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时光倒流,周宣帝还会大肆屠杀宗室吗?

如果时光倒流,周宣帝还会大肆屠杀宗室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迷人小千金 访问量:4228 更新时间:2024/1/16 11:29:43

杨坚的权力逐步增大,势必会威胁到皇权,难道周武帝看不到吗?

他看到了,但威胁皇权的势力,显然不止杨坚这一股。

相比于强大的宗室来看,杨坚的威胁似乎并没有多大。

因此,周武帝设计了一个权力制衡的局面:以杨坚为代表的外戚,制衡以齐王宇文宪为代表的宗室。

无论杨坚还是宇文宪,谁要是敢犯上作乱,皇帝就可以联合另一股势力,打击乱臣贼子。

可是在周武帝去世之后,新上位的周宣帝,显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在周宣帝看来,宇文宪的威胁显然远大于杨坚,其势力同样远大于杨坚。

在周武帝亲政之前,宇文宪就已经是国内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

最初,他以亲王身份坐镇蜀地,成为当地最高军政长官。

世宗即位,授大将军。武成初,除益州总管、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进封齐国公,邑万户。

随后,宇文宪官拜大司马,成为朝堂上的高官。

天和三年,以宪为大司马,治小冢宰,雍州牧如故。

周武帝干掉宇文护,夺回权力的时候,接替宇文护,成为新任执政官的人,正是宇文宪。

乃诏宪往护第,收兵符及诸簿书等。寻以宪为大冢宰。

别说周宣帝了,就算是英明神武的周武帝,面对宇文宪,也时刻充满猜忌。

宪既为护所委任,自天和之后,威势渐隆。护欲有所陈,多令宪闻奏。其间或有可不,宪虑主相嫌隙,每曲而畅之。高祖亦悉其心,故得无患。然犹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也。

可无论有多猜忌,周武帝也不敢打压宇文宪,于是在他执政时期内,宇文宪的地位一升再升,升到了宇文宪自己都害怕的地步。

宪素善谋,多算略,尤长于抚御,达于任使,摧锋陷阵,为士卒先。群下感悦,咸为之用……宪自以威名日重,潜思屏退。及高祖欲亲征北蕃,乃辞以疾。

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宣帝忌惮宇文宪,倒也情有可原:连他老子周武帝都害怕的人,小皇帝感到恐惧,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在周宣帝对宇文宪痛下杀手的过程中,还连带着把宇文孝伯也给杀了。

宇文孝伯与周武帝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铁得没法再铁了。

周武帝干掉宇文护,夺回权力之后,宇文孝伯依然是他身边最亲近的人。

高祖尝从容谓之曰:“公之于我,犹汉高之与卢绾也。”乃赐以十三环金带。自是恒侍左右,出入卧内,朝之机务,皆得预焉。孝伯亦竭心尽力,无所回避。至于时政得失,及外间细事,皆以奏闻。高祖深委信之,当时莫与为比。

周武帝去世的时候,向宇文孝伯托孤,还把禁军交给了他。

其后高祖北讨,至云阳宫,遂寝疾。驿召孝伯赴行在所。帝执其手曰:“吾自量必无济理,以后事付君。”是夜,授司卫上大夫,总宿卫兵马事。又令驰驿入京镇守,以备非常。

因此,当周宣帝准备对宇文宪动手的时候,宇文孝伯以托孤重臣的身份对周宣帝说:“宇文宪杀不得,我绝不会支持你。”

就这样,周宣帝在干掉宇文宪之后,顺手把托孤重臣宇文孝伯也给杀了。

孝伯叩头曰:“先帝遗诏,不许滥诛骨肉。齐王,陛下之叔父,戚近功高,社稷重臣,栋梁所寄。陛下若妄加刑戮,微臣又顺旨曲从,则臣为不忠之臣,陛下为不孝之子也 。”帝不怿,因渐疏之。

我们完全可以说,杨坚之所以能最终夺得皇位,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周宣帝。

要不是他对着宇文宪和宇文孝伯一通乱砍乱杀,恐怕事情不会发展到后来那样。

可问题就在于,如果周宣帝留下宇文宪和宇文孝伯,让他们与杨坚互相牵制,就一定能保证自己权力稳固吗?答案其实也无法确定。

在当时背景下,为了维持皇权的稳定,历朝历代的皇帝,把各种能想到的方法都用过了。

结果呢,都被事实无情的证明,在那种皇权不稳定的时代,皇权永远只能在动态中寻找平衡,想长久的维持皇权高高在上,都需要可遇不可求的原因。

周宣帝如果不杀宇文宪和宇文孝伯,或许轮不到杨坚上位,但谁敢保证,宇文宪和宇文孝伯,就一定不会起歪心思呢?

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是为了证明周宣帝无端猜忌,害死了忠臣宇文宪和宇文孝伯,所以把这两人写得像白莲花一般。

可如果我们以周宣帝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立刻就会发现:杨坚或许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宇文宪和宇文孝伯,同样不是好东西。

这些人都有一个隐藏的目标,就是想办法把皇帝赶下去,自己坐上那个宝座。

这其实就是权力博弈最大的难点。

如果皇帝只是为了防范某个具体的人或集团,他只需要简单地大开杀戒即可。

可一旦局面处于动态平衡的情况下,无论杀谁都可能让局面失控。

年幼的周宣帝无法控制这个局面,于是他选择了暴力破局,却最终为杨坚做了嫁衣。

更多文章

  • 鲁武公朝见周宣王,辈分高出周宣王四辈,鲁国传宗接代速度太蜗牛

    历史解密编辑:春秋战国简标签:鲁武公,周宣王,鲁国,周公旦,姬发,周王室

    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同年代的鲁国国君鲁武公,比宗周天子周宣王的辈分要高出四辈。西周的王位传承,严格遵照“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宗法制,西周王位从周武王传递到周宣王的时候,总共有十代十一王,其中周孝王中间客串了六年时间;而与周王室同宗的鲁国,在整个西周时期,国君传承的方式走的却是“兄终弟及”的方式,

  • 周宣为曹丕解梦,曹丕大怒要杀掉周宣,随后发生的事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小阿刘标签:曹丕,周宣,曹植,解梦

    三国时期,周宣为曹丕解梦:“后宫会有人暴毙”,曹丕大怒,命左右推下去斩首,不料后宫里接着就来了人禀报,让曹丕震惊不已,周宣转危为安。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周宣的奇人,他擅长解梦,在郡里做官时因给太守解梦而闻名。这天,太守刘沛梦到一个人给他说:“八月一日曹公会到你府上做客,给你一把华丽的仪仗,给你喝治病的

  • 三国五奇之解梦师——周宣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周宣,曹丕,曹植,陈寿,太守,解梦师,魏文帝,史说三国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是三国有名的预言家、解梦师,他的名字叫做周宣。周宣是历史上的身份属于方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魏国大人物圈子里十分著名,大小官员都想让周宣帮其解梦。他的解梦术准确率很高,被陈寿评价为“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而他在历

  • 三国相师朱建平能预言曹丕之死,可能他知道曹丕的这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曹丕,朱建平,曹操,司马懿,汉献帝

    作者:齐云轲(曹丕与汉献帝)三国时魏国黄初七年(226)五月,迫使汉献帝禅位、建立曹氏魏国的魏文帝曹丕崩殂,年仅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一、预判成真?汉魏时期,所谓的专门给人看相的相术家多如

  • 相师——朱建平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曹丕,曹操,楚王,相师,朱建平,夏侯威,魏明帝

    前边我们介绍过三国有一奇人名为周宣擅长解梦,与其他四位掌握的特殊能力在史书中被评为“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是这另四位之一,与拥有解梦之术的周宣并驾齐驱的相师——朱建平。朱建平是古代汉末三国时期的安徽人,经常穿街走巷的给人看相,据说都十分灵验。,在民间的名望很大,广为流传。于

  • 三国时期的“神算子”——朱建平,不仅能算人还能算马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朱建平,曹丕,曹操,荀攸,夏侯威,曹魏

    古代有很多奇人异事,相信相术、相士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虽然这种东西难以用现代的科学手段解释出来,但在古代长期以来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受到主流思想的承认,在正史上也不乏关于此道的记载。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三国时期的一个传奇相士——朱建平。“唐举、许负何以复加也!”作为一个青史留名的相士,朱建平的相术自

  • 三国算命谁最行,沛郡牛人朱建平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朱建平,曹丕,夏侯威,司马懿,曹操,应璩,诸葛亮,三国,沛郡,三国(电视剧),古装剧

    历朝历代史书里都记载过一些算命的牛人,三国时代也不例外。《三国志·魏书》记载了一个算命的大仙,名字叫朱建平,魏国沛郡人氏。朱建平看相算命名声太大了,连曹操和曹丕都是他的粉丝。曹操曾经封他为侍郎,到了曹丕登基以后,又封他为五官中郎将。朱建平最出彩的一次算命经历发生在一次宴会上,当时魏文帝曹丕让朱建平给

  • 朱建平给曹丕算命能活到80岁,曹丕只活到40岁,临终前却说: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曹丕,朱建平,曹操,魏国,司马懿

    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中曾描写了一个情节,胤禛身边的谋士邬思道为皇十三子胤祥测算福寿,说他能活92岁阳寿。但是胤祥46岁就积劳病故,死前他说明白了邬先生之意,连日带夜正是46年。这段故事给不少书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以此感叹邬思道的神机妙算,其实不止小说杜撰,历史上也曾真实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只不过

  • 相士朱建平给曹丕算命:能活80岁,曹丕40岁死前说:相士算得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旧约影馆标签:曹丕,袁绍,周瑜,相士,曹魏,三国,诗人,汉朝,朱建平,曹操手下

    算命先生朱建平告诉曹丕:他可以活到80岁,曹丕40岁临终前说:算命的真准。的确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可以随便说出很多英雄的名字,他们都在这个时期。比如吕布、关羽、张飞、周瑜,都是三国英雄;白起、吴起、孙子、廉颇,他们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英雄。除了这些武将之外,还有三国时期的相相师,他们在乱世中也有着与

  • 祝贺!湖南人朱建平任国家公务员局局长!

    历史解密编辑:厉害了湖南标签: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朱建平,人事部,副局长

    0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张兴旺为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任命黄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免去王爱文的民政部副部长职务;免去张旭的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职务;免去林完红的国家信访局副局长职务;免去刘振芳的国家铁路局局长职务;免去陈时飞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职务;免去汪安南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