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行说:西汉著名的大汉奸,最后结果如何?

中行说:西汉著名的大汉奸,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3/12/21 3:09:29

在匈奴权力的交接——老上单于的继位与大汉奸中行说入匈奴始末中我讲述了一代枭雄冒顿单于去世,老上单于即位,汉刘恒继续与匈奴和亲,使得大汉奸——中行说进入匈奴的故事,那么,中行说在匈奴又是如何实施改革的呢?

在中行说到达匈奴的时候,发现此时匈奴人喜欢大汉帝国的绸绢丝绵和食物,觉得这样很不妥,便对老上单于说道:“匈奴人口比不上汉朝的一个郡,然而之所以额能够强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衣食和汉人不同,没有什么要以来汉朝的。

现在单于改变习俗,爱好汉朝的东西,汉朝只要拿出十分之二的东西,那么匈奴就全归属与汉朝了。如果把那些来自汉朝的绸绢丝绵,用来制作衣着,驰骋与野草荆棘之中,衣服和裤子必然会开裂破败。这就说明它们不如匈奴毡裘完美。

此外,还应将来自汉朝的食物扔掉,以此来表明它们不如乳酪方便味美。”除了,这些中行说又交给单于身边的人员文字书记,让他们统计匈奴的人口牲畜。其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外物的选择,不应该只论好坏,更应该去考虑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在中行说的鼓动之下,老上单于的自信心开始膨胀,给文帝刘恒的回书,语气上也变得极为傲慢,甚至在书信的尺寸上也大动手脚,这一段被太史公司马迁先生记录在《史记·匈奴列传》当中。

汉遗单于书,牍以尺一寸,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所遗物及言语云云。中行说令单于遗汉书以尺二寸牍,及印封皆令广大长,倨傲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行说教会了匈奴人在礼仪来往规格上要高于汉朝,连书信尺牍也要比汉朝皇帝的尺牍大,自称尊衔字数,也比汉文帝刘恒要多出好几个字来。此外,老上单于对于汉朝来使也是威逼利诱,动不动就索要财物。如果,汉朝没有满足,便威胁秋后大发兵马入汉境践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上单于是如何威逼汉朝使臣的。

有一次,汉朝使者前来匈奴,说:“匈奴风俗轻视老人。”中行说立刻发难道:“你们汉人的风俗,那些参军戍边奉命出发的人,他们的年老双亲难道不是拿出自己享用的暖衣美食送给他们上路么?”汉朝使者回答:“是这样的。”

中行说继续道:“匈奴人十分明确以打仗为大事,那些老弱者不能参加战斗,所以,把家里的肥美饮食给健壮者,就是为了保卫自己,这样一来,父子各得长久相保,怎么能说匈奴人轻视老人呢?”

汉朝使者说道:“匈奴的父母子女竟然在一个毡帐下睡觉。父亲死了,儿子娶了他的后母为妻,兄弟死了,活着的兄弟都娶死者之妻为妻。没有戴冠衣带的服饰,缺少朝廷礼仪。”中行说说道:“匈奴的习俗,是人人吃牲畜肉,喝它的乳汁。穿它的皮等;

牲畜吃草饮水,随时转移,所以,他们紧急时期就人人训练骑马射箭,和平时期便人人安乐无事,他们的约束简便,容易做到,君臣关系简便,一国的政务好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父母兄弟死了,娶死者的妻为妻,这是怕族姓没有后代。

所以,匈奴的伦常虽乱,却一定要保住他们的宗嗣种族。现在中原虽然假正经,不娶自己父兄遗孀为妻,但亲属逐渐疏远且互相残杀,直到改朝换代,都是因为这些假正经造成的。况且礼仪所产生的弊端,导致上下相互怨恨。

追求宫室的高达华美。必然耗尽民力。既要致力于耕田种桑来获得衣食的需要,又要修筑城池来保卫自己,过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所以你们的百姓紧急时不熟习战争,和平时疲于生产。唉!你们这些住土石房屋的汉人。

不要再多费口舌了,即使你们喋喋不休,沾沾自喜,衣冠高贵,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其实,中行说这一段,如果,站在底层社会的民众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民众们要服劳役,兵役交赋税,的确是一直疲于奔命。只有,权贵阶级才真正得以享受。

此时,汉朝的使者,还想要继续争辩,但是,中行说打断了他:“汉朝使者不要在多言多语了,只要管好汉朝送给匈奴的绸绢丝绵,精米酒曲,保证数量足够,质量过关就行了,何必多费口舌呢?况且,你们所给的东西保质保量也就罢了;

如果,数量不足质量又差,那就等到秋收季节,瞧我们用铁骑驰骋来践踏你们的庄家吧。”除此之外,中行说一直在致力于如何教导单于窥伺入侵中原的要害之处。我想,汉文帝刘恒一定是后悔的,让这样一个人来到匈奴,那不是给自己添乱么,不过也是于事无补了,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吧!

标签: 中行说汉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都能立子杀母 李治就看不出武则天的野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对李治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治看不出武则天的野心吗?为何不能学汉武帝那样立子杀母呢?汉武帝在晚年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接班人,但他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那就是杀掉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这就是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其实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吕后专权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陶谦手下的丹阳精兵究竟有多强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许多诸侯中都有着强悍的军队,比如曹操的虎豹骑,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以及袁绍的先登死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陶谦手下的丹阳精兵究竟有多强悍?史书有云:“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要知道,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有着一支强悍军队的支持,是多么的安全。比如刘备这位

  • 癸酉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 癸酉之变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争,变革,癸酉之变,起义,战史风云

    自古以来,我国的变革和起义数不胜数。但是由各种教会组织领导发展起来的起义却是比较少见的。癸酉之变就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那么癸酉之变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癸酉之变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癸酉之变是怎么回事?作为教会类型的起义,癸酉之变的群众基础自然是有的。但是癸酉之变结果却不像领导者所期望的那般。众所周知,

  • 冉求是孔子最失望的学生吗?为什么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冉求,孔子,历史解密

    今天和朋友聊天,有人就说到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没和朋友细谈,其实真的很想替孔子喊冤。真正的孔子思想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跟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儒家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本身出发点和原则就是不一样的。一个出发点是为民、为天下众生;一个是为君,为个人名利。大家用脚后跟想想,

  • 三国最狠的女人:为坚持守寡,用刀割下自己双耳和鼻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诸葛亮,野史秘闻

    三国时期,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依然创造了璀璨的历史,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要说的人物,各个都是当时的名人,但我们要说的不是他们的功绩,而是他们的狠,这几位对敌人不留情,对自己那也是狠决,先说吕布,猛将一名,论打仗,估计当时能称他对手的也没几个,但是他的人品却和能力不成正比,就单说美色一关,他就过不去

  • 文鸯有多厉害?很多战国猛将听到他的名字都要胆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鸯,三国,风云人物

    因为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吧,反正文鸯一直都在历史上是不那么火的人,但是要是追溯到文鸯之前所处的时代的话,文鸯一定是一个风云人物,要知道,很多当时特别勇猛的将士们听到他的名字都要在心里打鼓呢,可想而知,文鸯之前是有多厉害啊。要说起文鸯的硕硕战绩,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啊,不过在文鸯的赫赫战功里面还是有很

  • 除了四时捺钵制度之外,辽代还存在着哪些政治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五京制度辽朝先后形成五京制度。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

  • 顺昌之战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

  • 全球首个无现金国丹麦 丹麦最早的纸币发行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丹麦,历史解密

    丹麦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现金国家。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至今是前进了还是倒退?“无现金”是否将成为一个趋势?但是很值得肯定的是随着现代科技,许多固有形态的东西也会随之变化。丹麦成为第一个无现金国家将给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跟小编一起来回顾历史,去看看除了丹麦变成无现金国家之

  • 郑穆公的女儿素娥,九个男人竟都因她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素娥,春秋,野史秘闻

    古人做出的很多事情用科学是没有办法找出答案的,比如古代皇帝为长生而炼制的丹药、人们所说的蛊术、采补之术等等,采补之术大家听的并不多,采补之术能让三四十女人看起来依旧是十几岁的模样。据说在古代有一女子曾经尝试过,她就是素娥。“采补之术”能使女人返老还童、青春永驻。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有尝试过采补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