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其实有三个武圣人,除了关羽还有谁?

古代其实有三个武圣人,除了关羽还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书凌轩阁 访问量:4235 更新时间:2024/1/16 3:51:37

中国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圣贤辈出。中国的圣贤中比较著名的有“至圣”孔子、“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等等。而“武圣”则一直被大家认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其实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位武圣,只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了变化。

何为“武圣”?武圣的标准并不是无敌于天下的猛将,不然的话,项羽白起也可以入选。中国古代的武圣,需要忠、孝、义、兵、武、德、仁、智等各方面都要非常杰出,而且不仅要得到皇家的认同,也要得到民间百姓的崇敬。

1、姜子牙

明朝以前,“武圣”一直都是姜子牙。这起源于唐朝时期玄宗皇帝设置“武成王庙”,用于祭祀历代名将。“武成王庙”又简称“武庙”,它以周朝开国太师、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两侧另列名将十人从之(武庙十哲)。唐肃宗时,朝廷尊姜子牙为武成王,并且决定祭祀武庙的祭典与祭孔子的文宣王庙礼仪等级相同。

宋真宗(宋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时,又加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以姜太公为武圣,主祀武庙。但明朝以后,武圣就不再是姜子牙了。

2、岳飞与关羽

武成王庙中位列历代名将,是国家崇武的象征。明朝洪武二十年,礼部请修武成王庙,却遭到了朱元璋的拒绝。

今又欲循旧用武举,立庙学,甚无谓也。太公之祀,止宜从祀帝王庙。遂命去王号,罢其旧庙。———《明太祖实录》

自此,武成王庙撤去,朝廷认可的武圣不复存在,但民间对武圣的敬仰与崇敬无没有停止。一直到明朝万历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13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和岳飞同时建庙合祀,相当于二人并列“武圣”。但朝廷对关羽、岳飞二人加封的名号中却带有“伏魔大帝、靖魔大帝、天尊”等字眼,颇有民间意味,神话色彩浓厚,缺少了些庄重。

其实在明朝时,朝廷对关羽的推崇就要高于岳飞。明神宗还封关公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关平为竭忠王,关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而岳飞可没有此等待遇。到了清朝以后,满族入关,关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朝廷的推崇。努尔哈赤要求其子孙人人都要熟读《三国演义》,并把这本书当做他们的军事蒙教材,受该书影响,满清把关羽当做他们的守护神来崇拜,并称关羽为“关玛法”。

而岳飞则渐渐让出了“武圣”的位置。由此又经过三四百年的时间,随着朝廷继续的加封和民间的崇拜,关二爷便坐稳了“武圣”的位置。时至今日,关羽的形象在我国民间发生了更深层次的演变,深得民间崇拜。

更多文章

  • 武圣人关羽,在历史中是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关羽,曹操,孙吴,孙坚,吕布,马超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生于不详,死于220年。小说中的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擂鼓斩蔡阳、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刻画了他的神威和无敌。在战场上,他总是大喝一声,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显示出他的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但是

  • 刘秀对马伏波的一种成全

    历史解密编辑:聊聊身边的法律标签:刘秀,马伏波,马援,王安石,苏轼,李世民

    光武帝刘秀是古代史上学历最高,文化底蕴最深厚的“知识分子”皇帝。他执政期间,重用贤才,轻徭薄赋,严惩官员腐败,让大汉帝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举国上下一派欣欣向荣,史称“光武中兴”!然而,有件事,让有些习惯于替古人担忧的朋友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光武帝最宠信的大将军马援,功勋卓著,战功赫赫,刘秀为啥不让

  • 刘秀怎样以小胜多大破昆阳

    历史解密编辑:远征国学文化标签:汉军,王莽,刘玄,官军,光武帝刘秀

    刘秀指挥的昆阳之战,是汉军战胜王莽官军在军事上的转折点,它以不到一万人的少量兵力,战胜王葬官军四十多万,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王莽为粉碎汉军对他的威胁,这次下了最大的赌注。他不仅把能调用的军队全部调集了起来,还把能找到的懂兵法的军师也集中到一块。甚至,他为了吓唬汉军,为自己壮胆,还找来一位

  • 刘邦建立西汉,刘秀光复汉室,刘秀是不是刘邦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黛眉浅浅标签:刘邦,刘秀,汉景帝刘启

    我们今天说“汉族”“汉人”“汉字”等都与汉朝密不可分。要说汉朝的历史,我觉得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说得很是简洁。“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罗贯中把刘邦神话为赤帝子那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他把刘邦立国这件事情说得简单明了。接着罗贯中又说:“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是呀,汉朝4

  • 那个在鸿门宴闯帐的樊哙,对刘邦忠心耿耿,却被刘邦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樊哙,刘邦,鸿门宴,项羽,张良,萧何

    民间故事说,大才子纪晓岚乘船徐徐而行,后面有大船鼓帆赶上。两船并行之际,站船头上的赳赳武夫看纪晓岚文质彬彬,有意试探,索笔写下一上联,抛将过来,并令船夫下帆静等下联。纪晓岚展纸一看,上面写:“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字面意思是说纪晓岚的船光靠摇橹,船速不如扬帆行舟快,实则里面含有鲁肃、樊哙两位名人

  • 项羽为何斗不过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项羽,刘邦,章邯,范增,张良,项梁

    项羽为何错失天下?看看他的几大败笔就知道了。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其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

  • 刘邦和刘备都是从汉中发家,为何刘邦能统一全国而刘备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刘备,曹操,项羽

    刘邦和刘备,这两个人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一个是开创400余年大汉江山的汉高祖,一个是三国时代蜀国的建立者。两个人都是一个政权的开创者,只不过一个是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而另一个则是分裂局面地处西川的割据政权。 西汉疆域图 蜀汉疆域图 不过肯定会有人问,刘邦和刘备两人都曾经以蜀地和汉

  • 流氓皇帝——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邦,吕雉,萧何,秦国,项羽,汉朝,夏侯婴

    流氓指的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还到处找事,道德败坏的人。汉高祖刘邦恰好就是这种人。刘邦年幼的时候,由于家境富裕,得以读书。在课堂上,刘邦尊老爱幼,一心向学,在老师的眼里看来刘邦是一个相当好的苗子。老师的这种看法直到刘邦17岁时,彻底发生了改变。没有人知道刘邦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是知道1

  • 樊哙数次救下刘邦,为何刘邦死前却非要杀樊哙?原因让人释然

    历史解密编辑:王巧谈资讯标签:樊哙,刘邦,吕雉,项羽

    然而在刘邦临死之际,最后一个心愿却是——那刘邦一直想杀的这两个人,吕雉和樊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简单直接的一层关系就是,樊哙是吕雉的刘邦一直想杀吕雉,结果却到死也未能如愿。所以干脆先把樊哙除掉,意思是我虽杀不了你吕雉,但我先斩掉你最粗壮的那只手还不行吗。那么,刘邦为何心心念念想要除掉自己的结发妻吕

  • 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项羽为何没能趁机将刘邦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邦,项羽,彭城,英布,汉王,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彭城之战后,项羽一路从彭城追杀刘邦到了荥阳,途中数次将刘邦逼入绝境,只是最终没能成功将刘邦击杀罢了。至于刘邦最终成功逃过一劫,除了布置得当、应对及时之外,最重要的在于一场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战役——京索之战。正是由于这场战役,使得项羽最终功亏一篑,错过了击杀刘邦的最佳时机。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刘邦在项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