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济刺杀皇帝曹髦,他到底怎么想的

成济刺杀皇帝曹髦,他到底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3/12/11 10:59:24

当堂杀天子的后果成济难道不知吗?成济哪里来的“勇气”呢?

受司马家重恩的成济

司马家待成济,可谓是有恩的。

当时的成济,是魏国的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官职不高,但前途远大。

太子舍人,字面意思就是太子屋下之人,宿卫东宫。

自汉代开始,多选择德行高尚之人担任,以使其修养品行影响太子。

三国时期,太子舍人也多为杰出人士担任。

魏明帝时,张茂曾为太子舍人。他曾多次上表切谏天子,劝谏天子不要大修宗室,因此颇受时人景仰。

而后来西晋的权臣张华,也“起家太子舍人”,后来,司马炎去世后,他一度把持朝政。

蜀汉方面,名将霍弋罗宪,都曾为太子舍人。后来,他们成为蜀汉独当一面的大将。

可以说,三国时期的太子舍人,或在文学、律法上有所造诣,或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多为一时人物。

然而,成济既非出身名门望族,也无尺寸之功,更没有德行名声,却也能担任太子舍人。

显然,之所以如此,无非是司马家“畜养”而已。

当时的曹魏,并没有立太子,所谓太子舍人,自然没有什么东宫要宿卫,自然就是替司马昭“看守”皇室而已。

当然,于成济而言,他能出任太子舍人,自然要感谢司马昭。说司马昭待其有恩,毫不为过!

士为知己者死。成济要报司马昭的恩,自然而然。

无法突破的底线

曹髦起事前,召信得过的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起常侍王业商议,表示要“自出讨之”,铲除司马昭。

尚书王经表示:司马家掌大权已久,“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这不过是自杀而已!

确实,内外皆是司马昭的人!就连一起参与讨论的天子亲信王沈、王业也是!他们转头就去给司马昭告密了!

于是,司马昭已经做了准备。

尽管如此,依然没有人敢突破底线,直接对天子动手!

因此,曹髦起事后,无人敢抵抗!

曹髦起事后,首先遇到了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

司马伷是司马昭的弟弟,理应是“坚决捍卫司马家”的。

然而,曹髦大声呵斥之下,司马伷及其兵士纷纷退去!

随即,曹髦又遇到了从外赶来的贾充

与司马伷不同,贾充是专门赶来抵抗曹髦的。

因此,贾充有所准备,攻击曹髦身边的随从将士,“帝师溃散”,曹髦的部队出现了混乱。

然而,曹髦“犹称天子,手剑奋击”!

对天子动手这个底线,还是没有人敢突破,于是,“众莫敢逼”,纷纷退却。

都是司马家安插的人,都是吃司马家的饭,可是,对天子动手的底线,没有人敢去突破!

直到成济的出现···

奉命弑君

成济见状,立刻询问贾充:事情紧急,怎么办?

看来,成济也是知道不能直接对天子动手的,他并不傻!

贾充大呼:司马公畜养你们,不就是为了今日之事吗?有什么好疑虑的?(《晋纪》)

同时,贾充又“鼓励”成济:司马家事若败,汝等岂复有种乎?何不出击?(裴注《三国志》引《魏末传》)

于是,成济兄弟率部下出击。出击前,成济回头再问:当杀邪?执邪(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贾充的话简单直接:杀之!

于是,成济出击!

当时,曹髦呵斥到:放仗!(放下武器)

子之威,无人敢犯,“大将军士皆放仗”,都不敢抵抗。

唯有成济兄弟突出,刺死了曹髦!

可以说,成济知道天子威严不容侵犯,也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去弑君,完全是遵守贾充的命令!

然而,事实证明,他虽然敢去作万死难容的罪行,却并不是出于“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不服罪

事后,为了平息众怒,司马昭下令处决成济兄弟。

此时,成济兄弟不服罪!

他们光着身子,爬到屋顶,大骂司马昭!

最后,兵士从下射箭,射死了他们!

最后时刻的表现证明:成济并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报答司马家的恩情而甘愿去死的“死士”。

他胆敢在大庭广众下刺死天子,却仍然认为自己可以逃脱罪责!

或许,成济认为:我弑君,是为了保护你们司马家,你们司马家又怎么能“恩将仇报”呢?司马家,必然会“罩着”我!

他的想法是:你给我恩,我报答你,你又该赏赐我了吧?

然而,他哪里知道。司马家从来没有视他为平等的交往对象!司马家也不打算和他算什么“人情”。

在司马家眼中,过去给成济的恩典,只不过是培养耗材的成本而已!他成济,始终不过是一个耗材!

成济胆敢突破底线,当堂刺杀天子,不是出于“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而是出于迫不及待为主子立功的心思。

然而,任何时代,都有不容突破的道德底线。

无论出于什么愿意,突破底线,其结局永远是可悲的!

任何时代,报恩之情,建功之心,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如果有人企图利用你的报恩之情、建功之心,唆使你去作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时。

请注意:对方在“阴你”!对方不过视你为可利用的耗材而已!

一定要远离这样的人!

标签: 曹髦成济贾充司马昭司马炎

更多文章

  • 众望所归,莱临高铁成济莱高铁破局之路,济莱临高铁将大展风采

    历史解密编辑:明轩爱娱乐标签:临沂,莱芜,济南,京沪高铁,济莱高铁,济莱临高铁,京滨城际铁路

    济莱高铁是一条彻彻底底的断头路,不仅出行不便,还容易造成浪费,如何才能走出破局,改变目前现状,只有连接莱芜到临沂的高铁。我在上期已经阐述过济莱高铁的困窘局面。今年年初就有网上不少声音修建莱芜到临沂的高铁线路,由于济莱高铁是一条城际高铁,连接济南市的历城、章丘、莱芜、钢城等地,沿途车站大都距离城区较远

  • 成济在贾充示意下弑君,为何成济被夷灭三族,而贾充却升官发财?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贾充,成济,曹髦,曹叡,晋朝,司马昭,司马师,史说三国

    曹魏三少帝说起三国的曹魏,曹丕与曹叡的英年早逝总是令人唏嘘。从曹丕称帝开始,曹魏一共只有五个皇帝,却有三个被称为“少帝”,从未掌权。这三个少帝分别是曹芳、曹髦、曹奂。1.曹芳从史书上看,曹丕、曹叡父子极有可能是纵欲过度而亡,所以曹叡不仅英年早逝,而且在驾崩之前没有亲生儿子,只能以养子为嗣。曹芳原本是

  • 陈泰才 ‖ 春节欢乐过后须奋蹄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作家,诗文,陈泰才,现代诗歌,诗歌精神,春节欢乐过后须奋蹄

    作者简介: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多

  • 陈泰才 ‖ 神采奕奕的元旦老人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神采奕奕的元旦老人,陈泰才,诗歌,作家,原创,现代诗歌

    作者简介: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多

  • 陈泰才 ‖避免软肋暴露无遗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避免软肋暴露无遗,陈泰才,诗歌,诗人,作家

    作者简介: 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 陈泰才 ‖ 秋风送爽醒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秋风送爽醒大地,陈泰才,诗歌,诗人,现代诗歌

    作者简介 :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 陈泰才 ‖ 美景尽在险峰中(组诗)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险峰,瀑布,群山,诗人,松柏,陈泰才,诗歌精神

    作者简介: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多

  • 陈泰才 ‖ 修身哲理 (小诗五首)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修身哲理 (小诗五首),陈泰才,诗歌,作家,诗人

    作者简介: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多

  • 陈泰才 ‖ 秋老虎变得温顺了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诗美学标签:秋老虎变得温顺了,陈泰才,诗歌,诗人,原创

    作者简介: 陈泰才(细石),硕士导师,副巡视员。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副部长、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作家、《首都文学》签约作家/诗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羊城书法研究会会员、广东楹联书画院院士书画家、广州市首届职工艺术家、海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 夜雨丨陈泰湧:酷夏絮记

    历史解密编辑:上游新闻标签:陈泰涌,夏絮记,吊扇,电扇,空调

    酷夏絮记陈泰湧重庆的夏天就像一个婆子妈,刚接触时那股热乎劲儿挺暖人心,真进了她家的门后才晓得那火辣辣得让人流泪,再后来就习惯了,慢慢相处呗。我第一次对重庆的夏天产生记忆还是四十多年前的熊孩子时代,放暑假去投奔在成都工作的父亲并避暑,要从朝天门码头下船再到菜园坝去换乘火车。船在晨雾中进了港,爬了长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