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娘子关的“创始人”,平阳公主因何而死?

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娘子关的“创始人”,平阳公主因何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54 更新时间:2024/3/14 10:59:00

公元617年,关中地区的反隋起义军首领何潘仁,接待了一个叫做马三宝的人。但当何潘仁得知马三宝此番前来,是来劝降他的时候,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原因无他,何潘仁正是关中地区最大的反隋义军首领,手下有几万人之众,只有他招降别人的份,还真没听说过有谁敢招降他。特别是这个马三宝还是代表“李娘子”来的。听名字就知道对方是一介女流,有啥值得重视的?一时间,何潘仁想把马三宝轰出去的心都有了。

然而,当马三宝点明了“李娘子”的身份时,何潘仁的态度立刻就变了。而何潘仁的选择,从事后看来可谓是无比正确,因为几年后,这位“李娘子”将兵临长安城下,为大唐王朝打下半壁江山。

那么,这位“李娘子”到底是谁?一个女人又有何德何能,帮助大唐攻城拔寨呢?

说到唐太宗李世民,想必不少人都会对他在隋末战争中的军功津津乐道。但有一说一,李世民的横空出世,主要还是在唐朝定都长安以后,那到底是谁帮李唐打下这座隋朝的前首都呢?正是李世民的同胞姐姐平阳昭公主。可惜的是,与她的弟弟相比,这位女战神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平阳昭公主的母亲是李渊的妻子窦氏。不得不说,长安后来被她领兵拿下,实在是有点“报应不爽”的味道。

隋朝的前身是北周政权。而窦家是北周政权的贵族,位高权重。窦氏的父亲窦毅担任过北周大司马,相当于北周的军队总司令。而窦氏的舅舅更是重量级,他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从此可见窦氏和北周政权有多么深厚的联系。

但窦氏却并没有赶上家族的好时候。窦氏7岁那年,杨坚逼迫北周静帝将皇位禅让给他,就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

而当时的北周群臣,对于杨坚的这一行为基本都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毕竟,杨坚大权独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已经是“加九锡、赞拜不名、入朝不趋”,位极人臣,就差“篡位称帝”的临门一脚了。

但谁都没想到,在窦毅的府中,年幼的窦氏面对着“改天换地”的变动,却并没有保持平静,而是哭凄凄、愤愤然的抛下了一句话:可惜我不是男儿之身,不然就能解救舅舅家的危难了!

她的父亲窦毅一听女儿这话,那可真是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捂住了窦氏的嘴,告诉她:别说了,再说就没命了!

然而,窦氏的这句话,在全中国的史书上也是响当当的复仇宣言了。因为她虽然没能亲手灭掉隋朝,但是却生出了两个灭亡隋朝的人。

有着窦氏这么一位性情刚烈的母亲,平阳昭公主是什么性子,自然可想而知。而历史也没让平阳昭公主等待太久。

杨坚去世后,“天子第一号败家子”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他“不负众望”,仅用十年的时间,就把杨坚的“开皇之治”败的一干二净,天下反隋浪潮汹汹而起,隋朝的统治不可挽回的一路崩坏。而窦氏的丈夫,平阳昭公主的父亲李渊,则趁势在太原起兵。

起兵前,李渊派人前往关中,将平阳昭公主和她的丈夫柴绍叫了回来,共谋大事。

但当时的关中地区,仍然在“关陇军事贵族”的掌控之下,这些老军头都是从北魏沿袭下来的世家,历经西魏、北周和隋朝,台上的皇帝换了一波又一波,可是对于他们却从没怎么亏待过。可以说,这些人是最拥护隋朝的。

如今,天下大乱,所有人的弦都是绷紧的。平阳昭公主如果和柴绍双双离开关中,那这么反常的行为一定会引起当地官员的注意。如果这些人对隋朝不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则罢了。如果他们是拥护隋朝的狂热分子,那就完蛋了。

然而只去一个人呢?这恐怕更不可行,毕竟不管是柴绍去山西还是平阳昭公主去山西,都是相当于让平阳昭公主孤身犯险,这对于柴绍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

但对此,平阳昭公主却看得非常开,她劝自己的丈夫:你自己先走吧,我一介女流,跑路方便,自有脱身之法。

或许是长久相处下来,对妻子的为人十分了解,柴绍思考了一下,郑重地点了头。轻装简从地出关奔太原而去。

可能会有人开始好奇,这柴绍又有何能耐,竟能让平阳昭公主如此信任?

柴绍出身于山西临汾,正是被曹植所夸赞的“幽并游侠儿”的一员,一身英雄气。后来他担任了隋炀帝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侍卫,可见武艺十分高强,史书称赞他“矫健勇武”。

后来,柴绍追随李渊和李世民,在隋末乱世南征北战,浅水原之战、虎牢关之战等大型战役都有他的身影,可谓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唐朝建立后,柴绍获封霍国公,后来在征讨东突厥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最后被李世民尊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可见他与平阳昭公主是真的非常般配,都是一代英雄。

而送走了丈夫的平阳昭公主也没有闲着。她很清楚,现在的关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如果留在本地,无异于把自己绑起来给人做人质,必须打出去,打出自己的兵马,打出自己的地盘,才能游刃有余。

平阳昭公主回到了老家鄠县,散尽家财,招兵买马,也开始拉大旗树虎皮,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

然而平阳昭公主可能没想到,她在关中这么一蹲,却给李渊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礼物。

原来,李渊起兵后,第一个要打击的目标正是关中!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好奇了,之前不是说了,关中地区是隋朝的基本盘,和隋朝皇室交情深厚,李渊不去河北、山东和那些农民军抢地盘,舍易求难打关中干什么?

原因很简单,李渊本人也正是关陇军事贵族的一员。李渊的祖辈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鉴于西魏就是北周宇文氏扶持起来的傀儡朝廷,这八柱国也就是北周的八柱国了。可以说,李渊在关陇地区的威望,是仅次于隋朝皇帝的。

李渊对于天下大势的把握非常精妙。他很清楚,农民军在关外争地盘,但最终还是打不过世代征战的关陇军事贵族。一旦能拿下长安,将这些人收为己用,何愁大事不成。

而且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秦汉两朝皆在此成就帝业,虽然打是不好打,可拿下之后,收获的回报也是非常之高的。

再说,李渊有身份在此,这关中对别人来说可能难打,对他来说还是相对容易一些的。而且他在关中还有一个女儿作为内应。

在得知了父亲志在关中之后,平阳昭公主摩拳擦掌,开始率领自己麾下的人马,在关中大胆出击了起来。

她活用自己的身份,以“李娘子”的名号,在关中地区联系各路反隋人马,将他们收编过来,为己所用。因此,也就出现了开头中何潘仁接见马三宝的那一幕。

平阳昭公主很懂得斗争策略,对付这些山大王时而加以大棒,时而送上金银珠宝,又拉又打。山大王们也不是傻子,很快意识到,跟着李家干既有编制,又有前途,于是纷纷投靠。

总之,平阳昭公主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统一了关中地区的反隋势力,整合了整整七万人马,甚至比她父亲李渊在山西起兵时的五万还要多。这一切让李渊大感惊喜。随后,平阳昭公主在关中南征北战,大闹四方。

在隋末各路人马中,平阳昭公主麾下的“娘子军”是非常不同的。根据历史记载,娘子军“兵士无得侵掠”,“申法誓众,禁剽夺”,士兵不欺压百姓,不掠夺财物,在关中当地声望极佳,因此吸引了不少的群众前来投靠。

很快,平阳昭公主的娘子军就成为了关中地区最大的势力。隋朝大将屈突通几次前来镇压娘子军,都被平阳昭公主打了回去。

就这样,李渊和李世民渡过黄河,进入关中,与平阳昭公主会合之后,就如鱼得水,一路高歌猛进。

很快,平阳昭公主就和李世民联手打到了长安城下。

关陇军事贵族一看打是打不过,李渊还是自己人,再加上隋炀帝当初三征高句丽大败而归,关陇集团内部的“良家子”们损失惨重,他们对隋炀帝也早有怨言。于是也都归附了李渊。

李渊从起兵开始,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攻入了长安,占领了这块最宝贵的大后方,唐朝的半壁江山就此被拿下了。而平阳昭公主也实现了她母亲“灭隋”的誓言。

公元623年,平阳昭公主去世。她没有活着看到大唐统一天下。悲痛的李渊决定用军礼厚葬她,即“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当时有大臣认为,这样的葬式不符合礼制。但李渊却坚决地表示,平阳昭公主不是普通的女性,有开国之功,完全配得上如此大礼。

但对于平阳昭公主的死因,史书上却是语焉不详,可平阳昭公主不但是皇室贵胄,又有开国之功,名望极高,就这么无头无尾的去世了,实在很难让人释怀。

因此,不少人都认为,平阳昭公主的死因有问题,不太可能是普通病死,而是有可能在与刘黑闼的对阵中出了事儿。

武德5年,唐朝斩杀了窦建德之后,河北军民怨气很大,毕竟窦建德生前对当地百姓非常好。因此,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在河北起兵反唐,平阳昭公主领兵防守山西重镇,率领数万“娘子军”牢牢据守关隘,没有让刘黑闼的叛军攻入关中。

但刘黑闼叛乱与平阳昭公主的去世时间如此接近,而且战场也确实打到了山西,因此不少人认为,平阳昭公主可能是在与刘黑闼的作战中阵亡的,而这个情况如果记在史书中,可能会让李唐皇室在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因此他们才故意隐去了平阳昭公主的死因。

同时另有一种更加阴谋论的说法,说是平阳昭公主是被平定河北的李建成暗害的。当时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储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平阳昭公主是李世民的亲姐姐,自然会帮李世民多一点,所以李建成为了削弱李世民,就在和平阳昭公主征讨刘黑闼时,将她暗害致死。

但不管怎样,平阳昭公主仍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用军礼下葬的女将军。然而,关于她的事迹却在史书之中只有寥寥数语。有的人怀疑,这是因为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上台后,为了凸显自己的英明神武,授意史官不载其他人的功勋,将建立大唐的功绩归于自己一人,即使是他胞姐的平阳昭公主也惨受牵连。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后世的腐儒看不惯平阳昭公主作为女性,却有如此之大的功绩,因此特意将其弱化。

无论如何,历史是公正的,平阳昭公主的功绩是后世之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抹杀的,毕竟她的葬礼,就可称独一无二。

谁都无法否认,这位公主巾帼不让须眉,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平阳昭公主在据守山西时,曾经在苇泽关驻扎,不但将防线修筑的坚固无比,而且还和当地的居民们打成一片,深得民心。后世之人为了纪念她,更是将苇泽关更名为了娘子关。如今的娘子关仍然巍巍存在,仿佛正是这位千年前女英雄的化身。

标签: 李渊李世民刘黑闼关中杨坚隋炀帝

更多文章

  • 平阳公主:替父招兵买马,古代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明月踏清风x标签:平阳公主,李渊,唐高祖,军礼,长安

    平阳公主:替父招兵买马,古代史上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奇女子文史吏2022-09-0417:50广东关注623年,唐高祖李渊的一位公主病逝,他下令以“军礼”葬公主,岂料遭到众礼官极力反对,纷纷上奏道:“哪有女子用军礼下葬?这太不合礼制了!”唐高祖霸气回答:“这是我女儿应得的,没什么不可以的!”说罢,便

  • 平阳公主先后三个丈夫,为何选择与卫青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平阳公主,卫青,刘彻,卫子夫,茂陵,刘启

    平阳公主虽贵为汉景帝之女,汉武帝的同父同母的长姐,然而命运多舛,先后嫁了三个老公,首婚嫁给汉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子曹寿,好景不长,曹寿因病扔下平阳公主去了黄泉。平阳公主只得再嫁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这夏侯颇色胆包天,与自己父亲的妾偷情,事泄自杀。平阳公主伤透了心,七年未嫁,后来经汉武帝和卫子夫

  • 卫青32岁时,迎娶43岁已经三婚的寡妇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鲤娛记标签:卫青,刘彻,匈奴,汉朝,长公主,卫子夫,陈阿娇,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

    卫青32岁时,迎娶43岁已经三婚的寡妇平阳公主。洞房之夜,娇妻坐在榻上刚准备服侍卫青,没想到他突然跪在地上,说了两个字。后世尊称卫青为“战神”,但是在卫青小时候,他只不过是个任人欺负的奴仆。卫青的出身并不好,他的母亲是平阳侯府奴婢,父亲又是个人渣,在和卫青母亲生活几年之后为了自己的前途,抛弃了卫青和

  • “平阳公主”陈紫函终于高调,穿外套无惧秋老虎,拎4万包超阔绰

    历史解密编辑:噗噗糯糯标签:旗袍,包包,穿搭,薄款,陈紫函,艺术家,平阳公主,电视演员,电影演员

    夏季穿衣,自然是以清爽舒适为主,毕竟这个季节的气温还没有完全下来,选择外套难免有点闷热,对于怕热的女生来说,开着空调都嫌热,但是在当下的潮流圈,外套也并不是不能上身,选择合适的薄款外套还是可以的。因为饰演《大汉天子》里的平阳公主,而在娱乐圈彻底走红,出道几十年陈紫函在荧幕上留给我们太多的印象,只是一

  • 32岁的卫青,奉旨娶了43岁的平阳公主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青梅娱评标签:平阳公主,卫青,刘彻,卫子夫,匈奴

    公元前115年,32岁的卫青娶了43岁的平阳公主为妻,新婚夜,宾客散去,卫青走进新房,面对公主,他还是带着敬畏道:“卫青拜见主人!”公主见状,俯下身扶道:“夫君请起,现在我是你的妻子。”公元前115年,43岁的平阳公主再次守寡。她想要再嫁,向周边人询问:“列侯中有无贤能之人?”这时,身边的人不约而同

  • 平阳公主着戎装发动司竹起兵,与李世民会师!娘子军竟都是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平阳公主,李渊,娘子军,卫青,隋炀帝

    历史上著名的平阳公主有两个,一位是汉景帝刘启和皇后的长女,汉武帝同母姐姐,另一位则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前者就是历史上二婚嫁给大将军卫青的那个公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是因为平阳公主才得到汉武帝的临幸,最后才成为了皇后。而后者又称平阳昭公主(“昭”字是她去世后的谥号,为了区分其他平

  • 戎马一生,打下唐朝半壁江山的平阳公主,死后却以军礼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平阳公主,李渊,厚葬,军礼,唐朝,死后

    我国古代的历史非常丰富,有混战割据的年代,也有天下太平的大一统时期,似乎统一的国家形态过了一定的时间,就自然会产生那种割据混战的局面。比如隋朝末年便是如此,在隋朝短暂的统治下,人们从一开始的安居乐业,到后来的怨声载道,不过经历了几十年时间。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李渊的实力得到快速壮大,后来天下大乱,很多

  • 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有过三次婚姻,那她有几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刘彻,平阳公主,曹襄,卫子夫,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汉武帝(电视剧),古装剧

    3次嫁人的平阳公主,居然只有1个孩子,而且这个孩子还英年早逝,让平阳公主白发人送黑发人。平阳公主和卫家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卫家发达之前,是她府上的奴隶;她的弟弟刘彻,娶了卫子夫;她本人,在第三次婚姻中嫁给了卫青;她唯一的儿子,娶了卫子夫的女儿卫长公主;卫子夫最大的对手、后来被追封为“孝武皇后”

  • 霍去病真是病死的?在利益面前,或死于平阳公主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霍去病,平阳公主,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汉朝

    在陕西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伫立着几座高大显贵的陵寝。其中,距茂陵东侧一千米处,形似祁连山状的是属于骠骑将军霍去病;与之紧密相邻的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之墓,墓形酷似庐山。这两位将军都是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名扬天下。俩人皆出身卑微,又是舅甥关系。数次立下赫赫战功的霍去病官拜大司马,享有与卫青同等的俸禄。

  • 青迎娶二婚平阳公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夜是灯火不休矣标签:平阳公主,卫青,刘彻,卫子夫

    平阳公主嫁给卫青时,已经当上奶奶了,而此时的卫青,还不到三十岁。半老徐娘嫁给如日中天的小鲜肉?乍一听,卫青这棵“嫩草”好像是亏大了。实际上呢,卫青娶平阳公主的时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婚姻。三婚女嫁二婚男,谁也不亏谁。说起来,很早之前,平阳公主和卫青还是阶级地位毫不对等的老熟人。平阳公主出身高贵,是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