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北伐先后打了七次 诸葛亮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北伐先后打了七次 诸葛亮为什么都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96 更新时间:2024/1/10 12:37: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都不能成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备开始发迹,刘备的梦想就是匡扶汉室,这一点在于刘关张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称王称帝等中都可以看出来。而诸葛亮之所以死心塌地的跟随刘备,一个关键性的因素也是刘备的梦想是恢复汉室,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仍然坚持刘备的这一志向,尽管当时的蜀国在国力上不如魏吴,但是诸葛亮依然选择北伐。然而诸葛亮7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分析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其实诸葛亮虽然智谋过人,但是他却缺少一样关键性的东西。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期间,诸侯之间、国家之间都是不断的在发生战争的,既然两者之间处于战争的状态,那么必然会存在着两种结果,要么是两方平手,要么就是一方获胜。不论对于参与战争的哪一方来说,其实打仗本身就是在赌,如果说能够遇见某一次战争可以胜利,那么这样的战争就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了,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讨伐了。

正是由于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预见性的,这也意味着在三国整个时期内,所有发生的战争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一国向另一国进攻,既有可能出现进攻失败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进攻成功的情况。即使是在刘备在世的时候,也不会存在着百分百能够成功,由此再去发动战争。所以战争也是属于冒险行为,既然属于冒险,那么在发动战争时就不能按照常规的方式来对待。

但是,诸葛亮七次北伐,讲求的都是稳妥,一点都不愿意冒风险。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的进攻方向是陈仓一带,在夺占这一区域之后,在循序渐进的向长安推进。这种方式所面临的风险性是非常小的,只要稳打稳扎,基本上不会存在着全军覆没的情况,也有可能步步为营,实现战争的胜利。

不过,魏延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走子午谷,虽然这条路是比较难走的,但是却是一条捷径,从汉中通过子午谷能够直达魏国的长安。尽管这条计策是比较冒险的,但是我们知道战争本身就是冒险行为,不冒险怎么能获得意外的成功呢?如果诸葛亮能够听从魏延的计策,或许就会从天而降一只骑兵,短时间内就能够占领长安,然后关闭潼关,这样潼关以东的魏国军队就无法增援。此时诸葛亮大军再从陈仓一线向长安推进,从而可以占领整个关中地区。

在蜀汉末年,姜维屯兵剑阁,将钟会的大军挡在蜀国门外,但是邓艾却愿意冒战争的风险。阴平地方是一个悬崖,然而邓艾却带头裹着被子跳下去,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进军成都,而此时姜维想回兵救援都来不及。这也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所以,如果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就听从了魏延的计策,或者说让魏延只带上5000到1万的精兵,从子午谷偷袭长安,或许第一次北伐就能够获得胜利。不到1万人的精兵,也不会对蜀国军事带来大的影响,也不会影响诸葛亮进军陈仓。

但是诸葛亮缺少冒险精神,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导致诸葛亮七次北伐,七次失败。

标签: 诸葛亮北伐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没有杀汉献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汉朝

    汉献帝,东汉王朝末代皇帝,一生命运坎坷。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朝纲腐败、朝局动荡,宦官与后戚轮流把持朝政,业已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群臣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战。民间百姓衣食

  • 关羽被杀后,他俘虏的曹魏三万降卒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襄樊之战,于禁救援樊城,因秋雨汉水暴涨,导致兵败,所督七军三万多人成了关羽的俘虏,关羽被孙权偷袭荆州,兵败被杀后,放出了于禁,并遣返于禁回国,那么,于禁的三万多降卒,孙权是否一同遣返回魏国了

  •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高煦,明朝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

  •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

  •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青,平阳公主

    对为何一代名将卫青会娶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

  •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颜良,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

  • 周遇吉是什么人?宁武被屠城时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遇吉,明朝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崇祯帝呕心沥血,却也挡不住国家走向覆灭的步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史》: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这是“宁武屠城”时,《明史》记录的明末名将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壮举。既然说

  •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继勋,宋朝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

  •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曹操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