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率领马超大破援军、逼降匈奴的楷书鼻祖钟繇,是咋打赢平阳之战的

率领马超大破援军、逼降匈奴的楷书鼻祖钟繇,是咋打赢平阳之战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窗前外的红杏 访问量:230 更新时间:2023/12/28 12:17:01

公元202年,袁绍在官渡之战被曹操逆袭、打败之后,羞愧愤恨、连气带病、吐血身亡。

袁绍一死,整个北方四州群龙无首,他的三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开始拉帮结派、内讧不止。

“趁你病、要你命”!

曹操马上渡过黄河、出兵攻打乱成一锅粥的北方四州、力图乘势统一北方。

同时,为保障侧翼的安全,命令镇守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在平阳攻打与袁氏兄弟“沆瀣一气”、背叛朝廷的南匈奴单于。

现在,曹操力荐镇守关中的“封疆大吏”、我们今天敬仰的“楷书鼻祖”钟繇,终于横空出世、闪亮登场。

他不仅“出将入相”、能文能武会书法。而且,历史上第一次以曹操的名义、居然率领马超的西凉兵马,在平阳大破援军、威震匈奴。

那么,他是怎么取得“平阳之战”的辉煌战绩的呢?

下面,就让爱好者与史海孤舟一起,走进《资治通鉴》。

从“历史记忆”的长河源头,去探寻、了解作为著名书法家、政治家的钟繇,是咋披挂上阵、又成为统帅三军的军事家。不但能“攻城拔寨”,还在平阳(山西省临汾市)以“半渡击之”的精妙兵法大破援军、让南匈奴单于主动请降、彻底解除了曹操后顾之忧的历史经过吧。

上回说到,其实早在公元197年,曹操因为袁绍一封措辞傲慢无礼、充满挑衅嘲讽意味的书信,一怒之下就想出兵攻打他。

但是,“好汉不吃眼前亏”!

因为当时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周边局势极其不稳。所以,在听取谋士郭嘉“十胜论”后提议攻打徐州、先解决眼前的心腹之患吕布的建议后,曹操开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清除周边的敌对势力,扩大地盘、招兵买马、为两年之后的官渡之战提前积蓄力量。

现在“近攻”的策略已经制定。但是,“远交”的问题也很让曹操感到头疼。

曹操担心袁绍也能想到这一层、也会使用这一手。派人“渗透”到关中地区,并以此为“基地”,向西联合羌人、胡人,向南勾结蜀、汉地方势力,从西南、西部再到北方将自己包围起来。

这样的话,迫使自己三面受敌、处处防御、以小搏大、以寡敌众,要想战胜袁绍,就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

他的重要谋士、“子房”荀彧却胸有成竹:关中地区自从李傕郭汜衰败之后,已经分裂成很多地方小势力。他们各自为政、彼此不服,而且,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除了早先在西凉起家的韩遂马腾,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之外,别的都不足挂齿。

而且,他们与函谷关以东地区已经长时间没有往来。所以,如果关内发生战争,只要不与关中发生冲突,他们乐得看着地盘、“坐山观虎斗”,他们“本小利薄”、绝不会主动出来趟这趟浑水、给自己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抢在袁绍前面,对他们采取安抚、怀柔、拉拢的政策,派出使者去与他们建立“统一战线”。这样做虽然不能做到“一劳永逸”、永远和平,却可以足够坚持到明公平定周边地区了。到那个时候,一切不都好办了嘛!

所以,“欲治兵者,必先选将”。挑选一位深孚众望、有影响力的朝廷代表就是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

我认为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胆有识、腹有良谋,不但书法写得好,还是个能安天下、济苍生的贤臣,如果让他全权处理关中事务,关中一带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曹操很高兴、欣然从命,马上上表推荐、并由朝廷批准,在命钟繇以侍中兼任司隶校尉持符节,监督关中地区诸军,还授予他不受法令制度约束的特权。

怎么样?可以为所欲为、独断专行、先斩后奏,厉害吧?

钟繇到达长安以后,雷厉风行,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宗旨,马上给影响最大的西凉韩遂、马腾写信,通报朝廷最新情况、为他们陈述利害关系、表达朝廷对他们的殷殷关切之情。

在钟繇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加上一笔龙飞凤舞好书法的感召下,韩遂、马腾,以及关中各路“诸侯”都表示服从朝廷安排,各自派遣儿子到朝廷任职、充当人质。

可以说,钟繇这来到长安打响的第一枪就赢得满堂彩、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曹操交给他的光荣使命。

公元200年,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僵持不下的困难时刻,钟繇不仅安抚关中地区、使各路诸侯保持中立。而且,还为曹操送去两千匹战马。

这种解除曹操西顾之忧、并“雪中送炭”送战马的“英雄壮举”,使得“坐困愁城”的曹操极为感动,为他赢得“萧何”的赞誉。

公元202年五月,袁绍病死,三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展开争夺。

九月,曹操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攻打驻守在黎阳(今河南鹤壁浚县)袁绍的大儿子袁谭

面对曹操的强大压力,袁氏兄弟“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共同对外。

为从侧翼给曹操施加压力、让曹操两线作战、顾此失彼。主持大局的袁绍小儿子袁尚派出河东郡太守郭援,与高干、匈奴南单于一起进攻河东郡、威胁曹操侧翼。

不仅如此,袁尚还派出使者到关中去,与马腾等关中将领们联系共同起兵、反抗曹操,马腾等人也都暗中答应。

就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关中地区局势风云突变、波云诡谲、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曹操为解除后顾之忧,命令司隶校尉钟繇出兵攻打并包围在平阳“充当马前卒”的南匈奴单于。

但是,未能攻克。最要命的是,南匈奴的援军已经赶到了。

这下,让初次披挂上阵、跃马疆场的钟繇感到有些左右为难了。

“准备了一桌酒席、却一下子来了两桌客人”!

怎么办?

既然曹操那里正在激战、无法分兵增援,自己手头上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以一敌二、分兵作战,为解燃眉之急,只能是------借鸡下蛋了。

钟繇派出心腹新丰县令张既前去游说马腾,为他分析利害关系,希望他能迅速出兵表明态度。

但是,待在偏远西凉、消息闭塞的马腾因为不了解最新信息而犹豫不决,他实在不知道应该在曹操与袁氏集团之间选择哪一边。

这时,他的部下将领傅干站了出来。

傅干先是以“‘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来开导马腾。认为曹操虽然目前实力弱一些,但是他尊奉天子,已经占据“道德高地”、代表“正义”,肯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而袁氏家族虽然目前势力还很强大,但却是“以下犯上”、而且还勾结匈奴来攻打朝廷,那就是遭人唾弃的逆贼!也注定会遭到惨痛的失败。

现在将军您已经表明尊奉朝廷。但是,又当“骑墙派”、想坐山观虎斗、浑水摸鱼占便宜。这就像“火中取栗”、势必要引火烧身了。

傅干担心等曹操打败袁氏家族、腾出手来,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首鼠两端”、两头下注的马腾。

这下可把马腾吓坏了,赶忙问该怎么办。

傅干乘机建议:现在似乎是面临两难的选择。但是,明智的人往往能能转祸为福、逢凶化吉。

现在曹操与袁氏家族正相持不下。而高干、郭援这次又合力进攻河东郡、以解匈奴之围,曹操虽然有万全之计,也无为挽救河东郡的危局。这正是将军大显身手、建立不世奇功的绝佳时机啊!

如果将军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派出大军、帮助曹操征讨郭援,与司隶校尉钟繇合兵一处,内外夹击、以咱们西凉兵马的战斗力,肯定能大获全胜。既斩断袁氏家族的臂膀,又解救了河东郡的危急。

到那个时候,曹操肯定会对将军万分感激,将军的功名、荣耀也是无人可比的!

于是下定决心的马腾派出儿子马超率军一万多人前去与钟繇会合。

即便如此,当钟繇的手下将领看见河对岸的匈奴援军郭援,军威强盛、声势浩大,都有些“畏敌如虎”、不敢恋战,想劝钟繇放弃平阳、退守关中,但是遭到钟繇的严词拒绝。

钟繇对手下将领分析当前局势:目前虽然看起来是敌强我弱、还面临两线作战、关中势力也在袁氏集团蛊惑下与他们暗中勾结、在咱们背后小动作不断、局势十分不利。

他们现在之所以没敢背叛朝廷,只因为顾虑我的威名和你们这些将领和军队罢了。

如果现在咱们放弃平阳撤退,那就是表明咱们已经“认怂”、向郭援示弱、低头。那么,局势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他们就会“看见怂人搂不住火”、变得更加凶狠残暴。而背后关中各地的百姓也都会因为看见咱们软弱、无能,为苟活性命而选择背叛、成为咱们的敌人。到那个时候,咱们即使是想撤回去,又怎么可能安全到达呢?

其实,你们也不必被河对岸的敌军声势所吓倒。

俗话讲: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河对面的敌军将领我太了解了,我知道他刚愎自用、争强好胜、有勇无谋,所以很好对付。

他现在不知道咱们已经增添了西凉马超这支生力军,又因为我是文官出身而瞧不起咱们这支队伍。所以,急于打胜仗的他必然会选择渡过河来与咱们一仗定输赢。

他也一定会明目张胆的在咱们眼皮子底下渡过汾河、安营扎寨。

如果咱们趁他大军渡河过来一半、剩下的还在河里飘着呢的有利时机,果断出击,给他们演示一下“半渡击之”的精妙兵法,大获全胜那是探囊取物、手到擒来。

将领们虽然将信将疑。但是,既然主帅钟繇令出如山,那就服从命令听指挥、准备与郭援大战一场、一决雌雄了。

一切都像剧本一样按照钟繇的指挥在进行。

郭援到达以后,果然命令全军马不停蹄、直接在钟繇眼皮子底下渡河。虽然手下将领们纷纷劝阻,但认为河对岸不堪一击、骄傲狂妄的郭援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认为只要他率领大军一开始渡河,对面的敌军就会不战自乱、望风而逃。

接下来的剧情却是:当耀武扬威的郭援率领大军渡河还不到一半时,蓄势待发的钟繇率领全军发起全线总攻、迎头向刚爬上岸、浑身湿漉漉的郭援扑了过来。

这下郭援可就彻底傻眼了。刚爬上岸的部队人数并不多,阵型还没摆开,根本就顶不住对面人多势众、斗志昂扬的生力军这“泰山压顶”的猛烈冲击。

而且,更为尴尬的是,自己的大部分主力还泡在冰冷的河水里。

他们抬头看见自己的前锋部队被杀气腾腾的朝廷与西凉兵马冲得七零八落、首尾不顾、溃不成军。他们也不缺心眼,这河啊,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趟过去了。

否则就是爬上去一个被杀一个,爬上去两个被宰一双,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掉头往回跑,先把命捡回来再说。

现在手里只有一点疲惫不堪兵马的郭援哪里是兵强马壮的钟繇的对手。很快,这场一边倒的战斗就结束了。

打扫战场的时候,钟繇手下的将领都说在发起攻击时郭援已经被杀死。但是,巡遍战场却没有找到郭援的首级。

正当大家感到纳闷的时候,随后归来的马超部下、校尉庞德从装弓箭的袋子里掏出一颗人头。

钟繇见到后放声大哭,原来郭援是钟繇的外甥,庞德掏出来的正是郭援的人头。

庞德这下彻底蒙圈了:本想着斩将立功、受个表扬得个奖什么的。这下可好,把主帅、司隶校尉大人的外甥给宰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庞德赶紧给钟繇赔礼道歉,众将官也是一头雾水、满脸疑惑:搞了半天,原来是你们钟家人自己打自己啊?那咋还打得那么邪乎、彼此都下死手呢?

要说这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舞台还是太小:曹操与袁绍打仗,钟繇在跟自己的外甥郭援拼个你死我活;曹操与刘备打仗,张飞张三爷的老婆又是夏侯渊的侄女,好在他俩没有照面,否则这仗打成啥样还很难说。

要说这钟繇身为朝廷重臣,国事、家事还是拎得清的。

他摆摆手、对庞德说:郭援虽然是我的外甥,但他是背叛朝廷的逆贼,你有什么可道歉的!

困在平阳城里的南匈奴单于一看:我去!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来的气吞万里如虎的援军,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人给“砍瓜切菜”、全军覆没了,那自己这点人马还打个什么劲啊?“光棍不吃眼前亏”,我还是出城投降吧!

于是,南匈奴单于就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又归顺臣服朝廷了。

“平阳之战”,虽然战争规模、影响都不能跟正面作战的曹操相比。

但是,作为镇守长安、安抚关中的“封疆大吏”、“楷书鼻祖”、司隶校尉钟繇,人生第一次跃马扬鞭、效命疆场,又是历史上首次代表曹操与马腾合作、指挥马超、庞德,率领“偏师”、以一场“半渡击之”的精妙兵法、大获全胜。

为自己赢得大义灭亲、军政全才的美誉,最后功勋卓著、封侯拜将,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精彩绝伦、浓墨重彩的青史留名殊荣。

标签: 钟繇平阳曹操袁绍匈奴马腾马超援军三国书法家

更多文章

  • 明朝擅画画和尚石涛却将小楷写到了极致,跨晋越唐,直追钟繇神韵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钟繇,石涛,小楷,晋越唐,书法,绘画

    对书法来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并非单纯的创新,而是一种基于传统上的创新,我们一提到小楷,就会联想起晋唐,其实,小楷的真正鼻祖是钟繇,而能够将钟繇小楷写出新境界的书法家,却真不多,而明朝的这位擅长绘画的和尚石涛却将钟繇韵致发挥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跨晋越唐,直追钟繇神韵,不仅如此,还写

  • 书圣王羲之,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用笔出神入化万字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王羲之,钟繇,草书,书法,行书,于钟繇

    导语:王羲之是作为一个起源者的形象矗立在书法群峰之山巅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王羲之诞生之后的整个书法史都成为了王羲之书法的注脚,即使有些注脚可能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的。从根本上说,正是王羲之为书法划定了疆界,让书法成其所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瑰宝。作为一种心灵的艺术,书法具有

  • 钟繇小楷放大后,意境全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钟繇,死罪,诏令,力命表

    《力命表》,三国魏钟繇书,章奏体小楷书,文凡八行。真迹久佚,仅有刻本传世。臣繇言:臣力命之用,以无所立,帷幄之谋,而又愚耄。圣恩低徊,待以殊礼。天下始定,帅土欣戴。唯有江东,当少留思;既与上公,同见访问。昨日䜩(宴)见复蒙逮及,虽缘诏令,陈其愚心,而臣所怀造膝之事,昔先帝尝以事及臣,遣侍中王粲、杜袭

  • 这位小楷名家,本来能超越文徴明,却英年早逝。他的字得钟繇真传,古雅唯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钟繇,小楷,楷书,名家,三国,文徵明,王羲之,文徴明,书法家,书法作品

    楷书,尤其是小楷,是非常见功力的一种书体,一般没有极强的控笔能力是写不好的,所以有人将它认为是炫技专属字体。中国书法史中,能以小楷取得成就者寥寥无几,明代的文徵明名气最大。与文徵明同时代的一位小楷名家,同样不可小觑,后人甚至认为他的字为“前明第一”,他就是王宠。王宠的名气要弱于文徵明,他字履仁、履吉

  • 钟繇小楷《贺捷表》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钟繇,贺捷表,徐邦达,正书,隶书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

  • 钟繇小楷《贺捷表》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钟繇,小楷,隶书,三国,贺捷表,书法家,宣和书谱

    《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钟繇六十八岁时写。内容为得知蜀将关羽被杀的喜讯时写的贺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钟书面貌的一帖。《宣和书谱》说:“楷法今之正书也,钟繇《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的书法,是较可靠的传世文人书中最早的作品。看此帖,其字尚未脱尽隶书笔

  • 钟繇小楷《雪寒帖》放大欣赏,让你清凉一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钟繇,雪寒帖,魏国,豫州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期魏国重臣,著名书法家。《雪寒帖》【释文】十二日繇白:雪寒想胜常。得张侯书,贤从帷帐之悼,甚哀伤不可言。疾患自宜量力,不复具。繇白。高清单字欣赏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失踪一千多年后,钟繇这篇小楷突然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东岸瞭望台标签:钟繇,小楷,荐季直表,王世贞

    你知道吗?我们今天熟知的书法经典,有的是从古传下来的,有的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话说在宋末元初,几件“失踪”1000多年的曹魏钟繇墨迹相继出现,在当时文人中间掀起不小的波澜。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荐季直表》,一起来欣赏下这件“空降”下来的小楷名品。这件事来得确实很蹊跷,因为这件作品无记载、无背书,

  • 他临摹王羲之可以假乱真,被称为唐代“野生”书法家,地位与钟繇并列,米芾、苏轼都学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钟繇,米芾,苏轼,草书,香草,王羲之,书法家

    唐朝名扬后世的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张旭、颜真卿;他们无一不是出身名门。在唐朝,书法几乎是官僚士大夫阶层的专属,书法传承和其他阶层之间的壁垒也相当深厚。比如褚遂良因为父亲褚亮的关系,他的书法是虞世南和欧阳询亲自教习的;张旭作为虞世南的重孙,也是一位根正苗红的书法家。到了宋代,这种垄断的情况才逐渐改

  • 曹魏重臣钟繇小妾,怀孕时被贵妾下毒,仅用一招将下毒之人赶出府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钟繇,小妾,钟会,曹爽,司马懿,曹魏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钟繇怀孕的小妾,被大夫人下毒,所幸未伤及胎儿。然而,事后这个小妾却选择沉默,并未告发孙氏,她身边的丫鬟十分诧异,问道:“大夫人如此歹毒,您为啥还维护她?”小妾听罢,淡淡一笑:“不用我告发,她自己就招了!”果然,没过多久,这个孙氏就去钟繇那里“恶人先告状”了,结果可想而知,孙氏被钟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