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杀了戚夫人,幽禁了刘邦的诸嫔妃,为什么唯独放过美貌的薄姬

吕后杀了戚夫人,幽禁了刘邦的诸嫔妃,为什么唯独放过美貌的薄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谈纪录说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3/12/8 5:20:26

吕后杀了齐夫人,囚禁了刘邦的妃子。为什么他只放了美丽的薄姬?此时的吕太后虽然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但她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对刘邦的女人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据史料记载,刘邦所有的妃子,包括曾经侍奉过他的宫女,都被残酷镇压。不仅恐怖的戚夫人被斩首凌辱致死,就连其他妃子,也不是被池百灵杀死,就是被棍棒活活活活打死。一些没有生育孩子的人也难逃牢狱之灾,被关押至死。

但更奇怪的是,失去理智的吕太后暴虐起来,却只放过薄夫人,让历史逆转,他的儿子后来当上了皇帝。所以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在吕太后上台之前,她其实是一个很穷的女人。据史书记载,太后当年是一位富家小姐,但因父亲有算命师,认为刘邦前程似锦,所以她选择嫁给了刘邦这个小流氓。

之后的日子,她一天都没有过开心的日子。先是被迫成为逃犯的妻子,流浪芒砀山,后又被迫成为项羽的奴隶,险些被人凌辱。差点掉油锅。

历尽千辛万苦,她终于等到刘邦当上了大哥,可等她回过神来,环顾刘邦的时候,女人已经多了起来,尤其是齐太太。根据很多历史记载,刘邦喜欢泡脚。为了讨好刘邦,吕太后只能自己泡刘邦的脚,但刘邦正享受的时候,恰好戚夫人坐在了他的身上。

我们无法想象吕太后当时的心情。或许是有着无尽的仇恨,或许是疯狂的嫉妒,甚至是生不如死的悲凉。不管怎么说,这一击之下,吕太后彻底黑化了。她不再喜欢刘邦,更不喜欢刘邦身边的女人。果然,刘邦去世后,吕太后疯狂报复。这种报复行为完全不符合政治逻辑,让满朝文武双全都无法阻止。结果,那些生下刘邦的女人,基本都猝死了,尤其是赵王刘如懿一家,母子俩惨遭折磨致死。

应该说,当时任何一个身为刘邦的女人都会感到不安,甚至想赶紧轻生,因为死了之后,就不用再受折磨了,儿子也不会受到影响。但奇怪的是,哀嚎声中,只有薄夫人一人稳坐泰山,然后十分从容地告别首都,前往代国。

按理说,吕太后当年就已经疯了,为什么还要放过这个女人?

其实历史上关于这件事有很多说法,但如果只看历史记载,还是可以得出三个原因。

首先,吕太后被喜新厌旧的刘邦抛弃,成了有名的苦妻。不过,或许别的女人会因为赢了太后而沾沾自喜,但薄夫人绝对不会。因为在历史上,她只被刘邦看中过一次,并且怀孕了,之后刘邦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更讽刺的是,刘邦后来还接触了很多女性,甚至为此闹出了许多淫秽不道德的闹剧,但这一切都与薄夫人无关,甚至薄夫人每天都在遭受打压和打压被其他妃子羞辱。

人是有心态的。当他们遭遇不幸时,他们往往会同情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为只有在这些人身上,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快乐。所以毫无疑问,吕太后很早就对薄夫人产生了好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其次,在众多女性中,薄夫人是最没有威胁的。据史书记载,吕太后死后,群臣发动政变,想要推举新皇帝,于是推举薄夫人之子刘恒为新皇帝。背景几乎等于没有。

其实这句话的翻译意思就是薄夫人是个软弱的性格,习惯被人欺负,所以吕太后根本不用担心她会成为他的敌人。再加上薄夫人根本就没有后台,也没必要打压她。

另外,吕太后曾经对所有的皇后和皇子进行过测试,包括派自己的宫女监视她们,安排她们去一些重要的国家,看她们有没有野心。

当年薄夫人和刘恒也得到了暗示,让他们选择了去偏僻的傣国还是留在富裕的赵国。要知道,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对比,相当于一个在北上广深,一个在广西的偏远山村。间隙不宜过大。但是薄夫人的态度很明确,他只想选一个被人抛弃的鸡肋,过好日子,不甘做先鸟。所以吕太后才真正对她放心,在政局动荡的时候,他没有再干涉她。

所以,回顾以上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薄夫人其实是一个知进退的女人。他们比较清醒,所以时刻保持着弱者的状态,不与人争斗。所以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温柔体贴的女人会招来仇人。

所以吕太后并没有选择对他下手,而是让他回家了。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吕太后此举显然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因为那些在生活中看似很柔弱的人,未必是天生柔弱,而是真正领悟了道家的精髓,世上无弱于水,但无敌强者。果然因为薄夫人的软弱,在多次政治斗争中都安然无恙,以至于后来大臣们都觉得她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弄她,于是推举她的儿子登上了皇帝的位置。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绝望了,因为刘恒上台之后把所有人都打倒了,就连强大的周勃陈平最后也只能吐血撤退。所以历史上能活下来的从来都不是弱者,成天炫耀实力的也未必是最后活下来的。能进能退者,方能显英雄本色。毫无疑问,薄夫人非常擅长这一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刘邦薄姬吕雉皇帝吕后汉朝戚夫人

更多文章

  • 吕后杀了戚夫人,幽禁了刘邦的诸嫔妃,为何偏偏放过美貌的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戚夫人,刘邦,薄姬,吕雉,刘盈

    在古代后宫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后宫不得干政”,最为忌惮的就是“外戚专权”,而开这一先例就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雉,世人都喜欢称她为“吕后”。吕后的父亲吕公当初慧眼识珠,他把女儿嫁给了大器晚成的小混混刘邦,当时他就断定刘邦将来贵不可言,刘邦也争气地验证了吕公的“相术”。刘邦

  • 吕后杀了戚夫人,囚禁了刘邦的诸多嫔妃,为何唯独放过美貌的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戚夫人,刘邦,薄姬,吕雉,刘盈

    正所谓“女人不狠,地位不稳”,在顽固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女人不仅要对自己狠,对别人更要狠,尤其是后宫中的女人。在中国的历史中就有不少狠角色,唐朝的武则天权倾天下,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帝,清朝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辅佐两代帝王。但是说实话,要是追溯历史上第一位后宫狠人,那一定非吕后吕雉莫属。作为西汉开国皇

  • 吕雉将戚夫人整成人彘,为何放过了“天子之母”的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思情讲故事标签:吕雉,薄姬,戚夫人,刘邦,刘盈

    刘邦建立大汉朝之后,就开始了留恋美色的旅程,渐渐的对年老色衰的吕雉厌恶了起来。当年刘邦征讨四处英雄的时候破,曾经讨伐过一个魏氏宗亲,按照一贯的常理,他将魏氏女眷一股脑掳进了后宫,按道理说,刘邦瞧不上这些女的,但是男人嘛,总感觉别人家的好,就像是秦始皇抢了六国宫女一样。但是魏氏宫眷里有个薄氏,她从一出

  • 刘邦的皇后,吕雉掌权后,为何杀了戚夫人而放了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刘邦,吕雉,薄姬,刘盈,汉朝,戚夫人

    刘邦的一生,有三个女人对他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一个就是他的原配吕后,毕竟这个妻子,是他在没落的时候娶来的,而且吕后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刘盈,还生了一个女儿鲁元公主。对于刘邦来说,吕后在他贫困的时候,嫁给了他。他是不能辜负吕后的,因此,在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就把吕后给封为了皇后,把吕后的儿子刘盈封为了太

  • 刘邦死后,吕雉疯狂报复戚夫人,为何放过了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刘邦,吕雉,戚夫人,薄姬

    出身布衣的大汉天子刘邦,到死也未曾想到,自己朝夕相处多年的结发妻子,日后会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毒妇。吕后专权期间的种种行径,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不过,这个表面上失去理智的老妪,在挑选打击对象时却十分明确:铲除政敌、情敌,对无关人员还算仁道。也正因如此,薄姬母子才躲过一劫。刘邦一生曾用过八位夫人,其中

  • 吕雉囚禁了所有宠妃为何偏偏放了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往昔文史阁标签:吕雉,薄姬,太后,刘邦,刘如意,平民百姓

    公元前195年,刘邦宠妃为了陪皇子们去封地都向吕后icon苦苦哀求,吕后竟大怒:“来人,把她们都给我关起来。”谁知吕后却唯独放走了薄姬icon。刘邦死后,刘盈icon登基,背后却是吕雉掌权,她怕自己地位受到威胁,不顾各皇子年龄小全部派遣到各自封地。薄姬听说这个消息哭着抱住了刘恒icon说:“恒儿你才

  • 薄姬巧布局,改变自身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纪录馆标签:薄姬,刘邦,刘恒,太后,皇上

    前203年,薄姬正在织布,刘邦突然从背后窜出,一把将薄姬抱在怀里。可当他看到薄姬的脸后,顿时把手收了回来,转身就要离开。薄姬连忙道:“恭喜皇上,昨晚我梦见苍龙盘踞在肚子上。”谁知,刘邦却留了下来。薄姬,汉高祖妃子,仁善宽厚,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在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打败叛军后,将叛军首领魏王的妃子们俘

  • 刘恒不受刘邦待见,薄姬不受刘邦待见,为何刘恒还会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恒,刘邦,薄姬

    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刘恒算得上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儿子。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刘恒剧照)刘恒是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的。刘恒之所以得到分封,是因为当时本来是赵国丞相的陈豨叛乱。陈豨叛乱以后,自封为代王。后来,刘邦把陈豨消灭以后,就把刘恒封为代王。有人可能会说,刘恒被封为代王了,怎么还说刘邦

  • 薄姬不幸的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薄姬,富贵,童年,刘恒,刘邦,魏氏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是汉文帝刘恒生母。虽然她身份高贵,可是她的童年却是不幸的。01薄姬的母亲魏氏是魏璟泯王的亲孙女,魏氏是魏国宗室之女,可是她竟然和一个男子私奔了。魏氏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跟着薄生过着普通的日子,不久他们的女儿薄姬出生了。好景不长,薄生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儿,要娶县令的女儿。可

  • 吕雉的大型“双标现场”: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却放过薄姬一马

    历史解密编辑:家友谈生活标签:吕雉,戚夫人,薄姬,刘邦,刘盈

    古代中国影响政治局势最深的女性,非武则天与吕后莫属。一位是中国第一位成为皇帝的女性,一位是秦统一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武则天的统治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而吕后的统治则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评价吕后的施政措施:“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