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给戚夫人母子留好后路,但戚夫人想要的更多,难逃吕后的清算

刘邦给戚夫人母子留好后路,但戚夫人想要的更多,难逃吕后的清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冰封天下史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4/1/13 2:32:06

西汉初期,刘邦死后,吕后逐渐掌权,刘邦生前宠信的戚夫人,则是被吕后残酷对待,她被砍去手脚,挖掉眼睛,熏烧耳朵,灌下哑药,被做成了人彘,不可否认的是,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是浸入骨髓的,不然不会下这么狠的手。

戚夫人的结局,除了吕后的心狠手辣之外,也不排除戚夫人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的行为,引起了吕后的疯狂报复,毕竟如果刘如意顺利继位,那么吕后的下场未必会比戚夫人好多少。

刘邦在当汉王的时候,得到了定陶人戚姬,很是宠爱,因此刘邦对刘如意也是很爱护的,加之吕后年老色衰,自己有看不上软弱的太子刘盈,所以刘邦的确有过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毕竟对于刘邦来说,只要太子是自己的儿子可以,没必要一定是刘盈,加之戚夫人是经常陪伴在刘邦身边的,哪怕是刘邦在外出征的时候,枕头风可不是白吹的,这也就导致了,刘邦更换太子的想法越发强烈。

刘邦之所以没有在生前实现立刘如意为太子这件事,主要还是功臣宿将都不支持刘邦。

《史记,.留侯世家》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当时作为汉初三杰的张良是极力反对刘邦更换太子的,可以说刘盈不仅是占得嫡长子的有利位置,更重要的是刘盈虽然软弱,但是也仁爱。

刘邦为了巩固刘氏皇权,对功勋宿将是有针对清理的,他们也希望刘盈继位,可以缓和皇权和功臣集团之前的权力矛盾。

再者吕后的势力也是刘邦所忌惮的,总之刘邦活着的时候,想换太子,但是因为种种阻力,他办不到。

这也是吕后痛恨戚夫人的地方,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大度的,因为皇位之争,就是生死之争,既然戚夫人这么运作,立刘如意做太子的行动,那么吕后对戚夫人自然是有下死手的想法的。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鉴于阻力太大没有强行废掉太子刘盈,但是他还是有想法的,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培养刘如意,刘如意就还有机会,但奈何他缺少的就是时间啊。

多年的征战令刘邦晚年积劳成疾,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所以刘邦知道自己没几年活头的时候,他要做的就不是废立太子的事情了,而是如何保护戚夫人刘如意这对母子。

其实就刘邦的安排来看,他给戚夫人留下了活路,只是戚夫人不想走。

首先,刘邦在公元前198年,封刘如意为赵王,刘邦的意图很明显,既然刘如意当不上太子,无法继承帝位,那么就让刘如意当一个诸侯王吧,赵地土地肥沃,经济相对发达,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显然刘邦也是希望戚夫人跟着刘如意一起去封国的,他想通过这个举动告诉吕后,那就是他希望让戚夫人母子能安安全全地活着,不惦记着换太子了。

同时刘邦让周昌作为赵相,更是明确向吕后传达自己的心思,让刘如意安心做赵王,吕后不要对他起杀心。

周昌是谁,他的堂兄周苛,大家应该有印象,当年楚汉之争,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刘邦突围后,周苛死守荥阳,城破之后,项羽想劝说周苛归降,而周苛大骂项羽,结果被烹杀。

而周昌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直言,同时他也是坚定地反对更换太子的大臣。

《汉书.周昌传》及高帝欲废太子,而立威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莫能得,上以留侯策止。而昌庭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即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当初刘邦要换太子,周昌是有口吃的人,因为太激动,估计口吃会更加严重,但是周昌明确表态,如果刘邦下诏废掉太子刘盈,那么他是不奉召的。

简单来说,周昌告诉刘邦,任何废掉太子刘盈的诏命,在他眼中都是废纸,因此刘邦也只能作罢,而听到周昌和刘邦对话的吕后,是给周昌行过大礼拜谢的。

因为,刘邦让周昌去当赵相,也是在告诉吕后,有周昌在,刘如意这辈子都不会做出不利益刘盈的事情,等到刘盈登基为帝,刘如意会安心做他的赵王,没有一丝多余的念想。

同时周昌也是保护戚夫人母子的最佳人选。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在汉初,因为周昌的刚正不阿,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也就是说他在功勋集团中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而这就够了。

他的存在,可以打消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担忧,同时也可以保护戚夫人母子遭遇迫害打压。

刘邦死后,吕后是先收拾了戚夫人,再把刘如意召至长安的,当时周昌就有过力保刘如意的举措。

《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周昌知道吕后的打算,所以明言反对,就是不让刘如意去长安,如果不是吕后耍手段,先把周昌召回长安,刘如意还可以找赵地求生。

再来说说刘邦另外的安排,在他生前,特意写过《手敕太子文》,也就是他写给刘盈的,其中特意提及了这样的话。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简单来说,就是刘邦放心不下戚夫人母子,他害怕两人在自己死后就遭遇迫害,所以就希望刘盈到了那个时候,能够出来保护这对母子。

刘盈也是尽力去保护了,可是没能成功。

《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酖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

当刘如意进京的时候,刘盈是出宫迎接的,并且吃住都在一起,为的就是避免吕后对刘如意下手,但是刘盈再小心,也就和刘如意不在一起的时候,吕后找准时机,让刘如意喝下毒酒,将其鸩杀。

刘盈后来不是也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给吓倒了吗,还落下了病根,可能是他心地善良的刘盈感觉对不起刘邦的嘱托吧。

还有就是,在刘邦病逝前,他曾经对樊哙起了杀心。

《汉书.樊哙传》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得复爵邑。

刘邦是从别人那里听到,说樊哙要对戚夫人母子下手, 就赶紧让陈平去军中斩杀樊哙,注意是军中斩杀,不是把樊哙押回问责。

陈平是多么圆滑的人,他知道刘邦的身体快扛不住,没准刘邦等不到自己回长安,既然如此,他就不能杀了樊哙。

樊哙是何人啊,军中悍将,尤其他是吕后的妹夫啊,陈平还是要看吕后的面子的。

而刘邦要杀樊哙的举动,恰恰说明了他保护戚夫人母子的决心,他很明确,在生命到最后时刻,他早就不惦记换太子的事情了,他没能力做,别人也不会给予戚夫人强有力的支持,既然如此,刘邦最大心愿还是保全这对母子的性命了。

可以说刘邦做得够多了,可是戚夫人母子还是难逃一死。

《史记·外戚世家》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

个人感觉戚夫人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及时离开长安,她应该在刘邦病逝前就和儿子刘如意去封国,只要到了赵地,吕后对她的杀心就会大幅减少,更何况有周昌保护着,吕后也没必要去刺杀戚夫人母女吧,吕后的心胸不至于那么险隘。

而且只要戚夫人母子到了封地,那就是天高皇帝远,即便吕后召见两人,两人有太多的理由不去长安了,度过一段平稳的时间,等到刘盈的地位坐稳了,戚夫人母子的性命就对吕后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戚夫人是不是最后还有心思,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啊,结果引发了吕后强烈的报复心理,等刘邦一死,就没人可以护得住戚夫人了,她成为了板上鱼肉,任人宰割。

参考资料《史记·外戚世家》《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周昌传》《汉书.樊哙传》《手敕太子文》

标签: 刘邦吕雉刘盈赵王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

更多文章

  • 刘邦明知吕后心狠手辣不会放过戚夫人,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刘邦,戚夫人,吕雉,刘盈,陪葬,韩信

    刘邦明知吕后心狠手辣不会放过戚夫人,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首先,刘邦真的很宠爱戚夫人。天下安定的时候,刘邦为了提高戚夫人的地位,几次三番想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行军打仗的时候,刘邦可以不见吕后,但戚夫人必须带在身边,晚上做枕边人。哪怕到了弥留之际,刘邦也是最放心不下戚夫人,他抱着戚夫人的儿子如

  • 戚夫人为何被做成人彘?戚夫人的一首歌害了自己,也害死了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戚夫人,刘如意,吕雉,刘盈,刘邦,太后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吕后对戚夫人异常憎恨,便下令挖掉戚夫人的眼睛,砍掉手脚,熏聋耳朵,喝下哑药,把她扔到厕所里。当汉惠帝得知厕所里这个血肉模糊的东西是戚夫人时,当场崩溃,回来后就病倒了。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16岁的刘盈即位,吕雉独掌大权,所有得罪过她的人他都不会放过。吕雉下令将所有受宠的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为何并未失血过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戚夫人,吕雉,刘邦,刘盈,刘如意,汉惠帝

    正所谓,成大事者,心一定要狠,这个“狠”不仅仅只为夺权力而不择手段,更是指做事要果断,不给对手留下喘息的机会。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其中就包括汉代的吕后。只要一提到吕后,人们脑海中立马就会浮现出“人彘”二字。人彘是一种酷刑,会将人的手掌与脚掌剁掉 ,挖出眼睛,手段极其残忍。但是在这种酷刑下,戚夫人竟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活了多久?她受此刑法的原因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戚夫人,吕雉,刘邦,刘如意,刘盈,匈奴

    “人彘”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是高后吕雉发明的一种及其残忍的刑罚。主要是通过断肢、削耳、挖眼饮哑药等手段使受施者五感全失,失去接受和发出信息的能力,然后放在缸里,使居厕中等死,手段极其残忍。而历史上最早接受“人彘”刑罚的是戚夫人,她因为与吕雉不和被吕雉施刑。那么,吕雉何以想出如此残忍的手段来对付

  • 刘邦明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不会好过,为何不让吕雉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戚夫人,吕雉,刘如意,刘盈,樊哙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四方起义势力陆续崛起,刘邦起义时,手下只有三千子弟,兵力实在不起眼,是以为自保也为成事,他领军投奔项梁。但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到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其心性权谋绝非常人能及。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用雷霆手段斩杀樊哙,斩去吕后臂膀,留下良相辅佐太子,稳固江山。他为江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前,为何不赶紧自尽?戚姬:没有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听趣闻史标签:吕雉,刘邦,刘盈,项羽,皇帝,吕后,戚姬,戚夫人,刘如意

    戚夫人是我国汉代的一名著名历史人物,曾因帮助过刘邦而万分受宠,她也因此获得了声誉,在史书上留下了名字。不过,真正让她被史家乃至后人牢牢记住的原因不只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吕后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第一任妻子,身为女子的她做出了许多开天辟地之举。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为争夺权力而不择手段,陷害

  • 戚夫人四肢被斩,为什么没有流血身亡?实情让人切齿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事小报道标签:吕雉,刘邦,刘盈,项羽,皇帝,戚夫人,刘如意

    秦末天下翻覆,断壁残垣的战火烧不了《上灵》的翘袖折腰。一曲《鸿鹄》最后,曼丽年华,都付小巷灰风。一代宠妃缘何至此?是妒火与贪欲一起斫断戚姬四肢,让她生不如死?因果从头看。刘邦立汉,汉宫得建,建成基奠,皆为功臣。吕雉是基奠之一,是他的发妻,也是色衰爱弛。多年的情分与功劳,最后都成为权力的依托,互相拉扯

  • 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汉朝的医疗水平并不高,为何还能存活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吕雉,刘邦,戚姬,吕后,汉朝,戚夫人,刘如意,鲁元公主

    汉高祖刘邦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之后,在征战中被抓去当了人质的吕雉也被解救了出来。其实在刘邦老婆吕雉被抓走之后,刘邦一点也没有伤心,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营救妻子的计划,而是立马迎娶了戚姬,戚姬不仅年轻漂亮,而且还会能歌善舞,吕雉早被刘邦抛之脑后。后来刘邦打赢了项羽,吕雉被释放了。吕雉在当亡国奴的 日子里,一

  • 汉高祖刘邦宠妾戚夫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刘邦,戚夫人,吕雉,刘盈,刘如意,汉高祖,汉朝

    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刘盈尊母后吕雉之命,前往猪圈观看人彘。还没走到猪圈,他就听到一阵凄惨的呜呜声,循声望去只见猪圈中躺着一个没有了手脚、头发、眼睛和耳朵的人,惨叫声正是从她口中发出。刘盈吓得瘫倒在地,忙问随身侍从“这是何人?” 侍从答曰“是戚夫人”。刘盈听了大哭,并因此卧病在床一年有余。戚夫人为何

  • 戚父手握重兵,吕雉对戚夫人下狠手时,他为何却选择了冷眼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吕雉,戚夫人,刘邦,项羽,李世民,宠爱

    华夏悠久历史中,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古代时期国内所奉行的乃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虽然将古代王朝推向了权力的顶峰,但是随即而来的也有非常之多的弊端。世间万事皆存在着两面性,哪怕在曾经富可敌国的封建朝代,皇室子弟享受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待遇后,要面临的不仅仅有,长辈们与朝中大臣们的审视与苛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