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9年,馆陶公主刚丧夫不久,却被一13岁少年郎吸引了。她突然抓着少年郎母亲的手,满心欢喜道:“这孩子看着挺机灵的,让他留在府中当我的养子,怎么样呢?”
少年郎的母亲一听,激动得语无伦次:“这…,那……嗯嗯……,谢谢公主的厚爱!”
也难怪她会激动,她只不过是一个四处卖珠宝的小生意人,以及让儿子跟着她吃苦,不如让儿子在公主府吃香喝辣。
何止是吃香喝辣?
馆陶公主不仅请先生教他读书学文化,还请将军教他骑马射箭,甚至还有音乐老师教他学音律。
闲瑕时,馆陶公主更是带他与王公贵族打交道,亲自教他人际交住。
这样的待遇,少年郎心中也暗自窃喜:“这是我三生修来的福份才有的待遇啊!”
不过,不知是福还是祸呢?
历史上记载,少年郎(名叫董偃)在馆陶公主的培养下,从一个机灵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的谦谦公子。
他对待馆陶公主身边的人彬彬有礼,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都喜欢与之打交道。
可见馆陶公主对他的培养很成功。
但是培养他干嘛呢?难道只是因为一时兴起吗?
或许是吧,当初馆陶公主觉得他既长得机灵又俊秀,心血来潮,就把他留下来培养了。
想不到,却因此发展出了一段“丑闻”。
在说这段“丑闻”之前,不得不说一下馆陶公主这个人,因为她的背景太强大了!
她是父亲汉文帝的长女,因此汉文帝对她是疼爱有加,不仅赐名刘嫖,(以前‘嫖’是聪明可爱的意思)
还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给了她封地——馆陶县,因此大家都尊称她为馆陶公主。
她也是母亲窦皇后唯一的女儿,因此窦皇后对她也是宠爱有加,人称窦太主。
她的亲弟弟是汉景帝,姐弟关系特别好。
她还是把女婿汉武帝推上皇上宝座的‘功臣’,因此汉武帝对她尊重有加,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有这样强大的背景当靠山,馆陶公主所嫁之人也不会太差,虽然不是哪国君主,但好歹也是陈婴(他曾在楚国被逼为王,后归顺汉朝获封堂邑侯)之孙陈午。
陈午世袭堂邑侯爵,不仅人长得帥,还是个浪漫的明理人。
公元前177年,为了迎娶高贵的馆陶公主,陈午倾其所有,亲自督工,用半年多时间在历史上非常出名的霸上,新建了一座豪华府第——陈府。
话说在迎娶公主之前,陈午的每个白天都在加紧督建公主府,毎个晚上他还会不顾满身的疲惫,骑着快马,一路抽鞭策马、奔驰四十多里路,来到长安城西的皇宫花园内,手捧鲜花赠予公主,并顺道与公主谈心约会。
婚后,更是什么事都让着她,还把所有家事交由公主打理,俨然是陈府真正的主人,所以在覆盎门内一条街,说“陈府”,未必人人知道,而说“公主府”,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然馆陶公主也是乐于当陈府主人,不仅把陈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与陈午恩爱有加、相敬如宾,不因自己的身份,而低看他。
可以说馆陶公主的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生都不缺少爱。
公元前129年,陈午因病去世,失去夫君陪伴的馆陶公主,难免有些孤独,毕竟已经50多岁的她,子女们(她育有一儿两女),都已成家立业,不在身边。
正因如此,她才会“收下”董偃,“练练手”。
结果练着练着,就恋上了18岁的董偃。
而董偃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每当外出,便是馆陶公主的贴身保镖,在家,则是她的“男秘书”兼小情人。
她们的这段“老少恋”,虽然在皇室家族中是众所周知的“丑闻”,但因为汉武帝的纵容,除了一人之外,没人对他们说三道是。
这人就是东方朔,他天性胆大敢说,总喜欢打诨恶搞,虽然是与司马相如齐名的名士,但却极好色——把全部财物用来迎娶年轻漂亮女子,而且每位被东方朔迎娶的女子,在一年就会被抛弃,然后他再重新迎娶别的女子。
可是这样的人,他却以御用文人口吻在汉武帝面前痛斥董偃的罪状:“陸下,董偃这人以家臣身份私通主人,搅乱了婚姻礼法,搞乱了社会风气,论罪当诛啊!”
汉武帝一听,再理,但碍于馆陶公主对自己有恩,不敢杀董偃,只是冷眼看待董偃。
而董偃虽然得到馆陶公主的“恩宠”,却也担心汉武帝对自己痛下杀手,而整天提心吊胆,郁郁寡欢,最后在30岁那年,忧郁而终。
馆陶公主对董偃的离去是悲痛万分、恋恋不忘,在去世之前还不忘要求汉武帝把自己的遗体与董偃葬在一起。
【米雅聊历史】
馆陶公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人,有三位当皇帝的亲人宠着,还有夫君爱着,更有“小情人”的百依百顺。
如果没有东方朔的搅局,她的情感世界就不会留下遗憾。
虽然她的这段“老少恋”,在当时有损皇家颜面,但她也没有因此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只是遵寻自己内心的想法罢了。
或许她的本意只是想找个人解解闷,奈何“感情”这种东西实在让人难以控制。
你们觉得呢?
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我@米雅聊历史,与你分享历史故事。
以上故事参考《中国古代九大公主就是这么妩媚之馆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