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到底是什么样呢?来看看蜀汉学士秦宓与东吴使者张温的舌战

天到底是什么样呢?来看看蜀汉学士秦宓与东吴使者张温的舌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琳子乐园 访问量:3130 更新时间:2024/1/28 23:45:37

关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可能军阀、将领、谋士甚至美女会比较有名一些。相对而言一些学士或者纯粹的政治人物的存在感可能低一些。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一个蜀中学士,名字叫做秦宓。秦宓相对于关、张这些人来说当然知名度不高,但至少还是有列传。而且秦宓也有两件事比较出名。一是劝谏刘备东征而获罪,一是与东吴使者张温的精彩的舌战。

秦宓其人

秦宓的形象还算是比较丰满,他有几个特点:厌恶权谋、文采斐然、乐于避世。首先是厌恶权谋这一点。秦宓是一个纯粹的儒生,引经据典、张口闭口圣贤道德,这个对于他来说是长处,不过他对权谋机略的东西却十分鄙视。一个叫做李权(蜀汉尚书仆射李福的父亲)管秦宓借《战国策》,秦宓就认为《战国策》记载的都是纵横谲诈之术,并非正道,给《战国策》好一顿鄙视。

我们都知道,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时期,是一个原有秩序被打破重建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中,传统思想受到冲击,能力比道德更加重要。曹操在《求贤令》中要求举贤不避小人,''英雄''这个概念也逐渐替代''圣贤''、''君子''这些道德榜样。秦宓鄙视权谋追求正道,其实也是''逆版本''的一种情况。

另外秦宓还是一个隐士。这个隐士并非逃名避姓那种隐士,纯粹是不想做官,至少在刘焉刘璋统治时期是这样的。东汉时期地方长官的佐吏一般是从当地辟请,有名气就有很大的入仕的空间。秦宓是蜀中名士,当然也是被辟请的一员,但是秦宓并不愿意入仕,装病在家里趴窝。到刘璋统治益州时期,刘璋的治中从事王商与秦宓是同郡人,请秦宓出仕,秦宓还是不愿意,自比为许由、巢父、庄子、商山四皓,这些都是古代的著名隐士。

秦宓虽然不愿意做官,表现得非常高洁,但是就像上文说的,并没有压抑自己的名声。有人指责他自比巢由,''何故扬文藻见瑰颖乎?''这其实就是挺尖锐的一种讥讽。同为隐士,也有高低之分。就像巢父讽刺许由一样,如果许由深居于山野高崖,帝也不会听说许由的名声,希望把位置传给许由。秦宓写文章琳琅满目,其实也只是追求名誉罢了。

当然秦宓也回应了这种质疑:老虎生来身上有花纹;凤凰生来羽毛五色,这不过是天性罢了,不是要彰显出什么。《易经》的《大象传》中也有''君子以懿文德''的解释,追求文采词藻是很正常的事情。且不提秦宓到底是否追求名誉,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第一秦宓很有文采,对经典信手拈来;第二秦宓善于辩论,这是当时士人的一项很重要的社交能力,在政治上也有发挥的余地。

劝谏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同年孙权、关羽都进行了北伐,孙权北伐不利,加上与关羽的矛盾一直很尖锐,从战略层面上来说,立足于扬州也需要控制上游的荆州,构建一条完整的长江防线。而这个时候刘备所辖荆州兵力空虚,孙权合肥也不打了,徐州也不打了,趁机偷袭荆州,还顺手把回援的关羽给杀了。

孙权这个决策,意味着他要投靠曹操一方,准备与刘备开战。这是当时天下形势的一次剧变,后来曹丕、刘备相继称帝的时候,孙权还要向曹丕臣服,用曹魏黄初的年号,卑辞事魏对抗蜀汉。这大概也是东吴在三国中人气不高的一个原因,虽然孙权的软弱十分有效,既避免了两线作战的险境,也没有失去实际上的利益。不过后世的人往往喜欢更加刚强一些的。

其实从宏观一点的视角来看,刘备必然要和孙权动手的。第一、刘备集团遭受这样大的一个打击,军事上的二把手关羽阵亡,如果不作反应,没有任何国威可言;第二、失去江陵这个要地,蜀汉北伐会变得异常困难,只能从汉中出兵,《隆中对》彻底破产;第三、荆州人士的家业都在孙权手中,如果不打仗,会导致荆州人士对刘备离心离德。我们可以看看劝谏刘备东征的人当中,没有一个是荆州出身的人,诸葛亮也只是马后炮而已。

在劝谏刘备的人当中,就有秦宓一个。当时秦宓已经不是隐士了,他被辟请为益州从事祭酒,州从事之首。刘备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仁弱的爱哭鬼,实际上他是很有主见的人,一心要攻打孙权,谁劝都没有好果子吃。赵云劝刘备,结果被刘备留在江州,不让他上战场;秦宓的地位当然赶不上赵云,他直接被下狱囚禁。后来的结果证明东征是错误的,至少是风险极高的,刘备也不是爱甩锅的人,秦宓就得到了赦免。

舌战张温

在蜀汉建兴二年(即公元224年),诸葛亮又请秦宓为益州别驾从事,后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是一个管理郎官、宿卫这样一个角色。这个时候蜀汉和东吴的关系已经缓和,因为荆州的归属已经彻底尘埃落定,而且曹魏也和东吴刚刚爆发过巨大规模的战争,原因是孙权不肯送太子孙登入质。双方关系升温,也开始互通使者。蜀汉派遣使者邓芝到东吴联络,东吴也派使者张温到蜀汉。

在三国时期,使者之间的舌战是不可不品尝的一个环节,哪怕双方关系不错,一个使者到对方也容易受到嘲讽和挖苦。其中一些小段子还算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了解。这就考验到双方人员的辩才和急智上。而在这个方面上,秦宓无疑是有很大优势的。

张温到蜀汉,蜀汉百官都过来接待,秦宓还是闲云野鹤的心性,没有第一时间来。诸葛亮频繁催促,秦宓这才赴宴。张温受到秦宓的冷落,又听说秦宓是蜀中学士,有心与秦宓较量一番。等到秦宓赶到的时候,双方开始一问一答。

张温首先问:''天有头吗?''秦宓回答:''有,《诗经·颂·皇矣》中有'乃眷西顾',可见天的头在西方'';

张温又问:''天有耳吗?''秦宓回答:''有,《诗经·小雅·鹤鸣》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可见天有耳'';

张温又问:''天有足吗?''秦宓回答:''有,《诗经·小雅·白华》中有'天步艰难',可知天有足'';

张温又问:''天有姓吗?''秦宓回答:''有,因为当今天子姓刘,天自然姓刘'';

张温又问:''太阳是从东方升起吗?''秦宓回答:''虽然升于东方,但也归于西方。''

一问一答之间暗含机锋,秦宓作为回答的一方,引经据典,尽数化解张温的刁难,而且言语之间维护蜀汉的立场,比如''乃眷西顾''、''天子姓刘''、''虽生于东而没於西'',都在强调蜀汉为正统。这场辩论可以说是秦宓获胜。不过张温也没有计较,回归东吴时还称美蜀汉政策,可见这些外交上的舌战大多带有一些玩笑性质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标签: 秦宓张温孙权蜀汉刘备东吴

更多文章

  • “植”此青绿•“浇”个朋友 孝感街道秦宓社区开展植树节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每周播报标签:社工,秦宓,孝感街道,植树节(3月12日)

    阳春三月,万木更新,第45个植树节也如约而至。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孩子的环保意识,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体验植树造林的乐趣,3月12日上午,秦宓邑家开展了“‘植'此青绿·‘浇'个朋友”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孩子们肩扛小铲,手提小水桶来到辖区内指定种植区,聆听志愿者讲解工具使用方法、植树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等

  • 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走进秦宓社区开展义诊

    历史解密编辑:每周播报标签:耳鼻喉,德阳,秦宓

    为提高群众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倾力为民服务,8月6日,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走进龙湾上城参加了由秦宓青年社区组织的“社区青年帮帮团”的公益活动,为秦宓社区居民义诊并宣传健康宣教知识。在义诊活动现场,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德阳耳鼻喉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分别为大家提供疾病的咨询解释、初步筛查、血压检

  • 蜀汉含金量最高的三个谥号:忠武侯诸葛亮、忠侯陈祗、桓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诸葛亮,陈祗,张飞,蜀汉,刘禅,桓侯,三国,天文学家

    蜀汉对大臣的爵位和追谥一直比较克制,甚至说有点吝啬,《三国志》明确提到蜀汉一朝总共只有十二人拥有谥号,分别是诸葛亮谥号忠武、法正谥号翼侯、庞统谥号靖侯、蒋琬谥号恭侯、费祎谥号敬侯、关羽谥号壮缪侯、张飞谥号桓侯、马超谥号威侯、黄忠谥号刚侯、赵云谥号顺平侯、陈祗谥号忠侯,其中法正是刘备生前唯一追谥的大臣

  • 既勾连黄皓又支持北伐的陈祗,他的历史评价客观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黄皓,陈祗,蜀汉,董允,姜维,刘禅

    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蜀汉灭亡其实是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中也有人为的作用。比如诸葛瞻、姜维、谯周、黄皓、刘禅等人,都被人为对蜀汉灭亡负一定的责任。这些人物相对来说知名度都比较高,做过的导致蜀汉灭亡的事情也比较明确

  • 蜀汉四相去世后,刘禅心中可以比肩诸葛亮的,不是姜维而是陈祗!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姜维,陈祗,费祎,蜀汉,刘禅,三国,诸葛亮

    258年,陈祗病逝,蜀主刘禅痛哭流涕,赐谥号“忠侯”。群臣皆惊,之前“忠武侯”诸葛亮逝世时,刘禅都没哭得这么凄惨,难道陈祗在刘禅心中地位已经可与诸葛亮并列了吗?陈祗(zhī),字奉宗,汝南人,自幼父母双亡,好在其舅爷是蜀汉司徒许靖。许靖名动天下,德高望重,但是并无突出的军国韬略及治理才能,所以被刘备

  • 刘禅私通刘琰的妻子,事发后将刘琰灭口,如此残暴的事是真的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禅,刘琰,诸葛亮,刘备,李严

    蜀后主刘禅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很差,以“乐不思蜀”的典故在古代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成为历史上昏君的代名词。无论是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还是在史书《三国志》中,他都给人一种昏庸无能的形象,让很多历史爱好者怒其不争。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历史典故都表现出了刘禅昏庸无道的行为,是他的昏君形象深入人心。

  • 刘琰殴妻被杀,姜维战败被贬,幕后黑手都是胡氏的娘家哥哥胡济?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琰,姜维,胡济,胡氏,刘备

    季汉建兴十二年,车骑将军刘琰因命令手下小军官拿鞋底子抽自己老婆的耳光而被判处死刑。这是一个奇葩的判决:“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按照当时的道德观念和律条,刘琰应该受到批评教育而非罢官罚俸,就更别提削爵斩首了。刘琰被斩后还不许收尸,这可能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家暴处罚了。刘琰受到这么严重的处罚,就是因

  • 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为何杀了朝中重臣刘琰?祸从口出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诸葛亮,刘琰,刘禅,蜀汉,刘备,太后

    刘琰死的并不冤枉,有一个成语叫做“祸从口出”,刘琰就是典型的口出狂言之辈,史籍中记载过两次刘琰的口出狂言,第一次他侥幸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惩罚,他自己也做了深刻的检讨,但是也正是因为没有受到严重惩罚,以至于没有深刻的教训摆在那里,所以当他再次口出狂言的时候,其结果就是弃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在闹市口处死。

  • 新春走基层 | 交警廖立勋:城市交通安全的保障者

    历史解密编辑:武汉交通广播标签:武汉,警察,廖立勋,交通安全,交警大队

    每到春节前后总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直属大队二级警长廖立勋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保障春运、春节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路面巡查是廖立勋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天天面对成百上千辆来来往往的车子不仅会吸入大量的灰尘还时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但也正是一

  • 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廖立勇率队到横州市现场调研比亚迪项目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人采贝标签:廖立勇,南宁市委,比亚迪

    9月1日,南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廖立勇率队现场调研比亚迪系列项目建设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新能源汽车重大发展机遇,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抢占先机持续发力,努力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