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樊哙数次救下刘邦,为何刘邦死前却非要杀樊哙?原因让人释然

樊哙数次救下刘邦,为何刘邦死前却非要杀樊哙?原因让人释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王巧谈资讯 访问量:119 更新时间:2023/12/12 22:26:36

然而在刘邦临死之际,最后一个心愿却是——

那刘邦一直想杀的这两个人,吕雉樊哙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最简单直接的一层关系就是,樊哙是吕雉的

刘邦一直想杀吕雉,结果却到死也未能如愿。所以干脆先把樊哙除掉,意思是我虽杀不了你吕雉,但我先斩掉你最粗壮的那只手还不行吗。

那么,刘邦为何心心念念想要除掉自己的结发妻吕雉呢?而刘邦到死都未能如愿,吕雉的势力究竟是有多大?樊哙最终又被刘邦杀掉没有?他和他家人最后的下场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段2000多年前的政坛惊变。

刘邦杀樊哙,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吕雉。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刘邦为何想除掉吕雉?

当时,已经

那时的刘邦每天四处骗吃骗喝,长期和一帮痞子混混们厮混,其中就包括以屠宰为业的屠户

吕雉一家就是这个时候搬来的沛县。刚搬来时,吕家大宴宾客。刘邦听说后便带了几个朋友空手前去蹭吃蹭喝。

就是在这时,吕雉的父亲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善于相面的他觉得刘邦面相不俗,谈吐不凡。于是便直接做主将年约

吕雉生得美丽又贤惠过人。初嫁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经常都在外和朋友喝酒厮混,很少回家。后来刘邦起事,又长期在外征战。吕雉则一直留守家中,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这时的吕雉,被刘邦视为贤内助,贴心人,对其敬爱有加。只是后来,随着刘邦的事业越做越大,权势催人迷,终于有了个年轻貌美的红颜知己取代了贤内助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那一年,项羽仅以3万之师杀得刘邦的56万大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同时吕雉也被项羽俘虏。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

吕雉被项羽一抓就是两三年。后来楚汉议和,当吕雉再回到刘邦身边时,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红颜知己

戚夫人的美貌在历史上都是排得上号的,有些典籍中还曾将她纳入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有了年轻貌美、翘袖折腰的戚夫人后,年长色衰的吕雉便日渐被刘邦冷落。

但吕雉毕竟是刘邦的结发妻,并且

当了皇后的吕雉心理逐渐产生了变化,既然在情感上不能得到慰藉,那就自己从权力上弥补。

当时汉朝初建,在外有一大堆麻烦事,不是这个造反就是那个叛乱,还有匈奴入侵。所以刘邦这个时候就在忙着处理外部的各种麻烦,朝堂内政其实都是由皇后吕雉在操持。

所以当时汉朝的政治格局就是

权势日增的吕雉,再加上家族势力雄厚的吕家,引起了刘邦的深深忌惮。

而这个时候,戚夫人又仗着刘邦宠幸,想撺掇刘邦把吕雉儿子的太子之位废黜,改立自己所生的儿子为太子。

刘邦本就忌惮吕家,再加上戚夫人的枕边风一吹,于是便打算

当然,以吕雉的政治手腕和朝堂势力,各种手段齐下,刘邦想改立太子的事情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但对吕雉来说,戚夫人这是碰了她的逆鳞和底线呀。床笫之争我可以不在意,但你想要夺我儿子的太子之位,那绝对是不死不休。于是吕雉越发对戚夫人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

刘邦当然深知吕雉对戚夫人母子的恨意和杀意,所以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经常闷闷不乐,慷慨悲歌。他知道只要自己一驾崩,戚夫人母子绝对难逃吕雉的毒手。

说说吕家当时的势力到底多强大。吕雉有两个哥哥,关于这两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述是

当初刘邦彭城一败,一溃千里,连他爹和老婆吕雉都被项羽俘虏了。而当时刘邦就是去投奔了吕雉的哥哥,如果不是吕雉哥哥出兵帮助,那历史上大概就没有汉朝了,只有楚朝。

所以,吕氏兄弟并不是以下属身份加入刘邦队伍的,人家是

所以,可以说吕家是和刘邦一起合伙打的天下。甚至在史记的一些记载中,还把吕雉父亲吕公的名字排在了刘邦父亲的前面。

刘邦称帝后,吕雉当了皇后,又在长期的施政中不断提升着政治水平,积蓄着人脉和威望。可以说是足以和刘邦分庭抗礼的存在。

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吕雉和这样的一个吕家,刘邦实在寝食难安。但杀又杀不了,撸也撸不掉,如果非要对吕家动刀,但给年轻的汉王朝带来的一定是场毁灭之灾。

所以,刘邦即使去世前也是带着深深的焦虑的,他甚至都不知以后这江山到底会姓刘还是姓吕。

事实上刘邦焦虑也是有道理的,刘邦去世后,汉朝最有权势的人就是吕雉,皇帝都要靠边站。如果吕雉当时称帝,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就不会是武则天了。

但是,刘邦虽然到死也没能杀成吕雉,可他却在闭眼前下了最后一个命令

杀不了吕雉,刘邦为什么又转而对好兄弟樊哙起了杀心?

樊哙本是一名杀狗屠户,在刘邦还未发迹时就一直追随刘邦,在刘邦集团中属于居功至伟的那一类人。

刘邦最开始起事,打下沛县取得了起义的根据地,就离不开樊哙的帮助。

后来项羽设下鸿门宴,欲取刘邦性命。也是樊哙无惧生死,勇敢护主,使得刘邦得以从死局中安然脱身。

后来又一直帮助刘邦南征北战,勇猛无敌,战功无数。是汉朝从打天下到稳天下所有阶段都不可或缺的几大将领之一。

凭借着军功,在汉朝建立后,樊哙受封舞阳侯,官拜

后来樊哙又娶了吕雉的亲妹妹

但是,这也给樊哙打上了一块吕雉的烙印,为他埋下了一场杀身之祸。

上文说过,在刘邦晚年,外戚集团的势力已膨胀到甚至可以制约皇权。那么如果这时军功集团倒向外戚集团,那么皇权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那军功集团会倒向外戚集团吗?当然有可能会!因为军功集团第一代表人物樊哙,就是吕雉的亲妹夫,有这层关系在,也至少可以算半个外戚集团的人了。

在刘邦看来,虽然樊哙一直对他忠心耿耿,但在他去世以后,难保樊哙不会帮助吕雉夺权,取代刘氏江山。因为樊哙是绝对有这个势力并且还有这个动机的。

所以刘邦死前才做了一个安排,他说:“安刘氏天下者,必然是周勃,可以让周勃执掌天下军事。”而没有说是与他感情更为亲厚的樊哙,就是因为在他看来,樊哙是外戚集团的人。

樊哙刚率军出发,就有人在刘邦耳边进谗言,说樊哙一直在和吕雉合谋,想等陛下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篡夺刘氏江山,并且

本来刘邦临终前一直有两件事情放心不下,一是

于是刘邦便决定先杀掉樊哙,只要樊哙一除,在军中就周勃一人独大,吕雉在军中也就没了势力,就算想造反也会变得很难。

于是,刘邦急传陈平和周勃,让他们速速去军中将樊哙就地斩杀,并把樊哙的人头带回来给自己查验。陈平、周勃得令后立即动身,前去斩杀樊哙。

后面,幸得陈平老谋深算,即保住了樊哙的性命,又保住了他自己的性命。

陈平老谋深算,保住了樊哙的性命,也保住了他自己的性命。

陈平与周勃接到刘邦密令后,火速赶到樊哙大营,假装有刘邦诏令,传樊哙前来听诏。樊哙不疑有他,便孤身一人前来听诏,结果便被陈周二人一举拿下。

但陈平是个人精呀,其智慧计谋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他仔细一想,这个事好像哪里不对。

如果就这么将樊哙给杀了,那不管怎样,他与周勃二人绝对逃不了来自吕雉的报复。刘邦本来已行将就木,只要刘邦一死,那以吕雉的手段,他们二人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陈平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先不杀樊哙,只把樊哙抓了起来,想着先将樊哙押送长安,杀不杀由刘邦自己决定。好给自己留个转圜的余地。

果然,押送樊哙的囚车刚走到半路时,就传来了刘邦驾崩的消息。而吕雉姐妹二人听到樊哙还活着的消息,长出了一口气。

陈平也因此而避免了一场灭门之灾。不止于此,后来吕雉还把他拜为郎中令,让他辅助新皇。

而樊哙这次也因为陈平的灵机一动而保全了性命,并且一生富贵,得以善终。可是,后来还是因为

因为“吕雉妹夫”的这层关系,樊哙的妻子、儿子尽被诛杀。

刘邦死后,由吕雉所生的儿子

吕雉大权在握后,首先对付的一个人就是戚夫人。她残忍地把戚夫人

而在朝堂上,皇帝的废立全在吕雉一念之间。就在刘邦去世后的十余年间,吕雉就立过3任皇帝,而这些皇帝都是傀儡,她自己则临朝称制,成了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

与此同时,吕雉还不断扶植吕家在朝堂的势力,在朝中遍植党羽,朝中重要位置全被吕家人所占据。

可吕雉掌权后,一连就杀了好几个刘氏藩王,然后大封吕家人去各地做藩王。在这样的铁血压制下,就连刘邦最看好的周勃都不敢说话,白马盟约成为一纸空文。

此时,吕家权势已达顶峰,甚至比武则天时的武家人权势更隆。如果吕雉能活得像武则天那么久的话,那称帝几乎会是必然的。

只可惜,在刘邦死后的第十五年,吕雉终于倒在了一场大病之下。吕雉刚死,陈平与周勃便振臂一呼,发动兵变,带领刘氏族人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而此时的樊哙已经去世了近十年。在诛杀诸吕的那场行动中,樊家仅有他的庶子樊市人逃过了那场浩劫。在吕雉倒台后,后来继位的汉文帝刘恒让樊市人承袭了樊哙

所以,刘邦才在临死前才想要杀掉对自己忠心耿耿,立功无数的樊哙。在他看来,樊哙

一旦有反的能力,那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有多忠心,帝王们挥起屠刀来都一定会毫不留情。

这是古代功臣,特别是军功之臣的宿命,可悲可叹。

标签: 樊哙刘邦吕雉项羽

更多文章

  • 刘邦在彭城遭遇惨败,项羽为何没能趁机将刘邦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刘邦,项羽,彭城,英布,汉王,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彭城之战后,项羽一路从彭城追杀刘邦到了荥阳,途中数次将刘邦逼入绝境,只是最终没能成功将刘邦击杀罢了。至于刘邦最终成功逃过一劫,除了布置得当、应对及时之外,最重要的在于一场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战役——京索之战。正是由于这场战役,使得项羽最终功亏一篑,错过了击杀刘邦的最佳时机。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刘邦在项羽追

  • 此人救了刘邦儿女的命,为什么刘邦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E君标签:刘邦,韩信,代王,汉朝,夏侯婴,霸王项羽

    汉高祖刘邦全靠着一帮哥儿们打天下,这些哥儿们包括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卢绾等人,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但是其中有一人,不但是刘邦的哥儿们,同时还是救过他儿女的大恩人,但是刘邦却要杀他。▲汉高祖刘邦靠着一帮哥儿们打天下。这人就是夏侯婴,根据史料记载,夏侯婴是沛县人,与刘邦同乡,秦朝的时

  • 瀚大黎众|刘邦-项羽楚汉相争故事连环画《乌江东去》盛鹤年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绘画,连环画,战争片,古装片,乌江东去,楚汉相争,楚汉传奇,刘邦-项羽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

  • 刘邦的铁哥们卢绾,为何会反叛刘邦,到底是谁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刘邦,卢绾,韩信,臧荼,项羽

    卢绾的反叛绝对给刘邦下了一道催命符。当时刘邦刚刚平定英布的叛乱,还未休息片刻, 闻卢绾反叛,气得脸色发青,口吐鲜血,紧接着旧伤复发,最终加速了刘邦的病情恶化,因此没几天,刘邦就病逝了。卢绾原与刘邦情同手足,他俩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参加到反秦的起义浪潮之中,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 汉王刘邦建立汉朝,唐王李渊建立唐朝,吴王朱元璋缘何不建立吴朝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刘邦,李渊,吴王,唐王,皇帝,汉王,汉朝,吴朝,唐朝,朱元璋,小说家

    汉王刘邦建立汉朝,唐王李渊建立唐朝,吴王朱元璋缘何不建立吴朝熟知历史的读者们或许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和规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被项羽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刘邦当上皇帝后将便以“汉”作为国号,是为汉朝。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前,被北周封为“隋王”,公元581年杨坚做了

  • 项羽比刘邦“厉害”,为何最后却是刘邦称王?这两点决定成败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刘邦,韩信,张良,萧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项羽和刘邦的争霸不仅是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决斗,而且他们俩的争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性质的。看历史,并非只是了解历史事情那么简单,而是要从历史中感悟道理,融合于今天的所思所想,贯穿古今,即以古论今。项羽,西楚霸王,此人武力出众,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刘邦,出身农家,他与项羽截然不同,打仗并不会打,而

  • 刘邦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邦,项羽,韩信,樊哙,楚汉战争,韩王信

    注:本文系作者胡再迁原创作品。无立稿,仅是凭着个人认知随笔创作,就是简单的想到哪写到哪。文虽糙但原创不易,最近发现网上有人剽窃我的文章用来做视频底稿,如未经允许抄袭,侵权必究,全国追踪。图片源于网络免费素材,如有侵权,48小时内联系我删除。 今天看了部电影叫鸿门宴,刘烨和吴彦祖主演的一部古装剧。剧中

  • 刘邦的三个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老刘一说标签:刘邦,项羽,曹参,嬴政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流传至今,在三年反秦和四年楚汉争霸战争中其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刘邦最初的身份是泗水亭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派出所所长或者乡武装部部长类的职务,古代的官和吏是有区别的,官是朝廷封赏的有编制的国家公务人员。吏相当于政府聘请的协助政府

  • 刘邦最憎恨的人,曾公然背叛,最后却被刘邦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理科男读历史标签:刘邦,封侯,张良,魏国,楚王,汉朝,霸王项羽

    这个人是刘邦最痛恨的人,他曾公开背叛汉高祖,但却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公元前201年,刘邦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就是给自己最痛恨的人封爵!这个人是刘邦的老乡,跟刘邦混了很多年,却在刘邦最艰难的时候,离开了刘邦。后来因战败,又重新归降刘邦。刘邦不知道有多少次想杀了他,可为何会让他成为开国功臣呢?今天

  • 荥阳、成皋之战中刘邦被打死,那么刘邦军、韩信、项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邦,韩信,项羽,成皋,荥阳

    刘邦在荥阳和成皋之战中,都是在极危险的困境中,采用计谋,才只身突围出去,免于做项羽的俘虏和被打死。刘邦在成皋之战中,胸部曾中了项羽埋伏的弩箭,他当时怕影响军中的战斗土气,假装是脚部中箭,并且还强忍着伤痛巡视了军队,以免造成军队的惶恐。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刘邦在军中的影响和地位。如果当时刘邦被打死,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