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比刘据和刘彻的太子之路,真的忍不住想说一句,刘据你缺个好爹

对比刘据和刘彻的太子之路,真的忍不住想说一句,刘据你缺个好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323 更新时间:2023/12/6 14:51:17

汉武帝刘彻在位近半个世纪,他领导之下的汉朝军队多次打败匈奴,让西汉从此结束了被迫和亲的不光彩历史,也让匈奴人不敢轻易来犯大汉边境。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让汉民族建立了挺立千秋的伟大自信。今天本文将主要说说一代雄主汉武帝刘彻和刘据父子两人太子之路的那些事儿,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汉武帝的某些看法。

刘彻的太子之路

大名鼎鼎的刘彻既不是他父亲汉景帝刘的嫡子,也不是父亲的长子。这在有着嫡长子继承传统的古代,刘彻要想当上太子是难上加难,非嫡非长的他需要跨越很多障碍和阻力。在最初的时候,刘彻仅仅是被父亲汉景帝册封为胶东王。在那个十分重视宗法的年代,这皇帝的宝座,好像跟他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事情最早还得从汉武帝的祖父汉文帝刘恒说起,刘恒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与自己娘家的亲戚那边搞好关系,最好是能够亲上加亲。于是,她要求汉文帝让儿子刘启娶了薄氏家族的一位女子。汉景帝刘启登基之后后,就应祖母薄太后的要求,将薄氏家族的这位女子册立为皇后。用我们现代人的话说,这就是一桩典型的包办婚姻,夫妻的感情基础可想而知,汉景帝也只能接受这段长辈指定的家族联姻。

俗话说“母以子贵”。薄皇后一直没能为汉景帝生下一位皇子,况且她又没能收汉景帝其他妃子所生的儿子来作为自己的养子,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子嗣的她没能逃过被废的命运。包办婚姻中的夫妻缺乏感情基础,薄皇后最终成为了家族联姻的牺牲品。与此同时,汉景帝刘彻很快就册立了自己的长子刘荣为太子。这时候的汉景帝还没有册立新的皇后,但所有人都能猜到未来的皇后人选可能是谁。

接下来,一位重要的人物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参与到汉景帝一朝的太子之位。刘嫖本想跟刘荣的母亲栗姬结成亲家,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但是出乎意料地被栗姬给拒绝了。于是,刘嫖只好找到刘彻的生母王美人结亲,让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王美人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于是乎,年幼的胶东王刘彻与自己的表姐陈阿娇订了亲。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成为西汉王朝未来的皇后,刘嫖使出浑身解数在弟弟汉景帝面前为女婿刘彻说尽了好话。由于陶公主刘嫖和刘彻生母王美人的积极运作和全力争取,再加上栗姬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最终导致太子刘荣被废,年仅7岁的刘彻成功上位。汉景帝因为自己身体不好,为了保证刘彻这个太子能顺利继位和掌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其清除障碍。

刘据的太子之路

刘据和父亲刘彻一样,也是时年7岁就被册立为太子。早年的刘据深得刘彻的喜爱,专门为他建造了太子宫博望苑,以供其交接宾客。要知道在西汉武帝时是不允许朝中大臣结交宾客的,对太子刘据却是破例。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刘彻刘据当年的父子关系是挺好的,和寻常百姓家的父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父慈子孝。

然而到了汉武帝执政的末期,由于卫青去世和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宠,卫家在朝中的地位岌岌可危,刘据和父亲刘彻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由于和父亲汉武帝刘彻的政见不同,刘据和刘彻的冲突日益公开化,二人之间的嫌隙被小人江充充分利用并制造了巫蛊之祸,最终演变成刘彻刘据父子骨肉相残,刘据兵败自杀。一代贤后卫子夫也因牵涉巫蛊之祸而被迫自杀,数以万计的人因此身亡。从帝王的角度看,刘彻无疑是成功的;但从为人父亲的角度来看,刘彻又是失败的。刘彻是一个好皇帝,但不是一个好人。

通过刘彻刘据父子俩的太子之路对比来看,刘据真的缺一个好爹。或许是因为他们俩的性格和经历差异太大,汉武帝性格暴虐强势好斗杀伐果断,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政治手腕老道;而太子刘据天性仁厚优柔寡断,政治经验严重缺乏,再加上小人江充从中挑拨离间,于是一场父子相残的悲剧便不可避免。刘彻和刘据关系恶化的另一层原因是,刘彻对外戚干政的担心和厌恶,汉武帝终其一生都在为结束外戚干政而不懈努力。

上述内容纯属梅枚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如果与您心目中的想法不一致,还请以您自己的看法为准。梅枚欢迎各位友友积极留言评论,以分享您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您喜欢本文,敬请点赞关注收藏和转发,您的支持和鼓励永远是梅枚坚持创作的不竭动力!本文由梅枚说历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卫太子刘彻刘启刘恒

更多文章

  • 刘彻晚年为何以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彻,卫太子,江充,卫子夫

    皇帝给自己抄家灭门的汉武帝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公元前91年,爆发巫蛊之变。最后导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逼无奈自杀、当了三十八年皇后的卫子夫自杀,公主被杀、涉及被杀的丞相朝臣数以万计。此事除了汉武帝个人晚年昏聩之外。还有就是朝廷势力集团之间博弈,太子集团和以江充、苏文为首的政治集团之间博弈。最后是两败

  • 汉武帝为什么会“杀”戾太子刘据,是授意为之还是顺势而为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卫太子,刘彻,霍光,卫青

    公元前91年,刘据长安兵败之后,母亲卫子夫皇后在长安也自缢而死,其妻史良娣、长子刘进、子妇王翁须、女儿(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刘据也在泉鸠自经而死,跟随一起的两位皇孙,也一起殒命。在太子之位坐了三十多年的刘据,就因为巫蛊之祸而被斩杀殆尽,只留下一个襁褓里的皇孙刘询,也是后来的汉宣帝。戾太子刘据起兵有

  • 刘询继位后,为何给爷爷刘据的谥号为戾太子?追封刘据为帝合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刘询,卫太子,汉昭帝,霍光,刘弗陵

    公元前74年,霍光将身在民间的刘病已弄到宫中,立为皇帝。这便是大汉王朝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到了公元前73年,刘询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刘据还没有谥号,因此就找大家商量了一番,结果给爷爷刘据的谥号为“戾太子”。戾,很显然是个恶谥,都不用去翻字典,我们就能明白,户下之犬,能有什么好寓意呢?按照谥法的解释,戾

  • 晚年汉武帝是真糊涂,还是有其他原因,竟杀太子刘据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卫太子,刘彻,江充,太子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大汉帝国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内乱——巫蛊之祸。汉武帝到了晚年,由于身体老化,常多疾病,因此总疑神疑鬼,以为有人在行巫蛊之术,诅咒自己早死。因此,汉武帝屡兴大狱,处死了无数功臣宿将。汉武帝老年昏聩,使得无数小人趁虚而入,其中尤以江湖术士——江充祸害最大。他罗织证据,到处构

  •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建宫思念刘据,为何又要杀刘据唯一后人刘病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卫太子,刘彻,刘病已,江充,丙吉,阳石公主

    公元前90年,汉武帝幡然醒悟,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是被逼起兵,本无反意,于是在长安特意修建一座思子宫,又在刘据自杀之地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以表达对儿子刘据的思念。公元前87年,汉武帝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犯人抄录清楚,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其中就包括刘据之孙和唯一血脉刘病已,时年

  • 霍光作为刘据的表亲,巫蛊之祸中,为何没有帮刘据?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霍光,卫太子,刘彻,江充,卫青,刘据,巫蛊之祸

    卫青家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私通”家族——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候家”。你说你在候家做事就做事吧,你想人家的女人干吗?不,偏不!这小子一激动,把平阳公主家的家僮卫媪给睡了,卫媪有孕而诞下了“私生子”——卫青,而之前卫媪已有小女卫子夫。所以,卫子夫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姐弟俩。那你说这事是郑季主

  • 汉宣帝继位后,追谥自己的爷爷刘据“戾太子”,是表达不满吗?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卫太子,汉宣帝,刘病已,霍光,刘彻

    汉武帝征和二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刘屈氂、李广利、江充等人陷害。起兵自保,兵败后,不愿被捕,自杀而死,史称“卫太子”。不久后,刘据的冤案被平反,汉武帝思念儿子,兴建思子宫。同时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参与陷害刘据的人都被灭族,对刘据刀剑相向的人也全部处死。公元前74年,刘据的孙子刘

  • 逼死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汉武帝后悔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刘彻,刘据,卫子夫,卫太子,卫皇后,汉武帝

    从汉武帝的所作所为来看,应该对太子刘据的死感到后悔,对皇后卫子夫,则没有什么感情。帝王未必没有感情。但帝王的感情,从来是不可靠的,也是不重要的。汉武帝刘彻,第一位皇后是馆陶公主的女儿陈皇后,也就是“金屋藏娇”的女主。这个香艳的故事,并没有给女主带来太多的好运,她很快就失宠、退居长门宫了。而对于刘彻来

  • 刘据自杀后武帝非常后悔,他为什么不立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卫太子,刘病已,皇帝,刘彻,江充,刘弗陵,刘据,武帝,刘病

    饶是汉武帝也没能躲过老而昏这个定律,一场巫蛊之祸让太子和皇后双双丧命,一同遭到波及的还有上万的官兵。汉武帝在晚年的时候犯了跟很多皇帝一样的错误,就是开始变得非常的谨慎和多疑,总觉得会有人害自己。于是就有小人抓住了这一点,在汉武帝生病的时候告诉汉武帝,这是巫蛊导致,也就是说暗地里有人要谋杀汉武帝。晚年

  • 汉宣帝刘询为何给自己祖父刘据上谥号为“戾”?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刘询,霍光,刘彻,武帝,刘据,卫太子,汉宣帝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宣帝刘询祖父,母为皇后卫子夫,巫蛊之祸爆发后被陷害,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最后自杀,清醒过来的武帝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又修建“思子宫”,于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刘询即位后,谥刘据曰“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据《逸周书 谥法解》:不悔前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