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屋”变“冷宫”,陈阿娇“粘”不住皇帝,为何这位皇后能?

“金屋”变“冷宫”,陈阿娇“粘”不住皇帝,为何这位皇后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观探历史 访问量:3036 更新时间:2024/1/29 0:59:23

众所周知,“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源于西汉时期的汉武帝,而他要藏的这个“娇”便是陈阿娇。陈阿娇出身显赫,母亲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刘嫖,而陈阿娇又深受景帝之母窦太后的宠爱。靠着这层绝对优势的裙带关系,原本非嫡非长、身份普通的刘彘得以抟扶摇直上,登基称帝,是为汉武帝。为了答谢陈阿娇一家的大恩大德,汉武帝即位之初便立陈阿娇为皇后。

不过随着汉武帝地位的日渐巩固和后宫妃子数量的激增,陈阿娇色衰爱弛,并且由于未有生育,终在汉武帝二十七岁之时,卷入了“巫蛊”一案,被幽禁于长门宫内。原本汉武帝承诺的“金屋”却蜕变成了“冷宫”,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陈阿娇的悲惨经历虽然让人心生怜悯,但也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作为封建社会名义上的后宫之主的皇后,纵然母仪天下、尊贵无比,且为皇帝的正室妻子,但维系他们夫妻之间的情感纽带早已脆弱不堪,更多的是等级和权力地位的考量。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皇后在权力和地位上与皇帝有着天壤之别,皇后的册立废黜基本全由皇帝说了算。由于皇帝后宫妃嫔数量众多,争宠激烈,皇后难免如陈阿娇一样因色衰爱弛被后来者竞争下岗,惨遭嫌弃,因此如何维系皇帝对自己的深切情感,是皇后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本着“殊途同归”的原则,先借自然界一物理现象来做前期分析,以寻求相关示。

一滴水从10000米高空坠落,能不能砸死人?这是多年前的一则笑话,目的无非是嘲笑“学富五车”的博士“走火入魔”,失去了对基本生活常识的判断。实际除去现实中的淋雨经验,借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知识便可分析得真理: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还将受到空气的阻力作用。

由于空气的阻力跟雨滴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重力和阻力平衡,速度保持恒定不变,这便是所谓的雨滴收尾速度,也正是因为雨滴在空气的阻力作用下必然会达到恒定不变的收尾速度,所以雨滴最终“温柔”的淋在人的身上而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当然雨滴下落过程不仅仅是形成收尾速度这般简单,其外表形状实际更富巧妙之处:头部圆润,尾部尖长,这种大自然造就的独特外形使得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到的粘压阻力非常小,也即基本未有感受到来自空气的碰撞压力。如此使得空气流体在绕过水滴时,基本都是流场品质较好的贴体绕流,不会如圆柱绕流一样在尾部形成不均匀性非常明显的卡门涡街。

那雨滴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来源何处呢?这便是雨滴与空气相互接触过程中的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空气与雨滴的接触面积,另一个是空气的粘性系数。空气“贴体包裹”雨滴越充分,则接触面积越大。接触面积越大,粘性系数越大,摩擦阻力自然也就越大,就越容易达到较小的收尾速度,从而使得雨滴能够“温柔”地到达地面。正是由于雨滴具有外形良好的流体动力特性,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航行器的外形设计中。

对比皇帝和皇后,他们的关系跟雨滴和空气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皇帝想要广纳妃嫔、决定帝国大事、到达他们自由的“地面”是皇后根本无法阻止之事,如上文提到的汉武帝,他想广纳妃嫔、幽禁别人根本就是皇后陈阿娇无法阻止的事。核心原因便是皇帝手握帝国至高无上权力,对于这一绝对的“重力”作用,皇后只能望之兴叹了。但对于皇后而言,必然还有其人生目标——皇帝恩宠不衰,皇后之位稳固,能影响皇帝的行动抉择。纵然无法完全“贴体包裹”皇帝,使得皇帝唯一从属于自己,但至少能包裹住他那颗不羁的心灵。

由前述雨滴下落机理分析可知:雨滴被空气“贴体包裹”的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雨滴的形状,另一个是空气的粘性系数。雨滴形状主要取决于雨滴本身,也即皇帝本人,这显然是皇后难以左右的,那皇后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便是粘性系数,也即“粘”住皇帝之心,让皇帝这颗“雨滴”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绵长依恋。

纵观陈阿娇的经历可知:早先时候她还有足以让汉武帝对其依恋有加的杀手锏,即年轻貌美、窦太皇太后的宠爱、娘家的势力。这三个杀手锏中,可以说年轻貌美是最靠不住的,而后两个杀手锏汉武帝又想倚重又想挣脱。一方面汉武帝出身普通,若没有陈阿娇娘家的精心运营及力保,汉武帝能不能登基称帝都未为可知。即使成功登基,在面对窦太皇太后这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根基尚浅的汉武帝必然也是朝不保夕,如履薄冰。而陈阿娇的天然优势成功“粘”住了此时的汉武帝。

不过让陈阿娇意想不到的是,汉武帝骨子里很是痛恨外戚干政,因此陈阿娇的这些天然优势又是其急欲挣脱的枷锁。等到窦太皇太后一驾崩,汉武帝皇位巩固之后,陈阿娇的这些“粘”人优势已不复存在,她的粘性系数已趋于零,故最终得悲惨结局便不足为怪了。

实际纵观历史可知,像陈阿娇一样惨被冷落、甚至丢掉性命的皇后不在少数,如明朝嘉靖皇帝的陈皇后,就堪称很悲惨的一位。纵然嘉靖皇帝念子心切,而此时陈皇后恰到好处身怀六甲、即将临盆,貌似握有“粘住”嘉靖皇帝的杀手锏,但她在迷恋修道成仙的嘉靖皇帝眼里,也不过只是一件衣物,因此嘉靖七年九月,陈皇后因不满嘉靖当着她的面循视“别的女人”的手,为嘉靖怨恨并勃然大怒,陈皇后因此胎儿坠落并丢了性命。恼羞成怒的嘉靖还不解恨,还在其死之后冠以恶谥“悼灵”。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陈阿娇“粘”不住皇帝,但这位皇后却能,而且她“贴体包裹”皇帝丈夫的方法像极了雨滴下落中空气对雨滴的阻力。

这位“成功女士”便是初唐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虽然她和陈阿娇一样出身名门,但却有着陈阿娇不曾有的贤良淑德、聪明睿智,不仅生活吃穿求俭,而且很懂得知足、不越礼法。太宗常常想与之谈论政事,她便答道:“母鸡报晓,国家将亡”。太宗想重用其哥哥长孙无忌,她便劝诫太宗道:“妾已托身皇宫,尊贵到了极点,实不愿自己的兄弟子侄遍列朝野,不然,汉代的吕、霍两家,可做深刻教训”。

长孙皇后如此深明大义、明理知事,而且克勤克俭、懂得知足,这对执掌历经隋末乱世、百废待兴的大唐帝国的太宗而言,则是他最想要的礼物,太宗怎能不动容?动容之后必然会被其“粘”在心上。因此,长孙皇后越是要求太宗不要跟她谈论政事,太宗就越是要跟她谈论,她越是要求太宗不要对她哥哥长孙无忌委以重任,太宗就越觉得长孙无忌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不过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长孙皇后的聪明睿智,虽然长孙皇后明确表示妇道人家不参与政事,但在匡正太宗为政失误,保护忠正得力大臣方面则毫不犹豫进言劝诫,并且采用了极其睿智的方式。魏征屡屡冒犯太宗,常常让太宗下不了台,太宗一次下朝后气呼呼地对长孙皇后说道:“这个种田的庄稼汉,我一定要杀了他。”长孙皇后忙问其故,太宗说出了魏征,只见长孙皇后默不吭声退了出去,然后盛装朝服出现在了太宗的眼前。

在太宗惊讶的目光中,长孙皇后说道:“我听说只有贤明的君主身边才会有敢于直言的臣子,现在陛下您有魏征这样的好大臣,正说明陛下是贤君,我当然要恭贺陛下了”。这一席别具智慧的劝慰之语,恰似一瓢清凉的水,在悄无声息间便浇灭了太宗心头的怒火,也为李世民的善于纳谏和魏征的敢于进言博得了千古名声。

很显然,长孙皇后靠着自己良好的德行、高超的智商不仅赢得了朝野的一片赞誉,更是成就了无与伦比的粘性系数,牢牢拴住了太宗那颗原本可以放荡不羁的心灵,因此,长孙皇后在世时,太宗的施政方针之背后,几乎都少不了长孙皇后的影子。贞观八年,长孙皇后染疾,情势危急,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而感念夫妻情深的太宗在其去世后,再未立皇后,因为长孙皇后就是他心中那个不可替代的唯一皇后。同时,也正是有了长孙皇后摩擦作用,太宗的各项政令落地都很“温柔”,政治环境良好,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君臣和谐,上下一心,文治武功,春风和睦,亲切包容。大唐初期迎来了它令后世魂萦梦绕的理想境界“贞观之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会废了陈阿娇,改立歌女出身的卫子夫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小乖的欧尼标签:陈阿娇,卫子夫,刘彻,陈皇后,皇后,卫青

    哈喽,大家好,小编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你们又做了些什么呢?辛苦了一天,也是时候休息一下,看看小编今天会给你们分享什么呢?古代帝王者,所谓集权、变法、改革,其实都是拉一派打一派,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都会起用一批政治成份过硬的心腹来帮他完成。这一批政治成份过硬的人群,无非两拔人,

  • 陈阿娇跟汉武帝青梅竹马,一度还专宠后宫,为何最后被幽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陈阿娇,刘彻,栗姬,景帝,王娡,汉武帝

    文/格瓦拉同志作为汉武帝的首任皇后,陈阿娇出身非常尊贵,从父系来看,她是西汉开国元勋陈婴的曾孙女,堂邑侯陈午的女儿;从母系来看,她是汉文帝长女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窦太后的亲外孙女,汉景帝的亲外甥女,汉武帝的亲表姐。陈午只是一个小侯爵,并没有多大的能量,但刘嫖则完全不同。作为窦太后的爱女,刘嫖深受母亲

  • 为何武则天敢杀了王皇后,卫子夫却不敢动陈阿娇?理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武则天,卫子夫,陈阿娇,王皇后,李治

    俗话说:“自古无情帝王家”,古代封建社会,皇宫中充满了为了利益、权力而开展的残酷无情的争斗,其中包括了夺嫡之争,以清朝的九子夺嫡和唐初的玄武门事变为典型,皇子们为了皇位,不惜手足相残,也印证了曹植的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除了夺嫡之争,古代皇宫中后宫嫔妃之间的争斗,同样也是步步惊心,也有

  • 陈阿娇本来是一国皇后,为何却以惨淡结局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陈阿娇,刘彻,皇后,卫子夫,栗姬

    文|荣荣编辑:钟毓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了无数的人,用他们的故事填充着整个历史,这些人或许是帝王君主,或许是能臣武将,或许是才子佳人,或许是普通百姓。无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留在历史长河当中,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肯定有过人之处,过人之举,特殊的经历,特殊的身份。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主人公,或

  • 从豪门贵女到冷宫弃妇,陈阿娇悲剧的一生仅仅因为没有生育吗?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陈阿娇,馆陶公主,刘彻,栗姬,王美人,刘启

    她是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的原配皇后,真真正正的豪门贵女。提起陈阿娇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金屋藏娇的主人公就是她!陈阿娇的外祖父汉文帝刘恒,外祖母是大名鼎鼎的窦太后,母亲是最受宠的馆陶公主,父亲则是世袭的堂邑侯陈午,这样的出身无论放到那时候还是现在都是无法比拟的,自她与刘彻成婚后,两人青梅竹马、两小无

  • 金屋无人见泪痕-陈阿娇成全了汉武帝的全部,他却负了她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陈阿娇,刘彻,卫子夫,栗姬,陈皇后

    “金屋藏娇”是一个成语,旧时常用之比喻纳妾。而今人提起这个成语,则多指家中有一位娇态可掬、美丽动人的妻子,而且其中颇多玩笑成分:将娇妻藏之深闺,不肯轻易让其见人,甚至对于亲朋故旧也要躲掩。“娇”也通常被按字面释义,理解成“美丽可爱”、“娇羞”、“娇艳”。其实,“金屋藏娇”的本义却并非如此,“娇”字是

  • 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杀死王皇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为什么不敢杀她

    历史解密编辑:四味影娱标签:武则天,陈阿娇,王皇后,卫子夫,李治,刘彻

    这两场婚姻的本质不一样,对两位废皇后,不存在“敢不敢杀”的问题,而是“有无必要杀”的问题。事实上,杀掉王皇后是一件相当费功夫的事,但要想要杀掉陈阿娇,简直易如反掌。婚变的主角不是女人,而是背后的那个男人题干将两场婚变定义为女人们之间的争斗,这实在是个大误会,真正的“幕后黑手”其实是皇帝。杀不杀陈阿娇

  • 陈阿娇:金屋藏娇的女主,为啥会落得个长门宫幽禁终老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陈阿娇,长门,栗姬,王娡,刘彻

    刘彘,刘彻刚出生时的名字,做了太子以后才被汉景帝改名为刘彻。从胶东王到太子,离不开母亲王娡和舅舅田蚡,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还有刘彻岳母长公主刘嫖。刘嫖作为窦太后的女儿,景帝刘启的妹妹,一直混得顺风顺水。当她发现汉景帝十分喜欢栗姬,而栗姬之子刘荣又被立为太子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缘起:栗姬的固执

  • 陈阿娇花9000万求子无所获,武帝与歌女连生3女,阿娇使计害歌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阿娇,武帝,阿娇,刘彻,王娡,栗姬

    汉武帝表姐兼皇后陈阿娇,花9000万求子,一无所获。另一边,汉武帝与歌女连生3位公主。情急之下,陈阿娇求助巫女楚服:“怎么样才能除掉陛下身边的宠妃?”陈阿娇的母亲是馆陶长公主刘嫖,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姑姑。陈阿娇的皇后之路,成也母亲,败也母亲。刘彻是前任皇帝汉景帝的第十子,刘彻的母亲王娡也并非皇后,

  •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阿娇,刘彻,卫子夫,刘弗陵,卫太子

    我无法揣摩汉武大帝的心上人究竟是哪一个,也许后代的史官都会说:“汉武帝花心没有真爱”,的确如此!作为汉武帝“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小伙伴陈阿娇得到了“用金子给她造一间房子,让她住在里头”即“金屋藏娇”的承诺,那么,陈阿娇是汉武帝一生的真爱吗?谁又是汉武大帝的“最爱”昵?结果将会使你唏嘘不已……“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