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内阁首辅: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内阁首辅: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07 更新时间:2024/1/17 17:04:22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在明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少数以翰林学士入直内阁)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与内阁”次辅“、”群辅“相对,一说大致产生于明英宗天顺年间,始自李贤;另有从明仁宗时大学士初兼师保之官的杨士奇起算、从明成祖创建内阁时起算、从明世宗在位期间起算等说法。

内阁首辅并无明文规定,而是政治实践的产物。嘉靖、隆庆与万历初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次辅不敢与之抗衡。在内阁之外,内阁首辅也已成为文臣之首,并能有力地影响六部,其中张居正还尝试通过考成法以使对六部的控制得到制度化。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权力趋于衰落。

对于内阁首辅的性质和地位,存在“顾问”、“宰相”、“开府之书记”、“辅相”等多种说法,当代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其并非宰相。严格意义上,在明代内阁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强调内阁大学士职权差别的时代,不存在”内阁首辅“的概念。

唐宋学士

内阁官员的名称,如“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等官名,始创于唐朝。但唐朝的集贤殿学士的职责主要是编辑图书、发现推荐文学贤才,不是掌握行政权的中央机构。宋朝设立的“殿阁大学士”名目繁多,如“观文殿、端明殿、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显谟阁”等学士,但多是作为荣誉衔,无实际职责,与宰相不一定重合。

内阁初建

明朝建立之初设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丞相,罢中书省,亲自掌管六部。然而,政务繁重,朱元璋独自处理,也感到力不从心,遂先设置春夏秋冬“四辅官”,后又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设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为皇帝顾问。这些官员作为很小,与前代宰辅不可同日而语。此外,他也从翰林院中临时用官员协助处理章奏。

朱棣篡位后,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特派翰林院官员解缙、胡广、杨荣等七人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此后秘书官员常设,渐有“内阁”之称。内阁中的官员一般以“某殿或某阁大学士”作为官职名,但该“大学士”仅作为兼衔,其正式职务仍为翰林院官员,品级不过五品,其下不设置新官署,职权受到限制,其性质也仍属“顾问”。然而,阁臣们凭借接近皇帝,对皇帝的决策仍有重要影响力。洪熙、宣德年间,多人内阁逐渐简为“三杨”辅政,而阁臣官阶、内阁权力都开始快速上升。

阁臣分化

内阁首辅并非由制度规定在内阁中设置的职位,而是在实际政务运作当中形成的,其产生源于内阁“辅臣”(一般情况下即内阁大学士)位次的差异和由此带来的职权、地位的不同。

在永乐年间,七人内阁组成之初,成祖对内阁有所命令,就会说“解缙等”;解缙被贬滴后,就改说“胡广等”。宣德、正统时,阁臣论事,经常是以杨士奇领衔,罗汝敬称其为“四朝耆臣,二圣元辅”(《明史》中“耆”作“老”)。王世贞在追述史事时,也将杨士奇称为内阁首辅。但这个时侯,各位阁臣地位相近,又多在御前议事,首次尚无明显区分。

正统年间,“三杨”与新入阁的陈循等人差距凸现出来。章奏票拟的机务原由“三杨”主掌,陈循等在三杨中仅剩杨溥一人的情况下,经过礼部奏请,才得以参预其中。这被赵翼认为是阁臣间职权不等的一条例证。

正统、景泰之际,阁臣议政票旨皆在文渊阁,当时杨溥已逝,由陈循主议。叶盛攻击陈循,说他“谬当内相之首”,景泰帝也曾敕谕陈循说“朕任卿掌内阁事”:这些都体现了陈循地位的特殊性。但是,在景泰年间的内阁中,仍有王文、高谷抗衡陈循;在内阁外,六部分权、直属皇帝的祖制仍得到坚持,景泰帝信任兵部尚书于谦也远远超过阁臣。曾有御史建言“请六部大事同内阁奏行”,被于谦依据祖制驳斥。

标签: 内阁首辅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行说:西汉著名的大汉奸,最后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行说,汉朝,野史秘闻

    在匈奴权力的交接——老上单于的继位与大汉奸中行说入匈奴始末中我讲述了一代枭雄冒顿单于去世,老上单于即位,汉文帝刘恒继续与匈奴和亲,使得大汉奸——中行说进入匈奴的故事,那么,中行说在匈奴又是如何实施改革的呢?在中行说到达匈奴的时候,发现此时匈奴人喜欢大汉帝国的绸绢丝绵和食物,觉得这样很不妥,便对老上单

  • 汉武帝都能立子杀母 李治就看不出武则天的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治看不出武则天的野心吗?为何不能学汉武帝那样立子杀母呢?汉武帝在晚年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接班人,但他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杀掉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这就是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其实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吕后专权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陶谦手下的丹阳精兵究竟有多强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许多诸侯中都有着强悍的军队,比如曹操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以及袁绍的先登死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陶谦手下的丹阳精兵究竟有多强悍?史书有云:“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要知道,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有着一支强悍军队的支持,是多么的安全。比如刘备这位

  • 癸酉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 癸酉之变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争,变革,癸酉之变,起义,战史风云

    自古以来,我国的变革和起义数不胜数。但是由各种教会组织领导发展起来的起义却是比较少见的。癸酉之变就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那么癸酉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癸酉之变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癸酉之变是怎么回事?作为教会类型的起义,癸酉之变的群众基础自然是有的。但是癸酉之变结果却不像领导者所期望的那般。众所周知,

  • 冉求是孔子最失望的学生吗?为什么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冉求,孔子,历史解密

    今天和朋友聊天,有人就说到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没和朋友细谈,其实真的很想替孔子喊冤。真正的孔子思想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跟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儒家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本身出发点和原则就是不一样的。一个出发点是为民、为天下众生;一个是为君,为个人名利。大家用脚后跟想想,

  • 三国最狠的女人:为坚持守寡,用刀割下自己双耳和鼻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野史秘闻

    三国时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依然创造了璀璨的历史,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要说的人物,各个都是当时的名人,但我们要说的不是他们的功绩,而是他们的狠,这几位对敌人不留情,对自己那也是狠决,先说吕布,猛将一名,论打仗,估计当时能称他对手的也没几个,但是他的人品却和能力不成正比,就单说美色一关,他就过不去

  • 文鸯有多厉害?很多战国猛将听到他的名字都要胆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鸯,三国,风云人物

    因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文鸯一直都在历史上是不那么火的人,但是要是追溯到文鸯之前所处的时代的话,文鸯一定是一个风云人物,要知道,很多当时特别勇猛的将士们听到他的名字都要在心里打鼓呢,可想而知,文鸯之前是有多厉害啊。要说起文鸯的硕硕战绩,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啊,不过在文鸯的赫赫战功里面还是有很

  • 除了四时捺钵制度之外,辽代还存在着哪些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京制度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

  • 顺昌之战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

  • 全球首个无现金国丹麦 丹麦最早的纸币发行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丹麦,历史解密

    丹麦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国家。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是前进了还是倒退?“无现金”是否将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很值得肯定的是随着现代科技,许多固有形态的东西也会随之变化。丹麦成为第一个无现金国家将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跟小编一起来回顾历史,去看看除了丹麦变成无现金国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