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为何要杀了太子刘据,还逼死皇后卫子夫?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为何要杀了太子刘据,还逼死皇后卫子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4/2/22 18:02:38

01

说起卫子夫,就不得不涉及到汉武帝晚年的各种爱情故事。

李夫人病了,容颜憔悴,至死不肯见汉武帝,让他怀念一辈子。

钩弋夫人爱嘚瑟,汉武帝要立她的儿子,先杀她,留下“立子杀母”的典故。

这典故影响相当不好,北魏时期只要后宫产下继承人就要杀掉其母。

宠爱轮番上演的时候,卫子夫正值中老年,毫无战斗力。

你说,残不残酷?

当然,英雄人生,不跌宕不成魔。

要说卫子夫,就得从最开始说起。

那时候,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这些旷世战神还在玩泥巴。

她与汉武帝初见了。

侍寝后,她感觉到怀孕的征兆,心想:“稳住,卫家要发达啦。”

02

卫子夫出身不高,母亲是个婢女。

她只比母亲高半个级别,她是婢女兼歌女。

在平阳侯曹时府中,有宴会时她跳舞唱歌,平时她就照顾平阳侯夫人平阳公主起居。

一天,汉武帝前来拜访。

他英姿飒爽,美男子一个。

他十分风流,一进门就盯着婢女瞧。

很快暮色四合,婢女们纷纷换上各种服装,跳舞的,唱歌的,伺候吃喝的,为宴会服务。

公主问他,“今天就在我家住下,找个好看的婢女伺候你。”

皇帝与陈阿娇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

他左看看,右看看,“就她吧。”

卫子夫并没有立刻怀孕,但皇帝已非常高兴。

临幸过后,他财大气粗,赏公主一千两黄金。

平阳公主趁热打铁,“要不,给你送宫里去?”

临别时,她祝福卫子夫,“宫里好吃好喝的,更要多努力,一朝飞上枝头,别忘了我呀。”

03

这一进去,卫子夫一年多没见过皇帝。

她与很多宫女一起学艺术。

闲来没事就聊聊八卦,比如为什么陈皇后还不怀孕。

“当年皇帝还是太子,金屋藏娇的那位,就是她。”

“她花大价钱请牛人司马相如作赋,把皇帝感动得呀,痛哭流涕。”

“那现在她怎么样了?”

一个宫女问。

“花好多钱来求子,一直没信儿,都好几年了。”

此时,宫中传来消息,释放中老年宫女。

走之前,一部分人可以见皇帝一面。

爱说闲话的宫女见了之后,激动万分,一溜烟儿,走了。

卫子夫顿感空虚寂寞,痛哭流涕对皇帝说,“我也走吧,我年纪小,但熬着熬着就成老宫女啦。”

汉武帝同情心爆棚,一时没把持住,临幸了她。

两个月后,她怀孕了,是个公主,弟弟卫青也顺利谋上小差。

04

皇帝对卫子夫这一同情心爆棚,久久不能平息。

他觉得,自己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女人。

他觉得,这一年来不是抛弃和遗忘,是小别胜新婚。

新的旷世绝恋起头,旧的爱恨熄火了。

陈阿娇霸道,骄横,嫉妒,一腔闷气,无处释放。

她找来母亲,馆陶长公主刘嫖出主意。

“毒死她?”

“她有个弟弟,绑了他做要挟。”

卫青还年轻,正在建章当差,日子过的很苦。

一天夜里,月黑风高,人家好好的工作着。

一伙人上来了:“你是不是卫青?”

“我是。”

“麻袋伺候。”

卫青小时候,活的很辛苦,经常遭身边人打骂。

后来跟着姐姐卫子夫去给平阳公主家当骑奴。

好不容易熬出头,又遇上绑架。

不用说,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套路。

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听闻,骂一句:“干。”

然后带着几个弟兄,把卫青救了出来。

十几年后,卫青与军中好友,全都霸气侧漏了。

绑架卫青的事,像绯闻一样到处飞,最后飞到宫中。

汉武帝听闻,啐了一口,“傻娘们儿,真是的。”

他一把搂住卫子夫,“让你受苦了。”

那段时间,汉武帝心血来潮,没日没夜地赏钱给卫青。

随后封卫青为建章监,哥哥卫长君也升了官,公孙敖也受到重用,一起成为汉武帝直接调派人选。

05

卫青成为陪着皇帝身边的大将,可随意出入宫禁。

卫家,与卫家有关的可信任的友人,都升职做了大官。

不仅权倾朝野,还深受皇帝信赖。

这种情势,不作怪是不可能的。

陈阿娇越想越气,她积极地筹措重金求子。

“都给了九千万了,这肚子还不见起色。”

所有人都被震惊了,九千万啊,哪里来这么多钱。

这还没完,她打算用巫术魅惑皇帝。

这次保密工作又没做好。

皇帝知道后下令彻查,陈阿娇随后被废,终生居住在远郊。

06

皇后被废半年多,卫子夫再次怀孕。

公元前128年,她生下皇子刘据。

这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汉朝的皇长子。

汉武帝欣喜不已,请东方朔来做赋。

亲自设坛祭天,感谢上天,赐予他这件迟来十多年的礼物。

群臣都来祝贺,热闹非凡。

一位臣子乘胜追击拍个马屁,“请立卫子夫为皇后。”

汉武帝笑得合不拢嘴,“准。”

汉武帝拉着她的小手,来到椒房殿。

“空了18个月啦,现在归你。”

卫子夫感到责任重大,倒抽一口气。

册封大典那天,汉武帝异常兴奋,我要大赦天下。

以后只要皇后册封,皇帝就兴冲冲地大赦天下的规矩算是永久定下来了。

乐极生悲,荣宠太盛,容易遭人嫉恨。

这时,卫子夫心想,“稳住,卫家已经发达啦。”

她兢兢业业,管理着后宫。

她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在外征战,多次斩杀匈奴,平定边疆。

民间从此有了她的传说

青楼从此有了她的歌谣。

歌姬纷纷传唱“天下为卫子夫歌”: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07

前123年,王夫人出现了。

一个年轻貌美,二十岁不到的女子。

汉武帝见到她,瞬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之后,他持续性拜倒在尹婕妤、邢娙娥、钩弋夫人、李夫人的石榴裙下。

堪称拜倒帝。

15年盛世荣宠,迅速转移并分解到各位小妞那里去了。

这时,卫子夫该如何应对?

她照了照镜子,年老色衰的质感扑面而来。

“竟然如此,就好好活着,帮助他处理后宫一切事宜。”

她依旧记得刚做皇后时,枚皋送给她的《戒终赋》。

那是在劝她要将良好的人品一直保持下去。

她遵纪守法,非常善良。

只要有事上奏,汉武帝总是看都不看就让她去处理。

有时刚要汇报,宦官就来告知她,“皇后想做什么都行,不用汇报。”

卫青、霍去病去世多年,她在宫中渐渐孤独无依,依然如此。

08

家里发达,外戚暴增,有个坏处:

上一代如履薄冰经营下的盛世,很容易被傻乎乎的富二代富三代糟蹋。

汉武帝一生经历过多次下蛊之事。

如今他老了,焦虑症大爆发,每天闭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脑洞大开,琢磨:“到底有没有人在下蛊害我?”

他给自己找了两个假想敌。

一个公孙敖家族。

一个公孙贺家族。

为此,宠臣江充每天都在为他宽心,妃子们也天天说好话。

可偏偏就是这时候出事。

那年,公孙贺成为宰相,儿子公孙敬声接任太仆一职。

公孙敬声这个人,傻里傻气,胆子特大。

不久便因大胆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两被投入大牢。

北军是皇城底下的预备队,经常是工资都发不出来。

汉武帝和宠臣江充每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发钱,一下子给挪用了,气到吐血。

“龟儿子,宰了他。”

公孙贺急得直跺脚,“咋办,咋办啊。”

有人给他出主意,“把通缉要犯朱安世抓住,将功抵罪。”

朱安世逃了好几年,一直都活得好好的。

被抓后,一腔怒火涌上心头。

他拿出狗仔队的职业素养,一口气从公主私通八卦到皇帝被下蛊。

这下,完了。

爆料彻底打击到了汉武帝,他再也扛不住。

宠臣们见他扛不住,越发欢快。

说你下蛊,立马赶工一批小木人向皇帝报告。

举报某人,立即诬陷让他下狱,理由是让皇帝宽心。

而这次,江充觉得是时候扳倒太子刘据。

老皇帝快死了,他得找条后路。

他先给汉武帝来了一次致命打击。

宫中巫蛊之术盛行,大家都通过举报对方来保命。

汉武帝知道后,心痛不已,下令处死数百人。

这一次居然没牵涉到卫子夫和太子刘据。

江充又来一计,“您(皇帝)以前身体多好啊,现在病成这样,肯定有人施咒,要挖尽小木人,杀尽诅咒者。”

汉武帝说,“这事就交给你吧。”

一时间,冤假错案,生灵涂炭。

火候,到了。

江充最后拿出杀手锏,“宫中也有巫蛊之气,也要治理吗?”

汉武帝惊讶不已,令江充彻查。

江充一路挖墙角挖到了卫子夫和太子住处。

当夜奏报,“太子家小木人特别多。”

彼时,刘据爆了一句粗口,“他奶奶个鸡大腿。”

亲自出马将江充杀了,然后策马扬鞭,进宫向卫子夫请罪。

卫青、霍去病是名将,她自己也不差。

说时迟那时快,她调用宫中兵马,打开武器库,集合长乐宫所有卫士。

标语挂出来:支持我儿子。

千钧一发之时,出岔子了。

近侍苏文冲进汉武帝宫中,先撒个小谎:“太子谋反啦。”

见汉武帝没反应,“我儿子不会这么做的。”

苏文冲出来,在殿外整理好服装,再演一次。

“太子真的在造反,杀人杀得眼睛通红。他要杀我,我赶紧逃回。唉。”

此时,以为太子真反的丞相刘屈氂派长史来报:“太子谋反啦。”

长史还说,丞相慌里慌张,把大印都弄丢了。

总策划江充去世,制片人苏文接上,客串刘屈氂画龙点睛,一场大戏落下帷幕。

刘据感叹道,看来只有真反才能保命。

儿子与老子开打,儿子卒。

生灵涂炭过后,汉武帝派使臣来未央宫。

收回皇后的印玺和绶带,即被废。

卫子夫赐悬梁自尽。

公孙敖家,被灭族。

09

后世给卫子夫的评价很多,其中一句是,色衰而爱迟。

不是到这最后的一刻,汉武帝也没想过要废了她。

宠爱没有了,她赢得他的尊敬与信任。

都说李夫人,钩弋夫人的宠爱很多,其实换做卫子夫,她可能连瞧都不会瞧上一眼。

与她当年整整十五年,从未消退过的宠爱比起来,与她临死之时汉武帝从未动过废后的念想比起来,她们的爱情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当年,卫子夫与儿子还没死,就有令狐茂冒死上奏,请求不要打战,赦免太子。

结果晚了一步,让汉武帝追悔莫及,只能在之后承认错误,哭着说,“错杀了。”

前半生受皇帝宠爱,后半生受天下爱戴。

死后帝王铭记于心。

这才是卫子夫最完整的生命版图。

还有什么比波澜壮阔的人生,活起来更爽,更带劲儿?

<喜欢请转发>

标签: 卫太子卫子夫刘彻皇后江充陈阿娇

更多文章

  • 如果刘据没有自杀,他有机会继承皇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卫太子,李陵,刘彻,匈奴,自杀,武帝

    汉朝有一个名将叫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有一次,汉武帝想叫李陵帮他小舅子押送粮草,让他小舅子去打匈奴,好让小舅子立功封侯。李陵说,陛下,臣手下都是精兵良将,臣愿领5千步兵,独挡一面。汉武帝虽然嘴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心里不免窝着一股火,于是在行军打仗的途中,处处给李陵使绊子。后来李陵在对匈奴作战中失利,被

  • 汉武帝在位后期,深受他宠爱的太子刘据,为何会因为误会蒙冤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刘彻,江充,丞相,刘贺,刘据,卫太子,汉武帝

    公元前91年,皇太子刘据逃到隶属京兆尹管辖下面的湖县,藏身在泉鸠里的一户农家,主人家家境贫寒,平时依靠织草鞋去卖,用换到的钱来奉养太子。后来刘据不忍心主人家如此辛苦,又听说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住在湖县,太子刘据便派人去找他,一不小心中途走漏了消息。八月,地方官兵得到消息开始围捕刘据。刘据做皇太子三十多

  • 卫青、霍去病不死,太子刘据不仅顺利即位,还有可能向汉武帝逼宫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卫青,霍去病,卫太子,刘彻,卫子夫

    刘据的结局与失去两位靠山有很大的关系。霍去病、卫青立下赫赫战功,号称汉武帝的“帝国双璧”。其实他们更是刘据的“双壁”,他们二人就像是两堵厚实的墙,成为了刘据的坚实后盾。原因很简单,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密切了。刘据剧照刘据的母亲卫子夫与霍去病的母卫少儿是亲姐妹,而卫青又是她们的亲弟弟,这种丝丝入扣,环环相

  • 汉武帝晚年后悔逼死太子刘据,为何没传位给刘据唯一后人刘询?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卫太子,刘询,刘彻,江充,汉昭帝

    汉武帝刘彻晚年爆发的巫蛊之祸,可谓是人生一大败笔,在位日久,年老糊涂的汉武帝因为听信谗言,是逼反了太子刘据,最终导致数万人死亡,太子刘据和卫皇后自杀,而太子刘据一脉,也仅剩下一个孙子刘病已存活。刘病已后来改名刘询,并且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等于皇位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戾太子刘据一脉,不过这其中很是波

  • 太子刘据死后, 汉武帝十分后悔, 他为何没立刘据之孙刘病已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赵金玲健康知识标签:卫太子,刘彻,刘病已,江充,刘弗陵

    巫蛊之祸中,当了31年太子的刘据被奸臣江充陷害,最后不得不自杀。汉武帝得知真相后对江充展开了有力的报复,江冲在刘据起兵时就已被杀,汉武帝后来又夷灭他三族。汉武帝建了“望子思归台”,经常去哪里悼念刘据,每次都哭得泪流满面。刘据的死给了汉武帝极大的打击,他开始反思自己为政几十年的错误,下了一道“罪己诏”

  • 虎毒不食子,巫蛊事件,汉武帝为什么杀掉自己的儿子,太子刘据?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刘彻,江充,丞相,刘据,卫太子,卫皇后,汉武帝,巫蛊事件,虎毒不食子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巫蛊之祸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使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

  • 如果太子刘据没有遇害,他继承皇位,西汉是否会走向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卫子夫,太子

    自从人们有了封建迷信的思想以来,就伴随着许多巫蛊之术的传说。许多人认为只要在人偶上将对方的生辰八字写上就会使得那个人得到应有的诅咒,这看起来是个无稽之谈。但古人却对这股神秘的力量非常相信,因此那时候巫蛊之术盛行。但在皇宫里像这种巫蛊之术是被禁止的,因此很多人要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害人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

  • 虎毒不食子,汉武帝为何非要逼死太子刘据?这背后满满的都是套路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卫子夫,卫青,扶苏,皇帝,汉武帝,刘据

    汉武帝历史上有三对著名的父子:秦始皇和扶苏、汉武帝和刘据、朱元璋和朱标,这三对父子是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和理解的。他们父子的政见不统一,或者说是儿子看不惯父亲的所作所为、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父亲因为传承的需要,一直想方设法地在呵护着儿子,但他们终究渐行渐远。扶苏被兄弟害死了,刘据被父亲逼死了,朱标因病

  • 汉武帝得知太子刘据含冤而死,为什么不立刘据的孙子作为补偿?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刘病已,扶苏

    汉武帝真的后悔逼杀了儿子吗?别光看他公之于众的行为,那是给众人看的,还要分析那些不为人关注的细节,那才是汉武帝内心的真实。这些细节表明:汉武帝一直没有原谅儿子,更不可能立刘病已为继承人。《资治通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征和二年,汉武帝因为健康状况不佳,他认为一定是遭到了奸人的巫蛊诅咒,于是诏

  • 对比刘据和刘彻的太子之路,真的忍不住想说一句,刘据你缺个好爹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太子,刘彻,刘启,刘恒

    汉武帝刘彻在位近半个世纪,他领导之下的汉朝军队多次打败匈奴,让西汉从此结束了被迫和亲的不光彩历史,也让匈奴人不敢轻易来犯大汉边境。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让汉民族建立了挺立千秋的伟大自信。今天本文将主要说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和刘据父子两人太子之路的那些事儿,从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