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被称为“武圣人”,为何黑道中人都供奉他,他到底干了什么

关羽被称为“武圣人”,为何黑道中人都供奉他,他到底干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有史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4/1/27 5:40:0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自古以来出了无数名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然而在所有人中,有一个人的历史地位非常突出,那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关云长。  他的地位到底被推崇到何种程度呢,从官方层次讲,孔子的地位已经够高了,被称为孔圣人,传说乾隆帝有一个心爱女儿,因为脸上有个痣,被视为不吉,相士说只有嫁给比她家地位更显赫的人才能幸福,乾隆帝思来想去觉得,把这个女儿嫁到了孔府,孔子的地位可见一斑。

然而,和关羽相比,孔子就算洒洒水了,从唐朝开始,关羽就被皇帝相中,借他的忠孝节义做做宣传,以此来号召大众服从朝廷管理。于是关羽受到的封号是一天比一天多。最开始是唐肃宗起的头,莫名其妙封他为72将相之一,然后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关羽从开始的忠惠公、武安王到后来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如果关羽在世的话,他也会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吧?我是谁?我到底干了什么?正所谓上行下效,宗教是最能紧贴形式,积极发展的,所以道教把关羽尊为武圣帝君,佛教把关羽立为伽蓝菩萨,就连儒家也把关羽称为武圣人。对一向瞧不起打打杀杀的文人来说,这就算难得了。

此外,商人也竞相供奉关羽,把他称为武财神,这个说法最早是来自山西,明清时期晋商脱颖而出,行走天下,做生意以义取利,诚信天下。没说的,作为老乡的关羽必然抬出来供奉一下,其一保佑大家多赚钱,其二则希望晋商之间精诚合作,共同发展。一来二去,关羽就成了财神爷的代称。最奇怪的是,就像郭德纲在相声说的那样,很多黑道中人也供奉关羽,你不是找倒霉催的嘛,人家关老爷忠义无双,怎么会保佑你干坏事儿呢?

其实黑道中人信奉关羽是有传统的,这不得不说帮会的起源。看过金庸小说《鹿鼎记》的人们都知道,当年明朝郑成功占据台湾与清军对抗建立红花会,打的旗号反清复明。其实正确叫法是“洪门”,而青红帮就是洪门的后续组织,后来民国的各种帮会,都是洪门的分支机构。

吴三桂英雄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中原时,除了郑成功在台湾抗击清兵之外,东南仍有明朝遗老遗少掌握半壁江山。郑成功为了将这些反抗力量团结起来,与这些将军大臣结拜异姓兄弟,成立了洪门。而他们宣誓的庙宇大殿之中,挂的就是关羽画像。至此之后,帮会开山立堂也好,个人入会也好,只要搞上仪式,那必然是关羽画像高悬,“关圣帝君”神位摆上,香案火烛之前,要么来个歃血为盟,要么玩个斩香盟誓。总而言之,所有活动必须在关羽眼皮底下开展。

洪门自成立以来,就被清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成员一经抓住抄家灭门,如果心中没有一定信仰,那被抓住以后出卖同伙就是分分钟的事。关羽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然而他被所有人看重的是不是武功,而是忠义。这也是最初洪门帮会中人的最早最朴素的情怀。比如洪门主要分支哥老会,又称袍哥。其称呼就是取自关羽的故事。

当初关羽走麦城,被迫暂住曹营,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给他送来大批的金银玉帛,希望能让关羽对他死心塌地。但关羽一概拒绝,只是留下一件锦袍。而且他的骚操作是把锦袍穿在里面,外面罩着一件旧袍子。等到曹操问他原因时,他就一脸严肃的说:这件旧袍子是玄德大哥给我的,即使现在有了您送的新袍子,旧的袍子在我心里仍然是第一位。所以袍哥代表的就是这种重兄弟之情、义字当头、永不背叛的精神。而洪门从明末建立,到民国仍然能顽强地存在,历经二百多年不倒,靠的就是一种忠诚和信仰。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洪门的性质渐渐变化,洪门渐渐分成青帮、洪帮、三合会、红枪会等等大大小小,形式不一的帮会,性质也从清朝的反抗压迫到民国被反动势力控制,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帮会再无存在的意义,从此化成历史尘埃,而在关帝神像磕头盟誓这样的画面,也成了港片里萧瑟的风景。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你会喜欢。喜欢的话加个关注点个赞哦!

标签: 关羽曹操郑成功黑道孔子洪门

更多文章

  • 单田芳武侠评书五大武圣人对决,谁是王中王?

    历史解密编辑:虾仁两故事标签:于和,武侠,评书,单传忠,武圣人,张三丰,单田芳,白眉大侠,中国传统音乐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单田芳老先生在其多部武侠评书中都塑造了武圣人这样的重量级角色,所谓武圣人不但武功高,江湖地位也高,属于那种高不可攀式跺一跺脚江湖得抖三抖的高人。在《白眉大侠》中有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于和;在《三侠剑》中有今古圣人艾莲池;在《童林传》中一下子出来了两个武圣人,头一位是

  • 古代其实有三个武圣人,除了关羽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关羽,岳飞,皇帝,周仓,武圣,汉朝,三国,姜子牙,霸王项羽

    中国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圣贤辈出。中国的圣贤中比较著名的有“至圣”孔子、“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等等。而“武圣”则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其实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位武圣,只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变化。何为“武圣”?武圣的标准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猛

  • 武圣人关羽,在历史中是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关羽,曹操,孙吴,孙坚,吕布,马超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生于不详,死于220年。小说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擂鼓斩蔡阳、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刻画了他的神威和无敌。在战场上,他总是大喝一声,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显示出他的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但是

  • 刘秀对马伏波的一种成全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刘秀,马伏波,马援,王安石,苏轼,李世民

    光武帝刘秀是古代史上学历最高,文化底蕴最深厚的“知识分子”皇帝。他执政期间,重用贤才,轻徭薄赋,严惩官员腐败,让大汉帝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举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史称“光武中兴”!然而,有件事,让有些习惯于替古人担忧的朋友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光武帝最宠信的大将军马援,功勋卓著,战功赫赫,刘秀为啥不让

  • 刘秀怎样以小胜多大破昆阳

    历史解密编辑:远征国学文化标签:汉军,王莽,刘玄,官军,光武帝刘秀

    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是汉军战胜王莽官军在军事上的转折点,它以不到一万人的少量兵力,战胜王葬官军四十多万,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王莽为粉碎汉军对他的威胁,这次下了最大的赌注。他不仅把能调用的军队全部调集了起来,还把能找到的懂兵法的军师也集中到一块。甚至,他为了吓唬汉军,为自己壮胆,还找来一位

  • 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光复汉室,刘秀是不是刘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刘邦,刘秀,汉景帝刘启

    我们今天说“汉族”“汉人”“汉字”等都与汉朝密不可分。要说汉朝的历史,我觉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得很是简洁。“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罗贯中把刘邦神话为赤帝子那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他把刘邦立国这件事情说得简单明了。接着罗贯中又说:“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是呀,汉朝4

  • 那个在鸿门宴闯帐的樊哙,对刘邦忠心耿耿,却被刘邦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樊哙,刘邦,鸿门宴,项羽,张良,萧何

    民间故事说,大才子纪晓岚乘船徐徐而行,后面有大船鼓帆赶上。两船并行之际,站船头上的赳赳武夫看纪晓岚文质彬彬,有意试探,索笔写下一上联,抛将过来,并令船夫下帆静等下联。纪晓岚展纸一看,上面写:“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字面意思是说纪晓岚的船光靠摇橹,船速不如扬帆行舟快,实则里面含有鲁肃、樊哙两位名人

  • 项羽为何斗不过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项羽,刘邦,章邯,范增,张良,项梁

    项羽为何错失天下?看看他的几大败笔就知道了。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其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

  • 刘邦和刘备都是从汉中发家,为何刘邦能统一全国而刘备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刘备,曹操,项羽

    刘邦和刘备,这两个人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是开创400余年大汉江山的汉高祖,一个是三国时代蜀国的建立者。两个人都是一个政权的开创者,只不过一个是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而另一个则是分裂局面地处西川的割据政权。 西汉疆域图 蜀汉疆域图 不过肯定会有人问,刘邦和刘备两人都曾经以蜀地和汉

  • 流氓皇帝——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邦,吕雉,萧何,秦国,项羽,汉朝,夏侯婴

    流氓指的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还到处找事,道德败坏的人。汉高祖刘邦恰好就是这种人。刘邦年幼的时候,由于家境富裕,得以读书。在课堂上,刘邦尊老爱幼,一心向学,在老师的眼里看来刘邦是一个相当好的苗子。老师的这种看法直到刘邦17岁时,彻底发生了改变。没有人知道刘邦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是知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