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马官方发布消息,11月6日。天安广场开跑。北京马拉松是经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认证,中国最高水平马拉松赛,2010年,“三十而立”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正式与国际接轨,更名为“北京马拉松”,为进一步提升赛事品质和品牌价值,北京马拉松对赛事识别体系进行了全新改造,力求以全新的面貌为广大马拉松运动爱好者奉献一场马拉松的饕餮盛宴。2010年最大的特点是“三赛合一”,即:北京马拉松赛、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以及首都高校马拉松赛。 2010年的北京马拉松整个赛事在风雨和低温中进行。中国女队包揽前三名,王佳丽以2小时29分31秒夺得冠军,帮助中国女队实现北京马拉松赛的19连冠;男子方面,埃塞俄比亚选手詹杰-斯拉杰最后一公里发力,以2小时15分45秒夺冠,打破了肯尼亚人连续六年称霸北京马拉松的局面、。2020年4月7日,北京马拉松入选“2019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TOP100赛事 。
2022年11月6日,2022北京马拉松将在天安门广场开跑,10月4日10时启动报名。
很多人为此兴奋之际,广为传颂,体育赛事要放开了,笔者电话不断,大多说的电话就是祝贺,体育终于要解封了,话语一转,你认为北京马拉松11月6日举行,是不是体育开发的信号?我无语了,甚至要哭了。一个北马,仅仅是一场马拉松赛事,因它承载了太多的意义,这已经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一个城市的马拉松,或者其他赛事活动,仅仅是体育活动,它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气质,百姓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不能或者代表任何政治符号。但是,在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压抑已久的体育,特别是是群众体育,俗说全民健身运动,这么长的时间,它们坚强而勇敢的活着,每天都是盼望好的消息传来,能让自己的产业有所突破。北马的重新启动,是体育产业一剂强药,是或者不是,它就是一面旗帜,就如癌症晚期一面药方,给与的希望和未来,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依靠政策,特别是二十大后政策的导向。
回归主题,北马真的是体育的福音吗?笔者认有待观察,首先北马公布的报名须知明确表示. “须在2022年10月20日(不含)前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并提供有效预防接种凭证,其中在2022年4月20日(不含)前已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者,须在2022年10月20日(不含)前完成加强免疫疫苗接种”,这句话意思很明白,首先必须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其中4月20日前完成的还需要10月20日前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简单的说就是三针在是2022年4月20日以前的完成接种的,还需要10月20日完成第四针!本来新冠疫苗接种众说纷纭,孰是孰非有待观察,但是组委要求报名选手必须完成三针甚至四针加强加强疫苗接种,是不是违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政策?首先,疫苗接种一直以来遵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基本原则。而北马组委会的强制疫苗接种前置原则已经违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政策。其次,新冠病毒肺炎“乙类甲管”相关要求,适龄无禁忌人群应该做到应接尽接。其次报名选手必须是北京常住户口人士,什么意思?详见北京马拉松官网,大众选手
1. 大众选手仅限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报名;
2. 年龄:比赛当年年满20岁(200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3. 成绩要求:2019年1月1日(含)至2022年8月31日(含)期间,马拉松赛完赛有效成绩在6小时内或半程马拉松赛完赛有效成绩在3小时内(线上马拉松成绩无效)。
注:北京市常住人口包括以下:
① 北京市户籍人员,须凭身份证报名参赛(含集体户口人员,需凭户口首页及本人户口页);
② 非北京户籍人员,须凭身份证和北京市居住证(或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报名参赛;
③ 在京港澳居民,须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和港澳居民居住证报名参赛;
④ 在京台湾居民,须凭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台湾居民居住证报名参赛;
⑤ 外籍在京人员,须凭护照、有效签证以及在京居住满6个月的居住证明报名参赛;
⑥ 驻京部队人员,须凭个人身份证进行报名,并选择军人职业选项,组委会将通知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线下报名资质信息复核。
明白吗?首先北京常住,就不要详细论述了,就是你喜欢跑步,但是你不是北京常住,遗憾!这已经很明白的表示了选手的界别。而成绩要求更是闪亮,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马拉松完赛成绩6小时内或者半程在在3小时以内,线上马拉松成绩无效!这也给很多热衷线上马拉松赛事活动的跑手们提个醒,线上好好跑,就是健康跑,千万不要当做所谓马拉松赛事成绩跑。
北京马拉松已经公布开跑的具体时间,国内跑友激情万分,体育行业仿佛找到希望和光芒,但是,任重道远,且行且珍惜!喜迎二十大,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希望在,未来在!
要事项说明
组委会将根据新冠疫情整体形势变化对赛事安排做动态调整,并及时发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