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时期,孙坚作为长沙太守,为什么要杀南阳太守张咨呢?

汉末时期,孙坚作为长沙太守,为什么要杀南阳太守张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黛眉浅浅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4/1/19 3:49:07

孙坚之所以杀死南阳太守张咨,目的是为了筹措粮草,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立威”扬名立万,通过杀掉张咨,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废掉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自封为太师、太尉,掌握了朝廷的军权,随后又封自己为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不久董卓又毒杀了废帝刘辩和何皇后。董卓不仅在朝中横行跋扈,恣意妄为,而且纵容士兵在京城肆意抢掠,以致民怨沸腾。在这种情况下,天下诸多州郡,纷纷兴兵讨伐董卓,并组成了关东军,以袁绍为盟主开始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时任长沙太守的的孙坚也参与了对董卓的讨伐,而且可以说在所有的讨伐董卓的各路大军中,孙坚是功劳最大、讨伐董卓最坚决的一支力量。他之所以杀掉张咨,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也顺利得到后勤补给。

孙坚率领自己的讨董大军一路行到南阳时,作为南阳太守的张咨对孙坚的到来,没有任何的反应,按说,孙坚作为勤王的军队,张咨作为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应该积极主动的迎接孙坚,并给予一定的支持才对。但因为孙坚出生低微,是靠军功起家的,所以在当时的朝廷中知名度不高,所以张咨对他并没有当一回事。

由于孙坚是远道而来,一路上需要不断的补充粮草,孙坚就给南阳太守张咨下了一道公文,请求张咨帮助供应粮草。孙坚此举也有些不太合理,你虽说是去讨董,但毕竟你也不是人家张咨的上司,既然找人家要粮草,最起码应该去拜见一下吧。张咨在接到孙坚的公文后,也有点不知道如何处理,给吧,孙坚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张嘴就要粮草;不给吧,孙坚毕竟是去讨伐董卓的。

张咨就找来自己的属下商量对策,其属下纲纪就说:“坚邻郡二千石,不应调发”,意思说你孙坚凭什么要我调发军粮给你呢,张咨听后觉得有理,孙坚一不是自己的上司,二是自己又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于是张咨就拒绝了孙坚要求补充粮草的请求。

遭到拒绝的孙坚非常愤怒,认为自己摔领几万大军前去讨伐国贼董卓,你张咨竟然不愿意提供粮草,在孙坚心中已经起了杀掉张咨的念头,他计划采取“鸿门宴”的办法除掉张咨,杀鸡给猴看,给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看看,不然自己后边还不一定会遇到什么刁难呢!

于是,孙坚前去拜访了张咨,并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张咨为了回礼,在第二天也准备了礼物前去回拜孙坚,这正是孙坚所要的效果。孙坚摆下酒席招待张咨,在酒席刚刚进行不久,孙坚的主薄进来求见孙坚,禀报说:“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薄推问意故。”这是孙坚早就安排好的,意思是指责南阳郡的主薄,不配合讨伐董卓的大军,请孙坚拿南阳郡主薄责问缘由。

张咨一听觉得事情不太对头,就想离开,毕竟这不是自己的地盘,不安全啊!可是张咨发现四周早已布满了孙坚的士兵,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和孙坚饮酒、虚与委蛇的应付着。这时候,孙坚的主薄再次前来求见,这一次他就是直接指责张咨了,主薄说:“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按军法从事。”这一次就上纲上线了,说张咨已经影响到讨伐董卓的大事了。

张咨听了孙坚主薄的话,知道大事不好,赶紧向孙坚解释,请求孙坚不要杀他。这时候,孙坚装出无可奈何的对张咨说:“坚别无他法,公事公办而已。”随即命人将张咨斩杀。

孙坚在除掉张咨后,率部来到鲁阳,见到了逃亡在此地的后将军袁术。袁家“四世三公”,在当时是显贵的出生,影响力也非常的大,而孙坚是无法和其相提并论的,孙坚决定投靠袁术,借助袁术的影响力,壮大讨伐董卓的力量。袁术表奏朝廷孙坚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而袁术自己则代替张咨成为了南阳太守。

从孙坚杀掉张咨来看,孙坚不仅仅为人勇猛异常,而且颇有心计,也是个玩政治的高手。以孙坚的兵力,可以轻易而举的攻下南阳,但他并没有采取武力的办法,而是通过计谋,以一个简单的酒局,由手下人控诉张咨的罪行,顺理成章的除掉了张咨,并将过错全部算在了张咨的身上。在孙坚除掉张咨后,南阳郡的官员无不震动,《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记载:“南阳郡中震栗,无求不获”,就是说孙坚的部队在南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张咨又是何苦呢?

标签: 孙坚张咨太守董卓袁术南阳

更多文章

  • 三国志战略版平民三神将,法正张角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梦梦bike标签:张角,孙坚,法正,神将,太史慈,三国志战略版

    三国志战略版目前有不少平民神将,其中“法正、张角和孙坚”完全可以作为三大代表组出强度不错的队伍,尤其是法正和孙坚是不难抽到的,张角的话至少要抽到两张,一个拆太平一个上场,尤其是过度过半的情况下,在PK赛季的环境里也不虚各大主流国家队!阵容战报出自玩家——渣渣云长法正张角孙坚玩法:(主将)法正,战法搭

  • 孙坚在孙权9岁时就死了,那为何孙尚香却比孙权小11岁

    历史解密编辑:邵妙双奇闻谈标签:孙坚,孙权,刘备,汉朝,东吴,孙尚香,孙夫人,曹操手下

    东吴在演义之中,没被作者着重的描写,反而把江东许多人的功劳安插在蜀汉的人物之上。比如: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并不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而是鲁肃的“榻上策”;在历史上斩杀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孙坚。江东孙氏基业的打造正是从孙坚的手中开始,公元192年,孙坚受袁术之命攻打荆州,被刘表手下大将黄祖射杀

  • 他是正史斩杀华雄的人,也是多次击败吕布的人-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孙坚,吕布,华雄,董卓,孙吴,正史,三国,汉朝

    他是正史中真正斩杀华雄的人,也是正史上多次击败吕布的人。在东汉末年,他早早出场,也早早地谢幕,但他为儿子们留下了江东一众班底,他就是孙吴政权的开创者孙坚。孙坚少勇有谋,他17岁那年,随父一起乘船去钱塘,便大破海盗。黄巾之乱后,他跟随朱骏,张温前往中原,凉州等地讨贼。汝影的黄巾军固守宛城,孙坚领兵进攻

  • 孙坚死后,袁术急不可耐地跑到其遗孀吴夫人房中,开口就要一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孙坚,袁术,孙策,孙权,刘邦,吕布,汉朝,三国,曹操手下,孙破虏吴夫人

    孙坚死后,袁术急不可耐地跑到其遗孀吴夫人的房中,嘿嘿坏笑:“只要你把宝贝交出来吧!我就将孙策他们当亲儿子来养!”吴夫人又羞又怒,却丝毫不敢得罪眼前的无耻之徒。她万万没想到,袁术会在孙坚的灵柩还未送回,就这般威逼利诱、明目张胆地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思来想去,吴夫人还是同意了。她从床上

  • 孙坚和孙策父子,究竟谁更厉害些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孙坚,孙策,太史慈,刘表,韩当,周昕,汉朝,三国

    岑岑巨阙出,匣中宝剑鸣。传檄清君侧,奋马渡川陵。江东开霸业,雄武列三分。国玺识英主,非是籍虚名。孙坚,三分时代东吴阵营第一代主公,胆气超群,勇力过人,志向高远,胸怀天下。可谓“雄主”;而他的长子孙策为江东第二代主君,少年英武,精力充沛,野心勃勃,有平吞天下之志,横行江东,也是一代雄才大略的主公。那么

  • 败董卓,夺洛阳!斩华雄者,孙坚也!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董卓,孙坚,吕布,袁术,曹操,袁绍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5当初董卓焚毁洛阳,迁都长安,但他本人却没跟着天子车驾一起走,而是留在洛阳坐镇。对面的诸侯联军,则并非如同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是聚在一起会盟,而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河北军,由袁绍和王匡组成,驻扎在河内。第二部分是兖州军,由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鲍

  • 孙坚到底死于哪年?他给儿子留下了啥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坚,刘表,袁术,董卓,太守,孙策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08随着董卓收缩势力,关东诸侯陷入内讧,孙坚的故事也即将迎来尾声。孙坚在击退袁绍派来的周㬂后,颍川方向的危机基本解除了,随后他回师鲁阳,准备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两年,孙坚在河南和颍川一带作战,尤其是在击退董卓的战斗中,他将手下的荆豫之师锻炼成一支精兵,他也成

  • 力克曹操、大胜孙坚,为董卓所倚重的一代名将,陈寿却不予立传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孙坚,董卓,陈寿,袁绍,科学家,曹操手下

    有些人可能认为,《三国志》等史书中记载的克曹操、胜孙坚的徐荣,是董卓的凉州系将领,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徐荣是东汉末年的玄菟人(一说为辽东襄平人),而非凉州人。不过,徐荣曾为董卓所用,与己同郡的辽东太守公孙度,也是他向董卓推荐的。就其遗存的事迹来说,徐荣是可以有“传”于陈寿之《三国志》的,但是没有。

  • 江东猛虎孙坚出山征讨黄巾军,是受朱儁的举荐,朱儁为何赏识他?

    历史解密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孙坚,朱儁,孙策,太守,东吴,汉朝,黄巾军,黄巾起义,史说三国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很多诸侯们都是从征讨黄巾军开始脱颖而出的。当年,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他给自己找了个帮手,上表举荐下邳县丞孙坚为自己的佐军司马。此前一直在几个小县轮流着担任县丞的孙坚自此走上了更大的历史舞台。因为军功显著,他的官职也是一升再升,从佐军司马、别

  • 孙坚儿子为复仇,将传国玉玺和袁术换成3000兵马?其实是换成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今古元小小标签:孙坚,袁术,董卓,孙策,刘表,汉朝,三国,东吴,传国玉玺,曹操手下

    前言三国时期董卓乱政,引起各方诸侯不满,之后发生18路联军讨伐董卓,最后孙坚击退董卓后占领洛阳,意外获得传国玉玺,不过孙坚没有持有玉玺太久,他在与刘表手下大将黄祖对战时战死,袁术因此获得玉玺,外传是孙坚儿子孙策为了复仇,不得已将传国玉玺和袁术换了3000兵马,但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玉玺是被人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