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刘邦正在休息,他怀里抱着美人,正跟美人调笑说话,不料被御史大夫周昌撞见。周昌尴尬地转身就往外跑,还说刘邦就是夏桀、商纣。刘邦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
周昌说刘邦像夏桀和商纣,指的是刘邦沉迷美色。
而这位能让刘邦沉迷美色的美人,就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
戚夫人原名叫做戚懿,出生在山东定陶。
相传,有一次刘邦兵败,独身逃到定陶,被迫藏身在一处枯井中,才躲过搜捕。
后来追兵走后,是戚夫人父女俩将刘邦从井中救起。
刘邦第一眼看到戚夫人,就被他的美貌惊住了,他还从未看到过如此明媚动人的女子,于是他跟戚氏父女表明身份,求娶戚夫人。
从此,戚夫人就跟在刘邦身边。
戚夫人不仅貌美,还多才多艺,她善于唱楚歌,还经常伴着歌声跳“翘袖折腰舞”。
许多时候,刘邦会拥抱着她,听她和着瑟筑的音律唱歌,每次唱完之后,俩人都悲戚地泪流满面。
(《西京杂记》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
刘邦不仅盛宠戚夫人,就连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也十分疼爱。
刘邦曾多次对臣子们说“如意类我”这样的话,甚至还把年纪尚小的刘如意封为赵王。
戚夫人母子二人都受宠,渐渐地,她就飘了,开始有了别的心思。
她每次跟刘邦亲热过后,都倚靠在刘邦的怀里,跟刘邦吹枕头风,劝刘邦封刘如意做太子。
开始时,刘邦都不曾答应,于是戚夫人就天天在刘邦面前哭,期间无论刘邦如何哄,她都不说话,就坐在那里默默流眼泪。
公元前197年,刘邦终于松口,在朝堂之上提出要废太子刘盈,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他给出的原因是,刘盈虽然是他和原配妻子吕雉的嫡子,但是刘盈太过于仁弱,并不适合当太子。
只是国家储君关乎一国根基,并且“废长立幼”不符合传统,刘邦废太子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大臣们的一致同意。
其中御史大夫周昌争辩得最为激烈,刘邦问他为什么。
周昌原本就有口吃,加上盛怒,周昌说话更加不利索,他说:“我说不出来!陛下废太子,臣期期不敢奉诏!”
恰巧这一天,吕雉躲在东厢房中偷听,听到周昌这样维护刘盈,十分感激,散会之后,她见到周昌就跪在地上拜谢,说:“如果不是您,太子几乎就被废了。”
聪明如吕雉,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她私下拉拢朝臣,又让人胁迫张良,让他想办法保全太子。
张良说:“当初皇上多次处于危急,采用我的计谋,如今天下安定,皇上因为偏爱更换太子,怎么会听我的建议呢?”
(《史记》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筴。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但张良还是给吕后出了一计,他让吕后将“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刘盈。
原来,秦末时期,有四位著名的黄老学者,因为不愿意做汉朝的臣子,相携躲进了深山中,做了隐士,但是即使这样,刘邦对这四人却十分的敬重。
如果刘盈能得到这四人的辅佐,那么他的太子职位就稳定了。
于是,吕雉备了厚礼,以太子的名义,让人前去把四人恭请出来辅佐刘盈,还特意让刘盈带着四人去上朝。
果然刘邦看到“商山四皓”之后,觉得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后来无论戚夫人如何闹腾,也没有再提过废太子。
只是,吕雉也因此恨上了戚夫人。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雉立即让人把戚夫人囚在永巷,让她像个犯人一样舂米劳作。
此时刘邦已死,刘如意远在封地,无人能帮她,戚夫人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
她一边舂米,一边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吕雉听后,十分生气,她接连三次让使者前往赵国,召刘如意回京。
汉惠帝知道后,亲自去霸上迎接刘如意,把刘如意安排进自己的寝宫,跟自己同吃同睡,以此保护刘如意。
只是最后,吕雉还是趁机害死了刘如意,她还将戚夫人制作成了“人彘”,邀请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前来观赏。
汉惠帝看后直呼吕雉残忍,从此以后再也不理国事,终日饮酒作乐。
@如此讲文史
戚夫人有野心,想要将儿子刘如意推上皇位,但是她却没有实力。
她没有显赫的家族,也不会笼络朝臣,只能利用眼泪和刘邦的宠爱。
刘邦一死,她就失去了依仗,连保全自己的手段都没有,不仅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儿子。
当野心和实力不匹配的时候,将野心展露出来,不如先好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