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燕和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美艳后妃。杨玉环与唐玄宗的“长恨歌”世人皆知,赵飞燕与汉成帝的“燕歌莺舞”也同样留名历史。
环肥燕瘦”是后人对这两个尤物的最简明的点评。但用今天女人们以“瘦”为美的观点来看,赵飞燕当是美女中的佼佼者。
赵飞燕,以美色和歌喉好、身轻如燕见长。她被汉成帝收入宫中后,宠幸无比,终至被封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是历史上罕见的现象。
但赵飞燕还有一个妹妹,叫赵合德,她在姐姐的引荐下,也成了汉成帝的宠姬,更得欢心,所以讲到赵飞燕,必然要把赵合德拖出来一块说说。
汉成帝是西汉末年的一个皇帝,因为有王莽一家,王氏一门替他操持政务,他便成了一个天性浪荡,醉心酒色的闲散皇帝。
有一天,成帝一行人来到姐姐阳阿公主家。姐姐赶忙兴高采烈地设宴摆酒招待这位天子。为了给当皇帝的弟弟助兴,她还吩咐下人们献上歌舞。
酒酣耳热之时,只听响起一阵靡靡之音,音乐声中,从柔软的丝幕背后转出一个妙龄女子,她是个肌肤如玉,柔若无骨,腰如柳枝的小巧女人。
成帝一下便被这美色夺去了二目,半张着嘴,看得呆在了那儿。这时,这女子舞如燕飞,喉如莺歌,弄得成帝好似丢了魂魄,不知道自己是谁?身在何处?成帝再也坐不住了,立即起身把美人拥起,径直走到卧室角落无人处,宽去衣带,当即占有了她。
欢愉之后,阳阿公主为这个歌女梳洗打扮一番,交给弟弟带回皇宫。成帝有了这个尤物,朝事不问,政事不管,整天便和她唱歌跳舞,纵情享乐。
这位美女就是被阳阿公主收养在家的歌女赵飞燕。但是,赵飞燕知道,自己迷住皇上的不是容貌颜色,而是舞姿和歌喉,是艺而非色。这样的“恩爱”,是不会长久的。她清楚地知道,如果要论色,能长久迷住皇上的只有自己的妹妹赵合德。
于是,赵飞燕在得宠的时光中,没有只顾自己一味享乐,而是在和成帝的忘情恩爱中选了一个最佳时机,向成帝引荐了自己的妹妹赵合德,让她一同共享恩爱,共同占有皇上,以对付其他很有实力的恩宠竞争者。事实证明,赵飞燕的这一举动是成功的。
绝代佳人赵合德终于走进了后宫。赵合德不仅天生丽质,还别有一番韵味,独具万种风情,能在无言中夺人魂魄。
这等绝代佳人,好色成性的成帝当然看傻了眼。成帝本来就迷醉在赵飞燕的温情中,被她的才艺所迷惑,几乎不能自拔,没想到,赵合德竟然比她姐姐更加秀美,更有风韵,更具风情,更能销魂。
成帝望着这个美女目瞪口呆不说,连他的随侍包括“中”性人太监们也都看傻了眼,不敢相信眼前的美人是人间的女子,不敢相信人间能有这样超凡脱俗的女人。
随从中有个学问渊博的博士,叫淖方城。他阅书破万卷,对书中记述的美人雅句能倒背如流。可是,他在一见到赵合德之后,也觉得前辈文人都是寡闻少见之人。当时,他经不住赵合德美色的诱惑,口中津液横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哈拉子”长流。他望着同样是望呆了的成帝说:“万岁,这个人是祸水啊!用她灭火准没有问题。
试想,连博士都有如此绝望的哀叹,何况是好色如命的成帝?
是祸水的女人,必有其独到的迷人之处。妹喜之于夏桀,妲己之于纣王,这种祸水,都能招至夏亡商灭。但是成帝却不相信自己比不上前辈亡国之君,他自信地以为:我是能驾驭祸水的一代名君!
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成帝决心收服赵飞燕、赵合德这一对“祸水姐妹”,做出前人所做不出的“伟业”来。所以,他对博士淖方城的忠言不屑一顾,只是一笑置之。
成帝占有了赵氏姐妹,每天只和这一对姐妹泡在一起,纵情玩乐。别的后宫美人则只有认命,长叹爹娘没给自己留一副好身材、好歌喉。但是,原来的皇后许皇后却不肯认命,她并不迁怒于赵氏姐妹,而是恨成帝不识货,恨那些有了龙种的嫔妃太幸运。于是,在一场后宫的阴谋争斗中,许皇后大举进攻后,大败而归,被废处昭台宫,最后被赐死于长定宫中。
后宫没有了皇后,就好像一群女人没有了一个主心骨,成了一个嘈嘈不绝声的鸭子塘,成帝被吵得心烦意乱,决定要立个皇后,首选之人便是赵飞燕。
立赵飞燕?太后表示了犹豫。王太后倒不是对赵飞燕印象不好,恰恰相反,赵飞燕迷人、漂亮,很招太后的喜欢,加上赵飞燕甘当太后的心腹,在对付原先的许皇后中立下了汗马之功,王太后便越发喜欢赵飞燕了。可是,喜欢归喜欢,突然间要立赵飞燕为刚刚废去的许皇后空缺出的皇后位,太后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了。
当然,王太后也有一点比较放心,就是赵飞燕出身卑微,立为皇后后不会引起新的外戚的崛起,从而和太后王氏家族相抗衡,进而分庭抗礼。有了这一层,王太后心里就好受多了。
所以,王太后对成帝立赵飞燕为皇后,没有表示什么特别不同的意见。
王太后不反对,成帝又坚持,不久,赵飞燕便堂而皇之地做起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自然也获得了名号,封为仅次于皇后的昭仪。
从此,赵飞燕坐镇后宫。赵氏姐妹迷惑住成帝,终日沐浴着雨露恩爱。
但赵飞燕也有不如意处,自有她的“怨情”之处。
赵飞燕受宠多年,后来虽然让妹妹专宠,使自己也十天半月地得到一次皇帝的雨露,但遗憾的是,她一直未能怀有身孕。她怕自己没有所出,最后会落得与许皇后同样的命运。所以她认为,要想固定住自己的后位,务必要怀孕生子不可。
但是,她想尽了千方百计,肚子总也不争气,怎么也怀不了孕。赵飞燕突发奇想,和成帝怀不上,难道自己和别的男人也怀不上吗?
于是,赵飞燕就把成帝完全交给了赵合德,她自己就另召别的美男子来私通。
这是一条危险的路,许皇后失宠,便是因为做事不机密,让恨她的人告了状。赵飞燕是聪明人,自然要把和男人私通的事做得天衣无缝不可。加上有妹妹的卫护,她的私通之事竟然一直瞒着成帝,没有暴露。
赵飞燕和皇上不能长久相拥,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充满怨情的怨妇。但是她能自我调节,不让怨气损坏自己的健康。不久,她和一个叫庆安世的少年,勾搭成奸,成就了好事。
这个庆安世本是个鼓手。赵飞燕长于音乐歌舞,对于音乐天生喜好。成帝为了讨好皇后,后宫专门养了一些乐师,庆安世是几个乐师之一。
庆安世年方15岁,长得眉清目秀,像美人一样漂亮。他最拿手的节目是《双凤离鸾》,鼓琴在他手里,弹奏得缠绵哀惋,如醉如痴。赵飞燕极喜听《双凤离鸾》,时常召庆安世进入皇后寝宫,弹奏和欣赏这段妙曲,两人也在妙曲的催导下双飞双栖,忘情寻欢。
庆安世成了赵飞燕的情夫之后,日月便有了新的光辉,被皇帝搁置在皇后宫寝的怨妇总算有了新的安慰。
庆安世从此自由出入皇后寝宫,凤床卧室也是毫无禁忌。加上庆安世这人年龄虽然不大,却长得儒雅伟岸,风姿出众。他脚踩着柔软温馨的轻丝履,手持招风扇,披着皇后赐赠的紫绨裘,留连于皇后深宫,嬉戏欢情于床笫之间。
而赵飞燕如此涉险私通,既是肉欲的满足,更是为了怀孕。但是,十分遗憾,不管赵飞燕如何努力,怀孕一直没有成功。
赵飞燕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怀不上孕自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当然,赵飞燕通过和这样的美男子伟丈夫纵情私通也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欢娱和美味,更加沉溺其中,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忘情滋味。于是,赵飞燕就奏请成帝,想别开一室,说什么可以早晚祈祷神灵,为成帝传接龙种。成帝对这一请求大表赞同。
但是,别室建立以后,便成了赵飞燕纵情寻次的场所。赵飞燕以皇后的身份向后宫人等宣布,在她进入密室后,宫中一应人员,包括皇上在内,都不许入内,以免冲撞了神灵。
事实上,密室里并没有神灵,有的只是阳刚十足的肉体精灵,任何人不许入内是怕冲撞了赵皇后的美事。
但是,赵飞燕的一切努力,除了满足男女欢愉,弄来许多美貌侍郎,壮硕伟岸的多情少年外,谁也没有使赵飞燕的肚皮涨大起来。
嗜男色成性的赵飞燕就派手下心腹,在京城四出寻探,凡是美貌、壮硕的轻薄少年,都一一收来,化妆成女人送进后宫别室,每天十数人轮流和赵飞燕纵情寻欢。赵飞燕享尽人间春色,但肉欲满足了,还是没能怀孕。
赵飞燕如此纵欲,自然不会对妹妹赵合德隐瞒,相反,还要让赵合德密切配合每天和成帝泡在一起,纠缠在一起,成帝自然已离不开赵合德。
但赵合德深知,一旦姐姐和外人野合的淫行被皇帝知道,后果将不堪设想,姐姐的倒台,也是自己的倒台,维护了姐姐,就是维护了自己。
所以,赵合德就一方面努力继续迷惑成帝,寻欢纵欲,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为姐姐掩饰。
有一次欢情过后,赵合德泪眼汪汪地看着成帝。成帝莫明莫妙,忙问她是为什么事。
赵合德泪如珍珠成帝哪里受得了这个,怜香惜玉的成帝便拥着赵合德,问个中缘由。赵合德平静了一会后,幽幽地说:“陛下,我姐妹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全得陛下的宠爱。可是,宠爱易招妒恨。日后,如果有人诬陷我们姐妹,我们赵家就有灭族之祸! ”
痴情的汉成帝听说是这么回事,一颗虚悬的心便踏实了些,道:“赵昭仪,你这么娇美的女人,谁敢诬陷?有一日我如果真听信了谗言,灭了你们赵氏家族,我这个皇帝活着还有什么快乐?”
“哪如果真有人诬陷呢?”
“朕是皇上,自有朕为你和赵皇后做主,如何?”
赵合德等的就是皇上的这句话,有了皇上的包票,姐姐就可以安乐无忧了。果然,不出聪明过人的赵合德所料,过不多久,就有人秘密奏告成帝,说赵皇后不守妇道,时常召美貌少年入宫,大肆淫乐。
成帝一听就火冒三丈,清纯如水的赵皇后哪里会召少年淫乱,果真如昭仪赵合德所说,有人出于妒恨来诬告了。成帝当即下令,将上告者立即处死,以儆效尤。
赵合德实在是一代尤物,汉成帝迷恋赵合德,已经不能自拔,天长日久,以致产生了一种怪习惯,就是只有握住赵合德的那只纤细如玉般的小脚,成帝才会引起性冲动,才会做爱。否则,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
对此,连成帝自己也觉得奇怪,但奇怪过后却越发迷恋赵合德。但是御医却认为,皇上要握脚寻欢,实际上已是一种病态,是药物无法医治的一种怪病。
赵合德天生美貌,又风流多情,长于风月,柔若无骨,率急任性,娇嗔可人,成帝当然抵挡不住,只有在石榴裙下俯首称臣了。
但是,成帝在赵合德裙下蹲久了,也有要换换口味的要求。一次,成帝在与赵合德闲聊时,无意中说到后宫中有个容貌秀丽的许美人,近日为自己生下了一个儿子。
赵合德一听,知道皇上在除自己姐妹以外,沾了腥了,便大哭大闹,硬逼着皇上把许美人和小皇子交出来。成帝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向寻死觅活的赵合德一个劲地赔罪认不是。后来,成帝终于亲手将襁褓中的儿子捏死。直到这时,赵合德才破涕为笑。她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占有了成帝,成帝对自己的迷恋已超过常规。宁肯捏死自己的儿子而求欢于美人,这在自古以来都是少有的。
成帝纵欲的结果,便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成帝46岁那年,就是公元前7年的春天,成帝终于病倒了,鼻歪嘴歪,不能说话,卧床不起。御医们忙得不可开交,想尽一切办法,仍然无济于事,成帝最后还是命归黄泉了。
成帝一死,赵氏姐妹的厄运便相继降临了。王莽成了大司马大将军,追查成帝的死因,查到了赵合德,赵合德知道自己死有余辜,便一狠心,在宫中畏罪自杀了。妹妹死后,赵飞燕虽然还贵为太后,但大权已完全落到王莽手里。王莽一道诏书将赵飞燕废为庶人,发送到郊外去看守成帝的陵园。
在陵园,赵飞燕遇到了著名女文学家班婕妤,著名的《团扇歌》就是班婕好所写。
班婕妤望着失意了的赵飞燕说:“你刚入宫时,我们都年轻气盛,像一群争抢食物的毛孩子。如今,转眼十五年了,现在想起来多么可笑! ”
班婕妤说时笑了起来,笑得十分开心。笑过之后,她又道:“我这个当姐姐的,以前有伤着你的地方,请你多原谅。其实,我很欣赏你,长得大方文雅,又怀有身轻如燕的舞技,有时我倒觉得自愧不如!
赵飞燕没想到一个文弱女子竟有这般胸怀,并向她道歉赔礼。赵飞燕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回道:“其实,我也很喜欢你的诗,你的诗就和你的人一样,优美,朴实无华,我曾偷偷地背熟了你的几段诗,直到现在,也没有忘记。”
“哦?”班婕好没有想到往日的争宠竞争者也会说出这等宽人心的话。
赵飞燕这时眼望着陵园的茫茫山野,背咏道:
历年岁而悼惧兮,悯蕃华之不滋。
痛阳禄与柘馆兮,仍襁褓而离灾。
岂妾人之殃咎兮,将天命之不可求。
白日忽已移光兮,逐暗莫而昧幽。
犹被覆载之厚德兮,不废捐于罪邮。
奉供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未流。
共洒扫于帷幄兮,永终死以为期。
愿归骨于山足兮,依松柏之余休。
赵飞燕背完这首诗,班婕好已涕泪交加。此刻,赵飞燕却十分同情班婕好,觉得自己对不住她,让她早早就发配到这个荒凉的园陵来,自己过去做得有些过分。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秋风瑟瑟,树叶调零。赵飞燕望着一行南飞的大雁,伤怀往事,平添了一段辛酸,美丽的两颊不知不觉滚落下一颗颗孤独晶莹的泪珠。那晚,赵飞燕做了一个梦。她梦见她坐在金碧辉煌的殿上,外面特设了一层“纱帐”。她端坐在“帐”中,头戴九凤冠,身穿珠绣宫裙,年轻、端丽而又庄重。“帐”两旁倚立着数百名黄门郎,个个手持刀剑,寒光闪闪,百官公卿按大小名位,依次排列两侧。有太监叫着宣读皇帝诏书:“赐赵飞燕皇后死!”
结果,文武百官上殿,拉扯着赵飞燕下了“帐”,九凤冠摔落在地,绣裙被百官撕得破碎……
赵飞燕吓出一身冷汗,四下看看,一个人都没有,想想自己已走完了人生的三十六个春秋,除了抱怨枉为皇家人以外,还留下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班婕好来探视,只见赵飞燕已自杀身死。
班婕好拿出洁白的绢巾,盖住了她的身体,用一把团扇盖住了她美丽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