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朱棣登基称帝以后,李景隆为什么能位于百官之首?

在朱棣登基称帝以后,李景隆为什么能位于百官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21 更新时间:2024/1/11 4:14:42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李景隆以靖难第一功臣自诩,而朱棣也确实把他当作第一功臣对待。

朱棣称帝不久,便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授他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不仅如此,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

这让靖难诸功臣颇为愤愤不平,李景隆凭什么位居第一功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朱棣以李景隆为第一功臣,自有其理由: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那么,他自然就是朱棣的表侄。

其次,李景隆对靖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兵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这一举动直接导致建文帝的败亡,促成了朱棣的登基。

那么,如果李景隆没有开门投降,朱棣能否攻破京城?

或许能,但也有可能是,京城城高墙坚,朱棣一时半会根本攻不下,而在攻城期间,建文帝的勤王兵马正在源源不断赶到,到时,朱棣便会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失败便在所难免。

李景隆的开门投降便显得尤其重要。正因如此,靖难之役平定后,朱棣对李景隆非常感激,屡加赏赐。

其实,朱棣重赏李景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为了安抚勋贵之后。事实上,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造反,虽然获得了藩王的支持,但多数开国勋贵却支持建文帝,比如徐达之子徐寿辉,便是建文帝的铁杆忠臣。

朱棣称帝后,那些支持建文帝的勋贵之后难免担心遭到清算,忧患之下,他们很可能

做出过激的举动。所以,重赏李景隆这位曾效忠建文帝、攻打朱棣的靖难功臣,无疑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然而,李景隆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突然变脸,褫夺李景隆的爵位,将他与兄弟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

把李景隆视若恩人感激不已的朱棣,为何突然像与他有深仇大恨似的,要将他罢官抄家,且软禁其全家老少?

表面上看,是因为朝臣弹劾李景隆,说他图谋叛乱。朱棣将李景隆罢官后,又有大臣弹劾他“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其兄弟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

其实,稍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极可能是诬告。李景隆一个纨绔子弟,而且还是朱棣的手下败将,靖难之役爆发之初,他替建文帝带兵征讨朱棣,被燕军按在地上摩擦,试问,他怎么可能还有胆量造朱棣的反?

尤其是李景隆被罢官,赋闲在家,这时候,他必然是战战兢兢、忧心忡忡,自保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做大逆不道之举?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既然如此,朱棣为何还要相信大臣们的弹劾?

原因很简单,朱棣早就想对李景隆下手。靖难之役结束之初,朱棣对李景隆恩赐非常,固然是因为感激,但朱棣是何等雄才大略且性格多疑的君主,事后他肯定会重新审视李景隆这个另类的功臣。

李景隆对朱棣而言,固然有功,但对建文帝而言,那可谓是忘恩负义、无耻之尤。

建文帝对李景隆一直信任有加,视为心腹,予以重任,曾让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朱棣,便是最好的证明。李景隆兵败后,朝臣们纷纷请求建文帝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但建文帝硬是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保全了李景隆。

朱棣攻入南京前,建文帝忧惧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李景隆。方孝孺可是建文帝的老师,与建文帝亦师亦友,建文帝一向对他言听计从。可这一次,建文帝没有听从方孝孺,坚决不肯诛杀李景隆。

可以说,建文帝对李景隆有恩有情有义,李景隆但凡有点良心,都不应该背叛建文帝。可李景隆,却在建文帝最需要他的时候,打开城门,向燕军投降。

朱棣能瞧得上李景隆的为人?想到方孝孺忠于建文帝,宁可十族被杀也不愿屈膝投降,朱棣就更不耻李景隆的为人。

李景隆连对他恩重如山、义深似海的建文帝都能背叛,谁知他将来不会背叛自己?所以,朱棣绝不能让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得志!最后,李景隆被朱棣圈禁了近二十年,至死也没有获得自由。

标签: 李景隆朱棣

更多文章

  • 朱祁钰作为救时天子,为何说他登基后还算可圈可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祁钰,天子

    1449年,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大明帝国,因为英宗朱祁镇的愚蠢,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当时的明帝国可谓是遭受了重重一击,朱棣留下的靖难功臣勋贵和精锐被消耗殆尽,士气正盛的瓦剌军队兵临北京城下,朝中人心惶惶,绝大多数人主张逃跑。这是明帝国建立后,遇到的最大一场危机,稍有不慎,就会落得和北宋一样的下场

  • 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 李治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治和李世民,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父子关系,李世民是李治的父亲,李治是李世民的第9个儿子。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李治的母亲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孙皇后,谥号是文德顺圣皇后。李治是李世民的嫡子,但是不是嫡长子而是嫡三子。我们都知道李治最后当了皇帝,不少人好奇,为什么他上头的两个

  • 康熙如果传位给此人,清朝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胤祥,清朝

    康熙的第十三子胤祥,在康熙和雍正时期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尤其是雍正当上皇帝后,胤祥成为四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像胤祥能处理好许多棘手大朝政事物,在历史上的名臣中也是非常罕见的,而且雍正非常信任自己的这个弟弟,雍正曾说过,我依靠的是胤祥,才能治平天下,自古圣主贤臣能到如此,实乃千年难得一见,可见两兄弟之

  • 不懂得怎么治理国家是李自成兵败如山倒的原因之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自成,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自成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自成推翻明朝,靠的是流民,一路长驱直入,杀入北京。然后,崇祯自杀,李自成在属下的怂恿下做了皇帝。但此时,李自成对大明旧疆土的控制能力极为有限。因为前期农民军每到一地,就大量屠杀明朝皇亲贵族和士绅,没被杀的,惶恐不可终日。农

  • 宁国公主的命运是怎样的?她的丈夫梅殷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宁国公主,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宁国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皇室儿女,各有各的惨法,安定时,是身不由己之惨,动乱时是朝不保夕之惨。朱元璋有女儿16个,能得善终的是少数人。其中,有几位公主因驸马卷进胡惟庸案而被牵连,还有的,连反抗能力都没有,默默的领盒饭了。今天介绍的就是朱元璋次女宁

  • 在东汉末年三国鼎力时期,哪些武将死于敌军箭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武将

    东汉末年,三国鼎力,你们知道这几位吗?被乱箭射死,非常的惨烈,很是可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坚东汉末期军阀将领,当时参加伐董联军以长沙太守来尊称孙坚。据传为孙武的后代,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被拜为长沙太守。初平二年(191年)四月,孙坚在袁术命令下征伐刘表的荆

  • 北魏权臣崔浩,受到帝王尊敬又为何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浩,南北朝

    北魏第一谋臣崔浩的悲剧警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对社稷有功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受到帝王尊敬的,一种是受到帝王忌惮的。前者很多,就比如燕国燕昭王时期的大将乐毅,虽然燕国内部劝说燕昭王除掉这个功高震主的将军的人不在少数,但燕昭王始终坚定自己的想法,对乐毅礼遇有加。后者就更

  • 如果朱高炽早死,朱高煦和朱瞻基谁会登基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瞻基,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朱高炽早死,朱高煦和朱瞻基谁会登基帝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通过四年靖难登上皇位后,对于立储之事,朱棣曾在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左右摇摆,朱高炽虽然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奈何朱棣更喜欢次子朱高煦,而最终让他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储君的,则是内阁首

  • 高欢抓住宇文泰后又为何放走他?是何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高欢,南北朝

    还不知道高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南北朝的朋友们都知道,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变成了北齐,西魏变成了北周。东魏和西魏的皇帝都是傀儡,东魏的实际掌权者是高欢,西魏的实际掌权者是宇文泰。有意思的是,北齐的建立者高欢曾主动放走了自己的最大对手、北周的

  • 揭秘:张郃之死真的是司马懿设计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郃,三国

    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魏国因为大司马曹真病重,魏明帝派遣司马懿为统帅,率军抵抗诸葛亮。诸葛亮虽然成功地收割了上邽的麦子,并获得斩敌三千的局部性胜利,但终因粮食缺乏而撤军。魏军统帅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进军到木门,被蜀军在高地设下的埋伏射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