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保戚夫人,欲废太子,看见四个老头后却悲叹:戚夫人死定了

刘邦为保戚夫人,欲废太子,看见四个老头后却悲叹:戚夫人死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晓晓聊历史 访问量:369 更新时间:2024/3/15 11:24:12

刘邦为保戚夫人,欲废太子,看见四个老头后却悲叹:戚夫人死定了

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汉高祖刘邦为了保护戚夫人,曾想废掉刚毅凶狠的吕后以及他的儿子刘盈。然而当他在一场酒宴上看到失个老头后,却改变了主意,甚至暗示:“戚夫人已经死定了”。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刚刚在垓下击败项羽的刘邦在定陶即位,而他的嫡长子——刘盈也随即成为皇太子。然而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刘邦可谓是一万个不满意。

首先,刘盈为人柔弱,刘邦常说他“不类己”,也就是不像自己。他非常担心,刘盈守不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另一方面,刘邦在吕后被项羽囚禁期间,已经移情别恋,喜欢上了更年轻,且善歌舞的戚夫人。正所谓“子以母贵”,她的幼子刘如意也因此得宠。在刘邦看来,刘如意聪明伶俐,和自己很像。

综合这两点,刘邦便有了易储的想法。当然,柔弱的刘盈非常好对付,但他的母亲——吕后可不好对付。根据史料记载,吕后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可是立下不少功劳的。而她的吕氏宗族,随刘邦南征北战,为天下的统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吕后的大哥吕泽,其功勋完全足够封王。

不过为了自己宠爱的情妇和儿子,刘邦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高祖九年(公元前198)春正月,刘邦向群臣们提出,太子刘盈太过仁弱,不适合作为天下之主,因此希望将他废掉。然而出乎刘邦意料的是,群臣们对于刘邦的提案均表现出极大的反感。

其中患有口吃的御史大夫周昌,更是激动地说:

“臣期期不敢奉诏!”

刘邦见群臣们如此不配合,也只好作罢。当时,吕后在屏风后旁听了这次易储会议,吓出了一身冷汗。会议结束后,吕后甚至亲自向周昌下跪,用以感谢他的仗义执言。

但对于刘邦来说,这次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他一再向群臣们提出易储,就不信他们不听从。但到了高帝十二年,刘邦才又一次提出易储。这是因为刘邦在亲征英布的战斗中中了一箭,早已年过六旬的他,身体十分不好,随时有可能龙驭宾天。若不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强悍的吕后必然当政,到时候戚夫人母子只能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次,刘邦是铁了心地要废掉刘盈,于是他再一次召开了御前会议。会议上,群臣们对于刘邦的提案,再次表现出了极大的抵触情绪。甚至连一向喜欢见风使舵的叔孙通,都不住地叩头死谏: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原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叔孙通的发言是非常有说服力。秦朝为何会早亡?还不是因为秦始皇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让赵高、胡亥钻了空子,最终导致大秦灭亡。如今太子仁孝,从无过错,而吕后是与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怎么能说抛弃就抛弃呢?

刘邦见群臣的反对如此激烈,于是决定将易储之事再缓缓。于是他和颜悦色地对叔孙通说:“我只是说着玩玩,别当真!”然而刘邦却并没有真的因此而放弃。毕竟自己随时可能死亡,到时候戚夫人母子就没人能保护了。

然而在一次酒宴上,刘邦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发现太子刘盈身边,站了4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而这四人,正是自己屡招不至的隐士——商山四皓。

原来,吕后见刘邦正在极力推动易储之事,感到心急如焚,却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有人劝说吕后:“为今之计,只有找留侯张良帮忙,否则太子就废定了”。

然而找张良帮忙,又谈何容易?原来,天下统一后,张良便把自己关在家中,谢绝宾客,每天辟谷修道,不问世事。想让张良出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吕后也知道,只要将张良拉拢到自己一边,易储之事恐怕就只能作废。这是因为张良是刘邦的铁杆亲信,只要是张良说的话,刘邦就一定会听。

一次,张良难得上朝,而吕后的哥哥吕泽在张良回家的路上,强行将他劫持,并恳求道:

“君侯是陛下谋臣,如今陛下要换太子,你还能高枕无忧吗?”

对此,张良摇摇头说:

“陛下之前之所以肯听从我的计谋,是因为天下未定;如今海内已然一统,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况现在是皇上出于偏爱想要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事情,我一个外人是插不上话的!就算有100个张良,又何济于事呢?”

张良不肯帮忙,吕泽却不肯气馁,并一再地向张良恳求解决的办法。最终,张良叹了口气道:

“现在有一个办法。如今天下有四位贤者,被称为商山四皓。陛下曾屡次招募他们,而商山四皓却因为陛下爱骂人的毛病而不肯前来。如今我们只要需要让太子亲自写信,卑辞安车,以最高礼节将他们迎进东宫,招募以为太子的门客。只要陛下见到他们,太子的位置肯定能稳固!”

得到了张良的指点,吕后和刘盈赶紧给商山四皓写了一封极为谦卑的信,果然将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招致于麾下。

一次酒宴上,刘邦发现太子刘盈身边,跟随着四个须发皆白、衣冠甚伟的老头。于是刘邦好奇地将四位老者叫到身边:“你们是谁?”

对方回答:“我们是商山四皓!”对此刘邦感到十分惊讶:“当年我曾招募过你们,你们却躲在山里不肯出来,如今却为何出山服侍我儿子呢?”

商山四皓回应: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听了商山四皓的话,刘邦的精神彻底垮了,他强打精神勉励四人:

“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从此时起,刘邦彻底打消了废易太子的念想。不仅如此,他还流着眼泪对戚夫人说:

“我想改易储君,但是太子羽翼已成,已经动不了了。未来,你只能由吕后任意摆布了!”

实际上,刘邦这番话就是告诉戚夫人,你的命,我已经保不住了!随后,刘邦凄凉地说:“我唱首楚歌,你为我跳一段楚舞吧!”

随后,刘邦慨然而唱: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柰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唱完这首《鸿鹄歌》,戚夫人潸然而泪下。因为她知道,刘邦一死,便再也没有能够保护自己的人了。

对于刘邦来说,商山四皓的分量为何如此之重呢?难道张良、樊哙、叔孙通等功臣的建言,还比不上四个八旬老头?

这是因为吕后和太子之所以会招纳商山四皓,绝非出于他们自己的主意,他们的谋主乃是隐居于幕后的张良。在以往,即使所有人都反对自己,张良仍会站在自己一边。在易储问题上,张良不置可否,地位超然。因此刘邦对于张良,是存有幻想的。

然而商山四皓的出现,即意味着张良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亲自为太子摇旗助威。可以说在易储问题上,刘邦就是个孤家寡人。试问如果没有群臣的支持,刘如意能坐稳太子之位吗?

张良之所以找来商山四皓,而不是自己亲自劝说刘邦。是因为刘邦已经被爱冲昏了头脑,不是口舌之利就可劝服的。所以必须下一剂猛药,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意图。最终,刘邦在张良的攻心计前屈服了。

不久后,他将张良任命为太子太傅,将叔孙通任命为太子少傅。潜台词是:“张良,请看护好我的儿子吧!”

当然商山四皓的出现,也证明了太子的实力。在刘邦心中,刘盈是个过分柔弱之人,不堪当天下之主。而如今他招纳了商山四皓,说明他确实具有非凡的号召力。就如汉高祖《手敕太子》一文所说:

“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然而有人得意,有人就会哭。刘邦死后,戚夫人和刘如意便成为吕后刀板下的肉。刘如意惨遭毒杀,而戚夫人则被制成惨无人道的“人彘”。

可以说,戚夫人母子的悲剧,都是刘邦以“爱”的名义一手促成的。刘邦只看到个人情爱,却忘了大局,也忘了吕后对于国家的巨大贡献。正是这个失察,让戚夫人母子成为吕后仇恨的焦点。而戚夫人也太不自重,除了仰仗刘邦,却没有自己拿出一点儿主意。

看历史,就是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而戚夫人的悲剧,是值得我们读一读的。而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可以多读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更多文章

  • 吕雉对戚夫人下手时,戚父手握重兵,为何没有援手救自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吕雉,戚夫人,刘邦,刘如意,刘盈,戚父

    为什么《甄嬛传》中当甄嬛说出“人彘”时富察贵人被吓到一病不起?相信大家对“人彘”一词有所耳闻,被称作极其残酷的人彘到底是怎样一种酷刑,是谁发明了它,又将其应用于何人呢?这不得提起西汉的一个狠角色——吕雉。是她发明了人彘这一酷刑,并且将它用于当时极其貌美的妃子戚夫人身上。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她对一

  • 吕后为何非要将戚夫人折磨成人彘?受此酷刑的戚夫人又活了几天?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戚夫人,吕雉,刘邦,刘如意,刘盈,项羽

    刘邦建立汉朝的功绩值得肯定,但其人品也一直饱受诟病,尤其是他对待原配吕后和一对儿女的冷酷态度,这或许也是后来吕后“黑化”的原因,据《史记》记载,刘邦去世后,吕后曾残忍地将其宠妃戚夫人折磨成人彘。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戚夫人遭受如此酷刑后并没有马上咽气,吕后又故意让她多活了几天,更奇葩的是,吕后还派人叫来

  • 吕雉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戚父手握重兵,为何不救出自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吕雉,刘邦,项羽,刘盈,戚夫人,刘如意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刘邦是个非常有名的帝王。他曾经举起大旗,斩掉了一条毒蛇,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而后来,他甚至能够在篱笆下栖身,并拥有楚王的支持。但是,他的道路并不平坦。在秦朝灭亡之后,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刘邦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英雄,他成功地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并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而他的夫人吕雉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为何还能活“数日”,这真的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北风往事标签:吕雉,刘邦,刘盈,赵王,戚夫人,刘如意,汉惠帝,平民百姓

    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虽然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继承了皇位,但是惠帝宅心仁厚,因此朝廷大权实际上是落在了吕后的手中。但是吕后这个人却没有儿子身上的善心,反而性格非常残暴,善于工于心计,对待起自己看不惯的人更是心狠手辣毫不吝惜,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就死在了她的手上。在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之后,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戚夫人,刘邦,吕雉,刘如意,刘盈,项羽

    自古后宫如战场,满是艺术的厮杀,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一个妃嫔,刘邦死后,戚夫人却被吕雉做成了“人彘”。据史书记载,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扔进厕所后,在厕所哀嚎不止。更有意思的是吕雉还让儿子刘盈观摩自己的“杰作”,原想与儿子分享胜利者的喜悦,结果把刘盈吓得不轻,一度精神失常,很快便龙驭归天,

  • 戚夫人被处置成人彘,为何不直接自尽?别想太复杂,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戚夫人,吕雉,刘邦,刘如意,刘盈,项羽

    说起历史上那些恶毒的妇人,可能刘邦的皇后吕雉敢称第一就没人敢称第二了,这是一个野心极度膨胀的女人,她在刘邦死后残忍杀害了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吕后这个人不仅残忍,嫉妒心也是十分重,刘邦还在的时候,她就对戚夫人看不顺眼了,这种看不惯并不是戚夫人侵犯了她的利益,而是戚夫人太过优秀冒犯了她。当她把戚夫人做成人

  • 吕雉对戚夫人下手时,戚父手握重兵,为啥不肯援手救自己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吕雉,戚夫人,刘邦,刘盈,项羽,刘如意

    吕后与戚夫人的斗争不仅仅是简单的后宫争斗,因为二人的追求其实不同,戚夫人“以色事君王”,看中的是后宫之中的地位争斗,但是吕后的格局远不止于此,她更看重的是整个大汉朝的权力交叠更替。戚夫人争风吃醋的挑衅吕后其实并不放在眼里,但是戚夫人却将心思动到了皇位的继承上,她希望刘邦废长立幼,这就是吕后不能容忍的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戚夫人,刘邦,吕雉,刘如意,刘盈,项羽

    公元前195年,大汉王朝的开创者刘邦,去世了。临死之前,刘邦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戚夫人和刘如意这一对母子。为此,他特意把自己的心腹周昌派给刘如意,当他的相国。并在《手敕太子文》中嘱托刘盈:“我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怜悯这个孩子太小了”。刘邦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戚夫

  • 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还把她扔进茅厕,为什么她还能活着?

    历史解密编辑:说史道明标签:吕雉,刘邦,刘盈,吕后,戚夫人,刘如意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戚夫人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一生纳了很多妾,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小妾便是戚夫人。汉高祖刘邦对外征战,处理国事,这就已经让他很费心了,而后宫的争斗也没让忙碌的刘邦有所消停。刘邦的结发妻子吕后在刘邦死后彻底掌握朝政,将与她处处作对的戚夫

  • 戚夫人遭吕后折磨时,身为重臣的父亲,为何从未出面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戚夫人,吕雉,刘邦,刘如意,刘盈,王皇后

    “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宋·李观《戚夫人》戚夫人之名流传将近两千年,不是因为她的美貌与得宠,而是因为其残忍而特殊的死法。历史上她这种死法的有记载的连她一共三人,另外两个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她们三人都是被人砍断手脚、剜去眼睛做成“人彘”,受尽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