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44岁刘邦将一败将之妾拥入怀中……那夜过后,她生下龙种,母 子俩却落入“冷宫”,备受冷落、欺负。吕氏掌朝后,他们还被赶去多事之地,自生自灭。然而,16年后,一个预言在她身上应验了。
她是薄姬。
她来到刘邦身边时,刘邦已有佳丽无数:吕雉、戚夫人、管夫人……其中,吕雉统领整个后宫。
作为刘邦的患难妻子,吕雉陪伴他从“草莽”到“万人之上”。他四处征战时,她帮他管好大后方;朝 政之事上,她运筹帷幄,为他铲除韩信、彭越等潜在威胁。
但不管吕雉再怎么能干,相比年轻可人的戚夫人,年老色衰的她,显得黯然失色。
而戚夫人也并不满足于争宠,她常给他吹枕边风,让他废掉太子刘盈,立自己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算盘打得叮当响,让吕雉十分不满。但她更为忧虑的是,刘邦也正有此意,他常说:如意似我,刘盈不似我。
吕雉因此请教留候张良,他建议:请“商山四皓”参加宴会。吕雉虽半信半疑,但依然照做了。
出乎意料的是,宴会后,刘邦对废太子一事再未提及。因为他一看,这么难请的四人,竟跟在太子刘盈身后,觉得这孩子的实力不容小觑啊!
就这样,吕雉帮儿子保住了太子之位。
吕雉
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16岁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这一来,戚夫人可就惨了。
吕雉本就记恨戚夫人,断不可能放过她。她派人将11岁刘如意毒害,并将戚夫人制成“人彘”,一雪前耻。
此外,她虽身处后宫,可手却已伸到前庭,不仅干预朝政,还赶尽杀绝,将刘盈几个兄弟几近消灭,并解决多名旧臣。
在这场腥风血雨中,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免。
薄姬母 子就是这少数人。薄姬,一直是后宫“小透明”一样的存在。然而,她的人生却又堪称传奇。
早年,她被母亲魏氏送给了魏王魏豹作妾。她样貌并不出众,是气质型美 女。即便如此,她依然是不平凡的那个——一个女 术 士预言:薄姬将生出天子。
魏豹本对与项羽、刘邦的对战没什么信心。当他知道这个“秘密”后,顿时自信满满。他背弃与刘邦的约定,并在项、刘之间模糊立场。他甚至想:等他俩一决胜负后,自己再下场。他觉得,成功早晚是属于他的。
但他想错了。
刘邦对他这背信弃义的行为,十分恼怒,派曹参将其拿下。于是,魏豹被俘,魏国由一个诸侯国,变成了刘邦汉国的一个郡,他的妻妾也被刘邦收入囊中。
薄姬随夫被俘后,就成了织室的一名女工。然而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一天。
刘邦
一日,刘邦闲来无事,经过织室,偶然间听到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说笑。他侧耳一听,了解到:她们俩和薄姬3人幼时曾约定:苟富贵,莫相忘。
但这两人显然没有兑现她们的诺言。刘邦顿时犯了“恻隐之心”,决定当晚就召薄姬来侍寝。于是,晚上,太监们抬着薄姬,将她送进了刘邦的寝宫……
可一 夜云雨过后,她马上又落入了“冷宫”——刘邦再也没有召见过她。好在,他给她留下了希望:公元前203年,她生下了皇子刘恒。
她原以为自己会母凭子贵。事实上,母 子俩早已被刘邦忘在脑后。因为不受宠却生了皇子,其他妃子一点儿也不待见她,主子如此,宫女、太监们自然有样儿学样儿。
深宫的生活充满苦楚,让她如履薄冰,却也让薄姬的性格越发沉稳。母 子俩就这样相互支撑着,熬过8年漫漫长夜。
薄姬
此时,有一双眼睛,正在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是吕雉。如果不看地位,她和薄姬同病相怜:两人都不愿争抢,但同时也不受宠爱。因此,她选择给薄姬母 子留个活路——派8岁的刘恒去代国称王,并准许薄姬同去。
此时,他们已不奢求皇位了。能活下去,才更重要。
转眼,刘恒24岁。
因吕雉为首的外戚过于干涉朝政,引起众大臣的不满。吕雉去世后,30+位大臣合议:在仅存的刘氏2个皇子(刘长和刘恒)中,选出下一任皇帝。经他们讨论过后,一致决定:由性格温厚的刘恒继位。
当听到使者来报,母 子俩都难以置信。直到他们看到城楼前的迎接队伍,才终于相信:这一切都不是在做梦。
公元前180年,刘恒即位为汉文帝,薄姬则被尊为皇太后。母 子俩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文史掌故】
吕雉虽然对戚夫人等人心狠手辣,但不可否认,她是薄姬母 子的贵人。对于这个贵人,即便吕氏后来败落,薄姬母 子也从未动其棺椁,依然将其与刘邦合葬。
而薄姬这一生,前半生虽坎坷不断,却在后半生,活成了人生赢家。谨言慎行、温厚待人,为他们母 子的逆袭,创造了可能性。
她虽没有婚姻的福,却有儿孙福。
汉文帝像她一样,与人为善、勤恳工作,不仅在代国时成绩可圈可点。归来即位后,他更与儿子汉景帝,缔造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薄姬曾3年生病在床。他每天一下朝,就赶来关心母亲的病情,替母亲试药。他走在母亲之前,临终时,还反复叮嘱妻儿们一定要孝顺她。
“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 《史记》
孩子的孝心,是对母亲最好的认可。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
关注我,了解过去,过好未来!
参考资料:《后汉书》《史记》
汉文帝亲侍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