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强盛时期,除了“河北四庭柱”,看看还有哪些武将?

袁绍强盛时期,除了“河北四庭柱”,看看还有哪些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2632 更新时间:2023/12/8 22:48:26

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朝廷三公。袁绍早年曾在朝廷任职,并指挥诛杀宦官。到了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进入洛阳,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所以袁绍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诸侯公孙瓒,从而拥有四个州的地盘,势力达到顶点。对于袁绍来说,之所以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的诸侯,麾下自然拥有一批勇猛的武将。

提到袁绍手下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河北四庭柱”,也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位名将。诚然,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河北四庭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不过,袁绍的麾下的武将,显然不止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位。那么,问题来了,袁绍崛起之后,除了“河北四庭柱”,还有哪些名将呢?

鞠义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武威郡姑臧人也。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诸侯袁绍部下的将领。作为出自凉州一带的猛将,鞠义早年在凉州活动,精通羌人战法,投奔袁绍后,鞠义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能征善战,屡建战功。东汉末年,刘备的老同学公孙瓒成为袁绍的强劲对手。而在在界桥之战中,鞠义这位猛将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帮助袁绍战胜了公孙瓒。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鞠义被袁绍所杀。因此,等到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鞠义自然无法和曹操麾下的武将展开较量了。

朱灵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朱灵归顺曹操后,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

淳于琼

淳于琼(?-200年),字仲简,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淳于琼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与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同列。也即在东汉末年,淳于琼一度和袁绍、曹操等人平起平坐。董卓篡夺朝廷大权后,淳于琼为袁绍大将,与张郃、高览等人齐名。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沮授曾劝谏袁绍迎奉汉献帝刘协,从而借助于汉献帝刘协的名义来号令天下。但是,淳于琼和郭图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也即阻止袁绍迎奉汉献帝刘协。最终,袁绍没有迎奉汉献帝,在和曹操的较量中错失良机。公元200年,淳于琼在官渡之战时镇守乌巢,遭到曹操的偷袭而惨败,自己也被曹操处斩。

高干

高干(?~206年),字元才,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高干出身陈留高氏,才志弘邈,文武秀出,再加上是袁绍的外甥,所以在袁绍崛起之后,高干担任并州牧。官渡之战时,高干在西线配合作战。因曹操早有准备,没有实质进展。袁绍死后,袁谭、袁尚与曹操大战于黎阳郡时,联合郭援攻打平阳郡,为马腾所败。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高干以并州投降,依然担任并州刺史。不过,到了建安十年(205年),高干背叛曹操,曹操派乐进率军征讨,高干回到壶关坚守,连战斩首,在高干的顽强固守下,乐进终究久攻未下。公元206年,高干失去了地盘,选择投奔荆州刘表。途经上洛时,为司隶校尉被王琰所捕杀。

蒋奇

蒋奇(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袁绍麾下名将。官渡之战时,袁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表,以断曹公之钞。”袁绍不听从,官渡之战后,孟岱让他向袁绍说审配的坏话,使得审配的职位被孟岱顶替。不过,在此之后,相关史料中就没有蒋奇这位将领的记载了,也即其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了。

韩猛

韩猛,又名韩若、韩荀。东汉末年,韩猛是袁绍麾下的名将。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这场战役不仅是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决战,也决定中原诸侯的格局走向。在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韩猛劫掠曹操军的西道,被曹操部将曹仁击破于鸡洛山。袁绍又派韩猛前去运送粮车,因为轻敌被曹军部将徐晃、史涣击退。对于韩猛这位名将,曹操麾下的谋士荀攸曾评价道:“韩猛锐而轻敌。”结果,韩猛果然因为轻敌,所以被曹仁击败。

总的来说,在东汉末年,袁绍作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麾下除了河北四庭柱,也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还拥有鞠义、朱灵、淳于琼、高干、蒋奇、韩猛等诸多名将。不过,人才济济之下,袁绍还是败给了曹操,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机会。换而言之,袁绍能够聚拢人才,却没能最大程度发挥麾下人才的价值,这是他和曹操之间的重要差距。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袁绍曹操张郃公孙瓒董卓官渡之战

更多文章

  • 少年拜师大战许褚的猛将高览,勇斗赵云鏖战官渡的河北四庭柱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许褚,赵子龙,高览,张郃,吕布,颜良,赵云,河北四庭柱,三国,曹操麾下

    凭着虎牢关之威造就了吕布无敌之勇,五关斩六将成就了关羽忠义之勇,汉水救英忠演绎了赵云的虎胆之勇,他们的英勇共同呈现了精彩的三国传奇。在众多的三国英雄中,也有一些令人惋惜的人物,宛战之败让典韦殒命沙场,西川之战中张任也在无奈中被斩杀,而穰山之战中也出现了一位热议的高览,这位与许褚大战的猛将却在赵云一枪

  • 如何评价袁绍的“河北四庭柱”?3人曾与赵云交手,1人战平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袁绍,赵子龙,张郃,关羽,张辽,文丑

    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袁绍手下的4员上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此提法源自宋代《苏州评话》《评话三国》等戏剧评书。在正史中,别说“四庭柱”,“五虎上将”"五子良将"也未见有记载。故主要从演义角度来评判。河北英杰先看颜良,演义定位为“四庭柱”中武力最强者。不过在官渡之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之劣绩

  • 三国中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分别指得谁?

    历史解密编辑:卧龙吟手游标签:颜良,张郃,文丑,高览,袁绍,赵子龙

    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众所周知,三国乱世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封建历史进程中,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时期,比如刘备的五虎将,曹操的五子良将,孙权的十二虎臣,而在东汉末年,各地诸侯争霸的时代,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也曾占据黄河北岸,一度成为最有力量的军阀,他手底下也是谋臣猛将一大把,最让人熟知

  • 袁绍麾下的“河北四庭柱”都是谁,他们的经历和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袁绍,张郃,颜良,关羽,汉朝,公孙瓒,官渡之战,曹操手下,河北四庭柱

    所谓“河北四庭柱”,是指东汉末年军阀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四员大将,即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他们作为袁绍麾下的主要武将,皆随袁绍参与了“官渡之战”,但各自结局却各有不同。颜良:成名经过不可知,白马之战被关羽所斩由于史料没有记载,“官渡之战”前颜良的成名过程已不可知。根据现有资料来看,颜良应该是琅邪临沂人

  • 如果“河北四庭柱”当时在袁绍身边,分别与华雄对战,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袁绍,华雄,张郃,张辽,徐晃,文丑

    十八路诸侯会盟,举义兵共伐董卓。盟军兵进汜水关,正遇上了董卓麾下猛将华雄。数场恶战,盟军被华雄打得落花流水,屡屡受挫。盟主袁绍感叹:“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大家都知道,袁绍手有四员猛将:颜良、文丑、高览、张郃,个个都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并称为“河北四庭柱”。那么如果“河北

  • 三国演义之中,华雄作为虎牢关猛将,和河北四庭柱单挑有无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华雄,关羽,颜良,张郃,文丑,单挑,汉朝,虎牢关,赵子龙,河北省,历史片,曹操手下,河北四庭柱,三国演义(电视剧)

    作为演义小说,在尽可能尊重历史的情况之下,为了让这本小说更有可读性,罗贯中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变。比如说在正史之中,战争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常常是需要大军冲锋陷阵,才能打赢的。但是在演义里面,战争往往是以双方武将单挑为主的,输的一方丢了性命,赢的一方乘胜追击。在虎牢关城门前,华雄这位骁将大

  • 袁绍的“河北四庭柱”有多厉害?一人不输武圣,一人差点击杀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袁绍,关羽,颜良,张郃,赵云,三国,汉朝,赵子龙,曹操麾下,河北四庭柱

    事实上,袁绍虽然被评为好谋无断,但是他手下的大将还是非常厉害的,其中以“河北四庭柱”尤为出色,他们一个不输武圣,一个差点击杀赵云!河北四庭柱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原本袁绍是天下间最强的势力,但由于他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且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而他的儿子又没能守好袁家家业,最终被曹操击败,所以众人在评价袁绍时

  • 纪灵是袁术的头号大将,武力是什么档次?他能战胜河北四庭柱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术,纪灵,张郃,张飞,刘备,关羽

    袁术帐下,共有13员部将(不算孙坚派系)。骁将俞涉,单挑华雄未及三合,被一刀砍于马下;偏将荀正,在关羽面前疯狂叫嚣,被一刀秒杀;大将张勋,曾被吕布吓退,在袁术死后逃亡江东;上将桥蕤,单挑夏侯惇,被惇惇奋起一枪戳死;陈兰、雷薄,背叛了袁术,逃往山中,落草为寇;杨奉、韩暹,有护驾之功却沦落为贼,被刘备诱

  • 河北四庭柱之“高览”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高览,张郃,袁绍,曹操,张飞,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诸侯自立,北地军阀袁绍割据河北雄霸一方,手下河北四庭柱勇冠三军,为袁绍征战,扬名于沙场之上,(在正史中他手下最得力的猛将是麹义)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就是河北四庭柱中的大将“高览”。高览是汉末名将,在历史上关于他的介绍并不多,只是记载了他最后和张郃一起投降曹操,之后这个人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在历史

  • 三国鼎立:孙休密谋诛孙綝,曹髦独自战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孙休,孙綝,曹髦,贾充,东吴,司马昭,诸葛恪,三国鼎立,史说三国

    三国鼎立:孙休密谋诛孙綝,曹髦独自战司马先是丹阳太守李衡因孙休徙封丹阳,屡加侵侮,李衡妻习氏劝谏不从。孙休上书乞徙他郡,乃改迁会稽;至孙休入嗣位,李衡惧孙休报怨,意欲奔魏。习氏复谏道:“君本布衣,荷蒙先帝拔擢,未曾报德,乃反虐待诸王,自贻嫌衅,一误已足,奈何再叛主降虏呢?”义正词严。李衡皱眉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