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祝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卫子夫失宠,卫青给她情敌送500斤黄金祝寿,却保住了卫家的富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4050 更新时间:2024/2/6 22:37:25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多情的帝王。汉武帝一生中有很多红颜知己,例如他与自己的第一个皇后陈阿娇,就留下过金屋藏娇的故事。汉武帝虽然多情,但是同时也薄情,受其宠爱的女子,大多没有好下场。

当汉武帝结识了美女卫子夫后,便立即将陈阿娇弃之如敝履,以行巫蛊邪术为名,废除了她的后位。相反,卫子夫为汉武帝连续生了三女一男,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公元前128年,卫子夫如愿升格为皇后,母仪天下。

经过长达10年的宠爱,汉武帝逐渐对卫子夫失去了兴趣。而卫子夫也步了陈阿娇的后尘,被更年轻美貌的女子替代,李夫人、尹婕妤等女子交替受宠。渐渐的,卫子夫连汉武帝的面都很难见到。

在竞争极端激烈、残酷的后宫,失宠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乃是废后的前兆。卫子夫一旦被废,太子刘据、国舅卫青,都将处于极端危险之中。

不过好在,当卫子夫失去了宠爱,卫青却举起了皇后一党的大旗。他带领军队东征西讨,大破匈奴。其后,卫子夫、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同样在汉匈战争中大放异彩。由此,卫青被封为大将军,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以及国防副部长。其后,卫青和霍去病又被同时加冠为大司马,成为汉武帝内朝的最高首脑。

正是由于卫、霍的不世之功,让卫子夫和太子转危为安,地位巩固了下来。汉武帝虽然并不宠爱卫子夫,但仍对她礼敬有加。一方面是因为卫子夫不娇不妒,雍容大方;另一方面,汉武帝确实是看卫青的面子。

即便如此,卫子夫在后宫仍在承受越来越多的威胁。在李夫人之后,汉武帝又爱上了王夫人。不仅如此,王夫人还生了个儿子——齐王刘闳,而他也是汉武帝第二个儿子。汉武帝一向喜欢小孩子,对刘闳宠爱的不得了。而王夫人也母凭子贵,声望一天比一天隆重,大有威胁卫子夫后位之势。

按照一般宫斗剧套路,卫青肯定要帮助姐姐卫子夫斗倒王夫人。而以卫青作为大将军的权势,也完全可以做到。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卫青却选择反其道而行。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四月,卫青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杀死匈奴一万多人,再次斩获辉煌胜利。但在这场战斗中,卫青也遇到了不小的挫折。原来,卫青的部下——苏建和赵信的3000多骑兵,遭遇了匈奴单于本部兵马。由于寡不敌众,赵信以800骑兵投降了匈奴,而苏建仅以身免。

败军之将苏建跌跌撞撞归来后,大家皆劝说卫青应立即将其处死,以树大将军之威。但是卫青却表现得非常清醒:“我是当朝国舅,不患无威。臣子的生死,均应交给君王定夺。”因此,卫青收押了苏建,将他交给汉武帝审理。

卫青之所以这样处理,首先是因为他为人厚道、善良,不愿诛杀功勋卓著的苏建;另一方面,卫青坚决不愿干犯皇帝的生杀予夺之权。此战中,卫青的表现本就差强人意,若再背上擅自杀将之名,恐怕就要承受汉武帝的雷霆之怒。回到长安后,汉武帝果然赦免了苏建。

在定襄之战中,汉军虽然获胜,但亡失两将军,损失不小。因此,卫青部下均没有受封。而在此前的战役中,卫青每次出击,部下们都能获得很多封赏,例如他的三个儿子还襁褓之中,就已经被封为侯。很显然,汉武帝对卫青已经有些不满了。但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赐给卫青一千斤黄金。

得到了封赏,但是卫青仍然怏怏不乐。就在这时,其幕僚宁乘似乎看出了他的忧愁。于是进言道:

“大将军功劳虽然大,但不至于让您的三个孩子都成为侯爵。而三子之所以同日为侯,是因为皇帝看了卫皇后的面子。而如今王夫人受宠,他的亲戚却没有像大将军一样富贵。因此我建议你,将皇帝赐给你的千斤黄金,给王夫人贺寿。”

听了宁乘的话,卫青一下子就领悟了过来。于是他拿出500斤黄金,帮助王夫人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之后,王夫人将此事告知了汉武帝。而汉武帝也立即召见了卫青,并问及此事。而卫青也不失时机,建议汉武帝加封王夫人的亲戚。卫青此举,得到了汉武帝的极大赞赏,而出主意的宁乘也被汉武帝任命为官。

不得不说,卫青这个以退为进的计策实在太高明。乍看来,卫青给卫子夫的情敌贺寿,并为其兄弟求官,实在为自己潜在的政敌添加财力。

但实际上,卫青的举动却是个安全声明。自古以来,贵戚在得到皇帝宠爱后,往往恃宠而骄。为了保住富贵,贵戚们往往背着皇帝兴风作浪、争权夺利,将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皇帝之所以会信用贵戚,是因为他们可靠、好用,能成为皇帝的手和足。然而贵戚一旦有了非分之想,不择手段地争取本不属于他们的富贵和权力,他们就不再好用。不仅得不到皇帝的信任,反而还会受到警惕、打压甚至诛杀。

而卫青以实际行动证明,他感恩汉武帝,忠心汉武帝。汉武帝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妨碍卫青的忠诚。即使姐姐失宠,卫青也要帮助汉武帝现在最爱的女人。

正是由于卫青的退让行为,让汉武帝龙心大悦,反而给了卫青更多嘉奖。王夫人虽然继续受宠,但她的家族始终没有得到汉武帝的拔擢,丝毫没有威胁到卫青的权势。

为了使卫青安心,汉武帝甚至还将自己的姐姐、卫青为奴时的主人——平阳公主许配给他。就这样,汉武帝和卫青互为姐夫,成为不可分割的政治组合。此时已经不是卫青依靠卫子夫,而是卫子夫依靠卫青。卫青死后,汉武帝立即发起巫蛊之祸,卫子夫、卫太子刘据顷刻间倒台。没有卫青的庇护,卫氏家族竟在一夕之间失去了富贵和性命。

好书推荐:由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卫青不仅是个打仗的好手,同时也是个善于保全身家的权谋高手。在他身上,经常能体现出“不争”的可贵品质。无论对于权势、财富还是名声,卫青都不做过多要求。

汉武帝给予的赏赐,卫青总是将之分给自己的部下;人们建议他豢养士人,经营自己的名声,但是卫青坚决不从。甚至连李广的儿子——李敢打了自己一拳,卫青也不愿声张。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卫青能够位极人臣、富贵至极,就是因为他“不争”的品质。

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多读历史,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要学会权谋之道。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笔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资治通鉴》原本就是一本帝王教科书,教得全是权谋。只要学好了《资治通鉴》里的权谋,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工作,都能游刃有余。

宋朝以后,《资治通鉴》便是帝王的必修书籍,一代明相张居正甚至以该书为蓝本,为万历皇帝编写教科书。

由此可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确实是一本相当厉害的书,越读越有韵味,越读你的脑子就越清醒。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里面有重要人物画像

有简明皇帝谱系表、官制简表。出来后得到了国学大师钱穆跟台静农的推荐。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陶陶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将比别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2000多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标签: 卫青富贵刘彻皇帝汉朝卫子夫霍去病

更多文章

  • 长公主与陈皇后差点杀掉卫青,卫青得势后为何不报复还只字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卫青,刘彻,汉朝,长公主,卫子夫,平阳公主,孝武陈皇后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子夫入宫,同时也为西汉王朝引进了一位重要人才——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关于卫青的入宫时间,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有两种可能——①:建元二年,当卫子夫被汉武帝(刘彻)从平阳公主家带入皇宫的时候,卫青也跟着进宫了。②:卫子夫入宫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没有再得到汉武帝的召

  • 卫青为什么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卫青,刘彻,武帝,匈奴,汉朝,卫子夫,馆陶公主,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

    汉朝的卫青将军,英勇善战,制胜无数,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为汉朝争光,使得国家声威日益显赫,也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厚爱和百姓的景仰。这可以说是卫青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然而,卫青的婚姻生活却颇为曲折。他经历了两次婚姻,而第二次的婚姻选择出人意料,竟是与已有两次婚史、年长他十岁的平阳公主结为伴侣。这个

  • 卫青奴隶出身,为何一派古君子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卫青,李广,汉军,汉朝,匈奴人

    炽热的强汉(23)主笔:闲乐生朱晖闪击右贤王之战后,卫青从一介骑奴,飞升至大将军万户侯,皇后是他姐姐,公主是他老婆,他和皇帝打断骨头连着筋,其富贵尊宠,权势之盛,于群臣无两。一时间,大将军府门庭若市,无数人托关系找门路,想在卫青手下当个门客,以求一进身之阶。然而卫青却大多婉言拒绝,让他们去考试或从军

  • 西汉名将卫青简介:卫青一生不败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卫青,匈奴,霍去病,刘彻,李广,平阳公主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卫青:汉代大将,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名将霍去病的舅舅。卫子夫得宠时,卫青被封为建章宫监加侍中官衔,后来姐姐做了武帝的夫人,卫青也升为大中大夫。以征伐匈奴官至大将军。对比李广的难封,后世文人常借此抑卫扬李以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卫青一生功勋和荣

  • 明卫青 “敢比汉之卫青”——明代的蓬莱卫青将军传略

    历史解密编辑:水母网标签:皇帝,明朝,山东,汉朝,明卫青,蓬莱卫

    文 | 沙向阳在明朝抗倭戌边的辉煌历史上,蓬莱不但有众所周知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还有很多名将豪杰、英雄人物,值得我们追思敬仰。《明史·卷一百七十五·列传》有载,在将星如云的明朝抗倭历史上,历代登州的抗倭战将中,较为显赫的一位,当属明朝宣德皇帝敕封的“今之卫青,敢比汉之卫青”的明代卫青。中国历史上曾有过

  • 卫青到底犯了什么错?为何他一死,汉武帝立刻灭他整个族?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卫青,刘彻,霍去病,平阳公主,江充,匈奴

    导读公元前91年,65岁的汉武帝走进皇后卫子夫的冷宫,得意地告诉了她一个消息,卫子夫听完痛不欲生,悲愤地喝下毒酒。临死前,她给汉武帝留下了一封遗书,汉武帝看了一眼,大发雷霆,随手把遗书撕的粉碎,怒骂道:“一个贱种,一个贱人,死不足惜。”汉武帝晚期,一群侍卫在太子刘据宫中翻箱倒柜,领头的是个叫江充的人

  • 卫子夫失宠,卫青却出钱给她的情敌庆生,汉武帝:卫青快娶我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卫青,刘彻,皇帝,汉朝,卫子夫,陈阿娇,汉武帝

    卫子夫失宠,卫青却出钱给她的情敌庆生,汉武帝:卫青快娶我姐姐卫青,西汉名将,他本是,私生子,出身奴隶,却因姐姐卫子夫的缘故而飞黄腾达。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卫青七次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最终封侯拜将,光宗耀祖,甚至连在襁褓中的三位儿子,也在一天内同时封侯,可谓位极人臣。就在卫青的权势到达顶点时,一场危机

  • 卫青,也太会做人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刘彻,匈奴,李广,汉朝,霍去病

    文/子玉职场上,懂事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汉朝的卫青算是把这个道理给参透了。元朔六年,卫青第二次出击匈奴归来,汉武帝封在这次战斗中崭露头角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为冠军侯。而卫青只得到了一千金的赏赐。也是,这次行动,前将军赵信和右将军苏建突遭匈奴单于主力是全军覆没,赵信更是直接投降了匈奴。卫青作为领导,肯定有

  • 一墙之隔的卫青墓和霍去病墓,差距为何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快哉风标签:霍去病墓,卫青墓,卫青,霍去病,茂陵,刘彻

    文/快哉风去过陕西茂陵(汉武帝陵寝)的朋友,大约没有谁不去拜谒卫青霍去病墓的,但是去过之后,都有一个很大的困惑:为何霍去病墓修葺一新,威风凛凛,而一墙之隔的卫青墓,却墓碑残破,封土堆上枯草丛生,凄凉无比。霍去病墓霍去病墓两个彪炳千古的中华名将、民族英雄,为何墓地的待遇差距如此之大?凄凉无比的卫青墓是

  • 为什么国家要把卫青、霍去病等人从历史书删除?看了才明白其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卫青,霍去病,匈奴,刘彻,卫子夫,刘启

    历史上,保卫疆土的大将数不胜数,皆是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英雄人物,其事迹广为后世流传。史上有名的将军人物,如岳飞、戚继光等都拥有自己的军队,东征西伐抵抗外族的入侵。这些英雄都是被民众所铭记于心的大人物,赞叹之情不绝于口。从我们的历史书上就能了解到这些英雄事迹,老师也常会跟我们讲他们是如何保卫自己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