喜爱。只能依靠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骜。身为皇后的王政君,深知只依靠太子,势单力薄。利用皇后的这重身份,皇后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开始走向历史舞台,此举也是为了保护儿子刘骜的太子之位。一、拼儿子:太子之争遇贵人汉元帝刘

  • 河北历史名人(补)三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王政君,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汉宣帝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王莽的姑姑,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

  • 怒摔传国玉玺的王政君,因为偏爱,终于把人生带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王政君,传国玉玺,刘骜,孝成皇帝,汉哀帝,王皇后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和命运的背后往往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事物的演变,让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衍生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西汉的王政君,这个凭借享年84岁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的传奇女性,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的

  • 西汉王朝的真正掘墓人王政君,糊涂一生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王政君,太后,汉哀帝,汉元帝,王莽

    王政君没有执政能力,只能纵容外戚,而她的最大失误就在于过于长寿,寿多则辱,这在王政君身上是最好的体现,王政君活了八十四岁,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高寿,老太后虽然一生富贵荣华,但她并不是一个有福之人。西汉实际上就败在他的手里。王政君出身不高,很小的时候家里给她许给了一个姓许一户人家,还没有过门男方就死了,

  • 权力的游戏:吕后之恨不能,王政君之爱却无敌,汉武帝的事与愿违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王政君,吕雉,刘彻,汉哀帝,汉元帝,孝成皇帝

    图/来源网络1.长寿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是汉成帝刘骜的生母。这个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寿,一直活了84岁。长寿,便可阅人无数;而王政君的长寿,则是阅“皇帝”无数。汉元帝时,王政君是皇后;汉成帝时,王政君是皇太后;汉哀帝时,是太皇太后。汉平帝时,继续尊为太皇太后。还好,汉元帝的玄孙孺子婴,还没当

  • 王政君是谁?一个女子,如何玩灭了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历说观标签:王莽,皇帝,王政君,汉哀帝,汉元帝,大司马

    元后娠母,月精见表。遭成之逸,政自诸舅。阳平作威,诛加卿宰。成都煌煌,假我明光。曲阳歊歊,亦朱其堂。——班固为什么历史上很多人都认为西汉的灭亡,王政君难辞其咎?各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咱得从多个角度考虑。首先,导致西汉灭亡的因素有哪些?其次,王政君的功与过。第三,导致一个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一般有哪些?

  • 王政君:怒砸传国玉玺的太皇太后,导致西汉失其鹿而群雄逐之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王政君,刘骜,汉哀帝,孝成皇帝,汉元帝,汉宣帝

    自吕后开创“临朝称制”,吕氏差点夺走汉家天下以来,西汉天子们严防死守,禁止后宫掌权,对外戚也多有限制,就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然而,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够顺利继位且足够英明神武,母凭子贵的王政君为自己和家族谋求了一份殊荣,而她没想到的是族人中竟然有一个未来覆灭了汉家天下的“怪物”。一、天命加持,一跃而上

  • 西汉掘墓人王政君,连克2任老公熬死6位皇帝,西汉竟因她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皇帝,刘骜,王莽,西汉,王政君,汉元帝,汉宣帝

    连克2任老公熬死6位皇帝,刘氏江山因她改姓,她就是西汉送葬人王政君,王政君的一生开了多少挂?西汉又是怎样亡在她手?克夫王者如果皇后克夫有段位王政君必排第一名,她是汉元帝刘奭的妻子,但刘奭却不是第一个因她而死的男人。王政君的原生家庭非常糟,王爹官不大却热爱找小妾,小妾多的家里都放不下。王政君的母亲李氏

  • 司马良娣临终前一句话,让太子对其他姬妾无感,王政君:感谢有你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刘骜,王政君,汉宣帝,王皇后,汉元帝,司马良娣,女皇武则天

    西汉自刘邦创立时起,到被王莽篡位覆灭,总共历经15帝两百余年,在这期间外戚干政始终没有断绝,惠帝时期的吕氏、汉文帝时期的薄氏以及昭宣两帝时期的霍氏等等。而到了汉成帝时期,王氏外戚的机会来了,因为王政君是汉成帝之母,是宫中皇太后。汉成帝登基之初便开始大肆提拔外戚,以至于王家出现一门十侯的奇景,甚至连代

  • 《三国演义》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孙坚,刘表,韩当,孙策,汉朝,公孙瓒,袁绍磐,历史片,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却说孙坚被刘表围住,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死救得脱,折兵大半,夺路引兵回江东。自此孙坚与刘表结怨。且说袁绍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冀州牧韩馥,遣人送粮以资军用。谋士逢纪说绍曰:“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绍曰:“未有良策。”纪曰:“可暗使人驰书与公孙瓒,令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