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杀死王皇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为什么不敢杀她

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杀死王皇后,陈阿娇被废卫子夫为什么不敢杀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四味影娱 访问量:4394 更新时间:2023/12/22 8:30:31

>这两场婚姻的本质不一样,对两位废皇后,不存在“敢不敢杀”的问题,而是“有无必要杀”的问题。事实上,杀掉王皇后是一件相当费功夫的事,但要想要杀掉陈阿娇,简直易如反掌。

婚变的主角不是女人,而是背后的那个男人

题干将两场婚变定义为女人们之间的争斗,这实在是个大误会,真正的“幕后黑手”其实是皇帝。杀不杀陈阿娇,卫子夫左右不了,同样,武则天也没有能力决定王皇后的命运。

卫子夫在入宫前只是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女,他们全家都是奴隶,其生存状态用卫青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介人奴,少挨打骂就很满足了。”

正是这个生长的环境,卫子夫养成了低调谦逊的美德,后来面对汉武帝的移情别恋,她也从来不敢有半点怨言,尽心尽责地替他管理好后宫。

以卫子夫的德行,她不光不会产生杀掉陈阿娇的心思,相反,她应该对这个情敌抱有同情和歉疚之心。

因此决定陈阿娇生死的绝非卫子夫,而是汉武帝,题干应该这么问:陈阿娇被废后,汉武帝为何不敢杀了她?

以武则天的狠辣,产生除掉王皇后的心思一点不意外。但请别忘了,武则天手上的权力全都来自于唐高宗李治的授予,如果没有李治的默许,借武则天一百个胆,她也不敢动王皇后一根手指头。

唐高宗总是表现出一副耙耳朵的模样,其实是个典型的扮猪吃老虎,他与武则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以此维护皇帝的假仁慈形象。

如果您仔细研究两唐书就会发现,武则天其实对李治怕得要死,只是她总有办法掐住李治的软肋,让他离不开自己。

所以,题干应该这么问:王皇后被废后,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了她?

两场婚变目的不一,一个为爱情,一个为权力

对汉武帝来说,这场婚变仅仅是为了“爱情”,这么点小事,实在不值得动刀动枪。

汉武帝喜欢女人,有感性的一面,但相对于他的理性,生理上的冲动就是生活的调味剂。这个结论,我们从卫子夫的经历就不难得出。

汉武帝第一次招幸卫子夫发生在建元二年(前139年),此后十年,卫子夫接连为汉武帝生下三个女儿。

元光五年(前130年),陈阿娇巫蛊事发,株连300余人被杀,她也因此被废,从此幽居长门宫。

元朔元年(前128年),卫子夫再次怀孕,为汉武帝生下皇长子刘据。直到此时,卫子夫才被立为皇后。

汉武帝宠幸卫子夫十年,却没有因此废立皇后,甚至皇后之位空缺了两年,他也没有册封卫子夫,直到卫子夫生了皇长子。

这个事实很清晰地表明了汉武帝的态度:宠幸归宠幸,皇后之位不能随便授予。宠幸是爱情,后位是法统,不能感情用事。

卫子夫能被立为皇后,有爱情的成分,更有她率先生了皇子的原因。而汉武帝的理性,注定他不可能为了爱情杀了陈阿娇。或者说,是陈阿娇的自作孽,逼迫汉武帝废掉了她。

与汉武帝婚变“就事论事”不同,唐高宗的婚变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王皇后被废事件,让朝中好几位宰相及其家族都栽倒了。

首先,王皇后的母族王氏、舅族柳氏全都被流放,舅舅柳奭被杀。其次,因为反对废立皇后,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先后被诬陷杀害,家族遭流放;来济、于志宁被罢免宰相之职。

要知道,长孙无忌那可是唐高宗的亲舅舅呐,他与褚遂良等人都是李世民临终前为李治精心安排的辅政大臣。

为了所谓的“爱情”,宰相们被一扫而空,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李治有这么不理智吗?

当然不会,高宗李治绝对是个狠角色,“爱情”只是他的幌子,干掉这些辅政大臣,实现皇权独揽才是他的目的。

也就是说,“废立皇后”其实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或者说“爱情”只是道具,李治就是要借着这个事件,干掉那些妨碍皇权的政治势力。

因此,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两位当事人,汉武帝和唐高宗都会嘲笑咱们这些后人眼拙,傻得可爱。

两位废皇后的出身,决定了她们必然的结局

汉武帝废陈阿娇的目的很单纯,没必要做得太决绝,一则陈阿娇母女毕竟是自己登上皇位的恩人,二则她们以及陈氏家族不足以威胁到皇权。

西汉时期中国还没有产生政治影响力的豪门家族,皇权相对独立。加上汉武帝本人就是个权谋高手,当他登上皇位之后,那个曾经将他捧上皇位的长公主就失去了影响力。

陈阿娇的曾祖陈婴,原本是东海郡东阳县的令史,一个低级别的小官吏。陈婴走上反秦的道路不是自愿的,而是被逼上梁山,后来在楚汉争中投靠了刘邦,因此获封堂邑侯。

倘若不是因为陈午娶了长公主刘嫖,陈家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士族阶级,即便有刘嫖的加持,这个家族的存在感也一直很低。

事实上,汉武帝废了陈阿娇后,刘嫖吓得赶紧找汉武帝领罪。汉武帝表现得很大度,解释了不得不废掉陈阿娇的原因,并向姑母保证,这件事既不会影响陈家的地位,也不会影响陈阿娇未来的生计。

因此,陈阿娇的出身,决定了她对皇权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她与汉武帝的矛盾也不会外溢,用和缓的方式处理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王皇后则不一样,她出身于关陇门阀集团之一的太原王氏家族,她的族祖母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姑奶奶同安公主。

其母出身于河东柳氏,同样也是关陇豪门集团之一。支持王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韩瑗、于志宁,都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因此,王皇后其实是关陇集团的利益代言人。

皇族李氏虽然也是关陇集团成员,但坐上皇位之后,必然会因为权利分配问题与关陇集团产生矛盾。对李治来说,父亲给他安排的辅政班子,是他早晚要搬掉的一座大山,否则他就是个跛脚皇帝。

王皇后既然是关陇集团的利益代言人,她就必须要被除掉,这才是她悲剧结局的根源。

那么,武则天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巧得很,武则天出身于庶族阶级,是关陇集团的“天敌”,也是上天赐给李治的政治同盟。

武则天这辈子其实就做了一件事——打击关陇豪族势力,实现皇权独裁。

她的这个立场与李治不谋而合,这才是二人婚姻的本质,爱情是表,利益结合才是本。

因此,王皇后被废不是事件的结束,李治要借这件事持续打击关陇集团,这才有了后来的柳奭被杀,王家人和柳家人被流放,以及王皇后被杀、长孙无忌等人被诬陷致死的结局。

原来,李治和王皇后早就是同床异梦,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治看着枕边人,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干掉她!

更多文章

  • 陈阿娇:金屋藏娇的女主,为啥会落得个长门宫幽禁终老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陈阿娇,长门,栗姬,王娡,刘彻

    刘彘,刘彻刚出生时的名字,做了太子以后才被汉景帝改名为刘彻。从胶东王到太子,离不开母亲王娡和舅舅田蚡,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还有刘彻岳母长公主刘嫖。刘嫖作为窦太后的女儿,景帝刘启的妹妹,一直混得顺风顺水。当她发现汉景帝十分喜欢栗姬,而栗姬之子刘荣又被立为太子时,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缘起:栗姬的固执

  • 陈阿娇花9000万求子无所获,武帝与歌女连生3女,阿娇使计害歌女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阿娇,武帝,阿娇,刘彻,王娡,栗姬

    汉武帝表姐兼皇后陈阿娇,花9000万求子,一无所获。另一边,汉武帝与歌女连生3位公主。情急之下,陈阿娇求助巫女楚服:“怎么样才能除掉陛下身边的宠妃?”陈阿娇的母亲是馆陶长公主刘嫖,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姑姑。陈阿娇的皇后之路,成也母亲,败也母亲。刘彻是前任皇帝汉景帝的第十子,刘彻的母亲王娡也并非皇后,

  • 汉武帝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是“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吗?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阿娇,刘彻,卫子夫,刘弗陵,卫太子

    我无法揣摩汉武大帝的心上人究竟是哪一个,也许后代的史官都会说:“汉武帝花心没有真爱”,的确如此!作为汉武帝“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小伙伴陈阿娇得到了“用金子给她造一间房子,让她住在里头”即“金屋藏娇”的承诺,那么,陈阿娇是汉武帝一生的真爱吗?谁又是汉武大帝的“最爱”昵?结果将会使你唏嘘不已……“金屋

  • 孝武陈皇后,陈阿娇~生平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惠子爆笑歪歌标签:刘彻,陈阿娇,长公主,生平大事,孝武陈皇后

    陈阿娇,孝武陈皇后,名不详,汉武帝刘彻的首任皇后。陈皇后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馆陶公主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 立为皇后。前130年,因罪废黜,退居长门宫。其后于元鼎至元封三年间(前116年~前107年)去世。陈皇后因其起伏一生,为后世留下了“金屋

  • 汉武帝金屋藏娇陈阿娇后来呢?有幸福快乐吗?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陈阿娇,刘彻,卫子夫,平阳公主,阿娇,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有个女儿阿娇,长相貌美,活泼可爱。刘彻小的时候到姑姑家玩,馆陶长公主指了身边的女子逗刘彻:“要不要?”刘彻都说不要,指到女儿:“阿娇好否?”刘彻马上应好,还说:“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也。”馆陶长公主便高兴地将女儿阿娇许配给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看似完美,然而阿娇后来

  • 武则天敢残杀王皇后,而卫子夫却不敢残杀陈阿娇,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武则天,卫子夫,陈阿娇,王皇后,李治

    中国古代历史之中,不仅外面的朝廷斗争残酷,后宫之中的政治斗争更是见不得光,像许多皇后再没有了皇帝的宠爱之后命运都是十分凄凉。最凄凉的就是被武则天残害的王皇后,她是被武则天做成了吕后对待薄鸡那样的,根据唐朝历史之中记载,武则天登上大位之后就开始个人私仇恩怨的报复,她将王皇后抓住之后,先是使用棍刑处罚。

  • 同样是废后,为何卫子夫自尽身亡,而陈阿娇却受到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刘彻,卫子夫,陈阿娇,卫太子,馆陶公主,孝武陈皇后

    历代王朝对巫蛊之术都是非常忌讳的,汉武帝时期,先后两代皇后都受巫蛊之术的连累,陈阿娇被废黜,卫子夫则自尽身亡。前者是真的做了巫蛊之术,却依然受到了优待;后者是被诬陷的,却被迫自尽,这究竟是为何呢?汉武帝刘彻在小的时候不受父皇重视,之所以能够被立为太子,全靠陈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的助力。馆陶公主在初见

  • 太监闯进皇后寝宫,陈阿娇怒斥放肆,太监冷笑道:奴才是奉命行事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皇后,刘彻,栗姬,太监,陈阿娇,长公主,卫子夫

    公元前130年,一群太监闯进皇后寝宫,惊扰了正在榻上休息的陈阿娇。她厉声呵斥:“狗奴才,居然敢如此放肆!”为首的太监冷笑一声:“皇后,奴才也是奉命行事!随即,那太监便拿出手中的圣旨,朝陈阿娇扬了扬,挑衅地说道:“皇后娘娘,您起来接旨吧”。见陈阿娇不为所动,那太监也不恼,冷着脸打开圣旨开始宣读:“皇后

  • 传·司马相如传下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文王,公卿,天子,盖闻,汉朝,大人赋,弦乐器,司马相如,民族乐器

    传·司马相如传下原文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遣相如责唐蒙等,因谕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集安中国,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

  • 司马相如也是渣男,《凤求凰》就是有力的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紫娟爱音乐标签:汉朝,凤求凰,卓文君,白头吟,怨郎诗,古典乐,齐特琴,司马相如

    大家好,我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头条@念初心化蝶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可真是情真意切,千古求爱之绝唱,直接赢得才女卓文君芳心,不顾一切同司马相如私奔!爱情的力量真是伟大!一代才女,并不嫌弃此时还是穷小子的司马相如。生活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小两口把酒肆开在了老丈人家门口!这波操作真是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