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干作为曹操最小的儿子 曹干为什么管曹丕叫爹

曹干作为曹操最小的儿子 曹干为什么管曹丕叫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2/20 23:41: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干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代枭雄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曹干,经常拉着曹丕的手,喊他“阿翁”,也就是“爹”的意思,这是为啥呢?

曹操儿子的基本情况

曹操最早的配偶是刘夫人,不知道是妻还是妾,但她为曹操生下了长子曹昂。刘夫人死得早,曹昂就有曹操的原配丁夫人抚养长大,感情很深。可惜的是,在宛城之战中,曹操因为调戏张绣的婶子邹氏,导致张绣降而复反,曹操本人靠着典韦拼命逃出生天,但其长子曹昂却死在了乱军之中。

丁夫人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最终两人分道扬镳。于是曹操又娶了第二任妻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卞夫人。卞夫人共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这四人就是曹操的嫡子,其中曹丕为嫡长子,具有继承权。

很多人觉得,当时曹植是最有希望继承曹操的权位的,只是被曹丕暗中施展诡计,这才失去了机会,其实不然。在古代尤其是清朝之前,宗法制度是被严格执行的,曹植尽管才华横溢,但从宗法上说其地位无法与曹丕相比,更何况曹丕的才华也绝不在曹植之下。事实上,曹植虽不能说一点机会都没有,但也是十分的渺茫。

除去以上5个儿子之外,曹操还有20个庶子,是其他姬妾所生。其中有8人早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神童曹冲。

还剩下的12名儿子,都是庶子,家庭地位不高,但只要能活下来,也能享受荣华富贵。由于庶子没有继承权,所以他们对曹丕的地位基本没有威胁。其中最小的一个儿子,叫做曹干,曹操死的时候才5岁。

曹丕是不是对兄弟们大下杀手?

在现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似乎曹丕是一个残忍迫害众多兄弟的皇帝,其实历史上的真相并非如此。曹丕继位之后,只是对几个亲弟弟进行了打击,因为他们同样都是嫡子,对曹丕的位子还是有一定威胁的。

嫡子中,曹熊自幼体弱多病,正史中记载其为英年病逝,年龄不详。《三国演义》中虚构了曹熊之死,说曹操死时,曹熊未去奔丧而遭到曹丕的问罪,最后畏罪自缢而死。但小说毕竟只是小说,不能作为事实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曹熊之死和曹丕有关。

曹植是曹丕的头号政敌,在立曹丕为太子之前,曹操好几次动了心想要立曹植的,只不过曹植才气有余而政治才能不足,最终还是选择了曹丕。所以,当曹丕继位之后,尤其是废汉自立之后,屡次想要下手除掉曹植,只不过两人的母亲卞夫人一直出面保护曹植,曹丕只好将曹植进行流徙,最终曹植郁郁而死,年仅41岁。

曹彰与其他兄弟不同,不喜欢文学而是喜欢打仗,曹操称其为“黄须儿”。但是,曹彰曾奉命北伐,手中有兵权,这对曹丕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在曹丕继位的第四年,曹彰进京朝觐,其间得急病,暴毙。很多人猜测是曹丕下的毒手,但一直没有证据。

至于曹冲是被曹丕陷害而死的说法,更是不值一驳,不仅史书中没有,就连小说演义中都没有,只是在新三国电视剧里提出来的一个搞笑性的说法,居然还有人信,也是醉了。

曹操其他的儿子,曹丕对他们都非常不错,该封王的封王,该有的待遇也都兑现,只要他们不觊觎曹丕的皇位,其实都安安稳稳的过完了自己的富贵一生。

所以,曹丕的其他弟弟们,也就是那些庶出的儿子们,是没有必要担心曹丕会对他们下手的。我看到很多回答里说,曹干喊曹丕“爹”,是因为害怕被曹丕针对,真的是要笑出声来,且不说当时曹干只有5岁,无父无母,会不会有这样深沉的心机,单单就当时的政治形势而言,曹干也不会对曹丕有这么大的戒心。难道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吗?

曹干到底为什么要喊曹丕“爹”

曹干的生母姓陈,是曹操的小妾之一,在曹干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曹干由王昭仪抚养长大。曹干五岁时,曹操病逝。临死前,曹操对曹丕说,“曹干三岁亡母,五岁失父,我死以后你要好好照顾他。”曹丕流着泪答应了曹操。

曹操死后,曹丕果然对这个小弟弟非常照顾,对其呵护有加。古代有“长兄如父”的说法,曹昂死后,曹丕就是所有弟弟们的“长兄”,尤其对最小的弟弟曹干而言,曹丕肩负起了对他的教育、培育的职责,曹干无疑是感受到了大哥的宠爱的,幼小的心灵里,将曹丕认作父亲,正是长兄和幼弟之间最朴素的感情体现。

《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良(曹干)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文帝又愍其如是,每为流涕。

每次曹干喊曹丕“阿翁”的时候,曹丕都感受到这个小弟弟的憨厚、善良,为此经常流着泪纠正他说,“我是你的哥哥啊!”

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应该感慨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吗?为什么一定要攀扯到斗争、陷害、保命这些事情上去呢?如果你有证据说明曹丕要对曹干或者其他兄弟们下毒手,那当我没说,但是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仅凭猜测就认定曹干喊曹丕“阿翁”是为了防止被曹丕加害,是不是有把臆想代替事实的嫌疑呢?

事实上,曹丕不仅自己在世时对曹干极好,在他去世之前,还特意叮嘱儿子曹叡,要好好照顾这个小叔叔。曹叡按照曹丕的嘱托,不仅给曹干的待遇不错,食邑达到了五千户,而且曹叡对小叔叔曹干也很宽容。

青龙二年(234年),曹干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曹叡并没有将其治罪,而是“赐干玺书诫诲之”,也就只是简单的批评教育了一下,连处罚都没有。

在曹操、曹丕、曹叡的呵护关照下,曹干一直活到魏元帝曹奂时期才病逝,终年47岁。可以说,曹干虽然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但其实其生活非常舒适,一生富贵,无忧无虑。

综上所述,曹操死后,他最小的儿子曹干之所以会拉着曹丕的手,喊曹丕为爹,是因为当时曹干只有五岁,而曹丕已34岁了,曹丕受曹操的嘱托,像父亲一样照顾、培育曹干,这让年幼的曹干十分感动,将长兄的爱护当成了父爱,从内心深处也将曹丕当成了“爹”,所以曹干叫曹丕“爹”,乃是真情流露,绝非出于政治目的。

如今网上很多人,对以前的历史事件,往往会进行过度的分析,分析的结果也往往出人意料,甚至骇人听闻,然而分析的过程又没有任何依据、证据,完全是凭个人的猜测、臆想,我想其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引人注意,增加流量而已。我认为,这种风气实在要不得。如果有人轻易相信了这些,记在了心里,在某个场合说了出来,恰好碰到明白人的话,岂不是要沦为笑柄?

标签: 曹丕曹干

更多文章

  • 贾诩既然被称为“毒士”,那他在三国众多谋士中排在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诩,三国

    说到三国时期的智谋谋士这个行业其实还真的是很有说法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和这些谋士完全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有诸葛亮,被神化的还有什么郭嘉等等,但是其实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被誉为是“毒士”他也非常的厉害,他其实就是贾诩了,那么如果我们正常无区别分析的话,贾诩在三国谋士中计谋排第

  • 董卓和曹操相比 汉献帝眼中两人有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卓,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皇帝杀权臣失败,很多是技术上没处理好,比如杀董卓、司马昭等。技术上处理好的,粱冀、宇文护、鳌拜、魏忠贤什么的,结果就很好。回到曹操的问题上,其实曹操的班底里有很多忠于汉献帝的,比如荀彧。另外在谈到曹操的优势的时候,很多

  • 如果迎回汉献帝的人是刘备 东汉末年局势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迎回汉献帝获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上优势,与诸侯交战不仅师出有名,而且也极大便利了其收揽人才的速度。那假如当时迎回汉献帝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东汉末年的局势又将会如何发展呢?我认为刘备一样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具体形式跟效果上

  • 慈禧掌权48年时间里 期间就没有人推翻或者想暗杀慈禧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慈禧,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掌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位一般都是通过父子相传而传递的,但是也不乏其中有篡权的,有成功的也就有失败的,一般皇位来路不正的都会有诸多暗中反对的势力存在,甚至有些还会遭到疯狂的暗杀等等。在清王朝,慈禧也曾撺掇了皇权,并掌握清王朝实权48年,但是

  • 独孤信这么高的眼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信,隋朝

    独孤信堪称史上最牛老丈人,大女儿嫁给北周明帝宇文毓被追封为明敬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成为隋朝的文献皇后;四女儿嫁给了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柄,生下儿子李渊,后来被追封为元贞皇后;五女儿嫁给了宇文述,生了儿子宇文化及,后来宇文化及称帝追封母亲为皇后,不过没被后世承认。嫁了3-4个女儿,都

  • 朱棣在选择皇位继承人时,为何会对嫡长子朱高炽犹豫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朱高炽

    朱允炆在继位之后因为削藩的问题被朱棣取而代之,朱棣在继位之后快速的恢复全国的经历,开创了盛世,可是朱棣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有些犹豫,为何会这么说呢?朱棣的嫡长子为朱高炽,但是朱高炽因为肥胖导致体弱多病,并且性格非常的柔弱,与朱棣的性格大相径庭,而朱棣又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所以对于自己的嫡长子并不是

  • 在朱棣登基称帝以后,李景隆为什么能位于百官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景隆,朱棣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李景隆以靖难第一功臣自诩,而朱棣也确实把他当作第一功臣对待。朱棣称帝不久,便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授他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不仅如此,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这让靖难诸功臣颇为愤愤不平,李景隆凭什么位居第一功臣?下面中国历史

  • 朱祁钰作为救时天子,为何说他登基后还算可圈可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钰,天子

    1449年,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大明帝国,因为英宗朱祁镇的愚蠢,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当时的明帝国可谓是遭受了重重一击,朱棣留下的靖难功臣勋贵和精锐被消耗殆尽,士气正盛的瓦剌军队兵临北京城下,朝中人心惶惶,绝大多数人主张逃跑。这是明帝国建立后,遇到的最大一场危机,稍有不慎,就会落得和北宋一样的下场

  •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 李治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治和李世民,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父子关系,李世民是李治的父亲,李治是李世民的第9个儿子。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李治的母亲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孙皇后,谥号是文德顺圣皇后。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但是不是嫡长子而是嫡三子。我们都知道李治最后当了皇帝,不少人好奇,为什么他上头的两个

  • 康熙如果传位给此人,清朝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胤祥,清朝

    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尤其是雍正当上皇帝后,胤祥成为四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像胤祥能处理好许多棘手大朝政事物,在历史上的名臣中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雍正非常信任自己的这个弟弟,雍正曾说过,我依靠的是胤祥,才能治平天下,自古圣主贤臣能到如此,实乃千年难得一见,可见两兄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